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226595183992D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24 年度)
单位名称 |
重庆市荣昌区农业技术推广站 |
法定代表人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重庆市荣昌区农业技术推广站(重庆市荣昌区农机化技术推广服务站、重庆市荣昌区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重庆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荣昌区分校)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推广农业技术,促进农业发展。制定年度农业科技和农机技术推广计划,承担粮油生产、农机项目申报、实施等技术服务工作。开展农业和农机技术咨询、宣传和培训,提供农业和农机科技和信息服务。负责引进粮油作物新品种、新技术、新耕制进行试验、示范、推广及应用。负责调查、搜集和整理全区经作产业基本情况和相关数据。开展土壤、肥料、农田用水及种植业生产情况监测与评价。指导农业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和种植大户开展经作产业项目规划、申报、实施等工作。承担市、区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服务工作。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为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提供服务。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业务指导、技术培训、示范推广服务。为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申请受理提供服务。负责基层农业干部、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组织实施农业技术传播和农业科学知识普及。组织开展农民体育活动,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完成上级部门交办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任务。 | |||
住所 |
荣昌区昌元街道海棠社区昌龙大道43号附19号 | |||
法定代表人 |
李红梅 | |||
开办资金 |
10(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重庆市荣昌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5.0316 |
18.7363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
17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况 |
无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一、按照核定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围绕年初制定的总目标,开展了以下业务活动2024年工作开展情况强化农业技术推广,提升农业生产水平。一是粮油生产。2024年,粮食播种面积 67.22万亩,预计产量29.26万吨,较2023年,面积和产量分别增加0.21万亩,增加0.26万吨。增幅分别为0.31%,0.90%。其中,夏粮生长期间未遭受春旱等严重气象灾害,各作物已颗粒归仓。夏粮播种面积6.96万亩、产量1.53万吨,面积、产量分别增加0.036万亩,0.02万吨,增幅分别为0.53%、1.38%;秋粮播期适宜,全区满栽满插,但是7-9月高温影响大豆、甘薯产量,秋粮播种面积60.25万亩,预计产量27.73万吨,较2023年分别增加0.17万亩,0.24万吨,增幅分别为0.29%、0.88%;油菜播种面积16.47万亩、产量2.43万吨,面积、产量分别增加0.289万亩,0.108万吨,增幅分别为1.79%、4.65%。据年初统计,全区粮食种植大户50亩以上约270户,面积约5.42万亩。二是蔬菜生产。前三季度,预计蔬菜累计收获面积23.27万亩、产量48.47万吨,较同期分别增加0.07万亩、1.24万吨,较同期增幅分别为0.30%、2.62%。全区设施蔬菜种植面积达2.4万亩,重点打造了以“吴家脆莲白”“盘龙生姜”为首的地方性蔬菜品牌。全区蔬菜规模种植户58家,其中企业9家(1家区级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9家,家庭农场11家,大户29家。三是特经生产。1、柑橘发展情况:2024年末,荣昌区柑橘面积发展到4.72万亩(包括柑橘、柚子、柠檬),产值1.46亿元。其中晚熟柑橘3.8万亩,投产面积2.4万亩,产量24000余吨,产值1.2亿元。晚熟柑橘以血橙(1.5万亩)为主,搭配有爱媛、纽荷尔、春见、沃柑、不知火、糖桔等,主要分布在黄桷滩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清流、吴家、观胜、盘龙、铜鼓及清升、远觉等镇街。现有种植农户500余户。其中,规模种植户145户,种植面积达21675亩。农业公司24户、合作社29户、家庭农场20个、30亩以上大户70个。2、茶园发展情况。2024年底荣昌有茶园面积4.3万亩,产量5000吨、产值1.4亿元。荣昌产茶5000吨,其中红碎茶3600吨,占产量的72%、产值的35.7%。荣昌实际加工红碎茶4500吨。全区共有14个茶叶加工企业,年加工能力达2万吨。其中市级龙头企业1家、区级龙头企业4家,有自营出口权的3家。茶叶专业合作社5家、家庭农场4家。主要茶叶品牌有“天岗玉叶”、“龙山春”、“渝珠”、“陶都香茗”等。3、中药材发展情况。加强农民技术培训,提升农民素质。高度重视农民技术培训工作,特别是针对高素质农民的培训。通过邀请农业专家、教授来荣授课,以及组织农民赴外地参观学习等方式,有效提升了农民的科技素质和创新能力。一是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6期,培训335人,计划10月底完成剩余50人培训。二是开展大豆玉米复合带状种植现场培训2场,培训200余人次。三是组建生产技术指导组开展春耕、小春生产、干旱洪涝后恢复生产等技术培训500余人次,农技人员协助解决生姜、水稻、玉米、柑橘等农作物生产技术问题。推进土壤普查与化肥减量行动。一是按照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的统一部署,我们积极组织力量,对全区土壤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普查工作。目前已全面完成955个表层样点的外业调查采样、制样和检测任务,外业调查采样工作已于8月19日通过了市级验收,验收等级达到良好,下一步即将开展内业制样和检测的验收工作。49个剖面样点采样工作已全部完成,目前已完成数据上传20个,还有29个剖面样点数据待上传系统,剖面样点制样和检测任务为0。成果编制工作已于5月份完成招标工作,目前正在开展数据收集阶段。 二是为减少化肥使用量,降低农业面源污染,我们大力推广化肥减量技术,如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替代化肥等。通过一系列措施的实施,全区化肥使用量实现了有效减少,农业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一是开展区级科学施肥技术培训2次,培训300余人次,乡镇级科学施肥技术培训21次,培训850余人次。二是开展田间肥效试验5个,其中2个水稻利用率试验、2个玉米利用率试验和1个花椒不同施肥方式试验。三是推广施用配方肥78万亩,商品有机肥37万亩,实施秸秆还田52万亩,绿肥还田2.25万亩,实施水肥一体化2万亩。提升农机综合化应用水平。积极推动农业机械化进程,加强农机具的研发和推广工作。截至2024年10月11日,全区共收到农机购置补贴申请表2445份,购买农机具2481台,使用农机购置补贴资金266.503万元,现已结算机具2373台,兑付资金255.868万元。全年新增农机具数量显著增加,较2023年增加100台。农机作业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全区农作物耕种收农机化率预计较去年增长0.5%。我们还加强了农机合作社的建设和管理,将重庆荣昌泰禾粮油打造成区域烘干中心、应急作业服务队和农机化区域服务中心,推动了农机社会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 一是开展农产品安全抽样及检测工作。2024年全年,配合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检测抽样样品280个,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抽样样品350个,样品以种植业蔬菜、水果等为主,共计630个。区级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检测抽样、检测共665个,其中种植业产品样品560个,畜禽产品65个,水产品40个。目前,市级农产品安全抽样工作已经按要求完成,区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样、检测工作已经完成623个产品,余下42个产品在10月份内完成。 二、上一年度执行本单位章程的情况单位一直坚持的原则,尊重和维护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认真执行事业单位章程,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管理。在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得到了社会各界。三、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农业新品种具有更强的抗病性或更好的适应性,有助于保障蔬菜等农产品供应。例如某些蔬菜新品种能抵御常见病虫害,保证了产量的稳定,满足了市场的需求。农业技术推广能够提高农民的农业技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创新能力,有助于培养新型农民,推动农村人才的发展, 某些新品种可能具有更高的产量和更好的市场价值,而新技术可能提高生产效率并降低生产成本,有助于增加农民的收入和农业的整体经济效益。实施重大农业技术推广专项,能够打造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新平台,显著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步伐,为农业带来新的经济效益增长点。 四、事业单位举办企业以及对外投资情况 无。 五、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思路 存在的问题 技术推广长期存在资金不足问题,农技推广经费问题长期难以解决。很多乡镇的农技推广部门缺乏统一的农技推广场所,更无力引进先进的推广技术和农技技术。资金短缺导致农技综合配套技术和农技示范工作难以开展,严重影响农技推广进程。而且,与农业技术推广的广泛需求和深远影响相比,农技推广经费占农业生产总值的比例仍然偏低,这一现状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明显差距,限制了技术推广的深度和广度 当前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方式普遍较为单一,主要依赖传统的宣传讲座、现场示范等方式。这种方式忽视了农业生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及农民的实际需求,单纯注重技术推广本身,而忽视了产前的市场调研、品种选择以及产后的加工、销售等关键环节,使得技术推广效果大打折扣,限制了农业技术的普及速度和农业生产的整体效益 在农业技术研发和推广过程中,应加强对市场需求的调研,确保推广的技术能够满足农民的实际需求。推广人员应深入了解农民的意愿和需求,提供实用、成本低廉、操作简单的农业技术 提升人员素质:加强对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专业素质和服务意识。通过技术培训和推广方法培训,使推广人员能够更好地解决推广工作中的问题,提高农业技术推广的效率和效果。 六、其他需要报告的情况 无。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
填表人: 邓晓莉 联系电话:18908388105 报送日期:2025年04月21日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部门街镇网站
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