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部门 > 区生态环境局 > 政务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重大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 建设项目环评审批情况
  • [ 索号 ]
  • 11500226MB1511945B/2025-00178
  • [ 发文字号 ]
  • [ 主题分类 ]
  •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
  • [ 体裁分类 ]
  • 行政许可和便民服务
  • [ 成文日期 ]
  • 2025-08-14
  • [ 发布日期 ]
  • 2025-08-14
  • [ 发布机构 ]
  • 荣昌区生态环境局
  • [ 有性 ]
重庆市荣昌区生态环境局审查建设项目环评信息公示表
日期:2025-08-14
字体:【 默认 超大
分享:

重庆市荣昌区生态环境局审查以下建设项目环评文件,现公告有关环评信息,接受社会监督,公示日期为2025年8月14日—2025年8月20日。环评文件查询方式http://www.rongchang.gov.cn。

反馈意见受理方式为电子邮箱:rchbjjgk@163.com,传真:023-46743228。通讯地址:重庆市荣昌区行政服务中心社会事务厅,邮编:402460。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可自公示起5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向我局提出听证申请。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建设单位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项目概况

主要环境影响和环境保护对策与措施

相关部门意见

建设单位开展的公众参与情况

1

重庆润森康态科技有限公司购置设备生产项目

重庆市荣昌区峰高街道唐冲村2

重庆润森康态科技有限公司

重庆舒清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租赁位于重庆市荣昌区峰高街道唐冲村2社土地(重庆市荣昌区重交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厂区内),占地面积8099.919m2;建设内容包括:购买烘干机、粉碎机等设备,建设饲料车间、秸秆车间、办公楼、检测室、库房等,以干湿秸秆、青草料、细渣(经预处理后的厨余垃圾)等为原料,通过物理膨化与霉菌协同发酵,生产青贮复合饲料16000t/a

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200万元。

1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细渣(预处理后的餐厨垃圾)烘干时产生的烘干废气经密闭管道收集后,同密闭负压收集的发酵臭气一起进入除臭塔(冷却+喷洒植物除臭剂+活性炭吸附)处理达《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后,通过15m高的1#排气筒排放。

燃气锅炉配套低氮燃烧器,天然气燃烧废气达《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50/658-2016)及重庆市地方标准第1号修改单后,通过9m高的2#排气筒排放。

粉碎、搅拌粉尘经管道收集后,采用旋风除尘处理达《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50/418-2016)后,通过15m高的3#排气筒排放。

厂界无组织排放颗粒物、臭气浓度、氨气、硫化氢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 50/418-2016)、《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

2、水污染防治措施:

拟建项目纯水制备浓水作为清下水进入雨水管网,员工生活污水、车间地面清洁废水、办公区地面清洁废水、车辆清洗废水、软水制备浓水和冷却废水经新建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及污水处理厂进水指标后排入废水池(30m³)中,每天由罐车拉至广富工业园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最终进入濑溪河。

3、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项目选用低噪声的设备,采取合理布局、建筑隔声、基础减振距离衰减等降噪措施,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2类标准。

4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①一般固体废物:除尘设施收集的除尘灰,全部回用于生产;纯水制备和锅炉软水制备过程中产生的废活性炭、废离子交换树脂、废反渗透膜/滤芯更换时由厂家回收;废包装材料收集后存放于一般固废暂存间(5m²),外售给废品公司;废水处理站污泥交由有资质单位收集处理;

②危险废物:废紫外线灯管、检测废液、检测废品等分类收集后暂存于危险废物贮存点,定期交有危废处理资质单位收运处置;

③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清运处理。

5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

主要采取源头控制、分区防控相结合的原则。危废贮存点、污水处理设施等区域等设为重点防控区;一般固废暂存区设为一般防治区;办公区、仓库等除重点防控区和一般防控区外的区域设为简单防控区。

6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在危废贮存点、污水处理设施处地面设置防渗层,在液体包装桶底部设置托盘,采用消防沙或海绵棉纱吸附;化学试剂必须储存在专用仓库、专用场地或者专用储存室内,其储存方式、方法与储存数量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并由专人管理,化学试剂出入库,必须进行核查登记,并定期检查库存;进入发酵房前应先通风至少半小时,并检测发酵房内氧气浓度,待氧气浓度恢复正常后方可进入;按照相关要求企业制定完善的环境风险事故应急预案,建立预警机制,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事故防范演习,并做好记录。

/

/


版权所有:重庆市荣昌区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重庆市荣昌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重庆市荣昌区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

微信公众号

政务微博

ICP备案:渝ICP备2021006398号-1 网站标识码:5002260001 渝公网安备:50022602000107号
提示 智能机器人形象
智能机器人形象
智能问答 政务服务 政策解读 政策问答 便民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