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226768887497J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23 年度)
单位名称 |
重庆市荣昌区盘龙镇文化服务中心 |
法定代表人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重庆市荣昌区盘龙镇文化服务中心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组织群众文化活动,繁荣群众文化事业。承担辖区内文化体育阵地建设,组织开展文化体育、文化交流、全民健身活动,组织辖区内文艺培训,负责广播电视、旅游等事务性服务工作,完成文化体育事业方面的其他服务工作。 | |||
住所 |
重庆市荣昌区盘龙镇镇政府内 | |||
法定代表人 |
夏方美 | |||
开办资金 |
2(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重庆市荣昌区盘龙镇人民政府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0.5946 |
0.4569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
3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况 |
2023年12月,根据盘龙委发﹝2023﹞63号和盘龙委发﹝2023﹞79号文件要求变更法定代表人,原法定代表人刘德庆变更为夏方美。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一、严格执行章程盘龙镇文化服务中心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以及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根据《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411号)《关于批转(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事业单位的法人年度报告公示办法{试行})的通知》要求,围绕全镇社会经济发展工作大局,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把繁荣我镇文化、旅游及体育事业作为中心任务,不断提高群众文化生活质量,为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依照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变更登记,2023年12月,根据盘龙委发﹝2023﹞63号和盘龙委发﹝2023﹞79号文件要求变更法定代表人,原法定代表人刘德庆变更为夏方美,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二、按照核定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围绕年初制定的文化、旅游及体育事业总目标,开展了以下业务活动。 (一)加强政策理论学习 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组织镇、村文化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积极参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和党组织的各种学习活动。同时,加强了文化干部自身业务学习,提高了文化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政治思想觉悟,提升了政策理论和业务知识水平,为更好地履行文化旅游体育的工作职责打下了坚实理论基础。 (二)文化服务中心免费开放 文化服务中心严格执行荣文广新发〔2011〕60号、《2023年“三馆一中心”绩效评价第三方评价暗访指标评分细则》的规定标准,开展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的免费开放工作。一是建立了文化服务工作制度并上墙,加强了功能室建设,规范了电子阅览室、图书室、广播室、多功能室,展览厅的管理和使用。二是镇级文化服务中心每周开放时间42小时以上,村级文化服务中心每周开放时间30小时以上,实现了周末、节假日照常开放。其中,图书室和农家书屋在节假日、农闲、学校寒暑假期间均实行了免费开放,且开放时间每天不少于8小时。三是在上级部门的领导与支持下,2023年给12个行政村农家书屋各续配了166本实用图书,投入76160元;图书室和农家书屋全年图书阅览室借阅达700人次,年外借图书2000余册次。四是利用多功能厅、会议室、客家文化广场等阵地组织开展了演出、比赛、展览等活动,基本做到了功能室无闲置、无挪用。 (三)开展了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 一是累计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80场次。其中送文艺演出进村(社区)33场次,送科技、展览、医疗、法律等进村活动39场次,服务8000余人次。利用功能厅、会议室等场所邀请市区级专家来我镇开展政策法规、摄影、农业技术、健康知识等培训,村级文化活动的组织、农村种养殖业、农民工技能培训等讲座培训23次,培训人数1400余人次。2023年,辖区内电影放映196场次,观众达到12000多人次。 二是积极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3月,盘龙镇组织职工开展了“喜迎三八节 春游健步走”活动;组织各村(社区)妇女开展了“情暖三八节 巾帼绽芳华”节日欢庆活动。4月,组织群众开展了“全民健身月”活动;5月,组织学区开展了篮球联赛;8月,组织群众开展了“全民健身日”活动。同时,辖区群众自行开展了广场舞、太极拳、趣味体育活动以及民间陀螺、踢毽子、跳绳等全民健身运动,每天参加全民健身活动人数达到了1800多人次,提高了全民身体素质。 (四)积极参加区级文体活动 在上级部门的组织下,我镇积极参加了荣昌区第二届运动会、“迎端午 ”龙舟赛活动、2023“欢跃四季·舞动山城”广场舞展演选拔赛活动、社区运动会及其他区级体育赛事活动等。其中,我镇荣获荣昌区第二届运动会(镇街团)第三名。 (五)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 为推进公共文化体育旅游事业发展,提升乡村人文品质,打造城乡建设发展新生态,盘龙镇新建荣昌区盘龙客家体育公园,项目占地面积17829平方米,建设投资400万元。公园建有6种体育运动场地、休闲广场、儿童乐园、文化长廊、管理用房及厕所、公共服务设施等多种功能空间。同时,新增白鹤村、石田村两处村级健身点,免费开放服务周边农户128户550余人, 满足当地群众开展体育活动需求。 (六)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 盘龙镇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一是组织开展了各种非遗活动。2023年4月,镇文化服务中心联合第二中心小学开展了“品阅客家文化 传递民族力量”全民阅读活动;6月,在区级部门统筹组织安排下,盘龙镇开展了“千年荣昌·客家文化·夏布织造技艺传承、展示、体验”活动;11月,在大建社区开展了“盘龙镇客家文化村晚文艺演出”活动。二是发掘非物质文化资源。通过不断走访群众,发掘本土特色文化,镇文化服务中心将织布机制作技艺、织布梭制作技艺、竹编技艺、寸京糖制作技艺成功申报为第五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三是多对策保护非遗传承人。通过各层次培训、加大经济保障力度等措施提升了民间艺人的自身修养,实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薪火传递。 (七)持续推进文物保护工作 一是实现了文物升级保护。刘家庙摩崖造像及建筑基址考古发掘完工,已申报为第四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正在申请成为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二是开展了文物安全巡查。2023年,镇文化服务中心完成了36处文物点巡查153次。同时,各村(社区)在汛期及冬季加强安全巡查,确保文物保护单位安全。其中,昌州遗址、刘家庙摩崖造像文物点安装了监控,实现了数字监测。同时,我镇不断优化文物保护体系,通过广泛宣传不断增强群众文物保护意识,为文物保护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八)其他工作开展情况 2023年,镇文化服务中心加强了广播电视的安全管理工作,通过“村村通”播放了“兴龙对您说”、森林防火、交通安全等广播68条;累计出动19人次对文化市场安全检查30次。同时,开展了扫黄打非以及指导村级文化服务中心等工作,参与并完成了镇政府安排的乡村振兴、农村环境整治、帮扶和驻社等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 三、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文化服务中心始终把文化工作的社会效益摆在突出位置,通过开展业务培训让文化队伍强起来,融合文体旅项目让内容实起来,创新活动载体让形式活起来。2023年,镇文化服务中心通过开展群众文体活动服务了23000余人次,有效提高了乡土文化的知晓率和美誉度。同时,在坚持高质量公共文化服务的前提下,保障了辖区文化市场安全,追求文体旅产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荣昌区盘龙客家体育公园建设投资400万元,建成后将辐射周边126平方千米的区域,惠及7.7万群众,辖区人均体育运动场地面积增加0.1平方米。 四、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下一步努力方向 当前文化服务中心存在如下问题。一是农家书屋书架陈旧,室外健身器材年久失修,公共文化场所及设施管护不足。二是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缺乏创新,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三是文艺队伍老龄化,年轻文艺骨干较少。在今后的工作中,盘龙镇将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力争早日立项建设文化服务中心,以改善我镇文化事业发展和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条件,进一步满足广大群众开展文体活动的需要。总之,我镇文化服务中心将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学习,努力提高从事文化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业务技能,为繁荣我镇文化体育事业,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需求、助力乡村振兴、促进盘龙镇的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五、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无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
填表人: 莫君颖 联系电话:17815060638 报送日期:2024年03月21日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部门街镇网站
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