当前位置:部门 > 区发展改革委 > 工作情况
对标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改革创新靠前服务 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日期:2022-09-08 来源:改革协调科
字体:【 默认 超大
分享:

荣昌区以全市营商环境创新试点为契机对标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主动作为、探索创新,围绕营商环境指标优化提升着力打造川渝合作热土企业家踊跃“抢滩”高地

一、改革创新,数字赋能政务服务

实现水电气讯“一件事”全程网办

新增水电气讯“一件事”报装特色服务,辖区内新开办企业可一次性申请用电、用水、用气、网络报装,自主选择建设单位,申报完成后由市政公用窗口工作人员进行分发和协调,各要素保障单位“接单”后立即提供上门服务,实现“一网填报、一次办结、一次不跑”。

建成“荣昌政务服务”微信公众号办事大厅

拓展“荣昌政务服务”微信公众号功能,实现在线办事功能,打造“在线申报-办件查询-好差评”业务闭环,并设置工程建设、企业开办、“一件事一次办”三个专项菜单。打造独具荣昌特色的智能客服,完善“人工+系统”答复机制,建设高频咨询词汇库,每季度定期更新,群众输入“社保”“川渝”“竣工”等词汇,即可自动触发相关问题及答复,非词汇库的在线咨询则系统内自动提示并转人工答复。

公证事务云上签

为破解疫情影响下群众公证之所急,荣昌公证处先后依托微信平台推出“e公证”小程序,实现120多项证照、事务类公证事项“零跑腿”;结合大厅窗口办件和疫情防控需要,推出“公证签”线上服务事项,通过融合“线上+线下”公证服务,提升服务效率,解决合同、协议签署不便的难题。截至6月底,荣昌公证处已办结线上公证220余件。

二、靠前服务,办事效率飞速提升

打造网格化开办企业服务模式,拉近距离“就近办”

纵向发挥荣昌区三级政务服务体系优势,区行政服务中心、部分镇(街)公共服务中心、部分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联动服务开办企业。横向深化“政银合作”“邮政+政务服务”改革,积极吸纳城区银行网点、区内31个邮政网点加入开办企业免费帮代办多元化服务网格。

打通创业服务“最先一公里”,足不出户“上门办”

向全区职能部门推送开办企业预约联系方式,对区级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和重点企业推行“你点单、我来办”菜单式服务,提前介入、靠前跟进、上门服务,微信、QQ“一对一”线上指导开办企业服务。镇街市场监管所工作人员将履行日常市场监管职责和服务开办企业相结合,设立农贸市场流动站点帮助有需求的摊贩开办企业,走村入户辅导农业大户办理企业注册登记。通过“掌上办+线下寄”,打通创业服务“最先一公里”。

建立开办企业部门协作联动机制,延伸服务“增值办”

荣昌区市场监管局与国网重庆荣昌供电公司建立联动机制,在开办企业综合窗口收集企业用电需求,供电公司提前安排用电接入,进一步缩短开办企业接电时间。将企业银行开户纳入开办企业综合窗口,在窗口公示荣昌区10家银行开户办事指南,宣传金融政策,收集融资需求和问题,提供银行开户预约和融资首贷咨询服务。

完善退出机制优化企业注销流程,证照注销“一次办”

设立证照并联注销服务专窗,将食品、药品、医疗器械许可证和营业执照注销“一窗受理”,并联审批,同步办结。精简身份证复印件、授权人委托书等重复性材料,制作《重庆市荣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证照并联注销信息采集表》,替代注销许可证需收取的申请表等材料。

全程代办小型低风险项目“零跑腿”

出台专门文件,要求明确专人为社会投资小型低风险建设项目提供和各阶段手续办理、全过程精准输送服务,竭力当好服务“保姆”,用数据和工作人员多跑腿,构建起线下“一窗代办”、线上“一网通办”的高效服务模式,换取企业办事便捷度和满意度。今年上半年,为11个小型低风险项目建设提供代办业务,办理全区所有工程建设各类审批事项总计5388件次,工业项目还实现了2个工作日办结的“荣昌速度”。

工程建设服务实现只登一门”、“只对一窗”

依托区行政服务中心企业服务厅建成荣昌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大厅,办理建筑许可手续全部在该厅完成,实现“只登一门”。实行“一家牵头、并联审批、限时办结”的审批模式,任何协办部门不再就协办事项单独接件、出件。严格落实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等“一站式”服务工程建设项目报建实现“只对一窗”。

三、政策发力,厚植荣昌发展沃土

密集出台稳企促销政策

出台荣昌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支持企业六条政策措施、荣昌区支持企业高质量发展十七条、生猪“保险+期货”保险试点政策、“以旧换新”和新购新能源汽车补助政策。制定《荣昌区贯彻落实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任务分解方案》(荣昌府发〔2022〕17号),包含财政、货币金融、稳投资促消费、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等89条政策措施。

助企降本增效

梳理重庆市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和生产经营若干政策措施、重庆市工业和信息化专项资金等政策,主动对接符合条件的企业兑现政策,累计帮助企业向上争取政策资金1.56亿元,兑现区级政策资金1.17亿元。成功争取川南渝西综合物流园至江津小南垭铁路干线运价下浮35%及装卸费减半的铁路优价政策,企业通过泸州港转运抵荣,物流成本节约50元/吨左右。实施非采暖季天然气价格调整,预计全年将为企业降低用气成本约2000万元。

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

加强减税降费政策宣传,制定纳税人学堂“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专题培训计划”,结合第31个全国“税收宣传月”活动,对企业开展“一对一”“滴灌式”税费政策宣传辅导。已开展三期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专题培训,参训企业2700余户次,印制组合式税费专题海报、留抵退税操作手册等资料4600份,实现重点企业宣传100%全覆盖。1—6月落实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为企业减免税额3.96亿元,其中区本级减免税额1.13亿元,惠及15000余家企业。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缓税0.84亿元,缓缴社保费0.59亿元。

融资供给多元化

设立民营小微企业首贷续贷中心,为企业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增强金融信贷服务可获得性和便捷性。创新推出“融易贷”信贷产品,为民营和小微企业提供流动性信用贷款支持。持续推进中小企业商业价值信用贷款、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改革试点。成功入选全国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争取专项资金5000万元,用于增加担保公司注册资本金及政府增信风险补偿金。持续用好“转贷应急周转资金”,截至2022年7月底,累计为84家企业筹集应急转贷冲贷资金12.57亿元,成功续贷16.33亿元

四、主动作为,保驾护航市场主体

严格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

印发《重庆市荣昌区全面提升市场准入效能工作推进机制(试行)》的通知,严格落实“全国一张清单”管理要求,每季度对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落实情况进行排查,目前未发现有相关线索。建立市场准入违规问题投诉举报受理反馈机制,专线受理违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禁止准入类或许可准入类事项要求进行审批、违规设置市场准入隐性壁垒等问题。

探索建立营商环境观察员制度

荣昌区政府聘请营商环境观察员25名,为改进营商环境“进言”,对损害企业利益“吐槽”,给政府部门“找茬”,着力解决制约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高部门办事能效、改进工作作风等方面的突出问题。根据问题办理难易程度,划分为A类(复杂疑难问题)、B类(一般问题)、C类(简单问题)三类问题,实行简单问题及时办理、一般问题限时办理、复杂疑难问题“会诊”办理,全程跟踪问题办理情况,适时反馈情况,确保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共收集意见建议222件,办理回复率达100%,得到企业的一致好评。

“双评双促”制度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创建“民营企业评议职能部门”“职能部门评议民营企业”和“促进机关作风转变”“促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双评双促”工作制度。建立企业参评人员库,每年在人员库中随机抽取100名企业家代表对全区职能部门在办事效率、服务态度、依法办事、诚实守信等方面进行集中评议;在全区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民营经济代表人士及企业中,确定100家民营企业作为被考核对象,由职能部门对民营企业在诚信守法、企业发展、履行社会责任、劳资关系等方面进行评议。经过十年的探索,现已实现评议工作网络化、参评主体规模化、评议结果科学化、反映问题现场集中交办常态化。

百名干部进企业

荣昌自2016年开始开展“百名干部进企业”活动,积极为企业出谋划策、排忧解难,助力企业转型升级,全区工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先后收集到企业的困难问题和意见建议884个,通过对企业问题的调度、更新、督办等手段,企业问题办结率86.7%,企业满意度100%。

1+N”人民调解体系保障市场主体权益

建设荣昌市域社会治理大数据中心,引进人工智能法律服务系统,发挥法律咨询、信息查询、案情预判等七项功能。新设“移动调解室”,即“车载调解室”用车,用于马路调解、移动调解。健全完善“人民调解+警官+法官+律师+商会+村官”等多元参与的“1+N”人民调解体系。借助中国公证协会知识产权公证保护平台,在重庆率先落实知识产权公证保护措施,是全市唯一将中国公证协会知识产权保护平台全功能落地的区县。


版权所有:重庆市荣昌区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重庆市荣昌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重庆市荣昌区电子政务中心

微信公众号

政务微博

ICP备案:渝ICP备2021006398号-1 网站标识码:5002260001 渝公网安备:500226020001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