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 >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荣卫函〔2025〕50号 重庆市荣昌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区政协十六届五次会议第165156号提案的复函
日期:2025-07-07
字体:【 默认 超大
分享:

范雄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提升群众本地医疗满意度的建议》(第165156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提高门诊诊疗效率,减少医患矛盾的问题。一是启动探索建立预约问诊系统。目前,我区已在区人民医院启动探索建立预问诊系统前期准备工作,进入测试阶段,如果测试通过,预计最快6月份可在部分科室上线试用,待成熟后,将在区级医疗机构推广使用。二是创新门诊服务。目前,我区三家区级医院已开通互联网门诊,患者可通过互联网线上复诊,下一步将指导医院规范互联网医院线上排班,根据线上诊疗人数适当增加线上医生排班人数,不断满足群众就医需求。三是门诊医生弹性排班。目前区级医院已启动弹性排班,如区人民医院、区中医院门诊B超室、慢病门诊患者排队时间较长,医院除派专人引导排队外,同时根据患者人数增加检查室和门诊诊室,分流患者,缩短排队时间。

二、关于优化门诊就诊流程,缩短患者就诊时间的问题。一是开通预约挂号服务。目前有24家医疗机构(区级医院3家,基层医疗机构21家)开通网上预约挂号服务,3家区级医院可通过互联网挂号,21家基层医院可通过微信小程序预约挂号。区人民医院还利用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等手段,提供微信、自助机、现场、电话等多样化预约诊疗服务,落实分时段预约,预约时间段精确到半小时放3个预约号源。同时医共体总院也向医共体分院预留号源,用于危急重症、双向转诊患者等,开通了院前急救绿色通道,方便基层患者就医。二是推行志愿者服务。在区级医院推行志愿者服务,鼓励医务人员、医学生、有爱心的社会人士等,经过培训后为患者提供志愿者服务,其中区人民医院现有注册志愿者843名,在院内定点安排志愿者服务岗位18名,累计服务时长125008.5小时。新增志愿者服务岗位2个,现有重庆市五星级志愿者5名。

三、关于培养医务人员对患者的同理心,改善患者就医体验。一是强化行业作风体系建设。我委完善行业作风体系建设,建立卫生健康系统行业作风建设清单,印发了《荣昌区卫生健康系统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医德医风建设实施方案》,指导各医疗机构加强医德医风教育。二是开展专项整治。近年来,我委相继开展行业作风、医药领域腐败问题和医药购销领域突出问题等集中整治,对医疗过程中不规范行为、不合理检查、不合理用药及医德医风等相关情况开展大排查,建立问题清单64个,对存在问题单位开展回头看,做到举一反三,提升群众满意度。三是强化医德医风教育。全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开展医德医风及法律法规培训181场次,培训医务人员5140余人次;开展以案说法警示教育209场次,警示教育医务人员6151余人次。进一步强化卫生健康系统医德医风,提升医务人员同理心,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四、关于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提高医生的业务水平的问题。一是建立质控体系。我区成立医疗质量控制中心28家,规范指导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医疗质量控制,规范医疗服务。二是开展医疗质量提升行动。2023年,我区开展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2023—2025年),完善制定相关诊疗规范6项,修改完善医疗质量评价标准4项,质控中心现场指导82次,指导36家医疗机构完善制度102项,建立医疗质量评价标准36个,全区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服务能力逐步提升。区人民医院成功建设“五大”区域医疗中心和远程诊疗中心,胸痛中心为全国19家优秀县域胸痛中心之一,卒中中心获得国家脑防委表彰,咯血中心是全市首家区县级中心。三家公立医院与川渝知名医院合作,引进各类专家80余名来荣对口帮扶,指导新增新技术、新项目238项,新增市级科研项目5项,新增SCI文章11篇。建立市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个。咯血和出生缺陷防治2个中心成为全市首个区县级中心。

此复函已经唐敏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我们的工作。


            重庆市荣昌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4年5月22日  

(联系人:何路思,联系电话:46785972)


版权所有:重庆市荣昌区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重庆市荣昌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重庆市荣昌区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

微信公众号

政务微博

ICP备案:渝ICP备2021006398号-1 网站标识码:5002260001 渝公网安备:50022602000107号
提示 智能机器人形象
智能机器人形象
智能问答 政务服务 政策解读 政策问答 便民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