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部门 > 区农业农村委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建议提案办理
重庆市荣昌区农业农村委员会关于区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第349号建议的复函
日期:2022-07-21
字体:【 默认 超大
分享:

陈勇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借力乡村振兴战略助推鱼苗产业全面提质升级建议》(第349号)收悉建议提得很好,对实际工作有很好的指导意义。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振兴是基础,也是关键。为切实发挥现代渔业在乡村产业振兴中的作用,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开展工作:

一是强化规划引领。在区政府印发的《重庆市荣昌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强化渔业资源养护修复,加快发展生态健康养殖,重点发展池塘工程化、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推进珍稀濒危物种人工繁育和种群恢复工程。开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工作,每年安排增殖放流一定的水生生物苗种,健全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标准、评估体系。积极转变渔业发展方式,开展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创建,着力推广稻渔综合种养、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池塘底排污、养殖尾水治理等技术。

二是严格落实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制度。依法加强养殖水域滩涂统一规划,将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纳入国土空间规划,按照“多规合一”要求,做好相关规划的衔接。统筹生产发展与环境保护,稳定水产绿色健康养殖面积,保障养殖生产空间。科学划定禁止养殖区、限制养殖区和养殖区,严格规划管理。区政府办公室名义印发《重庆市荣昌区养殖水域滩涂规划》荣昌府办发〔2018145 ),养殖水域滩涂规划优化养殖生产布局,科学评价水域滩涂承载能力,合理确定养殖容量,规范我区渔业产业科学、合理、健康发展。

三是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生态健康养殖。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和“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重要讲话精神,区委、区政府狠抓水产养殖污染治理,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切实转变水产养殖模式,大力发展生态养殖。严禁投放化肥、粪便、动物尸体(肢体、内脏)、动物源性饲料等污染水体的方式从事水产养殖行为,一经发现,将严肃执法处理鉴于双河街道鱼苗产业社区是我区渔苗的重要繁育基地、拥有“渝西鱼苗第一村”的美誉等实际情况,区政府高度重视该社区鱼苗产业发展,分管副区长程昌耀组织相关部门和双河街道相关负责人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该社区鱼苗产业及水产养殖污染防治问题,并形成会议纪要(荣昌府办纪要2021158),最大力度的支持和促进了该社区鱼苗产业发展。

四是大力发展稻田综合种养。稻渔综合种养作为生态循环农业的代表模式之一,能通过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实现水稻种植与水产养殖协调绿色发展,具有一水多用、一田多收的效果,让农田焕发出新的生机,既顺应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又能有效解决渔业要空间、要效益的问题,推动渔业转型升级。我区结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明确的内江荣昌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双昌”合作示范园区中提出的共建40万亩“双昌”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带的目标任务,将“稻渔”产业列入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重点产业,规划布局三大区域20万亩,其中:沿“双昌”大道及濑溪河沿线镇街布局10万亩,在三奇湖优质粮油产业园布局5万亩,在毗邻隆昌市的盘龙、荣隆、龙集等镇布局5万亩,与隆昌市联合打造中国西部“鱼米之乡”。截止2021年底,全区发展稻鱼、稻虾、稻鳅等稻渔综合种养6万亩左右。

五是加强技术指导培训。加强与西南大学水产学院合作,委托水产学院制定了《重庆市荣昌区池塘养殖水质调控实施方案》、《荣昌区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荣昌区池塘养殖技术标准》等,及时印发到镇街和水产养殖户,作为水产健康养殖技术参考。同时,邀请西南大学水产学院技术专家针对性制定尾水治理技术方案,到养殖场实地指导,解决养殖技术难题。与四川省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水产技术研究所合作,聘请技术专家作为“双昌”农业合作园区稻渔产业发展技术支撑,建立稻渔综合种养全程绿色防控示范区,为全区稻渔产业发展提供示范。

六是积极争取上级渔业发展项目资金支持。近三年,我区争取到市级以上集中连片内陆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和尾水治理项目池塘养殖尾水治理项目池塘生态养殖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等专项资金300余万元,用于支持建设水产养殖底排污系统、生态湿地、净化池等基础设施建设。通过鱼塘尾水处理项目实施,有效降低养殖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磷等含量,确保鱼塘尾水达到《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标准》(SC/T9101-2007)二级排放标准以上,不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力度,加强与镇街对接,积极扶持培育像罗廷福、罗方清这样的水产养殖大户和“禾渔”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做大做强,做响“禾渔”“荣粟等渔业品牌,为乡村产业振兴助力

此复函已经唐传中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我们的工作。


重庆市荣昌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2022712日  

(此答复函公开)

联系人:刘珺,联系电话:85265031


版权所有:重庆市荣昌区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重庆市荣昌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重庆市荣昌区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

微信公众号

政务微博

ICP备案:渝ICP备2021006398号-1 网站标识码:5002260001 渝公网安备:50022602000107号
提示 智能机器人形象
智能机器人形象
智能问答 政务服务 政策解读 政策问答 便民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