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部门 > 区文化旅游委 > 工作情况
【关注】荣昌夏布服装走进北京 亮相中国非遗馆
日期:2025-10-31
字体:【 默认 超大
分享:

日前,由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指导,中国非遗馆承办的“气象万千——中国非遗保护实践主题展”在北京中国非遗馆举行,荣昌区文化旅游委选送推荐的5件荣昌夏布服装成为展览中的一抹亮色。

这五套服装为中国著名服装设计师张义超2023年设计创作成果,在荣昌区夏布小镇举行的“2023中国重庆国际时尚周暨荣昌非遗之夜”活动中首次亮相,这个系列的服装融合了荣昌区的夏布、折扇、陶器三项国家级非遗等元素,采用纯手工绘画、刺绣、贴绣、折纸等设计手法,体现了丰富多彩的植物花卉、斑驳窑变、混色陶泥以及荣昌万灵古镇、夏布小镇、安陶小镇等著名景点元素带来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人文气息。设计师通过自由不羁的创意手法与唯美自然的服装作品,展现出荣昌非遗项目的生命活力和艺术创新,呈现了夏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成果,这五套服装与其他省市服饰类在第五展厅展出,以其精湛工艺和深厚文化底蕴,向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观众展现了国家级非遗项目——荣昌夏布织造技艺的独特魅力。

荣昌夏布,是以苎麻(誉为“中国草”)为原料,经手工绩麻编织而成的布。其生产技艺起源于汉代,素有“蜀布”“斑布”“筒布”之称,因轻薄透气、吸湿排汗、抑菌防晒等特点,尤其适合夏季穿着,故今称“夏布”。1998年,国家农业部先后授予荣昌“中国夏布之乡”“夏布加工基地”称誉。荣昌夏布作品细密平整,色泽莹洁润滑,且坚韧耐用,素有“轻如蝉翼,薄如宣纸,平如水镜,细如罗绢”的美誉。2008年,荣昌区“夏布织造技艺”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3年注册国家地理商标,2018年入选国家第一批传统工艺振兴目录。

此次荣昌夏布服装走出荣昌,进京展出,为更多人了解荣昌夏布文化提供了重要窗口。唐乾元元年(758年)设立昌州地区,并在荣昌设立昌元县。明洪武六年(1373年),取古昌州和荣州首字,得名“荣昌”。2022年获评为重庆市级历史文化名城。荣昌也是湖广填四川的重要聚集地,被誉为“客家文化的活化石”。这里物华天宝,拥有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232项,其中包括“荣昌夏布、荣昌陶、荣昌折扇”3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荣昌卤鹅、荣昌铺盖面、荣昌缠丝拳等23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气象万千——中国非遗保护实践主题展”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指导,旨在系统展示我国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年来的保护成果。展览共展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列入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项目100余项,600多件(套)展品,全面呈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保护成效,夏布织造技艺作为荣昌地方特色文化的代表之一,在这个国家级平台上与其他非遗项目交相辉映。

据悉,该展览将持续至2026年5月。诚挚邀请每一位到北京的市民和游客,在领略祖国绚烂多彩的非遗瑰宝的同时,不妨移步中国非遗馆,感受荣昌夏布的民族文化之韵,鉴赏荣昌夏布的传统与时尚之美。


版权所有:重庆市荣昌区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重庆市荣昌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重庆市荣昌区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

微信公众号

政务微博

ICP备案:渝ICP备2021006398号-1 网站标识码:5002260001 渝公网安备:50022602000107号
提示 智能机器人形象
智能机器人形象
智能问答 政务服务 政策解读 政策问答 便民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