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事业单位年度报告
重庆市荣昌区金融事务中心2023年度报告
日期:2024-05-20
字体:【 默认 超大
分享: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226MB1D65203E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23  年度)

重庆市荣昌区金融事务中心


定代表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重庆市荣昌区金融事务中心

宗旨和

业务范围

为金融发展提供服务保障。负责联系和服务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开展金融协调服务;为企业上市提供指导和服务,承担拟上市公司的培育工作;承担区内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等新兴地方金融机构的服务等工作;承担协调处置非法金融活动中有关事务性工作。

重庆市荣昌区昌元街道桂花社区海棠路367号4-1

法定代表人

宋印刚

开办资金

1(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重庆市荣昌区财政局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5

19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37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2023年3月30日,法人由吕荣金变更登记为宋印刚。

一、严格执行章程。2023年,全区金融系统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及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牢牢把握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深化金融改革、防范金融风险”重点任务,全力做好稳经济大盘工作,为我区经济发展贡献金融力量。 二、按照核定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围绕年初制定的金融事务总目标,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聚焦实体经济,提升金融服务质效。一是财政金融政策协同发力。迭代升级“六大政银金融产品”,累计支持企业贷款1288笔54.23亿元。区财政奖励补贴区属融资担保机构资金共计80.35万元,引导担保公司平均融资担保费率降至1%以内。新评定荣隆镇沙坝子村等6个村为“荣昌区2023年度信用村”,截至目前,已累计评定1个信用镇、45个信用村,为127笔信用村贷款提供财政贴息资金13.4万元。二是金融招商效益逐步显现。成功引入渝西地区首支外商入资股权投资基金落地荣昌,当年新增股权投资基金3支。截至目前,我区9只基金累计投资项目59个23.93亿元。推动华夏银行荣昌支行选址设点,于2024年1季度实现开业,丰富了我区金融业生态。 (二)聚焦资本市场,实施上市“育苗”行动。截至目前,我区上市挂牌企业73家,其中上市企业1家,新三板挂牌企业3家,重庆OTC挂牌企业69家(今年新增5家)。一是完善上市政策。今年先后修订出台《荣昌区鼓励扶持企业上市挂牌意见》及《荣昌区企业上市挂牌财政奖补办法》,进一步提高上市奖补标准,增强企业上市积极性。截至目前,区财政已累计兑付上市挂牌奖补企业50家2070万元。二是发掘后备资源。区财政局联合上市工作专班成员单位成功推动16家优质企业纳入市级拟上市后备库培育,截至目前,全区市级拟上市后备库企业共计24家,并推动区内5家优质企业在重庆OTC成功挂牌。三是协调解决障碍。充分发挥荣昌区企业上市工作专班作用,今年以来,区领导先后实地走访调研昌元化工、蓝洁自来水2家拟上市重点企业,“一对一”“点对点”,帮助解决企业上市问题;同时区财政局积极帮助美泰塑胶协调相关部门开具新三板挂牌相关合规证明文件,助力企业早日实现新三板挂牌。四是加强培训宣传。邀请新加坡交易所北京代表处、重庆市中新示范项目管理局,以及北交所重庆服务基地、重庆股份转让中心有关负责人来荣,通过专题培训会、实地走访等多种形式,为企业普及上市知识,提高企业上市意识,增强上市信心。 (三)聚焦创新发展,深化区域金融改革。一是推动绿色金融发展。出台《重庆市荣昌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发展2023年重点工作计划》《重庆市荣昌区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实施工作方案》,支持绿色金融发展。收集梳理绿色融资需求项目30个、涉及资金需求34.83亿元。12月末,全区金融机构绿色贷款余额63亿元,同比增长63.63%。二是整合财政增信产品。将原增信产品“助保贷”“经保银贷”风险补偿金1550万元整合至“融易贷”账户,资金规模达4550万元,已累计为180家企业发放贷款5.72亿元,成功为69家企业续贷1.49亿元。三是深化金融改革创新。积极开发“政银保”增信产品,解决民营企业融资信用及抵押物不足等问题,拟于2024年初上线运行。整合区属担保公司,配备担保公司高管人员,按照“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原则,以兴农担保公司为主体统筹运营区属两家担保公司,切实发挥政府性担保作用。围绕数字经济,推动搭建我区“民营企业融资一件事”金融服务线上平台,帮助企业实现线上精准、快速融资,拟于2024年1季度实现上线。 (四)聚焦风险防控,打造优良金融生态。一是注重源头预防。针对非法集资案件高发的时间节点,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逐一摸排,共排查辖区内的零售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社等1500余户。二是强化宣传教育。利用公告栏、主要干道及金融机构LED显示器、横幅、张贴宣传海报等方式重点宣讲非法集资案件。开展打击非法集资集中宣传活动,对广大群众免费发放宣传资料、免费礼品18000余份;协调区融媒体中心在13个公众频道的不同时段播放公益宣传短片和流动性字幕;全区21个镇街开展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活动,宣传实现全覆盖;鼓励各镇街开展防范非法集资专题培训,培训覆盖率达80%。三是鼓励群众举报。出台《荣昌区非法集资预警工作制度》《荣昌区非法集资举报奖励办法》,鼓励群众对涉嫌非法集资的行为进行举报,为打早打小奠定基础。四是稳妥处置案件。我区今年无新发非法集资案件,目前存量案件3件,其中,2021年立案1件,2022年立案2件。各方正积极履职,团结协作,加大存量案件的清理和化解力度。目前,我区尚无一起因非法集资集访群体性事件或20人以上重复非正常上访情况,确保大局稳定。 三、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是信贷总量稳步增长。银行业存贷款余额保持较快增长。12月末,全区银行机构存贷款余额达到1159.84亿元,同比增长13.35%(增速位列全市第7名)。各项存款余额620.97亿元,增长10.47%,增速位列全市第26名。各项贷款余额538.87亿元,增长16.87%,增速位列全市第4名。二是金融服务质效不断提升。搭建融资对接平台,举办“在渝外资银行荣昌行”、“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政银企融资对接会、“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活动周”政银企融资对接会,畅通银企融资渠道,优化荣昌“123456”营商环境。深化川渝金融合作,聚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号工程”,邀请川渝两地人民银行来荣开展金融支持乡村振兴主题调研活动,助力“双城经济圈”建设。三是培育市场主体效果显现。上市挂牌企业73家,其中上市企业1家,新三板挂牌企业3家,重庆OTC挂牌企业69家(今年新增5家)。四是金融工具不断创新。开发“政银保”增信产品,解决民营企业融资信用及抵押物不足等问题,于2024年初上线运行。整合区属担保公司,以兴农担保公司为主体统筹运营区属两家担保公司,切实发挥政府性担保作用。围绕数字经济,推动搭建我区“民营企业融资一件事”金融服务线上平台,帮助企业实现线上精准、快速融资,于2024年1季度实现上线。五是风险防控措施得力。稳妥处置案件。我区2023年无新发非法集资案件,目前存量案件3件,采取集中与日常,传统与创新方式相结合,开展打非宣传月、“进机关”活动,金融生态良好。   四、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下一步努力方向。 (一)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民营小微企业贷款难贷款贵问题依然存在。部分企业由于自身缺乏必要抵质押物,银行金融机构对民营小微企业贷款的发放较为谨慎,企业贷款成本依然较高。二是部分金融机构金融产品服务创新力度不足。近年我区金融机构不断加大信贷产品的创新水平,但部分金融机构的信贷产品创新力度和发放规模仍显不足,无法更大程度的满足辖区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贷款融资需求。三是金融风险防控压力依然较大。 (二)下一步努力方向。 1.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一是狠抓融资对接。继续加大金融政策落实力度,不定期召开政银企会议,深入企业开展上门融资对接服务,推动“民营企业融资一件事”金融服务线上平台上线运行,切实解决企业融资问题。二是用好考核“指挥棒”。强化银行机构综合目标考核,推动向上加大信贷政策和金融资源争取,扩大信贷投放总量,提升存贷款增量增速。三是推进普惠金融建设。会同人民银行持续落实金融惠企多种货币政策工具,鼓励金融机构减费让利,加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优化信用村、信用镇贷款贴息流程,不断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和农村产业发展能力。 2.推进金融改革创新。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创新,做好金融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积极探索数字金融新模式,不断提升科创、制造业金融服务质效。发挥政府性基金撬动作用,推动产业母基金设立运行,探索基金招商引资新模式。推动生猪活体抵押贷款以及生猪“保险+期货”提质扩面。推进“信易贷”、“长江渝融通”等金融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优化金融营商环境。 3.全力助推企业上市。一是加大政策宣传,联合各行业主管部门积极宣传最新上市政策,提高企业上市积极性,发挥政府性基金作用,推动优质本地企业及市外企业在荣上市。二是壮大后备力量。对华翱、蓝洁在内的13家区领导联系拟上市重点企业进行清单管理、打表推进,加快企业上市进度。联合行业部门动态摸底辖内企业,持续壮大上市后备库。三是强化上市服务。充分发挥荣昌区企业上市工作专班作用,帮助拟上市挂牌企业协调解决上市过程的问题和困难,加快企业上市步伐。四是强化考核,按照“改革报表”及“经济证券化”考核要求,优化考核指标,督促部门增强责任感,积极完成考核目标任务。 4.持续防控金融风险。一是强化地方日常监管。配合市级部门做好担保、小贷、典当公司等日常监管工作,推动地方金融组织稳健发展。二是履行属地监管责任。继续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对相关部门、乡镇街道实行严格问责,加强业务培训学习。三是加大打非宣传力度。创新宣传方式,继续开展非法集资“进农村”集中宣传活动。四是全力维护地方金融稳定。推行非法集资案件处置、舆情引导、信访维稳“三同步”举措,加强对涉稳人员信息收集研判,做好重点人员管控,有效维护社会稳定。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填表人: 张运彬  联系电话:17708335578 报送日期:2024年04月19日


版权所有:重庆市荣昌区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重庆市荣昌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重庆市荣昌区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

微信公众号

政务微博

ICP备案:渝ICP备2021006398号-1 网站标识码:5002260001 渝公网安备:50022602000107号
提示 智能机器人形象
智能机器人形象
智能问答 政务服务 政策解读 政策问答 便民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