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226580178146J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23 年度)
单位名称 |
重庆市荣昌区文化馆 |
法定代表人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重庆市荣昌区文化馆(重庆市荣昌区美术馆)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组织群众文化活动,繁荣群众文化事业。用文化艺术手段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大力推广和普及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指导镇文化服务中心、街道社区文化服务中心、企事业单位开展各级各类文化活动。挖掘、收集、整理当地民族文化遗产。开展艺术品的展览、收藏、研究、学术交流等各种文化艺术活动。 | |||
住所 |
重庆市荣昌区昌州街道昌龙大道162号 | |||
法定代表人 |
吴娜 | |||
开办资金 |
188(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重庆市荣昌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79.68 |
153.62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
13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况 |
无。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一、严格执行章程。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按照职能职责认真组织群众文化活动,繁荣群众文化事业。用文化艺术手段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大力推广和普及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指导镇文化服务中心、街道社区文化服务中心、企事业单位开展各级各类文化活动。挖掘、收集、整理当地民族文化遗产。开展艺术品的展览、收藏、研究、学术交流等各种文化艺术活动。二、按照核定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围绕年初制定的总目标,开展了以下业务活动。(一)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免开活动,推进文化惠民工程。一是利用文化馆15个厅室,为各单位部门、团体免费提供场馆培训、排练600余次,约服务于4.5万余人次。二是积极开展培训工作,共开展186期培训。其中开展阵地培训共154期,包括镇街基层文化工作者培训班1期;少儿类38期、成人类85期、老年人类30期,共培训学员4600余人次。到基地培训共计32期,共培训学员2000余人次。三是举办大型文化活动38场,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精神生活。四是开展品牌志愿服务活动“艺起乡约”文化助力乡村振兴荣昌区全民艺术普及文艺培训进基层21场,其中老年人专场11场、未成年人专场2场,其他8场。五是举办异彩纷呈的展览和巡展活动共计34场,其中线下18场,线上16场,展览21场,巡展13场,服务17000人次,为大众提供赏心悦目的视觉盛宴。 (二)紧抓重点工作,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一是不断提档升级,加强文化馆数字化建设。不断丰富平台数字资源,配置线上线下系统设备。不断完善全区22个分馆重庆市群众文化云平台内容,丰富数字资源,策划录制完成本馆文化艺术慕课5类,包括音乐、舞蹈、摄影、美术、书法,共400分钟。可预约配送文化产品398个,平台注册志愿者784人,志愿者团队24个,用户注册量为9552人。此外,今年新装大数据客流统计系统4个,共计15个,并全部接入“重庆群众文化云”平台,同时,线下荣昌区文化馆数字化功能厅广受大众喜爱,不少市民前来体验。二是竭力打造区域文化联盟活动,深化双城经济圈文化合作。至今共举办区域文化联盟活动14场,与内江、隆昌、泸县联合举办“成渝地·巴蜀情”欢庆月“元” 喜乐今“宵”2023福兔迎春文艺交流展演;我区美术馆与川渝49个美术馆联合发起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美术馆合作联盟”,并举办了“成渝双城经济圈美术馆联盟”的第一次联动活动——圆桌讨论,此次活动联动了川渝地区众多区域的美术馆,将会把活动带来的良好文化效益辐射到川渝各地,促进川渝美术融合发展,推动馆际合作,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的高质量建设发展。与潼南等地联合承办的“成渝地·巴蜀情”——“川渝一家亲”文化馆联盟精品节目展演暨2023年潼南区乡村村晚活动潼南陈抟故里隆重举办,我区选送舞蹈节目《党旗飘扬的方向》广受好评。与合川区等文化馆联合承办的钓鱼城“村晚”暨成渝群文精品节目展演在重庆合川南屏大桥桥头大草坪精彩上演,我区选送原创节目金钱板《欢乐讲堂》参加。以非遗金钱板的形式为载体,用精湛而生动的表演、朴实的语言,展现了荣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成果,描绘了新时代人民生活新风貌,获得现场阵阵掌声。“丹青巴蜀韵——内江、荣昌、乐山、眉山川渝四地美术馆馆际书画联展”(眉山站)在眉山市美术馆隆重开幕,不仅充分展示了近年来四地文学艺术创作成果,也为四地艺术家架起了切磋技艺、交流经验、联系合作的桥梁。“成渝地·巴蜀情”“荣昌·南充·青年时”——两地美术交流展(荣昌站)在荣昌区文化馆隆重开幕,联盟活动的开展,既增进了两地之间的了解与友谊,又能推动了川渝两地青年美术家交流互鉴、共同成长。与渝西八区共同举办“大地欢歌 乡约四季”渝西文化馆联盟精品节目展演暨2023年荣昌区乡村“村晚”活动,展示文艺风采,助力乡村振兴。与川渝两地部分地区共同举办“成渝地·巴蜀情”——2023年川渝文艺节目交流展演暨第十三届广场故事会活动。九是举办2023年“双城走笔 棠城游艺”成渝两地美术家(6+6+SC)走进荣昌暨第四届“到人民中去”重庆市油画学会采风活动。与宜宾市等文化馆联合承办了“街舞跳起来·巴蜀正青春”川南渝西街舞比赛。与永川区等文化馆联合承办“川渝乐翻天”2023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喜剧幽默节目交流暨渝西片区文化馆联盟精品节目展演活动;与大足区等文化馆联合承办“川渝乐翻天”2023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喜剧幽默节目交流暨渝西片区文化馆联盟戏剧曲艺专场展演。与大足区等文化馆联合承办“大地欢歌 乡约四季”2023年大足区乡村“村晚”活动暨渝西文化馆联盟精品节目展演活动。三是积极开展选拔赛活动,广大群众踊跃参与。积极筹办第八届重庆市戏剧曲艺大赛荣昌区选拔赛,我区选送的金钱板《欢乐讲堂》通过激烈的角逐和专家评委的专业评审,在初赛、复赛、决赛中,一路过关斩将,最终脱颖而出,喜获市级大赛二等奖。成功举办“欢跃四季·舞动山城”2023年重庆市街舞大赛荣昌区选拔赛,最终在市级争霸赛比赛中,荣获一个成人齐舞银奖,一个少年齐舞铜奖的好成绩。举办“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2023“欢跃四季·舞动山城”重庆市广场舞展演荣昌区选拔赛,全区各镇街共17支代表队伍、近500名演职人员参加,线上观看总数达10余万人次,线下800余人次。举办“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2023重庆市大家唱群众歌咏比赛荣昌区选拔赛,来自全区21个镇街选手演唱的24个节目参赛,现场观众800余人次,线上直播观看总数达到8万余人次。四是持续打造品牌活动,不断挖掘亮点,推陈出新。升级打造第五届“周末文艺荟”精彩节目,全年共举办23场精彩演出,其中重庆市“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文艺采风服务队与我区音乐家协会、永川民族合唱团联合开展第五届“周末文艺荟”第十三场交流展演在康宁广场热闹上演,为群众带来一场高质量视听盛宴,引1000余路人竞相驻足欣赏。成功举办“强国复兴有我”第十二届广场故事会总决赛和“成渝地·巴蜀情”——2023年川渝文艺节目交流展演暨第十三届广场故事会活动,打破固有形式,与川渝地区联合打造精品语言类节目,搭建了学习交流平台,提高了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助推双城经济圈建设。 三、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文化馆积极组织、推选优秀节目和作品参加市级比赛,荣获多项荣誉。文化馆积极组织、推选优秀节目和作品参加市级比赛,荣获多项荣誉。一是在童画新重庆一首届重庆市少儿美术作品大赛中有14件作品入选并获奖,其中获得2个一等奖,4个二等奖,8个三等奖;二是在乡村文化·西南印象——西南地区首届群文摄影精品联展中有1件作品入选并获得第二名。三是我区选送的金钱板《欢乐讲堂》节目荣获第八届重庆市戏剧曲艺大赛曲艺类二等奖。四是我区选送队伍参加“欢跃四季·舞动山城”2023年重庆市街舞大赛市级争霸赛,取得了一个成人齐舞银奖,一个少年齐舞铜奖的好成绩。五是参加“和谐社区·幸福生活”第七届重庆市社区艺术节活动,社区团队文艺秀节目《最美家乡河》获和美作品(二等奖),5件手机摄影作品入选,其中作品《幸福晚年》获和睦作品(三等奖),六是9件作品入选“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第二十一届重庆市美术书法摄影联展,其中《红红火火闹元宵》荣获三等奖,七是2件作品入选“成渝地·巴蜀情”川渝两地视觉艺术联展——第二届乡村振兴农民画展,其中《春风里的童年》荣获优秀作品,八是参加乡村文化·西南印象——西南地区首届群文摄影精品联展,推选作品《非遗肉龙庆盛世》荣获第二名。九是8件作品入选重庆市第九届“海棠香国”美术作品展。十是推选节目《MORO》参加“街舞跳起来·巴蜀正青春”川南渝西街舞比赛,荣获三等奖。十一是参加2023年“欢跃四季·舞动山城”重庆市广场舞展演,荣获二等奖。 四、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下一步努力方向。 (一)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场地有限。我馆没有室内剧场,演出活动在文化广场露天舞台或者其他室外广场进行,受天气影响较大,不利于活动的开展。二是经费有限。我馆严格按照指标要求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但由于经费有限,且无大型活动专项资金,因此在承办、参与重大群文活动方面资金能力有限。三是人才欠缺。我馆在编人员共13人,在岗上班的仅8人,其中业务干部4人(平均年龄51岁以上),专业人才的欠缺,更缺乏新鲜血液的注入,不利于创新工作的开展。 (二)下一步努力方向。 一是建议我区新馆建设规划设计,设置室内演出剧场。二是申请市级及区级专项资金支持,为承办大型活动及创作等工作提供资金保障。三是扩大人才队伍。积极吸纳专业性人才,配齐各门类年轻干部,有了人的保障才能推进文化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情况 |
元。 |
填表人: 李大权 联系电话:13638342009 报送日期:2024年03月25日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部门街镇网站
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