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策文件 > 区政府文件 > 政策原文
  • [ 索号 ]
  • 11500226009341047W/2023-00285
  • [ 发文字号 ]
  • 荣昌府办函〔2023〕40号
  • [ 主题分类 ]
  • 科技、教育
  • [ 体裁分类 ]
  • 公文
  • [ 成文日期 ]
  • 2023-11-27
  • [ 发布日期 ]
  • 2023-11-27
  • [ 发布机构 ]
  • 荣昌区人民政府
  • [ 有性 ]
重庆市荣昌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 2022年履行教育职责自查自评报告的函
日期:2023-11-27
字体:【 默认 超大
分享:


市教委、市政府教育督导室:

按照《重庆市教育委员会重庆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关于印送2023年对区县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方案的函》(渝教函〔2023464号)文件要求,荣昌区认真对照评价要点,对2022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教育工作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情况进行全面自查自评,现将自查自评报告函告如下。

一、荣昌教育基本情况

全区共有各级各类学校269所,其中公办学校172所,民办学校97所。全区中小学在校学生106291人,其中公办80668人,民办17547人;幼儿园在园学生19545人。在职教职工8501人,其中公办6757人,民办1744人。

二、开展自查工作情况

一是印发《重庆市荣昌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2023年区人民政府接受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工作的通知》(荣昌府办工作通知〔202368号),要求区级相关部门和各镇街对照评价重点

1


进行全面自查自评。二是根据自查自评情况,列出问题清单,制定下一步整改措施,以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工作为抓手,推进我区教育高质量发展。

三、履行教育职责情况

(一)领导管理教育工作情况。

一是健全党对教育工作领导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在统筹协调、督促落实方面的作用,定期召开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会议,聚焦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专题调研20余次,梳理全年工作事项25项。举办3期高素质干部研修班,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授课。全面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实施高完中学校书记、校长分设,在全区中小学校配置专职副书记。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牵头召开专题会3次,推进全区中小学完善议事规则、决策程序。高度重视学校意识形态工作,全年专题研究意识形态(含网络安全)工作6次。全面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要求,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学校和干部年度考核、教育系统民主生活会、述职述廉报告和干部选拔任用重要内容。

二是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先后印发《重庆市荣昌区中小学教育质量提升实施方案》《重庆市荣昌区中小学校党组织书记、校长能力素质提升专项行动实施方案》《重庆市荣昌区教师人才队伍“走出去、引进来”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等教育评价改革文件,强化基础支撑。建立区级、部门、基层单位三级督查体系,常态化开展教育评价改革禁止事项自查自纠。切实做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2022年我区14所小学、8所初中(含民办)接受全市义务教育质量监测。

(二)落实教育优先发展工作情况。

一是落实教育投入保障机制。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实现了“两个只增不减”。2022年财政总投入199950万元,年增长率0.34%。一般公共预算生均投入幼儿园达到0.65万元、小学1.9万元、初中2.3万元、高中2.6万元、中职2万元以上。

二是有序推进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以来,紧扣“教育提质”总目标,不断优化教育环境,五年规划目标任务预期能够完成。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如下:

分类

指标

2025年主要目标

202316月完成

学前

教育

在园幼儿数(万人)

2.1

2.1

学前三年毛入园率(%

95

89.68

公办在园幼儿占比(%

55

55.26

义务

教育

在校学生数(万人)

7.2

6.53

其中:普通小学

4.5

4.06

普通初中

2.7

2.47

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

>98.5

100

高中

阶段

教育

在校学生数(万人)

2.45

2.13

其中:普通高中

1.45

1.46

中等职业教育

1

0.67

高中阶段毛入学率(%

>98.50

98.96

人力

资源

开发

人均受教育年限(年)

13.5

13

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12

11

三是加快智慧教育服务体系建设。按照教育数字化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教育数字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思路,实施教育数字化建设工程。构建智慧教育平台,建设校园网、计算机教室、师生电子备课(阅览)室、班级多媒体教学设备,校园网建设达到100%,班班通教室配备率达100%,教学用生机比达到10012.8

(三)统筹推进教育发展工作情况。

一是完善特殊教育、专门教育保障机制。巩固、提高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2022年荣昌区6-16周岁残疾儿608人,已毕业27人,特校就读167人,随班就读298人,送教上门90人,因身体原因缓学22人,失联1人,死亡2人,出国1人,入学率99.28%,安置率100%。积极筹备成立荣昌区专门教育指导委员会,适时启动专门教育学校修建。

二是推进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创建工作。成立“两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先后召开15次专题会议,印发《荣昌区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实施方案》《中共重庆市荣昌区委办公室重庆市荣昌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创建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进一步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书,持续深化“两区”创建工作。

三是完善普及普惠性学前教育保障机制。按照“加密幼教”原则,着力推进镇街公办幼儿园规划与建设,新、改(扩)建琳昌上上城幼儿园、吴家镇中心幼儿园、玉带路小学附属幼儿园等8所,现已投入使用6所。持续教师队伍建设,考核分配8名学前公费师范生到农村幼儿园任教。2022年全区公办在园幼儿占比达50.05%,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90.50%,学前三年毛入园达93.88%以上。

四是全面保障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尔雅小学、高新区实验小学、桂花园小学二校区建设项目已完工并投入使用。加大优秀教师招引力度,新引进90名高层次人才,其中含硕士研究生45名。考核分配44名全科教师到农村小学任教,城乡学校师资得到补充。

五是深入推动“双减”落地落实。落实“5+2”课后服务制度,加强课后服务特色课程项目培育,聘请校外专业教师110余人,开设美育、体育、劳动类课程及社团活动。规范校外培训机构行为,向社会发布《致全区中小学生和家长的一封信》8543份;设置“二维码随手拍”投诉举报通道,对收到的举报线索,快速核查处理;开展“监管护苗”专项行动,聚焦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收费、合同使用、安全隐患排查等问题对校外培训机构进行全覆盖检查,检查机构103所次,查处违法违规行为10起,公开通报5起。

六是不断提升高中阶段学校办学条件。新建成并投用荣昌中学黄金坡校区、西大附中荣昌实验学校,新增高中学位6000余个,严格控制高中学校招生规模,全区普通高中阶段大班额问题有效解决;优化高中教育资源配置,区财政投入4965余万元,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推进中职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工程,荣昌区职业教育中心生均用地面积达到37.69平方米、生均校舍建筑面积达到25.53平方米,均已达到市级监测标准。

七是持续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根据学校生源情况对教职工编制适时调整。实施教师人才队伍“走出去、引进来”专项行动,举办8期高素质研修班培训,培训1500余人次。加大教师交流轮岗力度,66名各学段各学科教师参与支教、交流和跟岗锻炼。严格落实中小学校教师平均工资收入不低于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政策。按标准足额拨付教师继续教育经费,制定50余项师培项目。

(四)维护校园安全稳定情况。

一是落实校园安全责任。区政府常务会议定期听取教育系统安全工作汇报,研究解决安全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调度处置突发信访稳定事件。构筑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校园安全网络体系,对校园周边环境开展常态化、全覆盖隐患排查600余校次。印发《荣昌区2022年预防学生溺水专项督检工作方案》《防范中小学生欺凌专项治理行动工作方案》《荣昌区教育系统加强预防校园性侵害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进一步明确部门、镇(街)、学校职责,落实工作举措,有效防范侵害未成年学生及学生非正常死亡事件发生,2022年以来荣昌区教育系统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

二是不断完善涉校涉生安全事故防控措施。强化校园基础性建设,投入资金2000余万元,采用聘用校园保安、临交通主干道学校安装可升降防冲撞柱、安装校园防坠落设施等方式,进一步提高校园安全防范水平,全区学校严格落实封闭式管理;设置“护学岗”,组织1000余名教职工、家长志愿者,参与协助维持上学、放学期间学校周边交通秩序。加强校园安全日常管理,印发《2022年度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计划》,采取“四不两直”等方式到校开展安全检查300余校次,对发现安全隐患逐一销号;强化校园安全隐患专项排查整治,上好每周安全课,开展卫生防疫、防溺水、防诈骗、道路交通、消防安全、预防欺凌、心理健康等专题教育。开展好学校法治教育,加强青少年普法工作,开足开齐法治教育课,发挥法治副校长、校外禁毒辅导员作用,到校开展法治专题讲座100余校次;建立“家校互联平台”,开展“带法回家”“大手小手互牵”等活动,推动家校互动式学习。

四、工作成效和经验做法

2022年以来,全区教育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力推动教育现代化工作。

一是党建引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成功创建首批重庆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共同体;重点抓好校级干部、优秀班主任、骨干教师等“三支队伍”建设,成功申报1个市级特级教师工作室,获评1名市级学科技术带头人、7名市级学科名师、20名市级骨干教师;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十个一”专项行动,签订师德师风承诺书8000余份。

二是立德树人,全面推进五育融合。荣昌初级中学“养正”德育实践、玉屏实验小学“我劳动我成长”活动创建为第三届市级德育品牌。遴选80余件师生科技创新作品参加市级评选,智育水平稳步提升。尔雅小学等4所学校分别创建为市级篮球、足球和艺术特色学校,仁义中学校舞蹈《烈火雄鹰》参加第三届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小使者舞蹈展示荣获全国一等奖。劳动教育持续推进,承办市级、渝西片区中小学劳动教育课博交流展示活动;累计投入200余万元加强校园心理咨询室建设,为师生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三是深化改革,扩大优质资源供给。扩大川南渝西教育共同体规模,川南渝西教育共同体区县由原来的4个增加至11个;实施荣昌区与浙江省越城区教育合作,签订《教育合作协议》,建立了跨区域教育合作机制;区政府印发《荣昌区深入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232025年)》,积极推进教育理念现代化、育人方式现代化、教学管理现代化、师资队伍现代化、评价机制现代化,努力建设具有荣昌辨识度的现代化教育强区。

五、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2022年以来,我区各级各类教育取得新成绩、实现新发展,但与人民群众的期盼相比还有差距,一是优质教育资源依然短缺,二是教育经费投入保障压力较大,三是教师队伍建设仍需加强。今后,我区将聚焦“五化五工程”建设目标,从以下五个方面努力抓好整改提高,力促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深入实施现代化教育理念构建工程。全面落实中小学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做好互联网时代的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推进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落实党组织书记、校长牵头抓思政课机制。推进学校党建工作具象化,提升党建解决问题、促进发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是深入实施现代化五育融合提升工程。推进“德育品牌项目创建工程”。深化“一校一品”建设,推进非遗文化进校园。培育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持续开展校园长跑、大课间活动。巩固“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成果。

三是深入实施现代化师资队伍提质工程。建立师德师风“赛马比拼”机制,表彰一批“海棠园丁”高素质专业化教师,授牌一批“尔雅”示范学校。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师资队伍,开展教师队伍“走出去、引进来”和校长能力素质提升专项行动,深入推进中小学校长教师交流轮岗。

四是深入实施现代化教育体系建设工程。优化公办幼儿园规划布局,提高民办幼儿园办学质量。提升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水平,持续巩固“双减”成果,继续加强“五项”管理,提高学业质量。推进普通高中教育特色多样发展,成功创建市级双优中职学校。

五是深入实施现代化教育领域改革工程。推进教育领域数字化改革,迭代升级荣昌智慧教育平台。继续加大川南渝西教育共同体的深度合作。建好首批成渝地区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试验区。推进现代化办学模式改革,加大集团化办学、学区化管理和城乡学校共同体建设力度。

                          重庆市荣昌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1030日    


版权所有:重庆市荣昌区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重庆市荣昌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重庆市荣昌区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

微信公众号

政务微博

ICP备案:渝ICP备2021006398号-1 网站标识码:5002260001 渝公网安备:50022602000107号
提示 智能机器人形象
智能机器人形象
智能问答 政务服务 政策解读 政策问答 便民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