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荣昌区教育委员会文件
荣教政发〔2025〕48号
重庆市荣昌区教育委员会
关于印发《荣昌区2025年义务教育学校招生
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学区、督导责任区,各公民办中小学校(幼儿园):
现将《荣昌区2025年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重庆市荣昌区教育委员会
2025年4月24日
荣昌区2025年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工作方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重庆市义务教育条例》《重庆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籍管理办法》精神,结合《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2025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渝教基发〔2025〕25号)《重庆市规范中小学招生专项治理行动方案》(渝委教秘函〔2025〕13号)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推进基础教育规范管理提升年行动工作部署,深入实施义务教育阳光招生专项行动,不断完善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和公民同招入学政策,持续提高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水平,办好人民满意的基础教育。
二、工作原则
(一)坚持依法入学。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法》《重庆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籍管理办法》,2025年8月31日(含8月31日)前,凡年满6周岁及以上儿童,应当依法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就读特殊教育学校的儿童入学年龄可适度放宽,条件不具备的农村地区儿童,可推迟到7周岁。确因身体状况等特殊原因不能当年度入学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经当地镇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审核同意后报区教委备案,缓学期限一般为一学年,缓学期满仍不能就学的,应重新提出申请,缓学学生暂缓注册学籍。(地点:区教委108办公室,联系人:张艳艳),各学区和对应学校落实情况追踪。上一年度因身体状况等特殊原因未入学的,须重新提出入学申请。
(二)坚持免试入学。所有义务教育学校均应严格遵守义务教育免试入学规定,新生入学依据学龄儿童户籍,严格落实“划片招生”“对口入学”。学校不得采取考试、评测、面试,或者将校外培训机构组织的各类文化课考试成绩、奥数考试结果、培训证书以及学科竞赛成绩、考级证明等作为招生入学的参考和依据。
(三)坚持规范公平。各中小学校要严格落实教育部中小学招生入学“十项严禁”招生纪律要求。统一使用“教育入学一件事”招生报名系统进行网上报名、线上录取,确保程序公正、过程公开、结果公平,实现阳光招生、阳光录取、阳光入学。任何学校和机构违反招生政策承诺择校入学、提前入学的,视为违规招生行为,一律无效。
(四)坚持城乡统筹。深入贯彻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现场推进会精神,全面落实教育部2025年度基础教育重点工作部署,严格按照“城乡一体”招生要求,乡镇学校先行启动新生招录工作。全面促进教育公平,优化义务教育招生入学管理服务工作,将新生年级的招生工作、毕业年级(幼儿大班)的送生工作统一纳入学校(幼儿园)办学水平评估考核。
(五)坚持公民同招。严格落实国家、市级关于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的规定要求,公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实行同步招生,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纳入审批地统一管理,在统一时间同步开展招生工作。
三、招生办法
(一)公办学校招生入学。
1. 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实行免试就近入学。公办学校新生入学实行“三对口”,即学龄儿童与父(母)的户口、房屋产权证明(含房屋产权证、购房正式合同或产权证明)和实际居住地一致,按招生划片在对口学校入学。其中,非城区学校以学龄儿童户籍或居住地为主要依据,按照招生划片在对口学校就读。适龄儿童、少年因父母无自购房,自出生日起户籍一直挂靠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与父母、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在招生片区常住的,视为符合“三对口”入学条件。
2. 单校、多校划片相结合方式入学。非昌元昌州城区,凡有单办小学的镇街或村社实行单校划片,亦可根据监护人及子女本人意愿自主申请、选择区域内其它学校就读。凡有单办初中的镇街实行单校划片,无单办初中的镇街可根据监护人及子女本人意愿自主选择学校就近入学。凡2025年5月31日前户籍在城区的适龄儿童实行单校划片,2025年5月31日之后户籍迁入城区的适龄儿童,由区教委结合城区学校学位情况采取摇号或统筹的方式安排入学。未能通过摇号或统筹安排的适龄儿童少年则在划片学校就读。
3. 统筹安排多子女及转学学生入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积极为多孩子女家庭创造接受义务教育的良好环境,凡满足入学条件、有两个及以上子女的父母可自主申请将两个或多个子女转入同一所学校就读,但原则上只能将子女从学位较紧缺的学校转至学位较宽松的学校就读。符合本方案相关条件、有转学需求的学生,须于2025年7月20日至8月20日期间,通过“荣昌教育”公众号,进入“政民互动”“入学报名”进行网上登记,并根据统一安排持有关佐证材料进行现场审核及根据学位情况统筹安排入学。
4. 统筹安排毕业(大班)学生划片入学。一体化推进幼儿园、小学、初中送生与招生工作,其中按“20%招生工作+30%幼升小报名工作(以学籍人数)”比例纳入对幼儿园的办园质量评估考核;按“20%招生工作(以户籍人数)+20%毕业年级送生工作(以学籍人数)”比例纳入对小学的办学质量评估考核;按“20%招生工作(以小学毕业年级学籍人数)+20%毕业年级送生工作(含中职和普高,以毕业年级学籍人数)”比例纳入对初中的办学质量评估考核。幼儿园指导在校学籍学生完成区内任一学校线上报名,即视为完成送生工作;涉及多校划片的小学,在几所初中学校中选择任一初中学校线上报名;城区公办初中依据学生线上报名意愿和综合素质评价,采取“多校划片+电脑派位+随机统筹”方式安排小学毕业生入学,当某一学校报名人数超出招生计划时则进行“电脑派位”,未电脑派到位的学生由区教委根据学位情况随机统筹安排入学;户籍在荣昌的外地毕业(幼儿园)学生,由户籍所在地对应学校负责登记报名;安富、仁义在同一个镇街有单办初中和高完中学校,统一由单办初中学校负责招生及控辍保学工作,高完中学校面向全区招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
5. 统筹安排城区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入学。认真落实“两为主、两纳入”的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入学政策。昌元昌州城区随迁子女入学需符合务工或经商条件:市外户籍的持有《重庆市流动人口居住证》;父母在昌元昌州城区的房产证明或租房证明;父母在昌元昌州城区务工或经商满一年(务工的要有劳动合同、经商的要有营业执照);父母至少一方按规定参加了养老保险;非荣昌小学毕业的初中新生需提供小学毕业证明。探索建立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义务教育随迁子女入学政策,减化入学手续,确保符合国家《居住证暂行条例》基本要求的随迁子女应读尽读。符合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就读条件的,由区教委根据城区学校学位情况,统筹随机安排到:棠香小学、桂花园小学、学院路小学(含碧云校区)、高新区实验小学(含石河校区)、尔雅小学、城西小学(含螺罐校区)、联升中心小学、陈子庄小学(玉屏实验小学玉带路校区)、荣昌初级中学、宝城初级中学、峰高初级中学、永荣中学或双河初级中学,及其它有空余学位的学校就读。
(二)民办学校招生入学。
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实行报名申请入学。民办义务教育学校严格按照核定的招生计划开展招生工作,不得超计划招生。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报名人数小于或等于招生计划的,采取登记注册方式直接录取;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由区教委统一组织电脑随机摇号,全程接受监督,确保过程公开、结果公正。未被民办学校录取的学生,应进入公办学校录取体系。
(三)特殊群体招生入学。
1. 残疾儿童少年入学。大力推进融合教育,优先采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方式,就近就便安排适龄轻度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中、重度残疾儿童少年安排至特殊教育学校就读;对需要专人护理、不能到学校就读的,依据儿童少年户籍由相应学校实施“一人一案”提供送教上门,并纳入学籍管理,依法保障其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极个别情况特别严重的残疾儿童、少年,须按相关规定依法办理缓学手续。
2. 其他特殊群体子女。符合条件的现役军人、烈士、公安英模、一至四级因公伤残军人、一至四级因公伤残公安民警、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人员、援藏干部、华侨、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在荣工作的外籍专家、重庆英才及政府招商引资和高层次人才,城市建设中拆迁户、配住廉租房、公租房的我区户籍人员等,其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由监护人或法定监护人自主申报,并现场提交相应佐证(含认定材料、工作证明、户口簿等)材料原件、复印件,由区教委按照有关政策规定现场核验、安排入学。招生工作中遇到的特殊情况,可视区域学校学位情况,由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组办公室结合实际就近就便安排,任何学校不得拒绝接收应当在本辖区范围内就学的学生和工作组办公室统筹安排的学生,切实稳步有序做好特殊群体子女就学工作。
四、时间安排
(一)子女信息维护。2025年4月28日至5月5日(其中城区学校4月30日至5月5日包括五一放假期间都可以进行维护、非城区学校4月28日至29日),所有申请2025年秋季“幼升小”“小升初”入学的学生家长,按时间段分批次登录“渝快办”网站(网址:https://zwykb.cq.gov.cn)或教育入学一件事专栏(网址:https://jcjy.cqedu.cn/zsxtwt/,以下简称“专栏”)或“渝快办”手机APP教育入学一件事专区(以下简称“专区”),对户籍地址、居住地址、监护人手机号码等入学相关信息进行填写,在线完成子女信息维护。如发现有关信息与实际情况不符,家长应凭有效证件及时向相关部门反映并修正。
(二)正式网上报名。2025年5月26日至6月3日(其中城区学校5月29日至6月3日端午放假期间系统可以进行报名、其它非城区学校5月26日至28日)网上集中报名,符合入学条件的适龄儿童少年家长,按时间段分批次在专栏或专区进行入学报名。其中,民办学校子女信息维护时间为4月28日至5月5日,报名时间为6月17日至6月19日,公办、民办学校只能填报一所,不能兼报。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由区教委于6月20日统一组织电脑随机摇号。被民办学校录取的学生须在6月20日18:00前登录系统进行入学确认;未确认的,视为自动放弃。未被民办学校录取的学生,6月20日至6月30日回到公办录取体系(“渝快办”专栏或专区)进行网上报名。
(三)网上审核录取。对已完成正式网上报名的适龄儿童少年及家长,各中小学校要在10个工作日内对相关证件材料和报名信息逐项进行核验。全区所有中小学校应在7月10日前完成入学审核验证。
(四)结果查询确认。各中小学校根据招生(控辍保学)划片工作安排,完成网上报名信息核验后,及时告知家长通过登录专栏或专区查询报名录取结果并予以确认。全区适龄儿童和家长应在7月15日前完成入学确认。
(五)发放入学通知。2025年7月20日前,各中小学校通过“渝快办”陆续发放电子入学通知书,生成入学“报到码”。家长可以对入学通知书进行查看、下载、打印,并按学校通知办理入学手续。
对因错过报名时间等特殊原因未完成网上报名的适龄儿童少年,各中小学校要主动服务,切实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权益。针对个别确实无法通过网上报名的适龄儿童少年,城区学校可告知家长于2025年6月20日至29日期间,持相关证件原件及复印件到区教委中小学招生报名咨询服务岗(地址:重庆市荣昌区昌元街道宝城路1段188号)进行集中处理。其它非城区学校可告知家长于2025年6月4日至11日期间,持相关证件原件及复印件到学校教务处进行线下报名登记(实时录入)及发放电子入学通知书。
五、工作要求
(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健全与人口变化相适应的义务教育学位资源统筹供给调配机制,科学预测入学需求,优化区域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加快已规划的义务教育学校建设进程。各学区、直属中小学要健全常住人口学龄儿童摸底调查制度,全面掌握行政区域内适龄少年儿童入学需求,尤其是昌元、昌州城区要针对学龄人口峰值期统筹谋划,适时发布学位紧张学校预警,切实做好学位供给保障工作,提升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水平。
(二)合理划定招生范围。全区中小学校要严格按照统一划定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服务片区范围开展招生工作。所划定的招生服务片区范围既是招生区域、也是控辍保学区域,各中小学校要提前向社会公布,并深入细致做好宣传解释及控辍保学工作。涉及多校划片的学校,由划入学校开展招生宣传及控辍保学工作。各学区或中小学校可结合学位供给实际情况,健全招生预警机制,及时统筹调控,合理引导家长预期。详见附件《荣昌区城区中小学校2025年招生(控辍保学)区域路线》和《荣昌区非城区中小学校2025年招生(控辍保学)区域路线》。
(三)科学制定招生计划。根据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规模,科学核定学区划片、对口直升、电脑摇号等各类招生计划,严格控制、合理调整大校额学校的招生计划。义务教育阶段起始年级不得出现大班额,原则上按照小学每班不超过45人、初中每班不超过50人招生,小学一年级原则上采用阳光分班。建立健全招生入学工作预警机制,提前向社会发布预警提示。招生期间,对区域内可能新增大班额的学校进行预警提示,坚决防止产生新的大班额。详见附件《荣昌区2025年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计划表》和《荣昌区2025年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计划表》。
(四)深入推进阳光招生。各中小学校要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市教委关于义务教育阳光招生专项行动的相关工作部署。5月26日前,各学校要采取多种形式,主动通过学校网站、公众号、家长群等向社会发布本方案、《荣昌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入学告家长书》《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入学报名系统操作指引》及本校报名咨询方式、监督举报电话、日程安排等,广泛宣传义务教育阳光招生政策,使之家喻户晓,全力推动全社会共同支持和监督阳光招生工作实施,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6月3日前,各学校要以实时照片、工作视频、图文信息为载体,用好学校网站、主流媒体、公众号、朋友圈、短视频平台等,开展好招生政策解读、工作实践、典型个案等宣传,着力引导全社会关注教育、支持教育,努力提高教育的获得感、幸福感。义务教育阶段公办、民办学校要同步做好网上报名的宣传、指导和服务,确保家长全面掌握网上报名的操作方式和规定。详见附件《招生宣传“三进”工作专班》。
(五)做好招生服务保障。要坚持惠民有感,用好“教育入学一件事”市级管理平台实行一网通办,按照“材料非必要不提供,信息非必要不采集”原则,清理取消水电气费等无谓证明材料;预防接种证明不作为入学报名前置条件;严禁采集家长职务和收入等信息。严禁各学校利用“渝快办”以外的APP、小程序随意反复采集学生相关信息。重点组织有关工作人员、在校(园)教师,特别是毕业班(大班)教师加强学习和培训,熟悉子女信息维护、网上报名和资料审核流程,规范操作。各学校要严格执行全区统一的招生时间节点和流程,科学引导家长错峰报名。同时,各学校要组建专业的高水平入学报名咨询客服团队,选拔具有良好素质、敢于担当的人员进行系统性培训,提升服务质量和问题解决能力,及时回应家长诉求。各学校要加大硬件资源投入,确保网上报名设施设备完备,并保障网络环境的稳定性,以便学生和家长能够顺畅地进行网上报名。对于无法进行网上报名的家庭,各学校应设立线下报名登记服务点,合理安排工作人员的班次,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指导,确保在招生高峰期有足够的人员提供线下服务,协助适龄儿童少年家长网上报名。详见附件《荣昌区2025年义务教育入学招生咨询电话一览表》《入学报名咨询客服专班》。
(六)强化控辍保学工作。各中小学校要结合“千名教师访万家”认真落实控辍保学工作责任,严防新增辍学失学现象发生,持续巩固“义务教育有保障”攻坚成果。对无故未按时报到入学的,特别是初中学段入学新生,要加强家校联系,及时了解情况,切实做好疑似辍学学生劝返复学工作。对家庭困难、身体残疾、随迁子女、留守儿童、返乡儿童等特殊学生群体,以及有学习困难、外出打工等辍学高风险倾向的学生,建立健全“一对一”关爱帮扶机制。高度关注在“私塾”“读经班”等社会培训机构接受教育或在家接受教育的学生,对未按《义务教育法》规定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学校要立即启动义务教育学生控辍保学工作机制,对其法定监护人发放劝返通知书,切实落实失学辍学学生劝返、登记和书面报告责任。严格执行随迁子女外出就读备案制,凡在荣昌就读的中小学生,因符合随迁子女就读条件,需到区外就读的,须由家长(监护人)签订承诺书;需到区内其他学校就读的,须由家长提出申请,并经现就读学校审批后报区教委备案(联系人:向华勇)。
(七)加强学生学籍管理。各中小学校要严格按照教育部《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重庆市义务教育学生学籍管理办法》相关规定要求,及时做好小学新生注册和初中新生学籍接续工作。严格落实学生“人籍一致,籍随人走”要求,严禁出现人籍分离、空挂学籍、学籍造假和小学毕业生未被录取等现象,严禁为违规跨区域招收的学生和违规转学学生办理学籍转接。专门学校学生学籍保留原对应学校。招收外籍人员子女的国际学校不得擅自扩大招生范围,不得招收中国籍学生。
(八)强化正面宣传引导。各学校及时主动公开招生入学相关信息,对招生入学关键环节和关键时点,就关键政策、疑难点做好宣传释疑,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合理引导家长就学预期。要畅通咨询投诉举报渠道,建立接诉即办机制,广泛接受社会监督。要做好舆情监测,建立健全部门联动协调机制和舆情响应机制,对不实招生信息要主动发声、及时辟谣、正向引导,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置突发事件。
六、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是中央关心、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重大民生工作。各学校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压实管理责任,成立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专班,加强系统谋划工作安排,稳步推进“教育入学一件事”市级管理平台应用,切实履行对招生入学工作的宣传、组织、管理职责。各学校要加强对招生中出现的情况进行预测分析,及时向社会发布预警提示,合理引导家长预期。同时,要做好招生入学相关的安全稳定预案工作,加强招生研判,做好民意预判,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和各种突发情况,按照预案妥善处理。
(二)推进信息公开。各中小学校要认真落实信息公开制度,通过告知书、网站、官微等途径及时主动向社会特别是广大学生家长公布招生政策、招生计划、招生范围、招生结果、咨询方式等信息。建立健全响应机制,在招生入学关键环节和关键时间,及时、主动、准确、全面做好招生入学核心政策和群众关心政策的宣传释疑工作,加强舆论引导,及时回应人民群众关切。对不实招生信息要主动发声、及时辟谣、释疑解惑。
(三)严肃监督问责。各中小学校要严格执行教育部中小学招生入学“十项严禁”纪律要求,公布报名咨询、投诉举报电话和电子信箱,畅通举报和申诉受理渠道,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及时回应解决群众实际问题。各学区要加强辖区学校招生工作统筹,各督导责任区要将中小学招生工作纳入日常督导,确保政策落实到位。对违反招生政策和纪律要求的学校和个人,一经查实,将视情节轻重给予警示约谈、通报批评、取消评优评先资格、追究相关人员责任,持续深化违规招生治理。因违规招生被区教委通报的民办学校,年检一律作为不合格处理,限期整改,并按照不低于10%的比例核减招生计划;拒不执行改正的,依法依规处罚,直至吊销办学许可证;没有取得办学许可证的不得招生。
报名咨询及监督电话:023-46785203
监督举报电子邮箱:453320254@qq.com
监督举报地址:重庆市荣昌区昌元街道宝城路1段188号
附件:1. 教育部中小学招生入学“十项严禁”
作专班名单及职责
重庆市荣昌区教育委员会
2025年4月24日
附件1
教育部中小学招生入学“十项严禁”
一、严禁无计划、超计划组织招生;
二、严禁自行组织或与社会培训机构联合组织以选拔生源为目的的各类考试,或采用社会培训机构自行组织的各类考试结果;
三、严禁提前组织招生,变相“掐尖”选生源;
四、严禁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混合招生、混合编班;
五、严禁以高额物质奖励、虚假宣传等不正当手段招揽生源;
六、严禁任何学校收取或变相收取与入学挂钩的“捐资助学款”;
七、严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以各类竞赛证书、学科竞赛成绩或考级证明等作为招生依据;
八、严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设立任何名义的重点班、快慢班;
九、严禁初高中学校对学生进行中高考成绩排名、宣传中高考状元和升学率;
十、严禁出现人籍分离、空挂学籍、学籍造假等现象,不得为违规跨区域招收的学生和违规转学学生办理学籍转接。
附件2
荣昌区2025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组、工作专班名单及职责
一、成立工作组
组 长:李德伟 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副组长:黄 勇 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区教委主任
成 员:杨正森 区委教育工委副书记
张 鼐 区委教育工委委员、区纪委监委驻区教委
纪检监察组组长
邓向平 区委教育工委委员、区教委副主任
郑昌明 区委教育工委委员、区教委副主任
张易洪 区委教育工委委员、区教委副主任
蒋 巍 区委教育工委委员、区教委总督学
李 明 区教委四级调研员
工作组设办公室在区教委,由区教委主任任办公室主任,分管副主任任办公室副主任,各科室负责人为办公室成员,基础教育科具体牵头相关工作。工作组全面领导及总体负责2025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积极协调网信、公安、应急等部门成立应急小组。
工作组下设两个工作专班。
二、设立招生宣传“三进”工作专班
组 长:黄 勇 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区教委主任
副组长:杨正森 区委教育工委副书记
邓向平 区委教育工委委员、区教委副主任
成 员:陶 蓓 区教育秘书科科长
宋万敏 组织人事科科长
万孝平 区教委基础教育科负责人
詹 磊 区教委基础教育副科长
及各中小学校负责人、招生宣传专员。
为进一步做好2025年义务教育招生宣传“进社区、进楼栋、进家庭”等“三进”工作,成立本工作专班。具体负责统筹协调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宣传工作,切实保障各学校于5月26日前,将招生宣传海报和《荣昌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入学告家长书》《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入学报名系统操作指引》等送至所辖招生区域的各社区(村社)、楼栋、家庭,并结合控辍保学工作实时做好“千名教师访万家”活动;6月20日前,各中小学校要进一步压实责任,引领全体教师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对外宣传(含学校网站、主流媒体、公众号、朋友圈、短视频平台等)招生工作先进典型,积极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三、设立入学报名咨询客服专班
组 长:邓向平 区委教育工委委员、区教委副主任
副组长:万孝平 区教委基础教育科负责人
詹 磊 区教委基础教育副科长
成 员:刘刚、赵文刚、张艳艳、史荣红、但鹏、向华勇及各中小学校负责人、招生咨询客服专员。
荣昌区中小学招生报名咨询服务岗(地址:重庆市荣昌区昌元街道宝城路1段188号,面向区教委大门右行100米)为客服专班日常办公地点,设客服专线:023-46785203。客服专班重点组织有关工作人员、学校(幼儿园)教师,特别是毕业班(幼儿园大班)教师加强学习和培训,熟悉子女信息维护、网上报名和资料审核流程,规范操作;实时“一对一”指导、协助有需求的家长熟悉子女信息维护、网上报名等。
附件3
荣昌区城区中小学校
招生服务及控辍保学区域路线
一、桂花园小学
(一)从棠城国际(玉屏街双号)→海棠大道(海棠路1号—255号单号)→成渝公路(昌州中段206号—364号双号、昌州中段295号—413号单号)→三级车站→ 广场路(广场路2号—300号双号)→棠城国际(其中包括:1.玉屏一、二街2.东升路3.海棠八支路4.滨河东路5.桂花园一、二街6.祥和路7.东大街(即外东街含东大一、二街)8.尚书街 9.东益当街10.建行(莲花广场营业厅)11.锦文馨居12.金竹园13.老法院家属院)。
(二)御侮桥(1.塘坝街2.御侮街)→成渝路(昌州中段1号—293号单号、昌州中段2号—204号双号、武装部家属院、农技中心家属院、新华书店家属院、天正鼎盛海棠、优品国际小区、恒景雅苑、明月苑、时代名都、庆顺鸿缘小区)→天正东城花园A区,琳昌松霖苑,静苑小区,天正锦泰园,新田丽苑,红日海棠静苑,海棠新都,文曲苑,帝豪丽都,海棠一、二支路。
二、玉屏实验小学
(一)中国银行(滨河中路2号—276号双号)→池水河→西门桥→后西街(后西街双号、后西街129号—199号单号)→后西一街双号→宝城路一段(116号至双号止)→广场路(75号—165号单号)→黄桷树广场→证券交易所(其中包括:1.顺城街2.五福街3.人民路及其支路4.原保健院路段5.瑞景花园6.天正尚城)。
(二)玉屏实验小学(广场路302号—484号双号)→文教印刷厂(宝城路一段170号-316号双号)→公园路(宝城路一段93-223单号,海德棠城)→现代花园(广场北路2号—140号)→荣滨南路中段(昌州故里)→区疾控中心→海棠大道(海棠路257号—423号单号)→玉屏幼儿园(玉屏街1号—211号单号)→玉屏实验小学(其中包括:1.西大街街(含兴隆一、二街)2.金鹏园3.建新小区4.海棠七支路5.老县委家属院6.荣中校家属院7.玉屏实验小学家属院8.老公安局家属院9.教委家属院10.天正景苑11.宝城路二段1号—85号全号12.康瑞花园13.海棠九支路安置小区)。
三、拓新玉屏小学
荣滨北路东段→拓新红城、九阳新城,拓新香国城,都海龙湾,海棠新城。
四、后西小学
(一)农业局(昌州中段366号—636号双号、昌州中段415号—511号单号)→谭家坡街→白象街→骡马巷→西大街(含原外西街双号、西大街1号—157号单号)→西街转盘(滨河中路1号—241号单号)→南桥大楼→滨河路→莲花桥→三级站转盘(广场路1号—73号单号)(其中包括:1.莲花路及支路2.花园街3.佛堂街4.南大街5.南街尾双号)。
(二)后西街1号—127号单号→榕枫小区→温馨花园(滨河中路278号—376号双号)→红旗桥(滨河西路双号、帝锦花园)→上河路(滨港湾、上河城、安置房)→荣滨南路西段(1号-115号单号,2号-184号双号)→体育场→人民医院门诊部(广场北路1号—177号)→宝城路一段2号—114号双号、1-91单号(人民医院止)→后西一街单号→后西小学(其中包括:1.后西二街、三街2.党校3.黄桷兰A区4.新世纪小区 5.怡和花园)。
(三)恒荣路→香国大道:恒荣半岛及安置小区。
五、学院路小学
(一)南街尾单号→成渝公路以南(昌州中段513号至单号止)→施济桥头(不过河)(其中包括:1.老畜牧局2.种子公司3.老林业局4.三庆花园5.学院路及支路6. 西南大学7.田坝街8.南方花园9.卧佛街10.红岩路)。
(二)西大街出口(昌州中段638号至双号止)→施济桥头(不过河)→中科路(中科丽苑)→小滩桥(不过河)(荣滨南路西段117-325号单号)→滨河花园(滨河西路1号—287号单号)→沿池水河→西桥电影院(滨河中路243—357号单号)→西街转盘→西大街双号→西大街出口(其中包括:1.水口寺街2.养研院3.宝城支路4.原外西街单号5.宝城路1号—126号6.西城峰等)。
(三)康宁广场、河畔学府。
六、棠香小学
(一)海棠大道(2号至双号止)(1.电信家属院2.检察院家属院3.信用联社家属院4.天长金座、银座5.海棠三、四、五、六支路6.拓新海棠园7.阳光花园8.渝荣小区9.东城花园B区)。
(二)昌龙大道(1.都海名苑2.区总工会家属院3.安置小区4.六七四处家属院5.北国之春6.百安星城7.城市印象8.华盛春天9.荣城御景)10.琳昌上上城11.富安南路(新田花苑、安置小区)→富安北路(北城双星小区)→棠香南街(煤苑小区、天正金色蓝庭小区、安置小区)→棠香北街(安置小区)→小康路(安置小区)。
(三)迎宾大道相关小区:财信中央大街、海德浩月、东方之骄、东邦城市广场、宏博帝豪丽都、环宇世家、奥城、汇宇和庭、学府中央、汇宇建材市场周边安置小区、致富家园。
(四)原麻柳村、花园村、八块村、原观音村一、三、七组、原宝城寺村第一至十二组、塘坝村、太阳浩村。
七、联升小学
(一)荣滨南路东段(天正河畔名郡、祥宏状元第、裕州华府等楼盘及安置小区)。
(二)巴黎左岸、上海公馆、海棠湾、成众上品、荣和世家、中优观澜、联升大桥安置点、钰园、高峰寺安置点,皓海美地等楼盘及安置小区。
(三)宝城东路:1.宝城东路39号(正通雅苑)2.宝城路79号(天长双星座小区)3.宝城路81号(安置小区)4.宝城东路147-155号单号香国古城。
(四)澎湖湾及周边安置小区。
八、棠城小学
迎宾大道东侧相关小区:金科世界城、棠城美岸、棠悦府、荣城华府、雍景湾、中迪广场、百竹园安置小区。
九、高新区实验小学
(一)昌州大道东段小区(包括园区一支路安置房点、原重庆市种猪场)
(二)灵方大道1-25号(包括美丽郡、东方新城、园区二支路安置点)。
(三)嘉吉普瑞纳大道1-220号(包括新月湾、宗颐华庭、梧桐安置房、畜牧兽药市场、工业园区廉租房)。
(四)城南大道525-627号(包括九龙金来枫香庭、唐杨金都、博能世纪新城、四季花园、华堂府、华棠九里、龙量名都、荣福家园、昕辉中航璟熙、仁和小区、朱家桥2、3号安置点、油栎安置点)。
(五)荣升路;五洲国际商贸城;天正路1—25号;板桥路1—103号;东方大道1—63号。
(六)阮家庙安置房黄金坡社区村民(原玉伍乡10大队);原塘坡村1、2、3组。
(七)现板桥社区、海螺社区、油栎社区。
十、尔雅小学
金科礼悦东方及附近安置点,学府康城一期,俊豪嵘盛里,俊豪观棠府,金源小区。
十一、城西小学
月亮湾,施济桥南桥头荣吴路1-159单号(碧水丽苑、碧水西城),广顺高瓷村(原土堆、凉水、高瓷三个村),虹桥社区(原白庙、小滩、新店),工人村,武城社区。
十二、陈子庄小学(玉屏实验小学玉带路校区)
东邦城市花园,悦榕公馆,学府康城二、三期,昕辉中航璟昱,黄金坡社区1号2号3号安置点,黄金坡社区9组、10组(原高寺村3组、4组、6组、9组和11组)。
十三、荣昌初级中学
昌州街道全域,部分11所直属小学(含高店、石河、螺罐、碧云等村小)毕业的学生。
十四、宝城初级中学
昌元街道全域,部分11所直属小学(含高店、石河、螺罐、碧云等村小)毕业的学生。
十五、永荣中学
广顺街道全域,部分11所直属小学(含高店、石河、螺罐、碧云等村小)毕业的学生。
十六、其它相关事项
荣昌中学校、西南大学附属中学荣昌实验学校的初中学段招生由区教委根据11所直属小学当年毕业生情况进行统筹安排,不单独划定招生及控辍保学区域。
附件4
荣昌区非城区中小学校
招生服务及控辍保学区域路线
一、峰高街道、万灵镇、直升镇区域
区域户籍适龄儿童对应就读小学:峰高中心小学、峰高中心校建设校区、峰高千秋中心小学、万灵二郎完小、万灵中心小学、直升中心小学;
区域小学毕业生对应就读初中:峰高初级中学。
二、安富街道、清江镇(部分)区域
区域户籍适龄儿童对应就读小学:安富中心小学、安富五福中心小学、安富石燕村小、安富古桥村小、清江中心小学、清江塔水村小、清江梧桐完小;
区域小学毕业生对应就读初中:安富初级中学。
三、仁义镇、观胜镇(部分)、铜鼓镇(部分)区域
区域户籍适龄儿童对应就读小学:仁义中心小学、仁义保安中心小学、观胜白塔村小、观胜凉坪中心小学、观胜燕窝村小、仁义仁北村小、仁义三星村小、仁义永林村小、观胜中心小学、铜鼓镇中心小学;
区域小学毕业生(含英才小学)对应就读初中:仁义镇初级中学。
四、荣隆镇、龙集镇(部分)区域
区域户籍适龄儿童对应就读小学:龙集中心小学、荣隆中心小学、荣隆葛桥中心小学、龙集六合村小、荣隆东民村小、荣隆油菜中心小学;
区域小学毕业生对应就读初中:荣隆镇初级中学。
五、双河街道区域
区域户籍适龄儿童对应就读小学:双河金佛中心小学、双河治安中心小学、双河益民小学、双河中心小学;
区域小学毕业生对应就读初中:双河初级中学。
六、盘龙镇、远觉镇、龙集(部分)区域
区域户籍适龄儿童对应就读小学:盘龙大建中心小学、盘龙合靖中心小学、盘龙第二中心小学、盘龙中心小学、盘龙昌龙村小、盘龙禾苗村小、盘龙脚盆村小、盘龙三堰村小、盘龙石田村小、盘龙双巷村小、盘龙新福村小、盘龙正觉村小、远觉中心小学;
区域小学毕业生对应就读初中:盘龙镇初级中学。
七、河包镇区域
区域户籍适龄儿童对应就读小学:河包中心小学、河包法华完小、河包德和中心小学;
区域小学毕业生对应就读初中:河包镇初级中学。
八、吴家镇、清流、观胜镇(部分)、铜鼓镇(部分)区域
区域户籍适龄儿童对应就读小学:清流中心小学、吴家保安村小、吴家海棠村小、吴家荣江村小、吴家十烈中心小学、吴家中心小学;
区域小学毕业生对应就读初中:吴家镇初级中学。
九、清升镇、清江(部分)区域
区域户籍适龄儿童对应就读小学:清升中心小学、清升回龙村小;
区域小学毕业生对应就读初中:清升镇初级中学。
十、广顺街道区域
区域户籍适龄儿童对应就读小学:广顺小学、广顺元兴村小、广顺天星村小、广顺天常村小;
区域小学毕业生对应就读初中:永荣中学校。
十一、古昌镇区域
区域户籍适龄儿童对应就读小学:古昌中心小学;
区域小学毕业生对应就读初中:古昌镇初级中学。
十二、昌元非城区区域
区域户籍适龄儿童对应就读小学:许溪中心小学、新峰中心小学、谢家坝村小、城西小学螺罐教学点;
区域小学毕业生对应就读初中:宝城初级中学。
十三、昌州非城区区域
区域户籍适龄儿童对应就读小学:联升中心校、高新区实验小学石河教学点、学院路小学碧云教学点;
区域小学毕业生对应就读初中:荣昌初级中学。
十四、其它相关事项
安富中学校、仁义中学校的初中学段及各民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区域为全区范围,不单独划定招生区域。
附件5
荣昌区2025年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计划表
| |||||
小学学校(学区) |
2025年秋招生计划 |
初中学校 |
2025年秋招生计划 | ||
班数 |
学生数 |
班数 |
学生数 | ||
玉屏实验小学 |
6 |
270 |
峰高初级中学 |
9 |
450 |
陈子庄小学 |
10 |
450 |
安富初级中学 |
4 |
200 |
后西小学 |
6 |
270 |
仁义镇初级中学 |
7 |
350 |
棠城小学 |
13 |
585 |
河包镇初级中学 |
3 |
150 |
拓新玉屏小学 |
6 |
270 |
古昌镇初级中学 |
3 |
150 |
桂花园小学 |
8 |
360 |
盘龙镇初级中学 |
10 |
500 |
棠香小学(含高店1个班) |
18 |
810 |
双河初级中学 |
6 |
300 |
尔雅小学 |
10 |
450 |
清升镇初级中学 |
5 |
250 |
学院路小学 |
9 |
405 |
荣隆镇初级中学 |
4 |
200 |
联升小学 |
6 |
270 |
荣昌初级中学 |
26 |
1300 |
高新区实验小学 |
8 |
335 |
宝城初级中学 |
28 |
1400 |
城西小学(含螺罐1个班) |
4 |
180 |
吴家初级中学 |
5 |
250 |
昌元学区 |
7 |
170 |
荣昌中学(初中) |
13 |
650 |
昌州学区 |
10 |
318 |
安富中学(初中) |
2 |
100 |
荣隆学区 |
8 |
150 |
永荣中学(初中) |
4 |
200 |
双河学区 |
5 |
245 |
仁义中学(初中) |
5 |
250 |
安富学区 |
14 |
235 |
西附荣昌实验学校(初中) |
13 |
650 |
仁义学区 |
9 |
351 |
合计 |
147 |
7350 |
盘龙学区 |
13 |
366 | |||
吴家学区 |
12 |
345 | |||
合计 |
182 |
6835 |
附件6
荣昌区2025年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计划表 | ||||
学校名称 |
小学招生计划 |
初中招生计划 | ||
班数 |
人数 |
班数 |
人数 | |
大成中学校 |
|
|
9 |
400 |
昌龙学校 |
2 |
90 |
2 |
90 |
大成小学校 |
2 |
70 |
|
|
观胜镇英才小学 |
0 |
0 |
|
|
创业学校 |
1 |
20 |
1 |
20 |
合计 |
5 |
180 |
12 |
510 |
附件7
荣昌区2025年义务教育入学招生咨询电话一览表 | ||||||
序号 |
所属片区 |
学校名称 |
咨询人员1 |
联系电话1 |
咨询人员2 |
联系电话2 |
1 |
城区学校 |
荣昌区玉屏实验小学 |
罗老师 |
15320527729 |
杨老师 |
13996099591 |
2 |
陈子庄小学 |
郭老师 |
13883273089 |
隆老师 |
15025349520 | |
3 |
荣昌高新区实验小学(含所辖校区) |
张老师 |
18523856297 |
全老师 |
15023741649 | |
4 |
荣昌区桂花园小学 |
黄老师 |
13983640839 |
张老师 |
15123859308 | |
5 |
学院路小学(含所辖校区) |
何老师 |
13883888271 |
陈老师 |
13271849375 | |
6 |
荣昌区昌元城西小学(含所辖校区) |
李老师 |
13883865439 |
胡老师 |
15823568261 | |
7 |
荣昌区后西小学 |
黎老师 |
15826326392 |
谢老师 |
13983656116 | |
8 |
荣昌区棠香小学(含所辖校区) |
蒋老师 |
19946824822 |
刘老师 |
15802390179 | |
9 |
荣昌区尔雅小学 |
黄老师 |
15213035688 |
范老师 |
13617634498 | |
10 |
荣昌区棠城小学 |
刘老师 |
13996140775 |
雷老师 |
13648332921 | |
11 |
荣昌区联升小学 |
翁老师 |
023-46333837 |
卓老师 |
023-46333832 | |
12 |
荣昌区拓新玉屏小学 |
陈老师 |
15178803088 |
刘老师 |
13167999969 | |
13 |
荣昌初级中学 |
翁老师 |
15213722814 |
车老师 |
15808072701 | |
14 |
荣昌区宝城中学 |
李老师 |
15102345738 |
肖老师 |
13983694794 | |
15 |
安富片区 |
荣昌区安富中心小学 |
袁老师 |
13996481046 |
沈老师 |
13274017250 |
16 |
安富五福中心小学 |
徐老师 |
15823525507 |
黄老师 |
13983189345 | |
17 |
荣昌区清江镇中心小学 |
王老师 |
13883736183 |
张老师 |
17783134150 | |
18 |
清江镇梧桐完全小学 |
王老师 |
13883736183 |
张老师 |
17783134150 | |
19 |
安富初级中学 |
于老师 |
13508366602 |
徐老师 |
15923172213 | |
20 |
昌元片区 |
荣昌区广顺小学(含所辖村小) |
谢老师 |
19112716536 |
郑老师 |
13996126065 |
21 |
昌元许溪中心小学 |
韩老师 |
13883101410 |
姜老师 |
13883171270 | |
22 |
昌元新峰中心小学 |
罗老师 |
13372650248 |
张老师 |
15086719798 | |
23 |
昌州片区 |
荣昌区昌州联升中心小学 |
黄老师 |
13996065199 |
朱老师 |
13594639158 |
24 |
荣昌区古昌镇中心小学 |
刘老师 |
18723465968 |
周老师 |
13320230106 | |
25 |
荣昌区直升镇中心小学 |
郭老师 |
15178744372 |
江老师 |
13368238126 | |
26 |
荣昌区峰高中心小学(含所辖校区) |
吕老师 |
17783494698 |
杨老师 |
15998995462 | |
27 |
荣昌区万灵镇二郎完全小学 |
张老师 |
13594212566 |
王老师 |
17383116011 | |
28 |
荣昌区万灵镇中心小学 |
何老师 |
15823806508 |
杨老师 |
15215003210 | |
29 |
荣昌区峰高中学 |
刘老师 |
18716233898 |
王老师 |
15922559790 | |
30 |
荣昌区古昌镇初级中学 |
于老师 |
15923173539 |
贺老师 |
13617611990 | |
31 |
盘龙片区 |
荣昌区盘龙镇合靖中心小学(含所辖村小) |
曾老师 |
13883779528 |
周老师 |
18725924423 |
32 |
荣昌区盘龙镇大建中心小学(含所辖村小) |
李老师 |
13638380906 |
喻老师 |
15086942904 | |
33 |
荣昌区盘龙镇第二中心小学(含所辖村小) |
赵老师 |
15683886560 |
朱老师 |
13896110948 | |
34 |
荣昌区远觉镇中心小学 |
刘老师 |
13896185415 |
周老师 |
13996435727 | |
35 |
荣昌区盘龙镇中心小学(含所辖村小) |
李老师 |
13896191672 |
赖老师 |
13896165125 | |
36 |
荣昌区盘龙镇初级中学 |
钟老师 |
17783556955 |
钟老师 |
13436035388 | |
37 |
仁义片区 |
荣昌区仁义镇中心小学(含所辖村小) |
李老师 |
13677615465 |
段老师 |
13527538890 |
38 |
荣昌区河包镇中心小学(含所辖村小) |
张老师 |
13883317490 |
于老师 |
13608305412 | |
39 |
荣昌区观胜镇中心小学(含所辖村小) |
罗老师 |
13996471848 |
李老师 |
13594356122 | |
40 |
荣昌区仁义镇保安中心小学 |
刘老师 |
13896137026 |
郭老师 |
15823296338 | |
41 |
荣昌区仁义镇初级中学 |
祝老师 |
13658356669 |
周老师 |
13638336589 | |
42 |
荣昌区河包镇初级中学 |
蹇老师 |
13594002005 |
何老师 |
13708399602 | |
43 |
荣昌区创业学校 |
贺老师 |
19123361027 |
|
| |
44 |
荣隆片区 |
荣昌区荣隆镇油菜中心小学 |
唐老师 |
13608353481 |
郑老师 |
13594699078 |
45 |
荣昌区荣隆镇中心小学(含所辖村小) |
付老师 |
17320368938 |
郑老师 |
15922525345 | |
46 |
荣昌区龙集镇中心小学(含所辖村小) |
何老师 |
13996069597 |
刘老师 |
15320525336 | |
47 |
荣昌区荣隆镇葛桥中小学 |
谭老师 |
15823232727 |
殷老师 |
18883982193 | |
48 |
荣昌区荣隆镇初级中学 |
张老师 |
15310933060 |
郑老师 |
13594359883 | |
49 |
双河片区 |
荣昌区双河中心小学(含所辖村小) |
罗老师 |
13594622102 |
谢老师 |
13983981327 |
50 |
荣昌区双河治安中心小学 |
黄老师 |
13983190558 |
阙老师 |
15178758164 | |
51 |
荣昌区双河金佛中心小学 |
向老师 |
13668049728 |
黎老师 |
18983851162 | |
52 |
荣昌区清升镇中心小学(含所辖村小) |
陈老师 |
13594686705 |
殷老师 |
13996122888 | |
53 |
荣昌区双河初级中学 |
龙老师 |
13594153945 |
周老师 |
13594287977 | |
54 |
荣昌区清升镇初级中学 |
刘老师 |
15823521477 |
李老师 |
18716764462 | |
55 |
吴家片区 |
吴家镇十烈中心小学 |
敖老师 |
13594159110 |
莫老师 |
13637835579 |
56 |
荣昌区铜鼓镇中心小学(含所辖村小) |
游老师 |
13637855615 |
廖老师 |
13527438103 | |
57 |
荣昌区清流镇中心小学 |
敖老师 |
18983826198 |
宋老师 |
15086697381 | |
58 |
荣昌区吴家镇中心小学(含所辖村小) |
刘老师 |
13983196865 |
周老师 |
15102337916 | |
59 |
荣昌区吴家镇初级中学 |
郭老师 |
13527557129 |
何老师 |
13637758686 |
附件8
荣昌区2025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日程安排
日期 |
工作内容 | |
4月 |
4月28日至5月5日 |
所有申请2025年秋季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的学生家长,分批次(城区学校4月30日至5月5日、非城区学校4月28日至29日)登录“渝快办”网站(https://jcjy.cqedu.cn/zsxtwt/)教育入学一件事专栏或“渝快办”APP教育入学一件事专区,在线完成子女信息维护。其中,民办学校子女信息维护时间为4月28日-5月5日。 |
5月 |
5月26日至6月3日 |
网上公办报名。符合入学条件的适龄儿童少年家长,分批次(城区学校5月29日至6月3日、非城区学校5月26日至28日)在专栏或专区进行入学报名。 |
6月 |
20日至29日 |
线下登记。因错过报名时间等特殊原因未完成网上报名的适龄儿童少年,可前往设立的线下登记点进行入学报名。 |
17至19日 |
网上民办报名。符合入学条件的适龄儿童少年家长,按就读意愿在专栏或专区进行民办学校报名。 | |
20日 |
民办学校摇号。统一组织民办学校电脑随机摇号。 | |
20日18:00前 |
民办入学确认。被民办学校录取的学生须登录系统进行入学确认;未确认的,视为自动放弃。 | |
7月 |
10日前 |
各学校对完成正式网上报名的适龄儿童少年及家长的证件材料进行核验。 |
15日前 |
完成网上报名信息核验后,及时告知家长在专栏或专区查询报名录取结果、确认就读意愿。 | |
20日前 |
通过“渝快办”发放电子入学通知书。 | |
8月 |
7月20日至8月20日 |
符合转学条件的学生办理转学。 |
注意:2025年4月23日至6月19日期间,每日22:00至次日8:00将进行系统维护,系统无法访问,请家长合理安排时间。 |
|
重庆市荣昌区教育委员会办公室 2025年4月24日印发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部门街镇网站
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