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干部指导村民填写就业简历。 (摄影:张飞龙)
重庆市荣昌区人力社保局工人人员向群众介绍“就业驿站”使用方法。 (摄影:张飞龙)
群众通过“就业驿站”屏幕查看招聘信息。 (摄影:张飞龙)
“我明天就能上班啦!”4月29日上午,重庆市荣昌区广顺街道黄家冲村村民王玲刚签完订就业合同,就立即通过电话向家人报喜。刚失业不到1个月的她,通过村里设立的“就业驿站”,再次找到了心仪的工作。
“招聘信息都搬到‘家门口’,找工作根本不用愁!”王玲介绍,4月26日,她去重庆市荣昌区广顺街道黄家冲村便民服务中心办事。刚一进门,就被服务大厅一侧的电视屏幕上,一排排滚动播放的招聘信息吸引。在村干部的指导下,她尝试拨通了荣昌城区一家物业公司的电话,却为自己赢得了面试的机会。
以前,重庆市荣昌区居民找工作,要么通过网络查询重庆市荣昌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的就业信息,要么参加该区举办各类招聘会。虽然实现了“线上”“线下”同步发力,但对与一些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农村居民来说,仍避免不了“跑腿”的麻烦。
今年以来,重庆市荣昌区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发动重庆市荣昌区党员干部深入群众家中问需求。“我们通过全面走访,切实摸清了群众需求和‘多跑腿’的问题所在。”荣昌区人力社保局局长唐敏说。
今年4月9日,重庆市荣昌区以问题为导向,在21个镇(街道)30个试点村(社区)设置“就业驿站”,推动重庆市荣昌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与各村社信息系统就业数据互联、信息互通,让村(社区)干部成为就业服务“指导员”、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成为就业服务“驿站”,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让老百姓家门口就能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
“我们将积极建好用好这一平台,切实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为民办实事的实际行动。”唐敏介绍,“就业驿站”设置仅20天,就帮助该区173名农村居民找到了工作。接下来,该区将对各试点村(社区)干部进行就业服务培训,并适时进行全区推广,真正实现服务“送上门”、就业“零距离”。
原文地址:
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2832424238293663052&item_id=2832424238293663052&study_style_id=feeds_default&t=1619772281105&showmenu=false&ref_read_id=bbf3a1a6-af95-44ea-95e2-b32e87993989_1619773067041&pid=&ptype=-1&source=share&share_to=wx_single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部门街镇网站
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