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文旅委函〔2023〕61号
蒋光鑫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网络游戏毒害学生的问题及建议》(第162174号)收悉。经与区委网信办、区公安局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发展,网络和手机在未成年人中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未成年人参与以电脑和手机为主的互联网活动愈加频繁,由于未成年人心智不成熟、缺乏自制力,时常出现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问题。
一、关于网络游戏相关管理要求
目前,国家对网络游戏的准入控制较为严格。网络游戏出版须在国家新闻出版署通过内容审核或备案,方可上线运营;网络游戏运营企业须在市级文化部门办理《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后方能从事网络游戏运营活动,区级文化部门无网络文化企业准入审批权限。《文化部关于规范网络游戏运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工作的通知》(文市发〔2016〕32号)明确要求,网络游戏运营企业应当要求网络游戏用户使用有效身份证件进行实名注册不得为使用游客模式登录的网络游戏用户提供游戏内充值或者消费服务,网络游戏运营企业应当严格落实“网络游戏未成年人家长监护工程”的有关规定,提倡网络游戏经营单位在落实“网络游戏未成年人家长监护工程”基础上,设置未成年用户消费限额,限定未成年用户游戏时间,并采取技术措施屏蔽不适宜未成年用户的场景和功能等未成年人限制性条款,为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提供保护。截至2023年4月,我区无获得许可审批的网络游戏运营企业,目前国内网络游戏主要集中在腾讯、盛大、巨人等大型网络运营企业,我委相关职能部门对上述网络游戏企业无行政管辖权。
二、我委对网络游戏相关执法情况
对于参与电脑端网络游戏的未成年人保护,我委以“扫黄打非”、新时代文明实践等工作为抓手,多措并举,细化责任,不断强化文化和旅游市场执法监管,依法查处各类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全力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一是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执法监管力度。在年初制定年度检查计划时,把网吧等人员密集场所作为重点监管对象,每月开展定期巡查,加大检查频次。在此基础上,注重开展放学时段和节假日期间的错时执法检查,对违规接纳未成年人的违法行为进行严肃查处,加重处罚力度。二是开展联合执法,查处违规行为。2022年以来,先后开展了“未成年人保护及校园周边文化市场专项整治行动”、“涉未成年人有害出版物及信息专项整治行动”、“青少年版权保护季行动”、“校园及社会安全防护专项治理行动”等专项行动,充分利用多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加强与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的沟通和协作,不断强化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全面整治文化市场突出问题。三是加大对暴力、色情游戏的监管。通过网上巡查、群众举报等多种途径收集案件线索,坚决查处未经内容审查和备案的境内外网络游戏。四是严厉查处网吧违规接纳未成年人、未按规定核对登记上网消费者有效身份证件或者记录有关上网信息等违法行为,坚决取缔“黑网吧”。目前我区暂未发现无证经营“黑网吧”。五是加强对经营业主的法制宣传教育。责令网吧业主严格按照规定在显著位置张贴未成年人禁入标志,对难以判明是否已成年的消费者,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件。每年定期召开两次以上文化市场经营业主培训会议,重点围绕《未成年人保护法》《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严格要求业主不得触碰道德底线,跨越法律红线。六是积极引导各方参与监督。畅通电话、来访、书面等举报渠道,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全区娱乐场所经营活动的监督。
三、其他建议
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是一个社会问题。一方面,政府、行业要始终把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作为游戏管理的重中之重,扎实推进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工作;另一方面,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需要广大家长、老师更好履行监护教育职责,切实承担起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责任,加强关爱陪护和约束规范,引导孩子们形成良好生活习惯和用网习惯。政府、学校、家庭、企业及社会多维合力,共同预防和制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
下一步,我委将在职责范围内对网络游戏进行监督检查,对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予以处理。再次感谢您对我区网络游戏监管工作的关心,我们将努力营造绿色、健康的网络文化环境,为我区网络游戏监管奉献文化力量。
此复函已经刘强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领衔委员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我们的工作。
重庆市荣昌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2023年4月26日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部门街镇网站
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