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2263586929880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22 年度)
单 位 名 称 | 重庆市荣昌区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 |
法定代表人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重庆市荣昌区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综合服务。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信息、投融资、技术创新、管理咨询等综合服务,配合协调中小及微型企业投诉工作,承担中小及微型企业运行监测与统计分析,收集、发布有关政策,开展节能技术指导、培训、推广节能新技术、新产品。 | |||
住 所 | 重庆市荣昌区昌元街道海棠社区迎宾大道26号附21号 | |||
法定代表人 | 邓建 | |||
开办资金 | 5.5(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重庆市荣昌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8 | 9.7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 14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 况 | 无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一、严格执行章程。 区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严格按照《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登载事项开展业务。 二、按照核定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围绕年初制定的2022年总目标,开展了以下业务活动。 (一)聚焦政策引领促成长。出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二十一条政策、春节防疫情稳增长奖补方案、专精特新企业行动实施方案、标准厂房认定管理办法等,促产业发展壮大。2022年,完成规上总产值约1129亿元,同比增长7.4%;预计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1%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66%。 (二)聚焦优势企业促培育。建立拟升规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库,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6家。新认定市级“专精特新”企业54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1家。强化市场主体培育获市政府激励表彰。 (三)聚焦特色产业促集群。荣昌区入选工信部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示范城市公示名单,成功获批重庆市休闲食品特色产业基地。2022年,消费品、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智能装备“1+3”产业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1105.8亿元,占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的97.9%,增长7.4%。 (四)聚焦科技创新促提质。建有研发机构和研发活动的规上工业企业分别达157家、244家,预计全年规上工业R&D经费投入24亿元,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2%以上。新创建市级企业研发机构3个,预计新增区级企业研发机构15个。预计列入市级技术创新指导性目录新项目25项以上。 (五)聚焦转型升级促增效。实施智能化改造项目128个,新增1个智能工厂,6个数字化车间,共有智能工厂3个,数字化车间29个(全市排名第10)。1家企业入选市级创新示范工厂,2家企业入选市级5G+工业互联网创新示范应用,5家企业入选工业新模式应用。建立涉气“小散乱污”问题清单,推动2家企业开展清洁化诊断,培育绿色工业示范企业7家,推荐4家企业申报创建绿色工厂。 (六)聚焦产供链条促协同。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推荐华森制药等16家企业进入全市重点产业链供应链企业“白名单”,组织秋叶机械、创杰汽车参加全市汽车配套合作对接会,推动零部件企业进入整车一级供应商体系。引导136家企业利用重庆市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产品供需平台,发布产品供需信息311条,推动企业产品供需对接。 (七)聚焦优化服务促发展。贯彻落实中央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汇编发放惠企政策、项目申报政策,向上争取资金1.84亿元,兑现纾困政策资金2638.89万元。清偿拖欠中小企业款项16笔308.59万元。扎实开展“百名干部进企业”、“助企纾困领导干部大走访”活动,帮助企业解决各种难题119个。 (八)聚焦要素保障促生产。110千伏思齐变电站工程投运,完成220千伏许溪变电站前期工作,完成220千伏昌州变电站和110千伏桑树坡变电站扩容技改工作。加快推进页岩气项目开发建设,目前在产气井16口,正在钻探8个平台45口井。预计全年页岩气产量1.5亿方。工业用电8.95亿度,增长4.27%;工业用气1.79亿方,增长42.3%。 (九)聚焦安全生产促稳定。全面推行“两单两卡”,实现监管行业企业全覆盖。严格安全生产执法检查,强化安全隐患整改实行闭环管理。持续深入开展燃气安全专项行动,全区发现安全隐患1128处,全部完成隐患整改。强化用电用气安全宣传,开展大面积停电、第三方施工破坏燃气管道应急演练。成立工业企业疫情防控工作组、保链稳链工作专班、集中区域闭环生产指引专班和6个工作协调组,指导企业复工复产。 三、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以及疫情散发、有序用电等不利条件下,区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以企业培育为突破口,以保产业链供应链为重点,抓好了政策落实和企业服务,着力促发展、稳增长,全力发挥了工业经济“压舱石”作用。 四、目前存在主要问题和下一步努力方向。 (一)企业信心严重不足。今年以来,工业企业遭受诸多磨难,上海疫情影响近3个月,8月有序用电影响23天,11月本地疫情影响12天,加之企业订单、客户流失,原材料、人工、要素、物流成本上涨,企业发展信心不足。 (二)疫情影响产业链稳定。今年以来全国本土疫情发生频次明显增多,疫情波及地区范围比较广,尤其是近期重庆中心城区疫情,致使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面临一定压力。当前,受人员管控、交通管控等影响,物流仍是企业当前最大的问题,原材料和产品运输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 (三)要素成本增加。电价(平时段0.76元/度)位列全国第三位,仅次于天津(0.85元/度)、上海(0.83元/度);社保费比深圳高500元、比四川高200元;物流成本高,受疫情影响,驾驶员及物流车辆资源相对紧张,且交货周期较正常延长2倍左右,增加企业成本。 (四)企业发展质效落后。缺乏领军龙头企业,没有领军(链主)企业和产值20亿级企业。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远低于周边永川、璧山,也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科技创新人才缺乏,全区有本科或专业技术职称的工业人才不到3000人,占比不到5%。开展智能化项目改造企业占比为60%。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数量偏少。 五、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无。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 效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况 | 无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情 况 | 无 |
填表人: 曾利平 联系电话:17723618706 报送日期:2023年04月17日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部门街镇网站
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