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226768898962B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23 年度)
单位名称 |
重庆市荣昌区河包镇农业服务中心 |
法定代表人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重庆市荣昌区河包镇农业服务中心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推广先进农业技术,促进农村发展。负责农技、农机、林业、水利水保、水产等方面的重大技术推广、信息服务、资源环境保护、灾害防治、土地规模经营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等工作。负责辖区内的水资源管理、防汛抗旱、农田水利建设和水利科技推广、水文监测、洪旱预警预报等工作。承担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与运行维护的技术指导。指导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建设,协调农村涉水事务等工作。开展植物疫病的田间调查上报、行业调查等工作,指导植物疫病防控与处置,协助开展产地检疫、调运检疫和市场巡查等工作。 | |||
住所 |
重庆市荣昌区河包镇万寿街51号 | |||
法定代表人 |
廖焱 | |||
开办资金 |
2(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重庆市荣昌区河包镇人民政府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0 |
0.75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
15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况 |
2023年11月,根据荣委编委〔2022〕40号文件精神变更宗旨和业务范围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一、严格执行章程2023年按照区委、区政府的部署要求,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立足新起点,实现新跨越,实施精准攻坚,确保“三农”工作保持稳步提升、稳中向好的态势,争当乡村振兴排头兵。 二、按照核定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围绕年初制定的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总目标,开展了以下业务 (一)农业生产方面。 2023年,我镇完成了水稻种植面积20567余亩、同比减少3.08%,产量11411吨、同比减少0.04%;玉米8767亩、同比增长0.42%,产量3649吨、同比增长2.07%;油菜种植面积12580亩、同比增长6.75%,产量1938吨、同比增长6.37%;园林水果种植面积1188亩、同比增长0.174% ,产量358吨、同比减少1.92% ;夏粮播种面积7531亩、同比增长3.45%,夏粮预计产量1662.4吨、同比增长3.79%;秋粮播种面积48278亩、同比减少0.44%;秋粮产量21815吨、同比增长5.26%;新发展种植大户7家。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已完成兑付,共计补贴5706户,补贴面积35045.507亩,补贴金额217635.03元;一般农户补贴完成兑付,共计补贴9798户,补贴面积55125.817亩,补贴金额3514283.57元;23户大户补贴面积2748.410亩,补贴金额632134.3元。 (二)土地管理方面。 1.开展农村土地经营权变革试点工作。以黄檀村整村推进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示范项目为契机,开展集体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综合改革试点,推进落实集体经营性土地确权、确股、不确地变革,有力治理农村承包土地撂荒的现实问题,推动建成“千年良田,万亩粮仓”。 2.“非粮化”整改工作根据12月22日区规资局、区农委最新下发图斑拟原址整改面积为122.54亩,已整改完毕。 (三)水利河流有关工作。 1.河长制开展情况:截至2023年12月25日,镇村两级河长共34人,对境内15条河流共巡河2200次,对发现河道保洁、“四乱”等问题及时处置。建立河库水面常态化清漂机制,开展枯水期水环境巡查工作,坚决守住群众饮用水源安全底线。 2.完成核桃村石马泵站和果园泵站的管道延伸及修补;完成白家坝泵站设备、黄檀村左家桥泵站管道、雷抬社区龙潭寺1、2号泵站设备及管道、转龙社区麻子坡泵站管道的维修;完成核桃村、黄檀村、转龙社区管道延伸;完成河包镇观音阁、汉王、卢家岩、王家湾水库除白蚁工作。 (四)畜牧生产相关工作。 2023年我镇生猪存栏1.5万头,能繁母猪存栏1445头,后备母猪136头;生猪出栏26000头,家禽存栏6.2万羽,出栏12万只;牛存栏200头,羊存栏573只。圆满完成全年动物疫病综合防控行动工作和非洲猪瘟疫病防控工作。 (五)脱贫巩固和乡村振兴衔接相关工作。 1.脱贫巩固相关工作。 建立防返贫致贫网格化管理机制,常态化动态监测排查。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等,5月对883户脱贫及监测对象户、1054户一般农户开展集中走访排查,及时比对、排查、解决问题330余个,11月对883户脱贫及监测对象户、479户重点对象户开展了第二轮集中排查。截至12月底,脱贫户中新纳入低保8人,做到应保尽保;新纳入监测对象9户29人,新调整落实帮扶人150余人。一是落实教育帮扶。完成211人次的雨露计划申报工作,涉及补助金额共计31.65万元;完成市外就读脱贫户家庭学生资助申报工作,共涉及学生23人次;二是落实产业帮扶。647户脱贫户和监测对象户(其中571户发展了养殖业,16户发展了种植业,60户资金入股加入合作社)享受产业到户帮扶政策,涉及补助资金188.37万元;62户脱贫户和监测对象到户享受产业转产帮扶政策,涉及补助资金8.81万元;三是落实金融帮扶。新增小额信贷68户,发放贷款239.5万元;四是落实就业帮扶。大力实施就业扶贫,我镇目前在岗公共服务岗位人员64人;充分发挥2个乡村振兴车间的作用,吸纳脱贫人口共26人。 2.乡村振兴建设项目有关情况。 一是完成经堂“特色精品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投入财政资金300余万元,完成红色村落打造、刘家院子、山青石白小院建设。 二是建成产业展示区一个。为展示黄檀村农业发展水平,打造黄檀“水美乡村”名片,投资2万余元,在距离村办公室500米处山顶建设展示区,铺设水泥路100余米,山顶设立向日葵造型引言和整理100平方米观光活动区域。 三是新建稻米初加工基地。为方便村民加工农产品,壮大村集体资产,投资130万元建设稻米加工基地,内含水稻烘干厂1个,修建厂房490平方米,购置水稻烘干流水线3条,拖拉机1个,购置稻米成品生产线1条,大米加工库1个。 四是加强品牌宣传推广。投资20万元,加强“锦绣荷包”的注册、推广、管理,加强品牌宣传,用品牌拓宽镇村农特产品的销售渠道,提高美誉度、知晓率,增加产品附加值。通过专家参与制定“河包粉条”行业标准,加强“河包粉条”地理标志商标证明的管理、维护、推广,完成河包镇一二三产融合产业示范园规划。 五是完成红薯核心区建设。为加大河包粉条产业原材料供应,降低粉条生产成本,投入130万元,建成1000亩红薯核心区,包含200亩育苗、种植基地,种植鲜食红薯、高淀粉红薯和苕尖等多个品种,发放种苗30万株,建设红薯储藏窖1个,晒粉坝1个。 六是农村户厕改造工作。完成2022年厕所革命整村推进总计2691户任务,其中核桃村完成771户,经堂村完成1174户,黄檀村完成746户;同时投入1万元资金完成特殊户问题户厕整改工作。 七是完成2023年雷抬美丽宜居村创建工作。申请100万美丽宜居村专项资金,打造“两院一带”,目前已完成区级验收工作。九公里生态宜居示范带对沿线房屋风貌、道路环境整治等措施,打造生态宜居示范带;德育小院在原有的基础上通过维护石朝门等措施,彰显宜居小院名片;蔬菜小院通过修葺文化墙,设计宣传标识牌等措施,对蔬菜基地周边进行环境融合整治提升。雷抬美丽宜居村项目惠及110余户,300余名村民,为群众提供高质量的生态休闲好去处。 八是一般困难农户危旧房改建工作。投入37万资金,采取修缮或重建的形式,对小院院落一般困难农户和没有能力改建危旧房农户进行的危旧房改建,通过前期摸排走访,累计摸排40余户危房,有改建意愿25户,目前已完成18户危旧房改建,7户正在改建中,此举优化了群众人居环境,保障了群众住房安全。 九是打造河包镇乡村振兴服务中心。依托村集体闲散空置资源,装修占地约300平方米的河包镇乡村振兴服务中心,内设图书阅览区,含生产、科技、人文历史等各类图书600余册。产业展示区,含20余块展板展示河包产业、产品和技术。群众服务区,搭建一个群众服务平台,供群众进行农业技术学习和信息互通。河包镇乡村振兴服务中心在盘活村集体资源、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同时服务镇域内企业、职工、群众更好地了解和应对市场需求,提升竞争力。 十是建立积分制“三评比制度”(农户评比、院落评比、院长评比),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联系和服务群众常态化、长效化,激发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内生动力;并指导各村(社区)制定《积分制管理办法》,建立完善积分超市,开展积分评分及兑换。(1)深化运用“积分制”,调动群众参与热情。牵头拟定《关于进一步深化推广运用乡村治理积分制的通知》,有机结合“141”基层治理体系、“小院+”建设,进一步扩大积分制覆盖范围,拓展积分应用领域,建立积分制“三评比制度”(农户评比、院落评比、院长评比),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联系和服务群众常态化、长效化,激发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内生动力;并指导各村(社区)制定《积分制管理办法》,建立完善积分超市,开展积分评分及兑换。截至2023年11月,河包镇已建成积分院落97个,直接带动2000余户农户受益,积分管理初见成效,给河包镇乡村人居环境、群众精神面貌、邻里关系等带来了明显变化。(2)持续推广“清单制”,规范村级事务管理。指导全镇3个行政村制定权力清单、自治清单、协助清单、证明清单、服务清单、负面清单6张乡村治理清单,将基层管理各项事项以及农民群众关心关注的事务细化为清单,减轻基层负担、提高治理效率,保障村民权益、约束基层权力,推进基层干群关系持续改善和乡村治理效能持续提升。(3)深入开展移风易俗,培树文明新风。牵头拟定《关于持续做好在农村地区反对大操大办塑造文明乡风的通知》,制定《河包镇党员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九条措施”》,督促村(社区)完善红白理事会机能,有效遏制厚葬薄养、铺张浪费、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进一步传承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优秀传统文化,塑造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十一是千年良田建设相关工作。经堂村“千年良田”项目已完成4690亩施工,区级已验收。同时完成配套路系工程5公里泥结石路修建和水系工程3.5公里管网设计。重庆岭田榨菜农民合作社2022年高标准农田建设先建后补项目已完成350亩施工,区级已验收。白塔集体经济(高粱)宜机化整治已完工并验收。2023年荣昌区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项目,黄檀村获批整村推进,涉及土地8218亩,目前已进入招投标阶段。 三、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积极与主管部门衔接,多方争取各级各类项目资金,包括农综项目、宜机化田块整治项目、一事一议、新农村建设、扶贫、后扶、水利建设、林业等方面,主要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条件,得到群众好评。 (二)重点项目建设顺利推进。2023年我镇承担的各类项目全部顺利开工。经堂村“千年良田”建设及其配套工程建设完成,黄檀村高标准农田改造前期准备工作顺利推进。 (三)支农惠农政策落实到位。认真研究各项惠农政策,努力争取,确保农民利益最大化,全面落实了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大户补贴、后扶资金等惠民资金。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科学规划,规范管理,落实到位。 四、目前存在主要问题和下一步努力方向 (一)目前存在的问题。 1.经堂村“千年良田”项目存在改造质量不完美,群众不满意情况。 2.小院建设存在建而未管情况。 3.现代农业发展成效不够明显。 (二)下一步努力方向。 1.进一步稳定粮食生产。在全区粮食生产任务的指导基础上,做好“千年良田”项目区域内粮油种植大户引进,积极鼓励群众抓好粮食生产,力争粮食增收。 2.进一步抓好农业特色产业。狠抓以特色产业为主的农业产业化,培养大规模种养专业大户。推进核桃村粉皮厂建设。 3.进一步推进统筹城乡发展,抓好各级各类项目的争取、申报和管理力度。抓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及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一是做好工作指导,完成黄檀村2023年丘陵山区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示范项目建设工作,二是积极申报建设,完成白塔美丽宜居村和黄檀特色精品村申报和建设,三是完成观音阁水保项目提质增亮:以观音阁水保项目为基础,打造农家乐小院,增加钓鱼点位,修建钓鱼台、公共厕所。 4.进一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多渠道筹集资金,引导群众加大以公路、水利设施、人居环境、城镇绿化等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一是荣昌区河包镇经堂村“千年良田”配套水利设施项目做好项目申报与建设。二是积极完成黄檀村水美乡村项目建设。 5.进一步加大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力度。大力引进良种,扎实开展新品种示范工作,加大扶持力度,实施科教兴农。进一步落实农技人员联系村社制度,做好技术服务。 6.狠抓农产品质量、农机安全工作。定期开展农业生产,农产品质量检测工作,注重生产环节的监督和管理。 7.认真落实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努力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坚持加强学习,重视理论武装,狠抓干部队伍建设,树立农业干部良好形象。努力形成团队合力,抓好联系村社工作,实现农业产业有新发展,农业工作有新亮点。 五、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无。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
填表人: 刘小琪 联系电话:15123049558 报送日期:2024年04月23日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部门街镇网站
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