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事业单位年度报告
重庆市荣昌区职业教育中心2024年度报告
日期:2025-05-08
字体:【 默认 超大
分享: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2264506786369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24  年度)

重庆市荣昌区职业教育中心

定代表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重庆市荣昌区职业教育中心

宗旨和

业务范围

贯彻教育方针,培养初、中级人才和技术工人,为经济建设服务。

重庆市荣昌区昌州街道万福路669号

法定代表人

夏忠严

开办资金

2260(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重庆市荣昌区教育委员会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5211.4

23544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271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一、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履行公益职责的情况:学校严格执行《中等职业学校管理规程》和学校章程,严格按照规定开展业务工作,有效地促进学校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二、上一年度执行本单位章程的情况:上一年度本单位严格执行《中等职业学校管理规程》和学校章程。三、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教学革新:精研课堂,提升教育质量。这一年,教学改革成果丰硕,教学质量行稳致远。学校主动对接重庆市“33618”和荣昌区“2335”现代产业发展体系,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新增两个专业,减少部分专业招生量,修订23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增加6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课程,对在建的3门市级精品课程、21门校级网络课程进行了完善,其中“物联网组网技术及应用”被评为国家级在线精品课程;开发教材4门,即将出版3门。2024年高考升学率为84.88%,1830人被高校录取,700多名学生获得1+X证书。在2023—2024年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师生获得国家级金奖1个,市级一等奖2个,二等奖8个,三等奖13个。在刚刚结束的2024—2025年技能大赛部分赛项中,我校也捷报频传,截至目前,已获得市级金奖3项,银奖4项,铜奖8项,其中3个项目进入2025年争夺赛。2024年10月,学校圆满承办了“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农林牧渔赛道争夺赛(饲料营养与检测项目)”并荣获金奖,扩大了我校的影响,提升了我校综合实力。 (二)立德树人:安全护航,培育时代英才。这一年,学校安全工作基石牢固,立德树人落地生花。学校党委压实意识形态责任,在市委专项巡察组的指导下,进一步完善意识形态安全保障机制,未发生意识形态负面影响,主流意识形态在校园内外欣欣向荣。学校强化安全管理,创新“15301”安全教育机制,受到教委高度认可,并在全区中小学大面积普及;加强与政府、社区和家长的多方协同,成立了护校队,加强安全信息员、保安、宿管培训,为校园安全保驾护航。学校创新“三抓”德育工作体系、“四方协同”三全育人模式、“四课四化”大思政模式,落实“五育并举”要求。2024年,学校建设1个思政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和2个德育实践基地,建设特色思政课程及资源3门,课程思政示范金课30堂,获市课程思政改革项目2个,形成德育典型案例2个。2024年,学生参加各级各类艺体活动获奖100余项,其中,国家级奖项6项,市级奖项21项。2024年,组织400余名学生为荣昌区多项体育赛事开展志愿服务,党员先锋队带领学生志愿者深入社区开展志愿服务,获得社会高度评价。 (三)队伍赋能:专业成长,筑牢教育根基。这一年,学校人才队伍素质整体提升,干事创业氛围日益浓厚。2024年,新的职称评审文件在我校落地,13名教师晋升高级,6名教师晋升中级。学校新引进教师5人,其中博士1名,标志着我校新进师资的学历门槛进一步提升。教师培训力度不断加强,教师参加教学能力培训2126人天,德育团队培训34次,结成教学帮扶师徒19对、班主任青蓝帮扶50余对。2024年,畜禽生产技术专业通过国家级创新团队最终验收,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通过重庆市教学创新团队中期验收;新挂牌成立技能大师工作室、棠城工匠工作室等7个;立项区级以上教改课题、项目30项;新增“双师型”教师23名,“双千双师”教师8人,市、区级名师、巴渝特级技师及骨干教师13人,区级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32人,教师受聘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等市内外职业院校、国培基地开展讲座26人次,担任省市级及以上技能大赛裁判50人次。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之余,主动投身教学改革、课题研究、各级各类比赛等需要更多艰苦付出的工作中,从上到下干劲十足,精神昂扬,学校发展充满希望。 (四)服务发展:社会培训,提升服务能力。这一年,学校辐射范围不断拓宽,服务能力不断增强。2024年,学校向周边职业学校输出教师指导服务20人次,帮助开展技能大赛教学能力大赛培训教师12人次,带领开发教材及资源1门,开展线上线下教研活动5次,促进双方学校的协调发展。校企共建共享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应用技术推广中心、技能大师工作室等三类平台8个,博士后工作站1个,共建实训基地16个,其中2024年新建1个,协同研发实用新型专利7项。2024年,向行业企业提供服务1376人次,向26家区内企业输送实习生近900名,毕业学生区内就业率逐年上升,据不完全统计,学生毕业三年后返乡就业率近60%,区内基层畜牧兽医人员80%系我校毕业生。2024年,学校创新实施“3+6”培训模式,深入15个村(社区)开展“直播带货”“电子相册制作”“农村留守老人隔代教育”、优良家风传承、创新创业知识等12个专题培训,累计培训6500人次,培养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18人,在荣昌区乡村振兴事业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四、事业单位举办企业以及对外投资情况: 本年度无举办企业情况和对外投资情况。 五、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思路: 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一)根据2023年区委巡察反馈意见和学校工作实际,学校的中层干部年龄结构失衡,队伍建设活力不够。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经区委教育工委批准,我们酝酿开展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坚持“人岗适配”原则,综合学历、特长、能力、年龄等条件,全面考虑,力争为学校的发展注入新活力。(二)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职教育转型是必然之举。从2025年开始,我们要探索变革办学层次,加强校校合作、校企合作,与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深度合作,探索“中高职一体化”“长学制”,即适当减少“3+2”,增加“五年一贯制、3+4”学制;专业设置依托区域经济优势,做到少而精打造特色专业品牌。(三)在区委、区政府支持下,加强和园区内企业合作,学校的教学实习、顶岗实习都首先以区内企业为主,深入产教融合。聚焦学生综合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全面落实“大思政”要求,切实担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教育使命。 六、其他需要报告的情况 无。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填表人: 吴国毅  联系电话:15025534347 报送日期:2025年03月21日


版权所有:重庆市荣昌区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重庆市荣昌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重庆市荣昌区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

微信公众号

政务微博

ICP备案:渝ICP备2021006398号-1 网站标识码:5002260001 渝公网安备:50022602000107号
提示 智能机器人形象
智能机器人形象
智能问答 政务服务 政策解读 政策问答 便民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