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 > 人大代表建议议案办理
重庆市荣昌区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 关于第十八届一次人代会第29号建议的复函
日期:2022-07-20
字体:【 默认 超大
分享:

A类

重庆市荣昌区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

关于第十八届一次人代会第29号建议的复函

高超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办理向基层延伸的建议》(第29号)收悉。区政务管理办高度重视,多次召集区民政局、区人力社保局、区医保局等相关人员座谈协商,前往各镇街公共服务中心走访调研。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情况

(一)聚焦“就近办”下沉服务,建好三级政务服务体系。

全区21个镇街和156个村社区均建有公共服务中心和便民服务中心,达到“五有一能”标准,即有有场所、有人员、有制度、有网络、有设备、能办事。区民政局、区人力社保局、区医保局等部门采取各种方式,将高频事项下沉至镇街。如区民政局的特困人员认定、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对象认定等,均在镇街公共服务中心申请并完成初审,由镇街工作人员上报区民政局审批;区人力社保局将社会保险、就业创业相关的参保、社保卡、就业创业援助等高频事项全部下沉镇街,建立了科室联系镇街制度,定期开展培训,不定期开展业务经办核查,规范业务报签权限,规避业务办理风险;区医保局将城乡居民参保以及以个人身份参加职工医保部分业务下沉至各镇街公共服务中心,将糖尿病、高血压2项慢特病病种待遇资格认定下沉至镇街卫生院,老百姓就近就地办事更加高效便捷,同时对区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实行业务分流,减少了群众排队等候的时间。

(二)聚焦“多点办”整合资源,形成“政务+邮政”服务网络。

    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利企便民服务体系建设,开展“政务+邮政”战略合作,在全区43个邮政服务网点建设政务便民服务点,实现政务服务与金融服务、企业开办、社保保障、寄递服务的并联办理,实行代办标准、业务流程、网点标示“三统一”,免费文书打印、免费复印身份证等证件、免费提供帮代办服务,区政务管理办每年至少投资6万元用于申报材料和办件结果邮寄,为企业群众“少跑一段路、不花一分钱”,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2022年共寄递3082件次。

(三)聚焦“网上办”创新服务, 丰富“掌上办”服务形式。

 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强“智慧政务”综合管理信息化平台推广使用和运行维护,推动政务服务事项在“渝快办”平台“应上尽上”,全程网办占比92.85%;建成“渝快办”移动端荣昌政务服务小程序,健全“荣昌政务服务”微信公众号办事大厅功能,新增智能客服、亮码办事板块,推动政务服务“掌上办”。推进电子证照互认共享,781个事项可使用电子营业执照或电子身份证办理。加强“渝快码”应用场景对接,完成首批在区行政服务中心、区级公立医院、3A级景区、部分居民小区的11个场景应用,亮码总数14万余次。加强宣传推广,通过小区灯箱宣传广告、电梯视频广告、微信朋友圈线上推广等特色渠道扩大宣传覆盖面,制作口罩、纸杯、台笔等特色宣传产品2万份并发放至镇街、村社区,让“互联网+政务服务”深入人心。

二、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虽然相关部门在推进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办理向基层延伸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涉及的行政权力下放需市政府履行相关程序,区级政府无权下放,如区民政局婚姻登记事项等。二是镇街公共服务中心人财物由镇街管理,区级部门仅作业务指导,虽然各镇街加强了软硬件的投入,但在人手安排上存在不足,比如经办人员变动频繁,新上手的人员不熟悉政策,导致镇街难以承接区级下沉的事项。因此,仍然有一些办理事项需要群众到区行政服务中心办事大厅办理,某些突出时段也确实存在办事群众集中且等候时间长的情况。下一步,区政务管理办一是将通过各种渠道,积极向市级呼吁,力争结合基层实际,推动行政权力下放;二是坚持问题导向,完善问题快速响应处理机制,加大培训和宣传力度,提升镇街经办人员专业化、标准化水平,不断满足群众办事需要。

此复函已经蒋贵军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我们的工作。

    

                            庆市荣昌区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

                                2022711日  


版权所有:重庆市荣昌区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重庆市荣昌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重庆市荣昌区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

微信公众号

政务微博

ICP备案:渝ICP备2021006398号-1 网站标识码:5002260001 渝公网安备:50022602000107号
提示 智能机器人形象
智能机器人形象
智能问答 政务服务 政策解读 政策问答 便民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