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226MB0M67459E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23 年度)
单位名称 |
重庆市荣昌区铜鼓镇文化服务中心 |
法定代表人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重庆市荣昌区铜鼓镇文化服务中心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组织群众文化活动,繁荣群众文化事业。承担辖区内文化体育阵地建设,组织开展文化体育、文化交流、全民健身活动,组织辖区内文艺培训,负责广播电视、旅游等事务性服务工作,完成文化体育事业方面的其他服务工作。 | |||
住所 |
重庆市荣昌区铜鼓镇万福桥街54号 | |||
法定代表人 |
廖志刚 | |||
开办资金 |
6(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重庆市荣昌区铜鼓镇人民政府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87 |
1.43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
3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况 |
无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一、严格执行章程。上年度,我单位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二、按照规定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围绕年初制定的文旅工作总目标,开展了以下业务活动。2023年,我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在区文化委和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切实狠抓免费开放及队伍建设等工作,提高了镇综合文化站公共服务效能,取得了满意的社会效果。根据区文化委相关要求,经认真对照绩效评价指标,现就我镇综合文化站免费开放及队伍建设等相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免费开放面积合格,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业务用房390平方,达到了300平方米以上的要求; (二)免费开放空间合格,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设有多功能厅、文化活动室、图书室、电子阅览室、展览厅等多个空间,每个活动室均在20平方米以上,并做到了各项活动制度上墙,设有宣传栏一幅,万福文化广场面积3000平方米,能满足我镇群众的文化体育活动需求; (三)免费开放服务项目合格,镇综合文化站每年书报刊借阅达1000人次以上,电子阅览室配备服务器一台,电脑5台、彩色打印机一台; (四)组织镇机关职工、村社区干部开展2023年民营企业家和返乡人士迎新春“春节联欢会”活动,组织2023年铜鼓镇元宵联欢活动,组织刘骥村妇女开展庆“‘三八’妇女节”体育趣味活动,在清明节组织机关干部、村社区干部群众、学生开展祭扫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等,深受群众喜爱; (五)组织村(社区)开展种养殖科学技术培训,组织文化专干开展农家书屋管理知识培训,组织社区广场舞爱好者开展广场舞培训,在政府四楼会议室举办了三八节礼仪培训及写作知识培训讲座等; (六)利用科普日、法制宣传日等机会积极开展科普宣传咨询活动; (七)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每季度会编写文化专栏,并公示在文化专栏内,2023年共编写12期; (八)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文化专干分别到镇三个村和一个社区开展免费开放业务指导,辅导面100%; (九)镇分管文化领导及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负责人对每个村的农家书屋进行了图片编码、上架指导,并督促其开架阅读及资产管理工作; (十)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2023年到中心服务人次达5000人次; (十一)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免费开放时间为周一至周五上午:8:30-12:00,下午:14:00-17:30,晚上:19:00-21:00。周六、周日上午:9:00-11:30,下午:2:00-17:00已达到每周不少于42小时。 三、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镇文化服务中心在镇党委、政府的带领下,针对刘骥村、共和村集体经济进行整合,联合重庆“渝你研学”成立了重庆铜鼓山文旅发展有限公司,与重庆工商职业学院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与重庆文理学院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对现有资源进行盘活,修缮改造了铜鼓山英烈园、铜鼓山革命纪念馆、天全寨传统村落等红色阵地,流转闲置民房30余间、闲置土地500亩,打造中草药体验园、生活体验广场等研学课堂和乡间民宿。开发了红色、非遗、手工等研学体系课程,开设农耕、扎染、捣年糕、磨豆浆等传统文化体验项目10余项,利用红色剧本杀、红色情景舞台剧体验等多种形式宣传普及红色文化60余次,开展公益性研学、亲子沉浸研学活动40余次。 2023年6月,重庆工商职业学院管理学院院长黄翔院长为铜鼓山研学小镇授予“重庆工商职业学院管理学院实训教育基地”牌。“花椒青·铜鼓红”花椒节暨铜鼓红色文化研学季活动上,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潘英为“荣昌区委党校现场研学基地”“荣昌区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基地”授牌。2023年9月,区命名“荣昌区人文社会科学普及基地”、“荣昌区科普基地”。至此,铜鼓山研学小镇拥有“重庆市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荣昌区委党校现场研学基地”、“荣昌区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基地”、“荣昌区人文社会科学普及基地”、“荣昌区科普基地”五大命名。在2023年第一、二季度的研学和旅游活动中,通过研学旅行带动餐饮、农副产品、时令水果、民宿、花椒产业等创收接近30余万元。 四、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下一步努力方向。 (一)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目前我镇虽大力进行文化场所建设,但与人民群众的需求比起来还存在很大差距,没有文艺队伍和设备等基本设备,已建成的活动场所也存在设备简陋、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这些都严重制约着文化活动的开展。 (二)文化活动相对贫乏。文化活动形式单一,活动内容也缺乏创新,主要以社区跳坝坝舞、协调其他文艺队伍和民间简单活动等方式为主,文化资源严重匮乏,难于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三)专业技术人员缺乏。文化站缺乏专业人员,致使很多工作没有开展好。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是充分挖掘我镇特色红色研学文化,打造出我镇的文化亮点和红色研学文化品牌,让红色文化为我镇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二是争取党委、政府支持,文化活动形式丰富多彩。文化下乡活动的形式不仅仅是送戏下乡等活动,希望能结合实际情况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如广泛开展科普宣传和特色农业种植等实用技术培训活动,结合农村特点开展一些农民易懂、易接受的民间文化活动。五、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无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
填表人: 刘芮菡 联系电话:15808007310 报送日期:2024年04月19日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部门街镇网站
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