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事业单位年度报告
重庆市荣昌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2020年度报告
日期:2021-05-24
字体:【 默认 超大
分享: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2260723219030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20  年度)

单 位 名 称

重庆市荣昌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

定代表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重庆市荣昌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

宗旨和

业务范围

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宣传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劳动人事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预防和处理辖区内的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并对辖区内劳动人事争议机构工作人员进行管理和业务培训指导。

    

重庆市荣昌区昌州街道昌州大道昌州中段75号

法定代表人

彭波

开办资金

9.1(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重庆市荣昌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53

162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6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一、严格执行章程,法人职责明确,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章程行使职权;依法行政, 各项工作严格执行相关法规、政策;单位财务状况、人事编制、使用和管理等正常。 二、按照核定的宗旨和业务范围,主要开展了以下业务活动 (一)实行“一站式”服务,优化调解仲裁服务。 一方面,今年4月,区人社局与区司法局联合设立了法律援助窗口,并将地点设在人社局办公楼一楼大厅,方便劳动者维权和法律咨询,依法向劳动者提供法律援助。另一方面,规范调解仲裁工作人员的行为,强化服务意识,强调宗旨意识,热情接待来访群众,耐心解答政策法规。如对书写仲裁申请书困难的群众,工作人员引导其到法律援助窗口接受法律援助。截至目前,已接待280余人次,法律服务98人次,援助案件125件。 (二)加大“阳光仲裁”力度,开通仲裁“绿色通道”。 对农民工工资案件尤其是集体性劳动争议案件,实行“三个优先”,即优先受理、优先开庭、优先处理。首先,简化立案、庭审、调解、送达等案件办案具体程序,提高仲裁案件处理质量和效率。其次,对符合条件、材料齐备的,仲裁委员会当天立案、优先排庭、先行调解。最后,对符合简易处理条件的案件按简易程序处理,实行答辩期征询制度,经与被申请人协商同意,仲裁庭可以缩短或者取消答辩期,在其书面认可的答辩期满后组织开庭或者立即组织开庭。今年,仲裁院共计处理了15起集体劳动争议,其中有8件通过诉前协调处理,立案受理后调解结案5件,裁决1件,涉及职工261人,涉案标的1200多万。 (三)建立协作联动机制。 我区仲裁委员会与法律援助站、工会、企业建立联动机制,依法开展案前调解,会同工会、企业代表及时介入调解,充分了解案情,对案情充分研判,制定处理预案,向涉案企业宣传劳动法律法规,陈情利弊,增强用人单位的法治意识,对有支付能力的企业,力促企业与劳动者对争议事项开展协商,达成和解。近期我区一小型加工企业由于经营不善濒临倒闭,拖欠了职工工资,导致十余人集体申请仲裁到仲裁院,请求裁决用工企业赔偿二倍工资和经济补偿金共计17万余元。仲裁院在收到企业职工仲裁申请书后,立即约谈了用工企业,企业方面临突发案情叫苦不迭,仲裁院帮助企业分析案情后,通过共同申请人援助律师分别做员工工作,促成企业与职工结算了应得工资,员工也陆续将赔偿请求撤回,通过多方协同努力,在诉前化解了双方矛盾,平息了纠纷。 (四)推广流动仲裁庭巡回办案。 对具有典型性、社会影响较大的争议案件,通过在争议发生地设立流动仲裁庭,现场办案,当场组织调解,调解达成一致的,当即制作仲裁调解书,缩短了办案时间,降低了当事人的维权成本。对调解不成的案件,当即开庭审理,对农民工工资争议案件,在法定审限内优先提前结案,对小额工资争议,依法适用终局裁决。 三、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019年,我区立案受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538件(不含上期末未结案案件16件),涉及农民工案件288人,当期审结案件542件(含上期末未审结案件16件),其中涉及农民工案件285人,审结案件涉案金额1390.04万元。依法裁决173件(终局裁决133件,一般裁决40件),终局裁决率为76.88%,庭审调解330件,和解撤案39件,调解率为68.08%。法定期限内结案率为100%,结案率为97.83%(中止案件共12件,公告送达8件,需以另一案的审理结果为依据尚未审结的案件4件),平均结案时限为40.17天,无一例超期结案。为更好的服务广大用人单位或劳动者,我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改变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法,加大“阳光仲裁”力度,开通仲裁“绿色通道”,大力推行“流动仲裁庭”办案模式,实行上门解决纠纷,现场调处矛盾,建立协作联动机制,努力促成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四、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案多人少的矛盾仍然突出,仲裁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基层调解组织发展不平衡,业务开展不够,调解示范工作推广效果不明显,投入的精力和财力不足; (三)劳动争议预防机制还不完善,难以做到前瞻性; (四)裁审工作衔接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五、下一步努力方向 (一)充分启动发挥基层劳动仲裁调解机构的职能作用,前移化解矛盾关口,落实好互联网+调解方案; (二)加强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教育,加强业务学习培训,提高办案质量; (三)健全立案服务措施,推行仲裁员片区联系指导工作制度; (四)利用局里支持改善办公环境的契机,进一步规范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工作制度、程序和管理措施; (五)加强对劳动关系领域的新问题研究,发挥好裁审联席制度的作用,及时形成重庆市内或工作片区内的统一办案尺度。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填表人: 李琳  联系电话:17723586635  报送日期:2021年02月22日


版权所有:重庆市荣昌区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重庆市荣昌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重庆市荣昌区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

微信公众号

政务微博

ICP备案:渝ICP备2021006398号-1 网站标识码:5002260001 渝公网安备:50022602000107号
提示 智能机器人形象
智能机器人形象
智能问答 政务服务 政策解读 政策问答 便民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