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部门 > 区生态环境局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基层政务公开 > 环境保护领域 > 环境管理 > 大气环境管理
荣昌治气“实招”频出 “蓝天幸福感”再升级
日期:2025-10-21
字体:【 默认 超大
分享:

高位推动 织密治气“责任网”

“蓝天白云常相伴,清新空气沁人心。”如今行走在荣昌街头巷尾,市民对空气质量的改善有着直观感受。这背后,是今年我区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彻落实美丽重庆建设大会精神,持续打好蓝天保卫战的扎实行动。

截至10月16日,我区PM_2.5浓度为29.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6.4微克/立方米,在全市29个重点区县中排名第14位,同比提升12位;空气优良天数252天,同比增加10天,在29个重点区县中排名第10位,同比提升17位。

如何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凝聚全区攻坚合力?荣昌给出的答案是从顶层设计入手,构建权责清晰、协同高效的“治气”工作大格局——

定期召开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调度会,严格执行暗访问题按月曝光、督察问题区领导领办、督查考核问责等机制,构建全区协同、合力攻坚的“治气”指挥体系,确保每一项治气任务都能落地见效。

在资源保障上,始终聚焦“降低PM_2.5浓度、增加优良天数”的核心目标,累计争取市、区两级资金800余万元,重点投向露天焚烧管控、餐饮油烟治理、烟熏腊肉整治、机动车尾气监测等关键领域,同步提升污染预警预判能力,为治气工作提供资金支撑。

此外,我区深知“治气关键在人”,配置项目驻场人员、雾炮车驾驶员及社会志愿者等共24人,让这支队伍全面参与到污染分析、工作调度、现场督查、日常巡查和企业帮扶等各项业务中,逐步形成常态化、专业化的治气工作机制。

防治结合 打好减排“组合拳”

从餐饮油烟到秸秆焚烧,今年,我区瞄准污染源头,逐项破解民生关切的大气污染问题。

近日,在昌元街道一家川菜馆内,第三方服务人员将拆卸下的油烟净化设备进行清洗。“以前油烟大,周边居民有意见,我们自己清洗又不专业。现在政府免费帮我们定期清洗,设备运行顺了,店里没异味了,生意也更好了。”餐馆老板张师傅的体验,正是荣昌推进餐饮油烟治理的缩影。

截至目前,我区已为1500家次社会餐饮单位提供免费油烟设备清洗服务,从源头减少生活源污染。

此外,我区严格落实企业错峰生产,对38家重点企业开展现场检查,整改问题20余个。全力推进露天禁烧管控,落实“巡查管控+定期通报+考核奖惩”制度,进一步完善秸秆(杂草)“焚烧发电处置”。

截至10月16日,累计收运处置秸秆(杂草)7523吨,巡查扑灭火点3929个,从源头上实现焚烧管控和减排。

科技赋能 按下智慧“加速键”

近日,在大气网格化综合智能监管平台,工作人员通过大屏幕实时查看全区各个区域的空气质量数据。这是我区构建的智能监管体系,依托大气网格化综合智能监管平台,整合10个高空瞭望设备、60个空气质量监测微站和国家气象站数据,通过“渝快政”数字工作台实现多部门联动,为精准防控提供支撑。

依托科技力量,我区还强化污染溯源分析,借助市环科院专家和第三方技术力量,运用道路积尘走航监测、无人机巡查等方式,精准识别污染区域和点源;完善预警应对机制,针对污染天气制定并优化一般和重污染应急方案,今年来,我区已启动一般污染预警应对19次、重污染预警应对2次,有效降低了污染影响。

下一步,我区将继续深化治气攻坚,在政策对接、资金争取、薄弱环节突破上持续发力,不断改善空气质量,让荣昌的天更蓝、空气更清新。

版权所有:重庆市荣昌区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重庆市荣昌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重庆市荣昌区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

微信公众号

政务微博

ICP备案:渝ICP备2021006398号-1 网站标识码:5002260001 渝公网安备:50022602000107号
提示 智能机器人形象
智能机器人形象
智能问答 政务服务 政策解读 政策问答 便民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