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介会现场 周子贵/摄
在水利部科技推广中心、重庆市水利局的指导下,7月23日,由重庆市水利学会主办、四川省水利学会协办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河湖治理先进实用技术推介会在渝召开。本次推介会以“技术赋能水利 创新引领未来”为主题,旨在搭建川渝两地河湖治理技术交流与合作平台,推动先进实用技术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河湖治理中的转化应用,为区域水安全保障和高质量发展注入科技动能。
重庆市水利局河道管理处处长、重庆市水利学会理事长江东主持会议。水利部科技推广中心副主任张雷,四川省水利厅原一级巡视员、四川省水利学会理事长张强言,重庆市水利局党组成员、二级总监罗治洪,水利部科技推广中心处长谷金钰,长江科学院河流研究所所长金中武,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文水资源所总工陈炼钢等200余名领导、专家及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商河湖治理创新之计,共探技术赋能水利之路。
水利部科技推广中心副主任张雷致辞 周子贵/摄
张雷在致辞中指出,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进江河保护治理的意见》为江河保护治理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该意见强调要以流域为单元,统筹推进水灾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治理,形成江河哺育人民、人民守护江河、人水和谐共生的保护治理格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作为我国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引擎,其河湖治理工作对保障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生态安全意义重大。“科技创新是破解河湖治理难题的关键。”同时,他强调,水利部科技推广中心始终致力于搭建科技与产业的桥梁,推动水利科技成果转化。近年来,在防洪减灾、水资源利用、生态修复等领域已取得一系列成果,而本次推介的技术涵盖数字孪生、生态修复、智慧管理等多个维度,经实践检验具备较高应用价值。此外,他还呼吁川渝两地水利部门、科研机构、企业加强合作,聚焦技术创新与应用,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形成河湖治理合力,共同助力成渝地区实现“河湖安澜、水清岸绿、人水和谐”的目标。
重庆市水利局党组成员、二级总监罗治洪致辞 周子贵/摄
罗治洪在讲话中表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河湖治理是这一战略实施的重要支撑。近年来,川渝两地携手推进跨界河流联防联控联治,已交出“水清岸绿、城水相融”的生态答卷,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仍面临“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新挑战。本次推介会的先进技术是在治理实践中探索创新的成果,将为区域河湖治理注入新动能。针对下一步工作,他提出四点要求:一是深化川渝合作,在水资源配置、水生态保护等方面实现“规划同图、智治同频、生态同护、改革同创”;二是坚持创新驱动,积极引进推广数字孪生、智慧水利等技术,加强水利人才培养;三是坚守生态优先,落实河湖长制,推进生态修复,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四是聚焦民生保障,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防灾减灾能力,让水利成果惠及更多群众。
长江科学院河流研究所所长金中武作主题汇报 周子贵/摄
推介会上,12位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带来了河湖治理先进实用技术的主题汇报,内容涵盖水灾害防治、水资源管理、水生态修复、智慧水利建设等多个领域。其中,长江科学院河流研究所所长金中武推介的“水库清淤排沙及淤积物综合利用关键技术”,为解决水库淤积难题提供了新思路;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文水资源所总工陈炼钢分享的“面向健康水平衡的河湖系统治理思路及关键技术”,强调了系统治理在河湖生态保护中的核心作用。
参会嘉宾参观推介会现场展出的创新水利产品 周子贵/摄
本次推介会通过政策解读、技术交流、成果展示,进一步凝聚了川渝两地在河湖治理领域的共识。与会各方一致认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河湖治理需以《关于全面推进江河保护治理的意见》为指引,强化科技创新引领,深化川渝协同合作,推动先进实用技术加速落地。
重庆市水利学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持续搭建技术交流平台,促进川渝两地水利科技资源共享、成果互认,推动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成果应用于实践,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水安全保障和高质量发展贡献水利力量。
此次推介会的成功召开,不仅为川渝河湖治理注入了技术动能,更是对《关于全面推进江河保护治理的意见》的积极响应,也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实践。它让“技术赋能水利 创新引领未来”的理念深入人心,为川渝两地未来在智慧水利建设、生态修复工程、民生水利保障等领域的合作指明了路径,将持续推动川渝河湖治理水平迈上新台阶,为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实现人水和谐共生提供有力支撑。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部门街镇网站
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