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总体情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格式》规定,编制本年度报告。本报告依据上一年度政府信息公开情况编制,所列数据的统计时限自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
(一)行政机关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2024年度主动公开信息260条,其中政务网站110条,微信公众号公开动态信息72条,微博公开动态信息78条。
(二)依申请公开情况。2024年度未收到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没有因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被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
(三)政府信息管理情况。严格落实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安排分管领导1名、工作人员2名专职负责政府信息公开管理,及时更新各类信息,推动政务公开工作高质量完成。
(四)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建设情况。积极配合荣昌区门户网站升级,按照区政府网站建设要求,强化政府门户网站第一平台效用,不断优化、规范栏目设置,不断提升信息发布质量和效率。
(五)监督保障情况。常态化对政府信息公开实施情况开展监督、检查,及时整改信息维护问题,保质保量完成信息工作。2024年度较好完成了区政府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考核内容,未出现社会评议和责任追究情况。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 第二十条第(一)项 | |||
| 信息内容 | 本年制发件数 | 本年废止件数 | 现行有效件数 | 
| 规章 | 0 | 0 | 0 | 
| 行政规范性文件 | 0 | 0 | 2 | 
| 第二十条第(五)项 | |||
| 信息内容 | 本年处理决定数量 | ||
| 行政许可 | 170 | ||
| 第二十条第(六)项 | |||
| 信息内容 | 本年处理决定数量 | ||
| 行政处罚 | 0 | ||
| 行政强制 | 0 | ||
| 第二十条第(八)项 | |||
| 信息内容 | 本年收费金额(单位:万元) | ||
| 行政事业性收费 | 0 | ||
三、收到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情况
| (本列数据的勾稽关系为:第一项加第二项之和,等于第三项加第四项之和) | 申请人情况 | ||||||||
| 自然人 | 法人或其他组织 | 总计 | |||||||
| 商业 企业 | 科研 机构 | 社会公益组织 | 法律服务机构 | 其他 | |||||
| 一、本年新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量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二、上年结转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量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三、本年度办理结果 | (一)予以公开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二)部分公开(区分处理的,只计这一情形,不计其他情形)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三)不予公开 | 1.属于国家秘密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2.其他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公开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3.危及“三安全一稳定”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4.保护第三方合法权益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5.属于三类内部事务信息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6.属于四类过程性信息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7.属于行政执法案卷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8.属于行政查询事项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四)无法提供 | 1.本机关不掌握相关政府信息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2.没有现成信息需要另行制作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3.补正后申请内容仍不明确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五)不予处理 | 1.信访举报投诉类申请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2.重复申请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3.要求提供公开出版物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4.无正当理由大量反复申请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5.要求行政机关确认或重新出具已获取信息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六)其他处理 | 1.申请人无正当理由逾期不补正、行政机关不再处理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2.申请人逾期未按收费通知要求缴纳费用、行政机关不再处理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3.其他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七)总计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四、结转下年度继续办理 | 0 | 0 | 0 | 0 | 0 | 0 | 0 | ||
四、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情况
| 行政复议 | 行政诉讼 | |||||||||||||
| 结果维持 | 结果 | 其他 | 尚未 | 总计 | 未经复议直接起诉 | 复议后起诉 | ||||||||
| 结果 | 结果 | 其他 | 尚未 | 总计 | 结果 | 结果 | 其他 | 尚未 | 总计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
(一)存在问题
时效精准双失:部分政策文件、民生项目进展等关键信息,从生成到公开存在时间差。极易错过引导舆论、稳定民心的黄金窗口,民众难以及时依据最新信息安排生产生活。个别政务公开内容出现数据错误、政策解读偏差。公开信息未精准锚定群众核心诉求,导致政务公开供需脱节。
人力短板突出:全镇投身政务公开的人员较少,面对工作显得力不从心。人员流动频繁,人手匮乏的硬伤拖慢了整体信息公开的节奏,也致使信息处理粗糙、公开形式单一。
协调联动不畅:各部门之间信息流通存在壁垒,涉及多部门的民生工程,常因牵头单位与配合部门沟通不畅,出现信息分散发布、重复发布甚至相互矛盾,整合难度大。
(二)改进措施
建立紧急信息快速发布机制,遇突发状况,简化审核流程。常规政策文件出台后限时公开。用好纠错反馈平台,发现错误及时更正。精准策划公开专题,让公开内容跟着群众关注点走,提高供需匹配度。
参与政务公开专项培训课程,着力培养内部人才;用好跨部门信息共享平台,涉及多部门事务,统一入口采集、分发信息;召开政务公开联席会,梳理交叉业务,明确分工,避免推诿扯皮。
六、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无。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部门街镇网站
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