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部门 > 区农业农村委 > 工作情况
农作物病虫害预报2022第1期
日期:2022-02-14
字体:【 默认 超大
分享:


油菜病虫害发生情况及防治意见

目前,大部分油菜正处于蕾薹至初花期,总体长势良好,病虫害发生较轻。

一、缺素

极少数油菜出现缺素症状,较去年轻。

(一)缺磷。

油菜缺磷时,根系发育差,植株矮小,生长缓慢,出叶延迟,叶面小,叶色暗绿,缺乏光泽,边缘出现紫红色斑点或斑块,叶柄和叶背面的叶脉变为紫红色。

(二)缺硼。

苗期土壤严重缺硼时,幼根停止生长,没有根毛或侧根,根皮变褐色,皮层龟裂。叶片最初变为暗绿色,叶形变小,叶质增厚、变脆,叶端反卷,皱缩不平。之后靠下方的中部叶片边缘开始变成紫色,并向内部发展,继而变成蓝紫色。叶脉及其附近组织变黄,结果形成一块块蓝紫斑。最后部分叶缘枯死,整个叶片变黄,提早脱落。甘蓝型油菜从叶缘扩展到全叶出现紫红色。

(三)防治措施。

叶面喷施适宜于中、轻度缺硼土壤,最佳施用期是苗后期(花芽分化前后)和蕾薹期,分2次(时隔15天)施用。每亩每次用硼肥50~100克(有效硼≧21%)+磷酸二氢钾100克,兑水60~70公斤,选晴天下午喷施,喷施的均匀性以油菜叶片正反面粘满雾滴为宜。叶面喷施,可使硼素快速吸收,在油菜需硼的关键时候发挥作用,此方法简便、成本低廉。   

(四)注意事项。

①严格掌握用量。硼虽然是油菜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却属于微量元素,必须严格控制施用量。如果滥施硼肥,可能造成“硼中毒”。

②掌握施用方法与时机。油菜的整个生长阶段都需要硼,缺硼会造成油菜“花而不实”,一般以蕾薹期、初花期叶面喷硼为宜。施用时间过晚,体内生理性病灶基本形成,施硼已无济于事。

③选用优质硼肥。

二、油菜病虫害

(一)油菜黑斑病。

今年油菜黑斑病发生较少,较去年轻,少数达到防治指标的田块可与菌核病同时防治。未达防治指标的田块不必单独防治。

(二)油菜菌核病。

经田间调查,今年油菜菌核病轻发生。前期降雨天数较去年多,温度较常年低,田间菌源量不多,根据天气预报,预测菌核病发生程度为轻度,部分田块可能中度发生。

(三)油菜蚜虫。

根据天气情况,有利于油菜蚜虫的发生。但根据田间调查,田间百株蚜量0~600头,最高2400头,平均40头,有蚜株率0~60%,最高100%,平均20%,较去年略重,总体轻发生。根据天气预报,蚜虫中等偏轻发生。

(四)油菜病毒病。

由于田间蚜虫数量较小,油菜病毒病发生也较少(蚜虫作为病毒病主要传播者),发病率在1级以下,做好蚜虫防治,不需针对此病展开专项防治。

(五)防治意见。

①当前应及时摘除老黄脚叶,拔除田间杂草,清沟排水,减少田间菌源量及蚜虫数量,改善田间小气候。

②当前蚜虫达到百株蚜量1000头的田块,可选用70%吡虫啉水分散剂或70%啶虫咪水分散剂2~3g每亩,兑水30~50公斤,进行全株叶面喷施。

③防治菌核病在油菜初花期,田间叶病株率达8~10%、茎病株率1%时,每亩任选以下一种药剂,兑水50~60公斤喷雾。普遍施药防治一次,如遇雨日较多,10天后施第二次药进行防治。

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75克;

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00克;

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克;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克。

④根据实情,在初花期前后开展“一促四防”,促进油菜后期生长发育,防花而不实、防菌核病、防“老鼠尾巴”、防高温逼熟,确保今年油菜高产稳产。一般每亩可一次性混配药剂(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或咪鲜安100克,磷酸二氢钾100克,速效硼50克等),机动喷雾器亩用药液量12-15公斤/亩,一般手动喷雾器不少于30公斤/亩。

⑤在防治菌核病的同时,应选择适合的药剂兼治油菜蚜虫(尤其是处于蕾苔期的田块),防治蚜虫应尽量选择兼有触杀、内吸、熏蒸三重作用的农药。

四、其他问题

少数田块发现有鸟啄食痕迹,可采取驱鸟措施,比如驱鸟剂、驱鸟带、稻草人等,切勿使用捕鸟网。

版权所有:重庆市荣昌区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重庆市荣昌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重庆市荣昌区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

微信公众号

政务微博

ICP备案:渝ICP备2021006398号-1 网站标识码:5002260001 渝公网安备:50022602000107号
提示 智能机器人形象
智能机器人形象
智能问答 政务服务 政策解读 政策问答 便民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