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2266664005610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24 年度)
单位名称 |
重庆市荣昌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
法定代表人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重庆市荣昌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为贫困学生就学提供资助。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阶段、高中、中职、高等院校学生的资助工作。 | |||
住所 |
重庆市荣昌区昌元街道桂花社区宝城路一段196号附3号 | |||
法定代表人 |
明望 | |||
开办资金 |
20(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重庆市荣昌区教育委员会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0.25 |
7.44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
11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况 |
无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2024年我区学生资助工作在市教委、国家开发银行重庆市分行和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为宗旨,努力增强服务意识和能力,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全面落实资助政策,学生资助涵盖学前教育到大学教育各阶段,圆满完成了全年各阶段资助工作任务。现简要总结于后: 一、严格执行章程 为贫困学生就学提供资助。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阶段、高中、中职、高等院校学生的资助工作。 二、按照核定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围绕年初制定的学生资助工作总目标,开展了以下业务活动 (一)利用“减”“免”“补”“奖”等多种政策形式,全面落实从学前到高中阶段的国家教育资助政策。2024年学前教育阶段资助6416人,资助金额752.97万元;义务教育阶段资助19814人,资助金额1013.58万元;中职阶段资助26868人,资助金额2273.76万元;普通高中阶段资助11271人,资助金额1239.12万元。 (二)用好地方资助政策,为4671名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学生提供完整午餐补助168.37万元。 (三)2024年为5636名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办理助学贷款7224.49万元,针对3名家庭遭遇特殊困难的学生给予贷款还款救助3.71万元。 三、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 (一)建立和完善学生资助体系,学生资助涵盖了学前教育到大学教育的贫困学生,切实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受教育的权利。 (二)学生资助工作关系到千家万户,政策性强,牵涉面广,为了加强对学生资助工作的领导,落实好国家惠民政策,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及时转发上级有关文件,并根据工作实际专门制定了相关的制度、办法等,做到有规可循,有据可查。 四、事业单位开办企业以及对外投资情况 无。 五、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下一步努力方向 “义务教育保障”的问题存在长期性、动态性,需要时刻保持警惕,加强动态监测,不能有丝毫放松。 (一)持续巩固义务教育控辍保学成果。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常态化抓好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加强动态监测,关注关爱留守、厌学、残疾等特殊群体少年儿童,统筹做好教育脱贫风险点监测,落实“义务教育有保障”问题动态清零,确保所有具备学习条件的脱贫家庭、易致贫家庭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不失学辍学。 (二)继续提升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能力。持续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加强中小学标准化建设,推进区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持续改善农村薄弱学校和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优化超小规模学校教育资源。推动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提升,深入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持续完善“三通两平台”建设及升级改造,扩大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供给,促进城乡教育差距有效弥合。 (三)精准资助农村低收入家庭学生。积极应对疫情对学生资助工作的影响,建立健全适应疫情防控常态化要求的学生资助工作机制。关注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学生,将经认定确属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及时纳入资助。落实学生资助“兜底”机制,跟踪好特殊困难学生群体资助落实情况。继续做好教育、乡村振兴、民政、残联等部门间数据共享比对,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资助对象识别精准度。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监管,建立健全学籍与资助信息管理协调机制,常态化开展不同学段学籍比对,常态化开展学籍、资助、特殊困难群体人口数据比对监管,常态化开展开学时、评审认定中、执行结果数据比对监管,确保各项资助政策落实到位,实现“应助尽助、不重不漏”。 六、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无。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
填表人: 刘百珍 联系电话:15023254288 报送日期:2025年03月24日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部门街镇网站
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