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部门 > 区生态环境局 > 政务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重大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 建设项目环评审批情况
  • [ 索号 ]
  • 11500226MB1511945B/2024-00008
  • [ 发文字号 ]
  • [ 主题分类 ]
  •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
  • [ 体裁分类 ]
  • 行政许可和便民服务
  • [ 成文日期 ]
  • 2024-01-09
  • [ 发布日期 ]
  • 2024-01-09
  • [ 发布机构 ]
  • 荣昌区生态环境局
  • [ 有性 ]
重庆市荣昌区生态环境局审查建设项目环评信息公示表
日期:2024-01-09
字体:【 默认 超大
分享:


重庆市荣昌区生态环境局审查以下建设项目环评文件,现公告有关环评信息,接受社会监督,公示期为2024192024115日。环评文件查询方式http://www.rongchang.gov.cn


反馈意见受理方式为电子邮箱:rchbjjgk@163.com,传真:023-46743228。通讯地址:重庆市荣昌区行政服务中心企业服务厅,邮编:402460。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可自公示起5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向我局提出听证申请。


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建设单位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项目概况

主要环境影响和环境保护对策与措施

相关部门意见

建设单位开展的公众参与情况

荣昌东南部区块页岩气开发产能建设项目

重庆市荣昌区峰高街道、直升镇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页岩气项目部

重庆精创联合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拟建工程建设内容由钻采工程和地面集输工程两部分组成。

钻采工程:分为钻前工程、钻井工程和地面采气工程;钻前工程包括新建3座井场(永页17#、32#、34#井场),扩建1座井场(永页2#井场),其余井场已建成(永页3#、4#井场),后续钻采依托原有井场;钻井工程主要包括新建3个平台(永页17#、32#、34#平台,共计20口井)、扩建1个平台(永页2#平台,已钻2口,正在钻进1口,本次评价4口,共计7口井),依托2个平台(永页3#、4#平台,已钻4口,正在钻进1口,未实施1口,共计6口井);地面采气工程包括新建3座采气站(永页17#、32#、34#采气站)、扩建3座采气站(永页2#、3#、4#采气站)

地面集输工程:包括新建1座截断阀室、新建DN200-DN250集气管线18.53km,同沟敷设DN150气田水输送管道和通信光缆,依托已建永页3#~4#平台原料气及燃料气管线0.56km。

项目投资21435万元,其中环保投资3498万元,占工程总投资的16.3%。

1、废气防治措施:

施工期:对施工现场设置围挡,硬化场内道路;对进出的车辆进行冲洗,运输车辆尽量采取遮盖、密闭措施;易扬撒的物料堆场予以覆盖;加强进出道路的清扫工作;土方开挖时应及时送至填方处压实,施工过程采取定点洒水湿式作业;测试放喷废气、事故放喷的页岩气均经专用放喷管线引至放喷坑后点火燃烧。管沟施工采用分段施工,待管道敷设完毕后应及时回填。

营运期:地面集输管线正常工况无废气排放。各采气站正常运行时,地面采气全部在压力管道内运行,无废气排放;

各采气站内管道定期清管检修产生的废气经站内放空立管引高放散排放,其中非甲烷总烃执行重庆市地方标准《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50/418-2016)中其他区域的浓度限值;

事故废气放空燃烧后经10m高放空管排放,其中非甲烷总烃执行重庆市地方标准《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50/418-2016)中其他区域的浓度限值;

各站内阀门泄漏的少量废气及开采初期少量MDEA逸散废气无组织排放;LNG撬内脱酸气经解析塔15m高排气口直接排放;LNG撬内脱水系统产生的少量再生气以及LNG冷箱及装车过程中产生的BOG气化器复热后用于水套炉加热。

各站场水套加热炉安装低氮燃烧装置,产生的废气达《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50/418-2016)后,通过8m高排气筒排放。

2、废水防治措施:

施工期:各单项工程土建施工废水由场地截排水沟截留,经简单沉淀处理后循环利用于施工场地洒水抑尘和混凝土养护用水,不外排;井场钻井废水、洗井废水收集暂存后,回用于压裂液配置;完井压裂阶段产生的压裂返排液优先回用于其他平台压裂液配置,不能回用的外运至四川兴澳环境技术服务有限公司重庆南川分公司平桥水处理站处理。集输管线试压废水经沉淀处理后用于管道施工过程中洒水抑尘,不外排。钻前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依托沿线周边居民现有设施处理,不外排;钻井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经环保厕所收集处理后拉运至乡镇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不外排。

营运期:各采气站场将产生气田水、检修废水、LNG撬块产生的调压计量分离废水、空压机排水等废水经积液池、污水罐(永页3#采气站)暂存;与分离的气田水一并经管网输送至下游永页1#集气站统一调配,优先回用于区块内其他平台用作压裂液配制,不能回用时外运至四川兴澳环境技术服务有限公司重庆南川分公司平桥水处理站处理,如后期生产调整,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转输至附近有环保手续和处理能力的其他单位处置;临时值守人员生活污水经旱厕收集后交周边农户用作农肥。废水转运必须建立相关的转移联单制度。

3、噪声防治措施:

通过选用低噪音设备、合理布局、减振装置,合理安排施工时间,控制气流,做好居民协调工作等措施,厂界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2类标准;敏感点噪声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中2类标准。

4、固体废物防治措施:

土石方用于后期恢复用土,场内挖填平衡;包装材料、废焊条,以及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金属等,经收集后外售回收利用;废水基岩屑和损耗泥浆暂存于水基岩屑及泥浆暂存区,定期外运至有处理资质、接收和处理能力的砖厂进行综合利用;除砂废渣、清管检修废渣、调压过滤砂砾收集后暂存于一般固废暂存间,定期交砖厂进行综合利用;废滤料、废吸附剂、废分子筛、废惰性瓷球及分子筛、废过滤器、废树脂压裂液配置、钻井液配置产生化工料桶及包装袋等收集暂存于一般固废暂存区,定期交厂家回收处置。

钻井过程产生的油基钻井岩屑收集于油基泥浆罐,集中贮存于油基岩屑储存区内,含油固废、失效油基泥浆、废滤芯、废脱汞剂、废导热油、MDEA废液、废润滑油、废机油废变压器油等分类收集暂存于危废暂存间,定期交由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资质单位处置。废药剂桶暂存于危废暂存间,定期交厂家回收处置。

生活垃圾收集后交市政环卫部门处理。

5、土壤、地下水防治措施:

主要采取“源头控制、分区防控、污染监控、应急响应”相结合的原则。站场设置清污分流系统,对站场的雨水及生产废水进行有效的分离;钻井阶段井口方井区域、柴油罐区、泥浆泵房、钻井泥浆循环系统、“不落地”系统、重浆罐、危废暂存间、泥浆材料房、钻井材料储存区、水基岩屑及泥浆储存区、油基岩屑及泥浆储存区、污水处理罐、放喷池、积液池;压裂阶段压裂重叠液罐区、盐酸罐、组合罐区;采气阶段井口区域、LNG装车区、LNG装置主体工艺区、放空区、危废暂存间、积液池、污水罐等区域作为重点防渗区,环保厕所、一般固废暂存间、发电机房等区域作为一般防渗区域,进场道路及井场内其他区域为简单防渗。

地下水跟踪监测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中Ⅲ类标准,营运期17个跟踪监测点位每半年开展一次监测;土壤环境跟踪监测满足《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标准,在项目各平台附近设监控点6个,每年开展一次监测,加强站场罐区地面及围堰的防渗措施,设置监控措施和地下水风险事故应急预案。

6、生态防治措施:

施工期前可通过优化集气管线、工程布置,尽量避开占用基本农田,应尽量选择荒地、未利用地,减少对沿线自然生态和植被的破坏。对管线占地合理规划,严格控制施工作业带面积,避免占用、破坏占地外的植被。施工便道尽量利用现有的村道、县乡级公路整修而成。杜绝车辆乱碾乱轧;不随意开设便道。尽量租用管道沿线居民的硬化院坝堆放施工材料,尽量避开林地、永久基本农田,远离水源和其它水体。在临河段施工应设置围挡,避免土石方进入河道,禁止弃土进入河道。若施工过程发现保护鸟类的栖息地(生息繁衍的重要区域如巢、穴、洞)应进行合理避让,难以无法避让,应采取易地保护,在周边类似生境进行易地重建栖息地,将保护动物迁移到重建的栖息地。

施工后加强对植被的恢复,尽量为鸟类营造一个较为稳定的栖息环境;对工程废物和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生活废水等废物应妥善收集并处理,禁止外排或随意丢弃,尽量避免废物为鼠类等疫源性兽类提供生活环境;清理垃圾和多余的填方土,保持原有地表高度,恢复河床原貌,以保护水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按照相关的环保标准和技术规范的规定妥善处理各类废物。施工结束后,对临时占用基本农田应及时复垦恢复原种植条件,复垦后应满足《土地复垦质量控制标准》(TD/T 1036-2013)中规定的要求。

营运期:在输气管线沿线区域加强对临时占地区域的植被恢复工程的保护,发现植被恢复受阻,要进行植被的补植补种;加强森林的管护和抚育,提供森林植被的水源涵养能力;运营期加强巡护人员管理及生态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禁止巡护人员对管线沿线植被、陆生和水生动物的破坏,禁止乱扔乱丢垃圾,禁止破坏和随意践踏已恢复或正在恢复中的植被。

7、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施工期钻井技术套管材质、强度、结构设计应满足封固复杂井段需求,钻井过程对泥浆实时监控,井口防喷器和配套的井控系统应符合钻井设计要求,制定井喷应急预案并储备堵漏剂,页岩气测试放喷引至燃烧池点火,放喷及高风险作业前通知周边500m范围内居民临时撤离。集气支线管道采取三层PE防腐和阴极保护,管道沿线设置标志桩等警示标识,定期清管以减轻管道内腐蚀。项目采气站场设置远程终端单元、可燃气体检测报警系统、放散系统,井口设置高低压安全截断系统,管线两端设置截断阀系统;加强站场及管线巡检;气田水罐采用防雨、防渗、围堰收集池措施,防止罐体破损导致污染物下渗污染进入地下水、土壤环境;气田水转运的承包商实施车辆登记制度,为每台车安装GPS,并纳入建设方的GPS监控系统平台;积液池设置液位自动监控、报警系统等,通过按要求采取风险防范措施,制定完善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落实各项应急保障技术,加强区域应急联动,强化应急演练,按行业规范要求和环评要求进行风险防范和制定应急措施。

已开展


版权所有:重庆市荣昌区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重庆市荣昌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重庆市荣昌区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

微信公众号

政务微博

ICP备案:渝ICP备2021006398号-1 网站标识码:5002260001 渝公网安备:50022602000107号
提示 智能机器人形象
智能机器人形象
智能问答 政务服务 政策解读 政策问答 便民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