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部门 > 区应急局 > 工作情况
万众一心战暴雨丨侧记:接到智能预警 荣昌社区干部敲门转移居民
日期:2025-09-15
字体:【 默认 超大
分享:

数字+人工组成的高效应急系统,关键时刻能救人。

“李阿姨,今天晚上到明天有大到暴雨,咱们得暂时搬去安置点。”9月11日晚,昌元街道社区干部敲开了李阿姨家的门。一个月前,这个小区刚经历过内涝,积水最深处超过1米。

在这场与暴雨的较量中,荣昌区借助“被动救灾”到“主动防灾”的应急理念和人防技防协同应急系统,跑赢了时间,守护了群众的安全。

数智预警 连夜敲门转移群众

被成功转移的李阿姨,还记得8月那场暴雨:“水一下子就没过了膝盖,要不是救援队来得快,我们这几个老骨头可就危险了,但这一次情况不同了。”

改变始于荣昌区应急管理局打造的“空天地”一体化数字应急网络。在“8·10”暴雨中受过灾的园丁新村,被列入重点监测区域。31套高位“鹰眼”视频监控点覆盖了多个重点点位,实时传输现场画面到区应急指挥中心。

“8月灾情后,我们建立了动态更新的风险隐患台账。”区应急管理局工作人员表示。370HZ集群同播基站、卫星通信电话、北斗定位终端……这些专业设备组成的系统,让预警信息能够精准抵达最需要的人。

这样的精准预警得益于荣昌区争取的价值2900余万元的应急设施设备,重点向基层镇街倾斜分配,在全市率先打造立体化应急通信网络。

智慧巡河 科技赋能基层防汛

同样的变化也发生在盘龙镇。防汛网格员老邓的日常工作因数字技术而彻底改变。

“过去靠经验,现在靠数据。”老邓指着手中的数字应急智能系统说,“水位一旦异常,系统自动报警,我们马上就能定位到具体河段。”

盘龙镇应急办负责人介绍,通过北斗定位终端和视频监控系统,能够实时掌握全镇河流情况,巡河效率和精准度大幅提升。“数字系统让我们能够实时做出研判决策”。

雨势减弱 居民安全返回家中

在精准预警和智能监测的基础上,荣昌区进一步升级应急物资调配机制,实现了从被动响应到主动预置的关键转变。

荣昌区创新采用“以车带库、动态预置”模式,将应急救援装备提前部署到高风险区域。这一创新做法源于历年暴雨应急处置的经验总结。“以往灾害发生时,我们需要从仓库调运物资,往往耽误了最佳救援时机。”区应急救援中心负责人介绍,“现在我们将285台套专业救援设备提前部署到可能需要的区域,确保关键时刻‘拉得出、用得上’。”

9月11日的强降雨应对中,这种模式显示出明显优势。预置的3艘冲锋舟、2台排涝泵车等设备虽然没有派上用场,但这正是防灾减灾追求的“无急可应”的理想状态。“物资跟着风险走、保障围着需求转”,成为荣昌应急物资调配的新原则。这种超前部署的做法,显著缩短了应急响应时间,为险情处置争取了宝贵窗口期。

今天上午,荣昌雨势逐渐减弱,园丁新村的居民安全返回家中。小区干燥如初,没有积水,没有险情。

但这次“有惊无险”的经历,却生动诠释了荣昌区“防重于救”的应急理念:用万全准备应对万一可能,以“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的责任与智慧守护万家灯火。

版权所有:重庆市荣昌区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重庆市荣昌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重庆市荣昌区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

微信公众号

政务微博

ICP备案:渝ICP备2021006398号-1 网站标识码:5002260001 渝公网安备:50022602000107号
提示 智能机器人形象
智能机器人形象
智能问答 政务服务 政策解读 政策问答 便民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