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226MB1E64973Q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23 年度)
单位名称 |
重庆市荣昌区扶贫开发中心 |
法定代表人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重庆市荣昌区扶贫开发中心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为扶贫开发工作提供服务。负责全区扶贫开发有关事务性工作。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扶贫开发项目的组织实施工作。负责全区扶贫开发情况的统计和动态监测,负责扶贫系统统计信息工作。负责做好扶贫政策和扶贫开发的培训工作。 | |||
住所 |
重庆市荣昌区昌元街道昌龙大道43号11-24 | |||
法定代表人 |
王娟 | |||
开办资金 |
5(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重庆市荣昌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58 |
4.2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
7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况 |
根据《中共重庆市荣昌区委农业农村工作委员会关于罗晓翠等6 名同志任职的通知》(荣农工委〔2022〕13号)文件,2023年3月办理法人变更登记,法定代表人由张霞变更为王娟。同时按照《中共重庆市荣昌区委农业农村工作委员会关于罗晓翠等6名同志正式任职的通知》(荣农工委〔2023〕7号)文件要求,于2023年12月正式任职。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一、严格执行章程严格执行《重庆市农村扶贫条例》、《重庆市易返贫致贫户动态管理办法》等。二、按照核定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围绕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总目标,开展了以下业务活动。(一)守牢底线,扎实开展监测帮扶。加强监测预警,持续精准施策,对脱贫户和监测对象开展定期检查、动态管理,持续跟踪收支变动、“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状况,切实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一是加强排查。积极开展2023年“大走访大排查大整改”行动、荣昌区2023年度第二轮集中排查和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信息动态管理信息采集等工作。围绕“五个聚焦”,按照“全面覆盖,分类采集”原则,坚持“两人一组”,对全区所有脱贫户、监测对象7095户以及一般农户中的重点群体户(低保户、分散供养特困人员、低保边缘户、农村重病户、重残户等)进行全覆盖走访排查,共累计走访排查低保、重病等重点群体37009户.次。通过走访排查,全区脱贫户和监测对象7095户全部动态清零“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保障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对存在有返贫致贫风险的农户及时按程序开展对象识别。二是强化联动。加强部门联动、区镇(街)联动,区级结合工作实际,不定期收集医保、民政、住建教委、残联等部门信息数据,通过梳理比对分析,形成预警信息数据,及时反馈给镇街,镇村组织核实,2023年共收集部门共享数据千万余条,梳理分析50余个预警对象户名单,做到隐患在第一时间发现、政策在第一时间落实、疏漏在第一时间弥补、问题在第一时间销号。截至2023年底,我区共新识别监测对象126户398人,确保符合条件的对象实现“应纳尽纳”。三是务实帮扶。对排查的疑似有返贫致贫风险对象进行逐户研判分析,对整户丧失或无劳动能力且已消除风险的监测对象开展风险消除家庭稳定性情况核查,精准掌握情况,对风险消除不稳定的,及时指导镇街按程序重新识别,截至2023年底已有4户消除风险稳定性较弱的监测对象重新按程序进行识别;强化帮扶力量,对风险未消除监测对象明确一名区管领导干部作为监测帮扶联系人,确保帮扶走深走实;结合监测对象返贫致贫风险,量身制订帮扶计划并积极落实帮扶措施,对有劳动力有意愿的未消除风险监测对象坚持开发式帮扶,至少落实一项产业或就业的帮扶措施,积极引导其实现增收致富,对整户无能无劳的落实兜底保障,确保真正实现“应扶尽扶”。 (二)加大帮扶力度,促进增收。一是落实到户产业帮扶资金1370万元、脱贫人口小额信贷贴息资金120万元,支持脱贫户发展产业,提高家庭经营性收入。二是落实雨露计划技能培训资金318万元,开展技能培训,帮助脱贫人口提升就业技能,拓宽就业渠道,截至2023年底已培训1000余人。三是落实脱贫人口务工交通补助资金104万余元,鼓励脱贫人口外出务工,进一步减轻外出务工成本,现已为6159名脱贫人口发放交通补贴。四是落实资金10余万元为部分发展生猪养殖的脱贫户购买生猪保险,为脱贫户发展养殖提供风险保障,助推其积极投身产业发展,促进其持续稳定增收。五是加大就业岗位推送,积极组织120余名脱贫人口到双河麻竹基地采摘麻竹叶,帮助脱贫人口就近就地实现就业,增加收入。六是夯实就业帮扶,开发就业帮扶车间4个吸纳44名脱贫人口就业,开发公益性岗位1130个,已累计帮助9841名脱贫人口及监测对象实现就业增收。截至2023年底,全区脱贫人口2023年人均纯收入18276元,较2022年(15957元)增加2319元,同比增长14.53%,全市“脱贫对象人均纯收入增速”赛马比拼指标年度考核“A档”。 (三)夯实培训,提高工作质量。一是加大政策业务培训力度。区级结合工作开展实际,科学制定培训内容,利用视频会议系统及现场培训的方式组织开展政策业务培训5次,累计培训人数超过6000人次,进一步提高各级干部的业务能力水平,助推工作质量提升。二是高质量完成送培工作。结合市级工作要求,2023年组织各级干部参加市级组织的专题培训共计3期,累计送培人数约70人,进一步提升干部能力素质。 (四)大力推动消费帮扶,助力产业振兴。严格落实荣昌区消费帮扶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统筹推进消费帮扶工作,截至11月底,预算单位预留份额采购509万元,完成127.25%;购买结对帮扶区县丰都县扶贫产品1121万元,完成率112.1%;组织动员其他社会力量购销17308万元,完成率157%。举办了重庆“一区两群”区域协作消费帮扶丰都特色农产品产销对接荣昌专场活动暨重庆第二届e乡e味消费文化节活动,组织100余家商家参加展销活动,其中涉及帮扶产品商家52家,累计销售农特产品400万元,其中帮扶产品企业销售农特产品100万元。组织五家本土企业的花椒、茶叶、荣昌陶等10余种土特产品级文旅产品参加“渝货进京”及暨消费帮扶产销对接活动,线上线下销售产品300余万元。 三、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社会效益。一是全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取得较好成效,2023年度财政衔接资金绩效评价为优。二是全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赛马比拼”季度考核排名全市前列,其中第三季度综合考核比拼排名全市第一,衔接资金使用管理、群众认可度单项考核比拼排名全市第一。三是脱贫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进一步增强,2023年从全市开展的群众满意度年度调查显示看,我区脱贫群众满意度已超过98%,群众满意度大幅度提升,满意度率排名第一档。 (二)经济效益。通过加大就业产业等支持力度、提高各类保障及医疗救助等帮扶措施,进一步激发脱贫群众内生动力,减轻其家庭的各类成本支出,帮助实现增收。2023年全区脱贫人口采集人均纯收入18276元,较2022年(15957元)增加2319元,同比增长14.53%,其中工资性人均纯收入13488.5元,同比增长12.1%;生产经营性人均净收入1728.9元,同比增长32.01%,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工作取得实效。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持续强化责任落实,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严格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切实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扎实推动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二是持续开展暗查暗访并定期通报,将暗访结果纳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年终考核,镇街要对发现的问题举一反三排查并整改到位。三是持续开展防止返贫监测与帮扶工作,严格按照工作要求,对标对表扎实做好防返贫动态监测工作,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农户纳入监测对象,一对一落实帮扶干部和政策;织密政策网筑牢防返贫防线,建立完善全方位动态监测机制,针对性制定帮扶措施,确保群众不因病、因灾致贫返贫。四是持续做好稳岗就业和到户产业发展工作,实现脱贫户和监测对象稳定增收。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
填表人: 王娟 联系电话:15023193049 报送日期:2024年04月23日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部门街镇网站
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