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文旅委函〔2022〕127号
区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
您提出的《关于深度挖掘并充分利用荣昌文旅资源的建议》(第1132号)收悉。经与区交通局、区财政局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快旅游通道建设
近年来,我区在制定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及年度计划时,充分考虑了旅游发展需要。在大通道方面,积极推动荣昌环线高速公路建设,带动古佛山片区旅游开发。积极争取城轨快线永荣线、渝荣自城际铁路、南大泸铁路的规划建设,启动了安荣合高速公路、永荣自高速公路前期工作。普通公路方面,积极推进干线公路改造,完成了G348板桥工业园至广顺、城区至万灵等一批干线公路新、改建项目,正在建设G348广顺至安富段,开展G348安富至四川界、S303城区至双河等项目前期工作。农村公路在计划的安排上,积极向景区景点倾斜,如河包观音阁旅游公路项目、广顺金果园公路项目等,改善了我区旅游交通条件。下一步,我区将继续围绕全区旅游发展,积极推进旅游通道的规划建设,进一步畅通旅游通道。
二、关于持续优化旅游环境
为加强旅游市场监管,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我区在旅游市场监管建章立制工作上精准发力,出台了《重庆市荣昌区旅游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重庆市荣昌区旅游市场综合监管责任清单的通知》(荣旅经办发〔2021〕4号)和《重庆市荣昌区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重庆市荣昌区加强安全保障促进全区旅游业发展的实施方案〉的通知》(荣安办发〔2021〕81号),进一步厘清了各涉旅部门的监管职责,建立健全了荣昌区旅游市场秩序综合监管机制,形成了“标本兼治、惩教并举、综合治理”的工作格局,促进了我区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2021年荣昌区旅游服务综合满意度在主城都市区综合排名连续稳居前三名。
三、关于深度挖掘人文内涵
2021年,我区完成了全区旅游资源普查,荣昌共有各类旅游资源单体365个,五级旅游资源单体2个(荣昌陶和荣昌猪),分别位居全市第20位和第24位,旅游资源总量居中且特色鲜明,是我区文化旅游工作科学发展的重要基石。今年以来,我委坚持围绕“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深度挖掘人文内涵,组织实施凉坪白塔保护修复工程和罗汉寺牌坊修缮工程,启动观音桥石碑修缮工程,开展屈义林故居抢险排危、石庵堂石窟寺附属建筑修缮,完成河包真原堂结构鉴定评估和修缮方案编制。全面落实全区577处文物保护点的安全责任人,筑牢了文物保护的红线、底线和生命线。同时启动长江流域文物资源调查与石刻石窟寺铭文史料搜集整理工作,截至目前,已完成8个镇街的野外调查,石刻石窟寺铭文史料搜集整理工作已完成总量的30%,为我区打造各具特色的主题形象、提升文旅产业核心竞争力提供了坚实的文物支撑。
此外,关于闲置资源,万灵山公司已拟定招商方案,加大对万灵福邸、梦幻万灵等项目的招商引资力度。同时引进专业运营公司,对安陶小镇陶宝古街进行整体运营,着重打造古街的商业氛围和业态布局,吸引游客、聚集人气。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发展思路,按照“宜融则融、能融尽融”理念,以荣昌非遗文化为核心,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发展历史、展示手法等方式,整合其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科技价值,完成非遗文化的深层次“产出”环节。以全域旅游思维,加强旅游交通互联互通建设,健全文旅市场监督机制,深入实施“一都三城”文旅品牌战略,通过城市环境、公共服务、旅游景区、节庆活动等载体逐步完成文化旅游产品“加工”环节,推动文化和旅游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融合发展。借助国家级、市级、区级三级媒体体系,通过策划品牌活动、强化市场推广、加强旅行社合作等方式,扩大宣传营销效应,做好荣昌文化旅游产品的“销售”环节,聚集人气,构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新格局。
此复函已经委主要领导邬德德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领衔委员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我们的工作。
此函。
重庆市荣昌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2022年7月25日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部门街镇网站
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