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夜间至11日08时,我区迎来暴雨到大暴雨天气。
此次降雨中,古昌、广顺、直升等7个镇街的9个站点达大暴雨量级,峰高、荣隆、昌元等17个镇街的30个站点达暴雨量级。最大降雨量出现在古昌镇玉带村,为148.9毫米;最大小时雨量为71.9毫米,于11日04时出现在广顺街道柳坝村。城区降雨量达96.5毫米。
区气象局提醒,由于前期累计雨量较大,极易诱发小流域山洪、城乡积涝、坡坎垮塌、落石等次生灾害,相关单位及公众需加强巡查防范。
指挥部科学安排:全链条布防 精准调度显担当
面对此次强降雨,区防汛抗旱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迅速通过压实防汛责任、科学调度响应等举措,全力织密全域防汛安全网,切实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障城市正常有序运行。
为筑牢责任根基,指挥部派出督查组,直插双河、清江等防汛重点镇街,突击检查值班值守、救援队伍备勤及物资储备情况,明确要求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紧盯地质灾害点等高危区域,确保灾情信息畅通,将防汛责任压实到“最后一公里”。
在科学响应方面,经多部门会商研判,全区升级至防汛抗旱Ⅱ级应急响应,对清流、吴家等7个高风险镇街启动Ⅰ级应急响应。区应急管理局全员到岗,全区应急救援队伍进入一级备勤,区级专业力量临战待命,确保关键时刻“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
同时,一系列硬核举措为安全防汛奠定了坚实基础:筑牢预警首道防线,通过多渠道累计发布预警信息超10万条,对重点区域群众实施“点对点”精准叫应,确保预警信息传递无死角;筑牢转移防线,细化转移预案,对重点区域、重点人群提前转移避险58人,以“人盯人”战术确保危险前“应转早转、应转尽转”;筑牢救援防线,部署285台套专业装备至关键点位,在城区预置排水设备,同时交通、住建等部门“一点一专班”机制守护城市交通等生命线畅通;筑牢信息防线,严格执行应急信息报送制度,确保信息高效传递,为精准调度提供支撑。
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针对本轮降雨暴露的问题立行立改,举一反三补齐防汛短板,并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确保救援队伍与应急物资“随时待命”。
镇街积极响应:多点联动 同心防汛筑屏障
面对汛情,广顺、直升、古昌、观胜、河包、仁义、铜鼓等镇街迅速行动,通过启动应急响应、排查隐患险情、转移群众物资、强化宣传预警等举措,织密防汛安全防护网,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广顺街道启动一级应急响应,全面展开防汛抢险工作。街道防汛抗旱指挥部第一时间通过基层智治平台,向全体机关干部、村(社区)及派驻单位发布预警信息,要求所有应急人员立即到岗待命。各相关人员分别行动:实时监测辖区水库、河流水位,每小时发布最新汛情通报;紧盯浮桥、渡船等关键部位安全状况;全面巡查临险房屋、在建工程和城市内涝点,确保险情早发现、早处置。同时,街道各办(站、所)按属事属地原则开展拉网式风险排查,农业农村岗重点巡查山洪灾害隐患点和水利设施运行情况,村镇建设岗全面排查危旧房屋和易涝区域,应急救援队严阵以待,宣传统战岗借助“村村通”广播持续播报最新预警信息。
直升镇为保障辖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组建应急救援专项小组,深入万宝村、黄坭村、道观村等地,走村入户排查洪涝隐患。工作人员实地核查危旧房屋居住情况,对危险地段设置警示标志、拉设警戒线,要求相关人员严格执行“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机制,重点加强河流沿岸巡查、监测、预警力度,密切关注水位上涨、房屋垮塌、泥土滑落等险情,明确出现紧急情况要第一时间上报、排危、转移群众。
古昌镇未雨绸缪,通过完善预案、强化演练、升级物资、加强宣传巡查等举措提升防灾减灾能力。接到暴雨预警后,该镇组织人员迅速清点防汛物资,补充购置装备50余套;在辖区自然水域风险点布设防护设施15处,投放救生圈、救生绳等“三件套”15套。暴雨后,镇村应急队伍快速排查风险点,及时处置田埂冲毁、房屋渗水等灾情,组织排水抢修并上报定损。
观胜镇成立专项检查组,对全镇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全面排查,重点检查银河村青皮湾、睡佛社区雷家坡危岩等7处、涉及14户38人居住安全的区域。工作人员在危险地带设置警戒线,转移易涝点群众,逐户宣传地质灾害防范知识,引导群众配合转移工作。
针对部分河道水位上涨情况,河包镇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由主要领导带队,组建镇、村(社区)、组三级巡查小组,对辖区重要河道及沿线水利设施拉网式排查,重点检查有无存在堤防渗漏、淤积堵塞、沿岸滑坡等险情,以及饮水工程设施安全隐患,劝导河岸人员撤离,防范饮水安全风险。同时,清点防汛物资、备足安置点生活物资,通过微信群、大喇叭等渠道及时发布雨情预警和避险提示。
为最大限度降低暴雨带来的影响,仁义镇干部、村社干部及党员快速响应,上下联动,及时排查内涝、农作物受灾等情况,密切关注辖区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上门宣传防汛知识,确保群众懂险情、会应对;全面排查危旧房、近河住户等人员,确保“应转尽转、不落一户、不漏一人”。同时借助工作群实时上传工作动态、汇报汛情,实现险情第一时间发现、处置,提高抢险效率。
铜鼓镇应急巡查小组也迅速行动,兵分多路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筑牢辖区洪涝灾害防御安全网。在万福桥水库现场,巡查小组对水库大坝、溢洪道、输水管道等关键部位进行全面“体检”,确保各项指标符合安全运行标准。与此同时,工作人员紧急奔赴共和村地质灾害隐患点全面排查,检查警示标志,监测设备运行状况。他们还通过发放宣传资料、现场讲解等方式,向村民普及防汛相关知识,提醒他们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遇险情及时转移。
民生守护战:暴雨中的“紧急救援”与“暖心续航”
8月11日凌晨3时30分,区消防救援局指挥中心接到报警称,城区玉屏二街一店铺因强降雨进水,急需救援。该指挥中心立即调派园区大道特勤站消防救援人员赶赴现场处置。
消防救援人员抵达后,发现该店铺因地势较低,积水已达50公分左右,且持续上涨。消防救援人员迅速铺设水管,启用手台机动泵、小型抽水泵抽排积水,同时用扫帚将室内积水归集至抽水区域,加快排水进度。
“店铺地势低且地面未做防水,给排涝增加了难度。”园区大道特勤站二班负责人介绍,第一批消防救援人员坚守至清晨8点换班,后续人员接力作业。经过9个小时的紧急处置,店铺内积水被彻底排清。
“太感谢消防员了,帮我们减少了不少损失。”商铺负责人段瑶感激地说。
消防部门提醒,强降雨天气来临前,地势低洼的商铺、居民区,应提前做好防涝准备,通过砌筑围墙、放置挡水板、配备小型抽水泵等措施,筑牢安全防线。
同日,暴雨还造成我区荣和世家、棠城国际、何家坡安置房等小区电力线路受损停电。区供电分公司第一时间启动雷雨暴风天气应急预案,全力开展抢修工作。
在何家坡中心配电室,电力工作人员对配电设备进行全面检查,仔细排查供电是否正常、电力运行是否平稳,并对因雷雨天气损坏的设备进行更换。据了解,此次暴雨导致配电设施受损,城区两条10千伏高压线停电避险。
“我们凌晨5点就出动10余名工作人员,对停电线路故障进行排查。”区供电分公司配电巡检班负责人表示,目前,各小区电力抢修工作已完成,居民用电恢复正常。
从排涝保商铺到抢修供电,全区各部门快速响应、协同作战,在暴雨中为群众筑起了一道坚实的民生保障防线。
融媒体中心记者 廖国颖 屈 婷 张 雪 杨丽丹 何文杰 王新莲 张泽美 张荣川 通讯员 吴 帆 张举成 廖 秋 实习生 王晨瑜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部门街镇网站
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