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规划信息
  • [ 索号 ]
  • 11500226009341047W/2022-00094
  • [ 发文字号 ]
  • 荣昌府办发〔2022〕27号
  • [ 主题分类 ]
  • 旅游、服务业
  • [ 体裁分类 ]
  • 规划
  • [ 成文日期 ]
  • 2022-04-26
  • [ 发布日期 ]
  • 2022-05-11
  • [ 发布机构 ]
  • 荣昌区人民政府
  • [ 有性 ]
重庆市荣昌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重庆市荣昌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日期:2022-05-11
字体:【 默认 超大
分享:

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重庆市荣昌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已经区第十八届人民政府第7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重庆市荣昌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426

(此件公开发布)


重庆市荣昌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

目 录

第一章 发展环境 4

第一节 发展基础 4

第二节 存在问题 6

第三节 面临形势 7

第二章 总体思路 10

第一节 指导思想 10

第二节 基本原则 10

节 发展目标 11

第三章 优化现代服务业布局 14

第四章 构建现代服务业体系 18

第一节 做大培强生产性服务业 18

(一)农牧科技服务。 18

(二)现代物流。 24

(三)金融服务。 27

(四)科研服务。 29

(五)专业服务。 31

第二节 巩固提升生活性服务业 33

(一)商贸服务。 33

(二)文体旅游。 38

(三)教育服务。 43

(四)健康服务。 46

(五)社区服务。 47

第五章 构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支撑体系 50

第一节 企业培育 50

第二节招商引资 50

第三节创新支撑 52

节 融合发展 53

节 环境优化 54

第六节开放合作 55

节 品牌塑造 56

第六章 保障措施 58

第一节 加强组织领导 58

第二节 加强政策支持 58

第三节 强化要素保障 59

第四节 完善监测考核 60


十四五”时期2021—2025荣昌区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历史性变化新要求的重要时期,是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赋予重庆新定位、新使命的关键时期,科学编制和实施好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对于荣昌区打造创新发展新平台、产业经济新高地、开放融合新格局、绿色宜居新家园,全面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要增长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贯彻落实国家、市的战略部署,进一步明确荣昌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思路、目标、方向和重点,依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重庆市服务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重庆市荣昌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文件,制定本规划,规划期为2021年至2025年,展望2035年。

第一章 发展环境

十三五”以来,荣昌区服务业发展稳健有力,规模不断扩大,内部结构持续优化,新产业、新业态应运而生,竞相勃发,开启了新阶段下全区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和经济水平整体提升的新局面,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惠民生成效显著。

第一节 发展基础

服务业规模持续壮大。“十三五”期间,荣昌服务业发展总体呈增长趋势,规模不断壮大,发展效益不断提升。2020年全区服务业增加值达到262.57亿元,较“十二五”末增加184.18亿元,实现年均增长27.4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区生产总值比重22.3%提升至36.9%,已经成为推动荣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服务从业人员约15.3万人,比第二产业多3.7万人;服务业完成投资103.3亿元,占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41.81%,对稳投资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1-1 2016—2020年荣昌区服务业增加值及增速

服务业结构不断优化。“十三五”期间,荣昌的商贸、物流、文旅、金融四大主导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逐步提高。传统商贸持续壮大,全区现有限上贸易企业231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保持年均增长11.14电子商务发展迅速,荣获“市级电子商务示范区”,电商交易额突破40亿元。现代物流稳步发展,全区登记注册物流企业及个体户180余家,建有川南渝西综合物流园、远宏物流园和渝西国际商贸物流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达到19.76亿元。文旅产业特色发展,大荣寨社区入选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安陶小镇、夏布小镇成为首批全市非遗特色小镇,古佛山景区建成开放2020接待游客人数突破8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2.38亿元。金融市场稳健运行,全区金融机构达到372020年全区金融业增加值达到18.96亿元,金融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

服务业环境更加完善。制定出台加快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支持金融服务、现代物流、科技创新、人才引进等系列政策措施。围绕高端服务业亿元以上重点项目加大投资力度,建成投用康宁广场、黄桷树购物广场、安陶小镇等服务业载体。服务品牌更加响亮,获评“中国卤鹅之乡”,荣昌美食获得各类国家级奖项、荣誉71个,拥有地理标志产品3个,重庆老字号10家,荣昌美食已经成为一张名片。

第二节 存在问题

荣昌区服务业发展已经具备了一定基础,形成了一定规模,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整体发展水平不足。荣昌区服务业占GDP比重不足40%,低于全市53.2%的水平,与周围地区相比也处于相对较低水平。二是内部结构不尽合理。荣昌区非营利性服务业、批发零售业、房地产业、住宿餐饮业等行业占比达到62.2%,生产性服务业的比重远低于全市50%的水平,金融型、信息型、科技型服务业发展滞后,支撑不了制造业高端化进程。三是融合创新发展不够。荣昌区信息科技等创新平台和服务领域尚未有效搭建和拓展,高新区面临前端的科研设计、后端的销售“两头在外”等困境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农业的融合程度较低,设计、营销、配送、售后服务等服务业态还不能有效满足制造业的服务需求。四是发展体制机制待完善。随着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现有服务、监管机制不能完全满足新兴服务行业如科技研发、会计、法律、环保等发展需要

第三节 面临形势

十四五”时期,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对荣昌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提出新要求、带来新机遇、构成新挑战。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创新驱动为荣昌服务业注入发展新动力。服务科技化,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新一轮科技革命重塑全球生产、消费、运输与交付体系,推动服务网络化、平台化、智能化,加速服务内容、业态和商业模式创新,引发服务业创新升级。制造服务化,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加速制造服务化进程双循环发展格局加快构建,为荣昌服务业拓宽新市场。消费结构、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将全面升级,内需和消费将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为荣昌推动消费提质扩容创造良好条件,为荣昌发展商贸物流、特色美食、文化旅游、生猪大数据服务等产业提供了做强做优的市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全市“一区两群”、泸内荣永协同发展建设,为荣昌服务业拓展新空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纵深推进,荣昌处于成渝地区关键位置作为主城都市区桥头堡,为荣昌服务业融入区域发展,开展产业互动合作、交叉重组、差异互补、配套协同提供发展空间,发挥成渝两大中心城市之间桥梁纽带作用。重庆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为荣昌服务业指明新方向。重庆市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不断优化消费供给,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升级,为荣昌促进商旅文体、线上线下、内贸外贸融合,发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指明新方向。

综观国内外形势,荣昌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对荣昌服务业“优结构“提质量”带来较大力。外部不确定性和风险因素明显增多,国内结构调整阵痛、要素成本上升导致企业经营压力大等老问题尚未得到有效化解,一些新问题又有所凸显给荣昌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带来较大不确定性。要素资源束缚趋紧,对荣昌服务业“破瓶颈”“补短板”带来较大压力。荣昌服务业发展所需的人、财、地等要素日趋受限,尤其近年来人口流失加剧,人力支撑和人口消费支撑服务业发展愈加困难,对服务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区域竞争日趋激烈,对荣昌服务业“聚资源”“提能级”带来较大制约。周边区县纷纷把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摆上重要位置,市场、资本、人才、技术等领域的竞争压力加大荣昌区服务业总体还是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和功能提升阶段,以传统服务业为主,与周边区县相比差距较大。

十四五”时期,外部环境复杂严峻,机遇与挑战并存,仍是荣昌服务业加快追赶超越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长期向好的发展趋势不会改变。要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夯基础、补短板、强弱项,保持战斗定力,推进荣昌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第二章 总体思路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坚持“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要指示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以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居民高品质生活为导向,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构建优质高效、布局合理、融合共享的现代服务产业体系,促进服务业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迈上新台阶,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第二节 基本原则

坚持创新驱动、融合发展。抢抓产业跨界融合发展新机遇,推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向制造业生产全流程、全产业链渗透,发挥“服务制造”组合效应,推进服务业与农业、制造业之间的深度融合。

坚持市场主导、高端发展。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促进各类服务业发展要素协同互动、高效配置,依靠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服务业迈向高端。以“标准化+”促进服务质量提升,打造“荣昌服务”品牌,聚焦商贸、物流、金融等服务功能,提高荣昌服务生产的竞争力,提升生活性服务的精细化、品质化水平。

坚持重点突破、特色发展。聚焦农牧高新、物流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补齐产业发展短板,形成优势行业和领域,带动现代服务业全面发展。发挥荣昌比较优势,培育特色化服务,围绕城区、高新区建设服务业集聚区,增强集聚辐射和示范带动效应。

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发展。打破制约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推动制度体系和发展环境系统性优化,构建一流营商环境。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大力发展服务贸易,适应需求结构变化和消费升级趋势,推进服务业转型升级与要素禀赋升级,满足人民对高质量产品和服务的需要。

节 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十四五”期间,基本建立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体系,支撑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竞争力提升的功能显著增强,通过服务功能的完善带动提升荣昌在区域发展中的价值和影响力,基本建成国家畜牧科技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腹地重要商务中心物流枢纽节点和消费中心城市、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周末休闲旅游目的地,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2.具体目标

——总量扩大,质效提升。“十四五”期间,服务业增加值保持年均增速8.8%,占全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0以上形成农牧科技服务、现代物流、现代金融、商贸文旅等产业集群,服务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引擎。

——结构优化,升级显著。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高端化、国际化发展,农牧科技服务、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等重点服务业增速高于服务业增速,科研服务、专业服务等优势产业规模快速壮大;生活性服务业向便利化、精细化、品质化发展,商贸服务、文体旅游、社区服务等传统产业涌现新业态、新模式。

——功能提升,贡献增强。创新服务、要素集聚、资源配置、枢纽辐射功能进一步完善,现代服务业标准化、品牌化发展水平显著提升,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农业等在更高水平上实现有机融合,服务业对全区税收的贡献率达70%左右,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40上,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有力保障。

——品牌凸显,布局合理。扩大荣昌服务业影响力,提升品牌化发展意识,完善服务标准,强化品牌引领,打造一批具有区域影响力、竞争力和地方特色的“荣昌服务”品牌;基本形成荣昌现代服务业以“一核两带多点为主导空间布局,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服务业特色小镇等集聚平台建设取得突破。

2-1 荣昌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目标

指标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2020

2025

指标属性

总量指标

1

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速

27.4*

8.8*

预期性

2

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

亿元

16.02

30

预期性

结构质量

3

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

36.9

>40

预期性

4

服务业劳动生产率

万元

13

预期性

5

服务业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

35

40

预期性

6

服务业对全区税收的贡献率

65.2

70

预期性

重点行业

7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速

11.1*

9.5*

预期性

8

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

亿元

60.27

90

预期性

9

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

亿元

44

70

预期性

10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

亿元

19.76

30

预期性

11

旅游业总收入

亿元

42.38

110

预期性

12

金融业增加值

亿元

18.96

22

预期性

13

规模以上科技服务业营业收入

亿元

3

预期性

14

规模以上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

亿元

20

预期性

15

网络零售交易额

亿元

27

50

预期性

16

健康服务业增加值

亿元

70

90

预期性

备注:1.带为规划期平均数;2.重点行业增加值、营业收入、交易额均为2020年价。3.—表示暂无数据。

第三章 优化现代服务业布局

充分结合荣昌区产业基础,加快形成布局合理的服务业梯次发展结构,发挥区域特色优势,着力提升区域竞争力和城市整体服务功能,打造高度集聚、错位发展、优势互补、功能完善的服务业空间形态,打造“一核两带多点”的服务业空间布局。

1.一核:以城区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围绕城区集聚功能,依托多样化的政策扶持,加快推进服务业集聚。依托荣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校等平台,重点发展畜牧科技、检验检测、软件信息、研发设计等服务业。依托黄桷树商圈、北部新城商圈、黄金坡商圈,重点发展现代商贸、商务服务、现代金融等服务业,加快建设商贸商务集聚区。

2.两带:濑溪河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引领带、沿成渝铁现代物流特色发展带。

濑溪河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引领带:从北边万灵镇到南边清镇,以濑溪河两岸为核心,在濑溪河东岸沿线布局建设金融保险、房地产、中介服务、信息服务、管理咨询、科研和综合技术服务、会议展览、国际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在濑溪河西岸沿线和高升桥水库周边区域布局建设康养、文化体育、教育培训、医疗服务、休闲娱乐等现代服务业。

沿成渝铁路现代物流特色发展带:从东边峰高街道到西边盘龙镇,依托沿成渝铁路布局的高新区板桥片区、高新区荣隆片区、高新区广富片区、板桥物流园、不锈钢基地等重点园区、产业基地,重在“做大做强”。结合大内高速等建设,规划布局物流枢纽,在广顺安富一带布局建设川南渝西综合物流园,设立海关办事机构、公共保税仓库等开放服务平台,发展多式联运、国际货代、网络货运平台等现代物流业,大力发展大宗货物中转、化学品、有色金属等专业物流和快递物流。

3多点:构建各具特色的服务业集聚点。

新城金融服务业集聚区。重点发展大型金融机构和新型要素平台的运营中心、金融信息与技术服务业、互联网金融及新型金融业、金融外包服务业等生产性服务业,汇集高科技企业,形成以“金融科技”为特色的新兴产业基地集聚区。

新城会展集中区。实施荣昌会展品牌建设计划,围绕荣昌陶、荣昌夏布、荣昌折扇三大国家级非遗资源,打造专业品牌文化会展,大力引进知名会展策划、主办、服务企业,形成集展览、会议、食宿、购物、商务、文化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新型会展商务区。

新城专业服务集聚区。引进一批专业服务机构,重点发展生猪大数据服务、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法律、资产评估、会计、审计、管理咨询等专业咨询服务,引导一般性中介服务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形成专业服务集聚区。

黄金坡CBD、黄桷树历史文化商圈、北部新城智慧商圈、康宁广场智慧商圈等商业区。重点打造黄金坡CBD、黄桷树历史文化商圈、北部新城智慧商圈、康宁广场智慧商圈等商业区,建设商业综合体、购物中心、主题商业街区、品牌专卖店、精品超市、特色商业主力店,扩大商圈的集聚效应,重点发展零售、餐饮住宿、商务服务等;打造黄金坡商圈,加快荣昌北站商务区开发建设,发挥高铁枢纽的带动作用,重点发展以电子商务、商务办公、文化创意、综合商业等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形成大型交通枢纽区和多功能城市中心。

东湖片区康养产业区。推动东湖片区康养产业发展,发展治未病、康复等多元化服务,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宜居康养之地。

川南渝西综合物流园、渝西国际冷链物流中心、荣昌区电商快递物流产业园等物流园区。集中发展国际物流及相关产业,打造区域物流枢纽、物流集散中心、贸易中心,大力发展供应链物流、冷链物流、电商物流、绿色物流等现代物流业态。

万灵古镇、安陶小镇、夏布小镇、古佛山等文旅景点。依托万灵古镇、安陶小镇、夏布小镇、古佛山等重点旅游景区景点,构建川南渝西特色文化旅游精品线路,形成体验荣昌人文、美食、休闲全域旅游体系,打造成渝地区文化休闲、生态观光、康养度假旅游目的地。

31 荣昌区服务业“一核两带多点”空间布局

第四章 构建现代服务业体系

顺应技术革命、产业变革、消费升级的趋势,主动融入全球服务分工体系和重大发展战略,着力构建“2+X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体系,做大培强农牧科技服务、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科研服务、专业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巩固提生商贸服务、文体旅游、教育服务、健康服务、社会服务等生活服务业,推动产业迈向高端、彰显特色。

4-1 荣昌“2+X”服务业体系

第一节 做大培强生产性服务业

(一)农牧科技服务。

1.发展思路与目标。

加快建设国家畜牧科技城,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畜牧兽医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应用中心,重点发展生猪大数据、生猪技术创新、畜禽种业创新、农业科技等服务。到2025年,实现农牧科技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20亿元。

2.发展重点。

生猪大数据服务。加快建设国家生猪大数据中心搭建生猪单品数据资源中心、安全中心、应用中心、运营中心及创新中心“五大中心”组织架构建设“全国生猪产业数字信息港”。构建覆盖全国各区域、产业全链条的多维度数据采集体系、数据标准体系和数据安全体系,打造生猪数字“航母”,为全国生猪稳产保供提供决策参考。探索数据标准化、资讯化、产品化、资产化等应用,建设“全国生猪监管区块链签章认证中心”、“生猪数字金融应用中心”、生猪大数据云服务中心和生猪征信服务中心,打造生猪产业区块链技术溯源平台,实现生猪养殖从投入品到百姓餐桌全程监管,更加智能化、精细化,保障食品安全。依托国家(重庆)生猪交易市场和国家生猪大数据中心数据信息资源,开发生猪价格指数、以指数为标的物的价格指数保险、生猪期货交易、运输保险等,推进猪产业链的数据信用金融服务,与央企合作开展普惠金融、普通险和定制险,建立起生猪全产业链上的金融保险服务体系。

生猪技术创新服务。依托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建设饲用抗生素替代品研发中心、生猪智慧养殖研发与示范中心、地方猪遗传资源保护监测中心等生猪产业链相关技研发术中心,形成现代养猪工程技术和颠覆性技术的攻坚体制,联合相关科研机构,围绕畜禽猪深化动物科学遗传育种与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工业、畜牧兽医疫病防控、动物养殖环境与装备工程、畜牧智能数据开发与应用等五大领域的科研创新与应用研究,建设多个国家级科研平台、研发试制中心和生猪产业大数据体系,攻克育种、繁殖、疫病防控等领域关键技术,实现农牧全产业链创新,打造支撑国家畜牧科技城发展的硬核。

畜禽种业创新服务。大力创建国家区域性畜禽种业创新中心,加强荣昌猪兔、、蜂等主要畜禽种质资源保存与利用、育种创新、品种检测测试与展示示范、良种繁育等能力建设强化荣昌猪等优质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建设国家级和市级保种场、保护区、基因库。以荣昌猪为主品种,汇聚政产学研资源,组建核心研发实验室和“育繁推”联合体,实施良种遗传改良和种业产业化工程,加大新品系培育和新用途新产品研发,打造全国华系种猪供种高地,加强提升生猪种业国际竞争力。利用提纯复壮、杂交选育、基因重组等技术,加大新品系培育和新用途新产品研发,提升荣昌猪等地方猪种性能。通过打造国家区域性畜禽种业创新中心,抢占动物基因工程制高点,推动生猪种业产业化,提升华系种猪竞争力。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推进生猪种业产业化。建设国家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

农业科技服务。整合优化农业科技资源配置,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增强农业科技服务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带动力。加快搭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支持在荣涉农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发展,推动“校地”“校企”科技合作,共建实验室和科研基地,搭建农业产业协同创新平台;鼓励企业在新品种培育、新产品研发、新业态拓展等方面加大投入,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建设成渝地区农牧高新技术一体化交易市场和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区。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推动政府与科研机构、企业间成果信息的互通共享,建立覆盖全区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一批科技创新、集成示范、推广运用、教育培训和辐射带动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科技集成示范基地,加强农技人员培训,创新服务方式方法,提高服务水平与服务效果。推进智慧农业建设,打造生猪数字化、智能化的荣昌示范,开展智慧农业“四大行动”推广应用,实施荣昌血橙出口产业园智能化、“5G+农业”智能化等项目。

4-2 农牧科技重点项目布局图

专栏41 农牧科技服务重点项目

重牧硅谷”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双创服务产业园。完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众创空间、加速器(新型研发机构办公和成果展示区域)、科技产业园(科技人员、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和孵化企业产品展示销售门店)。

国家生猪大数据中心。建设“一体系、两系统、三平台”:即国家生猪单品数字资源体系;国家生猪大数据动态采集系统和综合管理系统;生猪大数据人才培养平台、生猪数字产业孵化平台和生猪产业创新平台。

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总部及研发服务平台。建设技术创新中心总部1个、建设饲用抗生素替代品研发中心、生猪智慧养殖研发与示范中心、地方猪遗传资源保护监测中心、精准动物疫苗创制中心、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研发中心等生猪产业链相关技研发术中心5个。

国家区域性(重庆荣昌)种业创新中心。建设生猪、白鹅、种兔等畜禽种业基因库及创新平台,购置生产、检验检测设备,完善道路、绿化、室外综合管网等配套设施。

国家生物安全用全人抗体动物重大基础设施。建设SPF级全人抗体猪生产储备基地、P3级动物实验室、抗体GMP生产车间及存储仓库、附属配套设施等;购置仪器设备,完善相关配套设施。

中国农科院西部兽医研究所。建设西部兽医研究所大楼及购置仪器设备。购置生产、检验检测设备,完善道路、绿化、室外综合管网等配套设施。

创新创业畜牧科技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完善“众创空间加速器科技产业园公共配套设施”创新创业物理管理平台和功能服务平台体系。

国家畜牧科技城动物科技产业园。发挥双河街道九峰山科研基地集聚的特色生物育种、品种遗传改良、生物医药创制与中试、非粮饲料开发、健康养殖等科研试验示范与服务功能,引领科技创新机构和企业在其周边集中开展,使之成为与国际接轨、国内领先的集实验动物生产、应用、科技创新和产业开发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生物产业科技服务基地。

生猪智慧养殖示范基地。建设生猪养殖数据收集平台,新建改造慧养殖试验猪场多个,形成智慧畜禽养殖试验区,针对猪种、猪场规模、智能化程度等关键,围绕养殖、防疫建立科学模型,打造生猪智慧养殖示范基地

内江荣昌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集农牧科技研发、农业高新技术服务、农业创新创业企业孵化、农业专业人才培养于一体的农牧科技新城。

一院一校”畜牧创新平台。依托重庆市畜牧科学院和西南大学荣昌校区,建设科教创新园区和国家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国家生猪抗体药物研发中心、重庆中兽药评价中心;建设双河九峰山科研基地,推进医用动物转化应用系统和全人源化抗体药物开发平台、实验用猪种子中心等项目建设。支持西南大学荣昌校区建设畜牧特色多学科、多学院,推进长江上游种质创新大科学装置、新农科人才培育实践基地等建设。建设畜牧大数据学院和国家级教学实验中心,培养“畜牧大数据”复合型创新人才。

(二)现代物流。

1.发展思路及目标。

推进现代物流创新发展,提升物流信息化、标准化、网络化、智慧化水平,建设高效快捷安全绿色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着力推进供应链管理、第三方物流、航运衍生服务等,建设高效便捷、通达顺畅、绿色安全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打造成渝腹心物流枢纽节点。到2025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达到30亿元。

2.发展重点。

建设成渝腹心物流枢纽节点。优化物流园区和配送中心,畅通物流主通道,借力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渝满俄等国际物流通道,畅通向北向西向南出境通道,推进建设荣昌无水港,强化与果园港、泸州港对接,通过长江黄金水道做强东向通道,借助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扩大南向通道。推进川南渝西区域性物流集散中心、川南渝西综合物流园、渝西国际冷链物流中心、板桥物流园、荣隆食品物流中心、吴家农副产品冷链分拨中心、河包粉条集散中心等等物流平台建设,培育一批重点生产服务型物流园区和配送中心,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城乡配送、冷链物流、快递物流、农产品物流等物流业态。

拓展物流新业态新模式。鼓励发展电商物流、冷链物流、保税物流、即时物流、数字物流、智能物流、平台物流、协同物流、共享物流、末端物流、快递配送等细分模式发展。完善现代供应链、快递物流、冷链运输等专业化服务网络,形成多梯度全覆盖的物流服务网络,满足不断分层化、分散化和细化的物流需求。积极发展第四方物流。推进智能化改造和上下游标准衔接,鼓励物流、快递企业融入制造业采购、生产、仓储、分销、配送等环节,持续推进降本增效。

4-3 现代物流重点项目布局图



专栏42 现代物流重点项目

渝西国际商贸物流港。渝西国际商贸物流港是一座建设标准高、功能齐全的大型冷库群和农副产品综合市场,规划有冷链、物流、检验检疫、仓储、电子商务、加工、专业市场交易、供应链金融、综合服务九大价值平台。

川南渝西综合物流园。规划建设大宗物资仓储中心、荣昌城乡共同配送中心项目、永荣冷链物流中心项目。打造辐射西南地区大宗物资运输、装卸、仓储、加工、分拨、交易的川南渝西物流集散枢纽中心。

渝西川东农畜产品配送中心。建设以蔬菜、柑橘、柠檬、畜禽等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仓储、冷链物流、交易集散地,打造高集聚、强辐射、现代化渝西菜篮子、果篮子、肉篮子保供基地,建成渝西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辐射带动大足、永川、潼南及四川内江、安岳、泸州等区市县优质农产品生产。

渝西国际冷链物流中心:定位为川南渝西区域性冷链物流中心与冷冻食品加工集散中心。规划有冷链、物流、检验检疫、仓储、电子商务、加工、专业市场交易、综合服务等九大功能。

荣昌粮食仓储物流项目。建设高大平房仓、机械库及维修车间、仓储物流配送中心、米厂等。

荣昌区国家应急物资(猪肉)储备中心。建设区域应急物资运输组织中心、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

荣昌区电商快递物流产业园。打造智慧物流、信息平台及快消食品电子商务一体化发展的电商物流综合园区。

(三)金融服务。

1.发展思路与目标。

以服务实体经济和服务人民生活为本,积极引进各类金融机构和专业服务机构在荣设点,创新金融模式,提升金融服务的便利性和民众获得感,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金融服务高地。2025年,集聚金融服务机构40家,进一步增强荣昌金融机构抗风险能力,金融业增加值达到22亿元

2.发展重点。

丰富金融服务业态。以新城金融服务业总部聚集区为重点,集中小片区域,大力引进银行保险、证券及新兴地方金融机构、金融科技公司等来荣设立网点。发展生猪服务金融,依托国家(重庆)生猪交易市场和国家生猪大数据中心数据信息资源,建立起生猪全产业链上的金融保险服务体系,开发生猪价格指数、以指数为标的物的价格指数保险、生猪期货交易、运输保险等生猪融服务。发展产业金融,重点围绕消费品、智能装备、电子信息、新材料等核心产业,重点发展供应链金融、产业基金、资本市场融资等金融服务。发展金融租赁,引进金融租赁公司和融资租赁公司,开展大型制造设备、施工设备、运输工具、生产线等融资租赁服务。发展互联网金融,积极发展区块链、第三方支付、网络保险、移动支付等新兴互联网金融业态。发展普惠金融,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推进小额贷款保证保险、中小微企业转贷应急周转资金、“险资直投”支农支小贷款等。发展绿色金融,推动绿色信贷加快发展,支持金融机构参与合同能源管理融资服务,探索发展碳交易,鼓励发展排污权交易。

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充分利用改革试点契机,推动财政支持深化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和重庆生猪金融创新试点区建设,打造荣昌区金融服务创新平台,建立完善线上线下政金企对接交流平台。支持在荣金融机构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金融体系与供给体系、需求体系的适配性。完善金融融资服务功能,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搭建网络融资供求平台,围绕区内重大战略部署和重点项目,支持“1+3+1”产业集群,加大对中小微企业信贷支持力度。强化融资担保,建立完善政府融资担保体系,用好用活政府增信、风险公担的融易贷”等各类资金,发展普惠助农金融,增强支小支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专栏43 金融服务重点项目

国际畜牧科技金融中心。开发生猪价格指数、以指数为标的物的价格指数保险、生猪期货交易、运输保险等生猪金融服务。

新城金融服务集聚区。加快建设新城金融服务集聚区,重点发展大型金融机构和新型要素平台的运营中心、金融信息与技术服务业、互联网金融及新型金融业、金融外包服务业等生产性服务业,汇集高科技企业,形成以“金融科技”为特色的新兴产业基地集聚区。

(四)科研服务。

1.发展思路与目标。

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打造科技创新中心,培育一批科技研发服务平台,加快完善覆盖创新全链条的研发设计、技术转移、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体系。2025年,培育市级及以上研发平台80家。

2.发展重点。

研发设计。围绕养猪科学、电子电路、陶瓷产业等特色产业,依托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建设荣昌高新区科创中心,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畜牧科技创新中心、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陶瓷创新中心、具有西部影响力的电子电路创新中心、具有成渝地区影响力的生物医药创新中心及具有川南渝西影响力的装备制造创新中心,加快形成科技创新方阵,创新集聚的创新型园区,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技创新桥头堡和自主创新示范区。推进科技创新核心区建设,布局双创中心、孵化中心、总部中心、研发中心、展览中心、中央公园等项目,发展研究开发、工业设计、创业孵化、技术转移、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等服务。推动在线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促进知识共享、成果转化、技术和知识产权交易。围绕“6+1”产业,搭建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引导区内企业研发中心和引进区内外研发机构入驻,培育一批市级科技创新研发平台,支持认定一批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

检验检测。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等领域,培育一批融合分析实验、标准研制、技术研发、培训咨询等多功能检验检测和高附加值服务机构,拓展检验检测机构服务范围。依托重庆华衡检测认证技术有限公司、重庆市畜牧科学院、西南大学荣昌校区等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发展支持农牧高新、电子信息、新材料等领域的检验检测,引入设计孵化、检验检测认证、标准研修、培训考试、仪器设备耗材展示销售及售后等服务,全面打造“一站式”综合服务体系。积极推动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发展“互联网检测认证服务”模式,为技术创新和质量管控提供全过程检验检测服务。提升检验检测认证能力,支持区内相关机构积极参与疫病监测、动物疫苗、动物实验等领域国际国内相关检验检测标准制定工作,争取国内外知名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落户,推动国际间标准互认。

专栏44 服务重点项目

科创中心建设项目。利用万佛寺水库良好的水体生态体系,建设综合体,设立集企业孵化、科技研发、高端人才等于一体的创新中心、会议中心、人才中心、孵化中心、展示中心。

陶瓷科技(科研)成果转化中心。在荣昌高新区建设陶瓷科技科研成果转化中心,引入陶瓷科技研发企业,开展陶瓷科技方面的技术交易、人才智库、科技服务、科技金融、设备共享、知识产权、科技孵化等相关服务。

(五)专业服务。

1.发展思路与目标。

加强与成渝各地区交流合作,强化专业服务人才、品牌等软实力建设,增强专业服务整体素质,提高专业化、集聚化发展水平。基本建成种类齐全、分布广泛、运作规范的专业服务业体系。

2.发展重点。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推进装备制造、轻工陶瓷、生物医药产业等工业信息化,重点发展新型工业APP、工业操作系统、工业防火墙、新型数据库等高端工业软件和嵌入式软件,加强网络、平台、安全三大体系建设,加强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虚拟现实等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围绕培育“名企、名品”,实施“软件企业培育工程”,构建以工业软件、高端行业应用软件、新兴软件、信息服务等为主的产业体系,大力推进金融、医疗、通信、物流等服务领域的软件研发和应用推广,引进规模优势突出、带动性强的龙头型企业,培育一批技术先进、市场前景广阔、发展迅速的成长型企业,打造一批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专业化程度高的创新型企业。

大数据服务。围绕IT基础设施、数据源、数据管理、数据分析、数据平台、数据应用等大数据产业链关键环节,构建荣昌区大数据产业“产、学、研、用”一体化产业发展格局。加快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智能超算、软件服务、数字内容等服务业,推动大数据智能技术转化应用和产业创新,促进技术集成与商业模式创新,布局产业链中高端,打造具有竞争力的大数据智能化产业集群。结合数据生命周期管理需求,培育大数据采集与集成、大数据分析与挖掘、大数据交互感知、基于语义理解的数据资源管理等平台产品。充分发挥数据的基础资源作用和创新引擎作用,加快构建自主可控的大数据产业链、价值链和生态链。面向金融、文旅、商贸、物流等重点服务业领域,开发推广大数据产品和解决方案,促进大数据跨行业、跨领域融合应用,助力重点行业转型发展。以服务民生需求为导向,加快大数据在医疗、教育、交通、旅游、就业、社保、环保、应急管理等领域的应用。支持建立面向政务、社会治理、城市管理和网络安全领域的大数据平台,强化顶层设计、整合资源,推动大数据技术深入应用

安全生产服务。积极培育发展安全生产服务业,支持和培育发展基础性安全生产服务业和关联性安全生产服务业。着力培育基础性安全生产服务业主要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方案制定、隐患排查治理、应急救援预案评审和演练、职业病危害防治、专业技术设施设备检测检验鉴定等服务。培育发展关联性安全生产服务业培育提供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文化建设、政策法规咨询、安全法律援助、中小微企业融资担保等服务。关联性安全生产服务类型主要有安全生产培训、安全生产科技普及推广等。

商务服务。加快建设新城专业服务聚集区,集聚中介咨询服务企业,积极引进培育顶尖智库、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专业服务机构,着力发展法律、会计、审计、税务、工程咨询以及房地产中介、营销策划、市场调查、管理咨询、产权交易、资产评估等专业咨询服务,鼓励一批有实力、有品牌、有信誉的中介机构向综合型、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引导一般性中介服务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

专栏45 专业服务重点项目

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以创新中心为载体,汇聚华为在云计算、大数据、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领域的技术、能力和资源,通过赋能和联合创新,支撑工业产业的发展。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数据中心。与电信等企业合作,完成区块链和边缘储存设备的部署,建设荣昌区分布式数据中心以及非结构化数据中心、重庆市政务数据、渝西川东数据灾备中心。

第二节 巩固提升生活性服务业

(一)商贸服务。

1.发展思路与目标。

全面促进零售、批发、餐饮、住宿四大传统商贸业向体验式购物、专业市场、特色化餐饮、品牌化酒店等现代商贸体系转变,通过转型传统商贸、发展新型业态、促进文商旅融合发展,打造黄桷树商圈、北部新城商圈和黄金坡商圈,积极发展会展服务、消费新业态新模式,丰富产品及服务内容,将荣昌打造为成渝地区高品质消费。“十四五”期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保持年均增速9.5%

2.发展重点。

批发零售业。重点打造黄金坡CBD黄桷树历史文化商圈北部新城智慧商圈康宁广场智慧商圈,引进大型商业综合体开发运营企业和大型零售企业,优化专业零售市场布局,培育新的增长点。鼓励批发零售等传统商业企业创新营销模式,积极发展“一站式购物”“商品服务”等复合业态,推动购物中心的场景化、体验式转型;鼓励百货店创新商业模式,改变引厂进店、出租柜台等传统经营模式为自采自营、独家代理等新模式,增强核心竞争力。培育重点专业市场,促进市场转型升级推动汇宇建材市场、五洲国际商贸城、中国(荣昌)畜产品交易市场改造升级,培育品牌孵化、商品外贸、会议会展等新型功能,发展质量标准、信用评价、指数发布、货物融资、广告咨询等增值服务规划建设红星美凯龙、荣昌农副产品综合批发市场、中国荣昌陶交易市场、花鸟市场、木材市场等特色商品交易市场,积极发展服务贸易,打造成渝地区一流的服务贸易产业园。

网络零售业。壮大网络零售集群,引进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外来网络零售企业及网络零售平台落地投资创业,建设网络零售服务平台,构筑电商综合平台、云智慧市场平台、跨境电商孵化平台、工业互联网平台、电商人才培训平台等“五大平台”,发展跨境电商、生活服务电商、电商服务、工业电商等电商新业态,带动培育一批善运营有实力的网商、微商,招引孵化多类型电商产业,打造完整的高品质电商生态圈。打造网络零售区域品牌,做大做强以荣昌猪肉、荣昌卤鹅为核心的全品类、全产业、全品种的“香海棠”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重点打造“吉吉荣昌”“琪金”“艾迪”荣昌猪肉、河包“酸辣粉”、清流“海棠香橙”“秦橙”等电商品牌,打响特色产品知名度。创新“电商体验销售”新模式,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将现有的“年猪节”、“丰收节”、“年货节”等大规模农产品促销活动做精做实,做大做强“在村头”等特色平台,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发展农资农产品端到端配送供应新模式,利用网络零售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到2025年,力争全区网络零售交易达到50亿元。

餐饮住宿业。推进业态升级,创新发展精品酒店、健康养生、亲子酒店以及快餐、团餐、休闲餐饮、单品连锁等需求旺盛的业态以及消费新业态新模式,鼓励采用自助式、智慧化、智能化设备设施,打造消费体验新场景。推进品质升级,引导餐住企业绿色化转型,创建绿色采购、绿色管理、绿色运营、绿色服务的绿色发展新模式。建立优质服务评价体系,促进服务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型,遴选一批服务质量标杆企业,发挥行业典范作用。推进品牌升级,举办特色美食文化节、乡村特色美食赛、名厨大会、餐饮论坛等展会活动,打造行业交流合作平台,拓展餐住消费发展新空间,提升“美食休闲之城”知名度和美誉度。

会展服务。高质发展文化会展实施荣昌会展品牌建设计划,围绕荣昌陶、荣昌夏布、荣昌折扇三大国家级非遗资源,打造专业品牌文化会展。塑造专业会展品牌依托中国畜牧科技城、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生猪大数据中心、荣昌陶国家级非遗资源等优势,办好中国畜牧科技论坛、“一带一路”国际陶瓷论坛,积极申办国家级展会和国际知名展会及论坛,构建“会展生态圈,打造科研成果国际交流特色展会,延续荣昌优势产业竞争力。创建绿色会展产业园,探索建立“会展本地文化旅游第三产业”形式打造自由、开放、创新的生态型绿色会展产业园,引进国内外优秀的专业会展组织者、行业商协会、会展产业链等上中下游企业入驻,鼓励会展企业向数字化、规模化、集团化发展,搭建会展服务云平台。

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推动消费供给升级,以质量品牌为重点,培育绿色有机农牧业特色消费,落实相关服务标准,推动农牧业品牌化发展,推进“生鲜电子商务冷链宅配”、“中央厨房食材冷链配送”等服务模式。加快培育新型消费,以荣昌陶、荣昌夏布、荣昌折扇三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内核,建设巴蜀非遗文化产业园。以眼镜、陶瓷、服饰消费品产业为依托,建设巴蜀特色消费城市。大力发展共享经济、夜间经济、首店经济、假日经济、休闲经济、网红经济等消费新业态。发展消费新场景,运用5G、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重点发展智慧旅游、智慧健康、智慧养老、智慧家庭等服务推动演艺娱乐、艺术品、文化旅游、文化会展等传统文化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开发基于智能终端的数字内容和应用服务,推动数字消费成为荣昌未来消费的新增长极。创新发展新零售业鼓励零售企业、电商平台利用新技术构建更多智慧零售新场景和新业态,推进零售业数字化,建设一批智慧商圈、智慧街区、智慧门店、智慧药房,加快无人体验店、智慧社区店、自提柜、云柜等新业态布局,满足“宅经济”“云生活”等新消费需求。

4-4 商贸服务重点项目布局图

专栏46 商贸服务重点项目

打造重点商圈:黄金坡CBD、黄桷树历史文化商圈、北部新城智慧商圈、康宁广场智慧商圈。

建设专业市场:红星美凯龙、荣昌农副产品综合批发市场、中国荣昌陶交易市场、花鸟市场、木材市场。

会展服务:加快荣昌会展中心及配套设施的规划建设,依托支柱产业培育陶瓷、夏布、眼镜、农牧高新等4-5个会展会议品牌,引进专业展览企业到荣昌设立分支机构,策划、承办各类高水平会展。

(二)文体旅游。

1.发展思路与目标。

布局“三景两线”文旅空间战略,打响“一都三城”文旅品牌,深化文化、体育、美食、农业等产业和旅游业的融合发展,深耕荣昌特色非遗、品牌赛事、特色美食等优势资源,丰富旅游产品供给,大力发展文化旅游、研学旅游、体育旅游等新型业态,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休闲旅游目的地。到2025年,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

2发展重点。

打造“中国西部陶瓷之都”。以“中国西部陶瓷之都”为品牌战略,加快推进安富地区文化旅游业深度融合发展和高质量发展,以现有安陶小镇为核心,聚力延伸以荣昌陶为核心的文旅产业链,全力打造中国巴蜀非遗小镇,致力培育引领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的极核产品。立足荣昌陶瓷产业优势,充分发挥其产业聚集功能,延伸陶瓷的生产加工、交易展示、文化交流、创客空间、艺术展会、研学体验、休闲娱乐、养生度假等产业链条,打造中国西部唯一以陶瓷为主题的文旅产业聚集区。立足荣昌三大国家级非遗,以融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为抓手,吸纳川渝两地国家级非遗,打造巴蜀特色非遗集中展示体验区。规划布局荣昌陶文化体验街区、宋窑遗址公园、中国陶艺创客基地、荣昌陶艺术教培基地、中国名陶交易中心、巴蜀非遗主题乐园等一批重点项目,实施一批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工程。以荣昌陶市级文化创意产业园创建国家级文化产园区和安陶小镇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为抓手,把中国巴蜀非遗小镇建设成为特色鲜明、旅游功能齐全、产品业态丰富、品牌形象卓著、服务功能完善,在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极具影响力的拳头旅游产品,打造中国西部陶瓷之都。

打造“非遗体验之城”。以“非遗体验之城”为品牌战略,构建以荣昌三大国家级非遗为牵引,以荣昌城区为轴心,文化产业基地为枝干,旅游景区为腹地的非遗体验发展格局,推动荣昌非遗的进一步活化利用和高质量发展,让特色非遗成为城市灵魂,擦亮荣昌“非遗城”城市功能名片。依托荣昌中心城区,以迎宾大道、昌龙大道为纵横分隔线,辐射峰高、双河、广顺、安富、直升、万灵等区域,创作布局以猪陶扇布“四篇文章”为代表的城市IP形象,打造非遗特色消费体验新场景;依托文化产业园区、非遗传习基地等资源,支持非遗创意企业规模化生产和非遗主题博物馆建设,培育一批非遗新业态,丰富一批非遗培训、研学、论坛、展览活动,促使荣昌非遗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依托中国巴蜀非遗小镇、万灵古镇、夏布小镇等旅游景区,推动非遗与景区融合发展,持续培育非遗展览和演艺、技艺展示、沉浸式体验等业态,推进观光游向“漫游”转型,快游向“慢游”转型,景点游向体验游转型,让非遗在景区“见人见物见生活”,打造非遗体验之城。

建设“运动健康之城”。以“运动健康之城”为品牌战略,以濑溪河沿岸为核心,古佛山、河中岛环湖自行车赛道等为辅助,推动体育和旅游高质量融合发展,把荣昌建设成为全国知名的运动健康之城、成渝运动健身休闲目的地,擦亮荣昌“体育荟”城市功能名片。以建设“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为抓手,推进濑溪河体育小镇建设,加快布局体育赛事经济、开发体育培训市场、丰富运动体验、建设体育用品商城、发展体育装备制造五大板块体育产业链条,布局一批发展体育旅游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体育赛事品牌,大力培育休闲运动、户外运动等新业态,创建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区,充分释放体育消费潜能,发挥体育对旅游经济的带动作用,着力建设“品牌赛事基地、户外运动胜地、休闲健康福地”,打造运动健康之城。

建设“美食休闲之城”。以“美食休闲之城”为品牌战略,整合荣昌猪、荣昌卤鹅、荣昌铺盖面、荣昌黄凉粉等美食资源,以荣昌城区为轴心,旅游景区为连线,全力推动“旅游美食”融合发展,塑造荣昌美食文化名片。推进城区美食休闲街区建设,构建以“商业中心小区商业体夜间消费街区”的城区美食发展格局,支持美食商家入驻城区商业中心、小区商业体,建设一批荣昌美食特色门店,建设“昌州故里夏布小镇马拉松广场”夜间消费街区,以美食为引擎,丰富夜市、夜展、夜游等夜间经济产品,打造夜间消费聚集区。在景区规划布局一批特色美食街区、美食门店,鼓励和引导特色美食进景区,同时充分发挥餐饮协会作用,促进“老字号”“名小吃”等特色美食在景区有序发展,做足美食外延,吸引各方游客,拉动旅游业和餐饮业发展,扩大荣昌美食市场规模。推动“美食购物”“美食文化”“美食旅游”等业态融合发展,策划“美食美景美生活”等美食系列主题活动,提升荣昌美食知名度和美誉度,让荣昌成为川渝美食新高地,打造美食休闲之城。

4-5 文体旅游重点项目布局图

专栏47 体旅游重点项目

中国巴蜀非遗小镇景区建设工程。荣昌陶文化体验街区、中国陶艺创客基地、荣昌陶艺术教培基地、老工业文旅街区、巴蜀非遗主题乐园、中国名陶交易中心、宋窑遗址公园、中国陶村、荣昌陶博物馆、景区智慧停车场、安富街道绕城路南线二期、安陶小镇提档升级、三矿井民宿、荣昌区安陶小镇自驾车营地、陶都大酒店、温泉度假村、安富场镇城市品质提升。

万灵古镇景区提升工程。景区导览系统提升、万灵古镇旅游购物中心、万灵福邸提升、大荣路道路工程及旅游服务设施建设、万灵福邸五星级酒店、万灵福邸特色休闲街区、填川移民文化沉浸式情境演绎、移民文化公园升级改造、影视基地二期升级改造、巴蜀民俗文化村、中国廉城、水上乐园、巴蜀非遗产业园。

濑溪河体育小镇景区建设工程。骑行步道、健康步道、运动救助中心、城市客厅、濑溪河沿岸户外运动营地建设、文旅综合体、体育用品展示展销商城、体育装备制造产业园、运动康复医院及旅居社区、冠军体育公园、体育主题民宿群落及其配套商业。

城市夜间消费旅游联线提升工程。城区非遗景观提升、夏布小镇基础提升、非遗展示厅、“四河八岸”滨水观光游憩、荣昌陶大型标志建筑、玉带河湿地公园、城市综合展览馆、城市休闲公园、成渝双城国际会展中心。

古佛山生态旅游联线提升工程。楠木沟环境整治、快捷通道、古佛山印象村落民宿、慢行系统提升、树顶漫步荣昌自然教育营地、古佛山户外运动营地、湖畔湿地公园、古佛山矿山遗址。

产业融合重点项目:铜鼓英雄山红色教育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清江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与开发、荣隆玉久红色文化主题乡村建设工程、安富普陀村生态农业体验区、峰高石盘村玺之泉生态园、古昌玉带村农业科普公园、古昌七彩青㭎农旅产业园、观胜银河水岸生态湿地及文旅配套建设工程、仁义瑶山社区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改造工程、清流镇海棠香橙乡村休闲园建设工程、河包镇经堂村瓦米沟原乡记忆综合体建设工程、广顺天常村金果农旅融合示范区建设工程、吴家农业智慧循环农旅产业观光园建设工程、昌元小蓝村城乡融合示范区建设工程、远觉镇元宝枫休闲林业观光园建设工程、荣隆双龙湖体育旅游建设工程、清江河中岛体育生态公园提升工程、双河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提升工程、国家高新区轻工陶瓷体验基地、人民路步行街夜间经济集聚区、东邦城市广场夜间经济集聚区、夏布小镇夜间经济集聚区、马拉松广场夜间经济集聚区、昌州故里夜间经济集聚区。

(三)教育服务。

1.发展思路与目标。

围绕建设教育强区结合荣昌畜牧特色和产业优势,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服务,建立健全现代职业教育和终身职业培训体系,不断提升教育质量。

2.发展重点。

打造优势专业集群。加强与西南大学荣昌校区、三峡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重庆畜牧科学研究院、重庆农科院等科研院所以及区域优质农牧企业合作,中职教育在畜牧技术宠物养护专业基础上,增设现代农业机械、现代水产养殖和种植专业,打造全国一流的农牧专业群,形成“全国农牧类职业教育看荣昌”的效应。同时围绕装备制造、轻工陶瓷等主导产业,打造智能制造、非遗文化传承等专业群。

深化产教融合。整合西南大学荣昌校区、重庆市畜牧科学院、荣昌电大等资源,建立国家畜牧科学城公共实训基地及科研平台,打通教育教学、实习实训、就业产业链,与园区企业实现深度校企融合。以农牧科技为重点、专业建设为切入点,对接主导产业,突出农牧高新、装备制造、工艺美术、生物医药等特色,实现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融合。拓展国家畜牧科学城公共实训基地功能,扩建陶艺、夏布等非遗传承特色专业人才培养基地,为猪、陶、夏布等地方特色产业及荣昌轻工陶瓷、农牧高新等产业集群提供智力支持。支持有条件学校、行业、企业共建共享方式重点建设农牧特色体验中心、智慧畜牧实训基地等,开设农牧课程、面向社会及中小学生开展智慧农牧特色教育、农技培训。

专栏48教育服务重点项目

职教中心B校区建设工程(产教融合公共实训基地)。规划建设职教中心B校区。

荣昌区国际教育小镇。规划建设1所培训中心,1所中外人文交流大厦及中外合作高等院校。

国家畜牧科技城公共实训职教基地(荣昌职教中心工程二期)。新建学楼、公共实训基地、学术活动中心、学生宿舍及人才公寓、风雨球场等相关附属设施及设备。

新农科人才培育实践基地建设项目。建设实验动物供应中心、医学研究院免疫研究中心、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国家级生猪大数据中心联合实验室、现代养殖工程研究中心、新农科智慧实训实习基地等。

西南大学荣昌实践教学综合体(国际联合实验中心)。打造国际联合实验室和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包括长江上游渔业资源与环境修复研究中心、生态渔业理论与技术研发中心、国家生猪大数据实验工程中心、西商非遗文科实验室、南方山地畜禽种质创制与健康养殖科技创新中心、草食动物科学健康养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西南大学荣昌校区动物医院建设项目。新建包括病区、隔离区、动物疾病快速诊断防治中心,兽医药物临床试验(GCP)中心。

荣昌区西南大学校区扩建工程。新建学生宿舍、教学用房等建设工程,总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

荣昌区教育培训中心二期建设工程。建筑面积约8000平方米,主要包括餐饮、住宿及景观提升等工程。

(四)健康服务。

1.发展思路与目标。

依托荣昌现有医疗资源,支持发展民营医疗服务、康养服务,打造以公共医疗为基础,新型医疗服务、健康运动及健康管理为配套的区域性健康服务中心,将荣昌打造为成渝地区健康服务高地。

2.发展重点。

医疗服务提高公共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推进区人民医院完成三甲医院创建,推进区中医院创建三级中医院、区妇幼保健院创建三甲医院,引进和培养高层次医学学科带头人,发展一批特色专科。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推进“一镇一院”、“一街道一中心”、“一村一室”等标准化建设,规范完善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条件。依托区中医院,加强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基层医疗机构中医馆建设基层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培训,引进知名中医工作室和高级中医人才、项目团队,建设中医药研究室、实验室发展治未病、康复等多元化服务,提升中医药服务辐射带动能力。创新医疗服务模式,开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推动建设业务协同应用、信息互通共享、标准统一规范的“一门户三模块”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智慧医院,发展智慧医疗,推广基于5G技术的远程会诊、远程手术、远程超声、远程监护等远程医疗服务。积极引进和培育和一批境外医疗机构、民营医院、健康管理机构等社会办医疗机构进入市场,与公立医疗机构形成错位发展、有序竞争的格局。

康养服务依托濑溪河、古佛山、东湖片区等康养资源,

发展一批休闲康养、避暑康养、文化康养、田园康养、运动康养等特色康养旅游目的地,提供养生、康复、护理、疗养、康体等多元康养服务。围绕全生命周期管理,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引进建设多种形式、不同档次的专业健康咨询、健康体检机构、健康养生基地,培育发展健康管理、康体美容、康复保健、健康保险等健康服务门类,满足全年龄段、多层次、全方位的康养服务需求。支持区内医疗机构搭建健康智能管理服务平台,发展远程视频诊疗、健康咨询、健康检测监测、智能筛查预警、慢性病管理、远程医疗培训、居家康复等新业态,推动医疗资源线上线下有机结合。

专栏49 健康服务重点项目

东湖国际医养中心:在东湖片区新建高品质医养中心。

(五)社区服务。

1.发展思路与目标。

创新社区服务发展模式,实现人力资源、信息资源、公共服务资源的优化配置,构建多层次、多形式、全覆盖的社区服务业体系,社区服务供给规模和服务质量满足居民高品质生活需求。

2.发展重点。

社区便民服务。打造便民生活服务圈,依托城市建设、老旧小区改造,配齐便民菜店、菜市场、社区生鲜店、社区超市、早餐店、便利店、洗染店、美容美发店、家政服务点、维修点、药店、快递服务站、自助提货柜和再生资源回收点等生活保障类业态,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服务圈”。提升生活服务品质,支持部分区域发展老年人康护所、特色餐饮店、蛋糕烘焙店、运动健身房、照相文印店、保健养生店、鲜花礼品店、茶艺咖啡馆、宠物服务站等品质提升类业态。完善社区和农村生活服务业供给体系,加快社区综合生活服务中心建设,构建“电子商务平台社区智能便利店集成网络终端”社区商业模式,补齐农村生活服务业短板,满足居民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养老托育服务。加快建设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推进乡镇(街道)养老服务中心、社区养老服务站、农村互助养老点建设,提供康复护理、心理疏导、文化娱乐、心理慰藉等个性化、多元化服务,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各类养老服务机构,新增一批连锁化、规模化、品质化养老服务机构。着力以示范引领、市场扩面、社会补充、家庭主体和社区依托等落实服务项目,积极探索“家庭社区机构”三位一体服务模式,积极推动社会力量举办托育结构、开设托班幼儿园,向婴幼儿家庭提供全日托、半日托、计时托、临时托等灵活多样的托育服务。

居民住房服务。优化调整房地产开发结构,加快城区老旧小区改造,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给。支持房地产企业发展文化旅游地产、健康养老地产等新业态推进满足各类居住需求的商品房开发推广建设节能、节水、环保、生态和低碳运行的绿色建筑示范小区,规范物业服务、策划、营销代理、租赁等房地产专业服务。

家政服务业。支持职校增设一批家政服务相关专业,大力支持家政企业举办职业教育,加大家政岗前培训和“回炉”培训力度,提高家政从业人员素质。提高居民家庭服务行业组织化程度,推进规模经营和网络化发展,发展大型连锁家政公司,扶持培育一批员工制龙头企业,创建一批知名家庭服务品牌,着力提升居民生活便利化、精细化、品质化水平。多方式提供医疗、保洁、居家养老、婴幼儿看护、护理、美容美发、洗染、家用电器及日用品维修等生活性服务,推进社区物业管理、安保、配送、家用车辆保养维修、搬家服务等生活性服务规范化、标准化发展。

第五章 构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支撑体系

第一节 企业培育

培育重点企业。充分发挥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的示范引领作用,以点带面,带动服务业的全面发展。在服务业的每个重点领域中,遴选2-3家规模大、业态新、创新能力强、示范带动作用大的重点企业,作为行业的标杆,引领全行业的发展。鼓励强强联合,发展大型企业集团,壮大农牧科技、物流、金融、商贸文旅等重点产业的整体实力,坚持本土领军企业培育整合和引入外部龙头服务企业齐驱并进,形成具有较强市场竞争能力的服务业企业集团。

扶持中小企业。加强本土中小服务企业扶持,设立服务业专项扶持资金,培育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实施“靶向”精准政策扶持,采取“一企一策”方式,在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科技研发、人才引进、新聘员工、贷款等方面给予支持,帮助企业开拓市场、加强管理、提升核心竞争力和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加快众创孵化双创等平台建设,打造一批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公共创新服务平台,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创新型企业。

第二节招商引资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依托荣昌高新区、国家畜牧科技城、等重点发展平台,积极引进区域性研发、物流服务中心、商务总部基地,重点面向沿海先进地区,加大引技引智力度,吸引市外、区外企业到荣昌投资。拓展服务业开放领域,简化外资企业准入程序,完善“一次性申报、全程式互认”大通关机制,营造法治化、市场化的营商环境。

优化招商引资机制。聚焦招商引资,制定服务业招商管理办法,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的对外招商工作,围绕龙头企业,建立企业决策者信息库,实现与目标企业决策者的有效沟通。通过阶段性任务分解,稳步推进大客户招商工作,采取上门招商、以商招商、展会招商等多样化的招商方式引进企业,建立产业招商考核激励机制,提升招商人员、中介机构积极性,为政府工作人员、招商服务人员、项目投资方等奖励对象提供物质奖励和考核加分奖励。

创新招商方式。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构建由一个信息资源库和两大平台组成的线上招商平台,大力提高荣昌区招商工作信息化水平。建设荣昌区招商引资信息资源库,提供投资环境、投资主体、投资项目、重点产业、土地资源等数据,对相关招商数据进行汇总、存储、分析和挖掘。搭建招商办公管理平台,面向荣昌区招商管理部门内部提供投资方关系管理、投资项目跟踪管理、综合考评管理等服务,提高招商管理效率。打造招商综合信息平台,面向投资主体和招商人员提供投资信息发布、政策法规信息发布等在线服务,提升招商服务效果。

第三节创新支撑

建设创新平台抢抓国家畜牧科技城建设机遇,加快推进国家生猪大数据中心、“重牧硅谷”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双创服务产业园、国家畜牧科技城动物科技产业园畜牧数字经济园区等重要平台载体建设。由政府、企业、高校三方联合,发挥西南大学荣昌校区重庆市畜牧科学院特色优势,积极争取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落地荣昌。加强企业研发机构和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实施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倍增”计划,推动企业落实研发场地、组建研发队伍、增购更新设备。推进产学研合作,引进创新型人才和研发团队,通过技术创新形成先发优势。

服务技术创新。支持现代服务业领域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及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强网络化、个性化、虚拟化条件下服务技术研发与集成应用,建设基于互联网的技术创新网络,加强现代物流、信息服务、文化产业等领域关键技术研发。建立技术转移、科技金融服务等各类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机构,为科技企业和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工业设计、知识产权、检验检测、中试生产、技术咨询等全链条专业化服务,实现创新资源优化配置。

服务模式创新。加快新兴信息技术在服务业领域的推广与应用,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平台、金融支付平台、软件应用平台、云计算应用平台等模式,加快构建以消费者为核心,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为服务新手段,丰富基于移动智能终端、可穿戴设备和虚拟现实的服务产品,在交通物流、商贸流通、网络安全、环境保护等领域推广人工智能应用示范。培育基于互联网的智慧型健康医疗、养老、旅游、教育等服务企业和项目。

节 融合发展

服务业与农业融合发展。围绕畜禽养殖、农业种植,加快发展农村服务业,引导农业生产向生产、服务一体化转型,

建设现代农业服务体系,推动城镇服务向对接农业农村延伸。拓宽农业服务领域,积极培育市场信息、农资供应、绿色生产、废弃物综合利用、农机作业、农产品加工与营销等农业生产服务业,推动服务向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覆盖。

培育创意农业、认养农业、观光农业、都市农业等“互联网现代农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创新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做大做强“在村头”电商平台,建立完善村级益农信息社、邮政代办点、综合服务社等电商服务站点。支持利用农村自然生态、历史遗产、地域人文、乡村美食等资源,鼓励建设一批农业生态观光园、农业体验基地等,推动农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

服务业与工业融合发展。积极培育引进研发、设计、仿真、运营、供应链、营销、全生命周期管理等关键制造环节服务平台,为全区工业提质赋能。重点建设工业互联网、工业大数据、工业电子商务等融合平台,支持服务业企业与制造业企业联合,打造“服务制造”“平台模块”的网络化协同生产服务体系。大力推动工业向服务化转型,推动制造业龙头企业技术研发、工业设计、采购分销、生产控制、营运管理、售后服务等环节向专业化、高端化跃升,鼓励有条件的制造业企业向一体化服务总集成总承包商转变,开展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

服务业内部融合发展。持续加强服务业内部存量调整和增量优化,以科技和信息服务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推动物流、贸易、保税展示、供应链金融等跨界融合,打造“物流+”产业,强化文化产品创新,大力发展数字技术、广告创意制作、工艺设计等高端文化创意产业,推动文化创意、旅游和设计服务业与科技、教育等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打造“旅游+”“文化+”产业。

节 环境优化

健全企业全流程服务。构建以企业为中心,以业务为导向,以政府各部门为支撑的企业全流程服务体系。做到企业服务平台运行良好、外部应答及时高效、内部流转清晰明了、服务内容精准完善。采用全流程、全公开、可追溯的方式,将企业诉求响应时间与政务服务效率评价体系挂钩,通过事后满意度调查,完善诉求解决流程与效率考量评估维度。

提升企业服务效率。打造“一站式”线上企业服务平台创新企业服务体制机制、保障企业发展要素供给、优化企业发展环境、搭建企业诉求解决直接通道,建立起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在核心处理流程上,以企业服务中心串联荣昌内设机构、直属机构、党群团组织、驻区机构等部门,企业诉求经由企业服务中心受理和分析后,按照问题导向的原则直接转给各相关职能部门办理。

加强公共信息服务。完善城乡市场统计监测体系,进一步健全监测指标系统、信息采集系统、信息加工系统、信息储存系统和信息发布系统,提高市场运行监测、预测预警分析和公共信息服务能力。建设和完善“商务预报”网络平台,构筑市两级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及时发布市场热点、消费热点、市场预测、商品预警等信息,增强信息引导功能,为行业发展、企业经营和居民消费服务。

第六节开放合作

加强与发达地区交流合作。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支持有条件的服务业企业沿“一带一路”走出去,积极参与沿线国家货物贸易及服务贸易。全面推动与国内发达地区的区域合作,加强与发达地区的产业关联和配套,在商贸、旅游、会展等领域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在教育、医疗、检测认证、创新科技和文化创意等领域的投资合作,注重引进先进技术、领军人才、新型业态和服务模式,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加强对外配置资源、拓展市场,推动服务业和制造业协同“走出去”“引进来”。

协同成渝地区服务业发展。依托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快完善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加强资源共建共享,协同对接产业政策,共同实施一批服务业重大项目和事项,构建高效分工、错位发展、有序竞争、相互融合的现代服务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巩固提升旅游、物流等传统服务贸易,拓展畜牧等荣昌特色服务贸易,稳步扩大金融业开放,加快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开放进程。

加强一区两群跨区合作。加快投融资服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交通服务等领域的对外辐射,以市场为导向形成有效分工合作网络,助力一区两群的合作层级提升。积极抓住与全市各区县合作的新契机,广泛开展友城合作,深度挖掘市场潜力,进一步扩大双边与多边经贸合作规模,为荣昌区服务业拓展更为广阔的战略空间和产业腹地。

节 品牌塑造

注重服务品牌建设。着力推进服务业供给侧改革,加强服务业品牌建设,建立动态品牌培育梯队,对新认定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市著名商标,支持行业协会、第三方机构和地方政府开展服务品牌培育和塑造工作,树立行业标杆和服务典范,选择产业基础良好、市场化程度较高的行业,率先组织培育一批具有全国竞争力的服务品牌和具有荣昌特色的区域服务品牌。

加强品牌营销宣传。创新营销模式,深化与主流媒体合作,加强与旅行社合作交流,提升与同程网、携程网等旅游电商合作水平,拓展营销市场。着力宣传“荣牧猪肉”、古昌土猪肉等优质猪肉品牌,全力打造“香海棠”安全优质农产品公共品牌。打造夏布行业知名品牌、“西部陶瓷硅谷”品牌,坚持全市“一盘棋”,紧扣重庆“行千里,致广大”形象主题,进一步探索川渝两地差异化发展路径,形成优势互补,推动“渝西走廊、醉美天堂”品牌建设,打响荣昌品牌市场知名度。

健全服务标准体系。研究建立服务品牌培育和评价标准体系,引导服务业企业树立品牌意识,运用品牌培育的标准,健全品牌营运管理体系。加强服务品牌保护力度,依法依规查处侵权假冒服务品牌行为。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开展荣昌服务品牌宣传、推广活动,推动荣昌区服务业向外迈进。注重中小型服务企业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发挥行业协会桥梁和纽带作用,开展标准化教育培训,加快标准化技术服务机构建设。

第六章 保障措施

第一节 加强组织领导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全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工作机制作用,统筹协调各部门服务业工作,审定重大政策措施、发展规划和重大项目,部署主要工作。理顺服务业工作与各行业主管部门的统分关系,把服务业工作任务分解到各部门,形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落实行动体系。分解规划涉及的重点任务、主要目标等相关要求,明确牵头单位、配合单位和完成期限,深化专项行动计划和年度推进方案,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第二节 加强政策支持

深入落实《荣昌区加快服务业高质量政策措施》,持续加大对服务业发展的扶持力度,从财税、信贷、土地等方面进一步完善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和标准体系。加大对服务业发展关键领域、重要项目的政策、资金扶持力度;逐步建立和完善促进服务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加强服务业基础设施建设。在项目审批、土地供应等方面开通现代物流、农牧科技、文体旅商等重大项目审批“绿色通道”,提高政府服务效率,推动服务业重大项目落地。深化产业准入和监管制度改革,不断规范服务流程和服务内容,打造市场主导的服务业发展标准化新环境。加强对服务业企业的价格扶持力度,逐步消除服务业在用水、用电、用气等方面的价格政策差异,清理规范涉及服务业企业的各种收费项目。

第三节 强化要素保障

强化资金保障。坚持政府投入为导向、社会投入为主体、金融信贷为支撑的原则,设立区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重点支持服务业招商引资、宣传推介、服务业集聚区、服务业主体功能区、服务品牌培育、人员培训、服务业研究等。在利用好政府引导资金的同时,着力推动金融服务创新,建立多元化的服务业发展投融资机制,扩大发展服务业的融资渠道。加大政府采购对新兴服务业、服务新模式发展的支持力度,拓宽新兴服务业、服务新模式采购领域,鼓励政府部门将可外包的数据服务、科技服务、检验检测认证、节能节水环保等业务向我区新兴服务业企业进行采购。推动建立荣昌区服务业发展投融资服务平台,以服务业集聚区为载体,策划一批规模大、发展前景好、投资效益高的重大项目,向银行申请统一授信,探索建立服务业发展基金、私募股权基金,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服务企业进入境内外资本市场融资。鼓励金融机构拓展线上融资业务,建设政府、企业、个人的三方融资平台,实现中小服务企业的网上融资。

强化土地保障。加大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的用地保障按照“规划引领、盘活存量、提高质量、用好增量、控制总量”的要求,拓展用地空间,为发展服务业提供用地保障。充分发挥产业规划的前瞻性与战略性作用,服务业主管部门要加强服务业发展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总体规划制定部门的协调,引导城市规划、土地管理部门调整与修编相关的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大力推动服务业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总体规划的“三规合一”,在集约用地前提下,从规划层面保障服务业项目的用地。

强化人才保障。制定全区服务业发展人才支持政策,在人才引进、培养和用人方面提供强有力的保障,营造人才“洼地”。积极引进高水平服务业人才,特别是电子商务、健康服务、物联服务、创意产业等重点领域亟需的高级技能型和管理型人才。加强现代服务业宏观管理人才的培养,通过举办现代服务业知识讲座、短期培训等方式,迅速提高服务业宏观管理人才水平。高度重视现代服务业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增设服务业紧缺专业,逐步扩大招生规模,培育服务人才。加强企业与学校之间的合作,建立联合培养机制,设立服务实训基地,培养服务技能型人才。

第四节 完善监测考核

加强服务业各行业的部门统计工作,建立与国际惯例相适应、符合产业发展新趋势的服务业统计指标体系。研究制定服务业重点行业、新兴行业的统计范围和统计指标,完善荣昌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各项指标统计体系,加强运行监测、阶段评估和动态分析。加强部门联动、职责分工和数据共享,完善全区重点企业统计监测系统,开展服务业运行监测和绩效评估。支持行业协会开展行业统计调查。研究完善服务业重点集聚区、专业楼宇和众创空间等平台载体的绩效评估和考核办法,完善准入退出机制。

附件1 

荣昌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重大项目计划表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牵头单位

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

建设起止年限

建设性质

总投资
(万元)




总计



5596575

一、农牧科技





594300

1

重牧硅谷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双创服务产业园

畜牧科学院、科技局

完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功能结构。总建筑面积66080平方米,其中众创空间4080平方米、加速器(新型研发机构办公和成果展示区域)9500平方米、科技产业园(科技人员、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和孵化企业产品展示销售门店42000平方米)。

20222025

新建

15000

2

国家生猪大数据中心

重庆(荣昌)生猪大数据中心

建设一体系、两系统、三平台:即国家生猪单品数字资源体系;国家生猪大数据动态采集系统和综合管理系统;生猪大数据人才培养平台、生猪数字产业孵化平台和生猪产业创新平台。

20202025

续建

75000

3

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总部及研发服务平台

畜牧科学院、科技局

打造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总部及研发服务平台,建设技术创新中心总部1个、建设饲用抗生素替代品研发中心、生猪智慧养殖研发与示范中心、地方猪遗传资源保护监测中心、精准动物疫苗创制中心、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研发中心等生猪产业链相关技研发术中心5个。新增建设用地45亩,建设各类设施21592平方米,购置仪器设备3596台套。

20222025

新建

20000

4

国家区域性(重庆荣昌)种业创新中心

区科技局、畜牧科学院

建设生猪、种兔、白鹅等畜禽种业基因库及创新平台,购置生产、检验检测设备,完善道路、绿化、室外综合管网等配套设施。

20222025

新建

10000

5

中国农科院西部兽医研究所

区科技局、西南大学

建设西部兽医研究所大楼及购置仪器设备。购置生产、检验检测设备,完善道路、绿化、室外综合管网等配套设施。

20232025

新建

10000

6

国家生物安全用全人抗体动物重大基础设施

畜牧科学院

占地80亩,总建筑面积16800平方米,包括SPF级全人抗体猪生产储备基地、P3级动物实验室、抗体GMP生产车间及存储仓库、附属配套设施等;购置仪器设备1328套;完善相关配套设施。

20222025

新建

31300

7

创新创业畜牧科技服务业集聚区

畜牧科学院

建设完善众创空间加速器科技产业园公共配套设施创新创业物理管理平台和功能服务平台体系。

20222025

新建

13000

8

国家畜牧科技城动物科技产业园

畜牧科学院

占地2000亩,充分发挥双河街道九峰山科研基地集聚的特色生物育种、品种遗传改良、生物医药创制与中试、非粮饲料开发、健康养殖等科研试验示范与服务功能,引领科技创新机构和企业在其周边集中开展,使之成为与国际接轨、国内领先的集实验动物生产、应用、科技创新和产业开发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生物产业科技服务基地。

20222025

新建

200000

9

生猪智慧养殖示范基地

畜牧科学院

建设生猪养殖数据收集平台,新建改造慧养殖试验猪场多个,形成智慧畜禽养殖试验区,针对猪种、猪场规模、智能化程度等关键,围绕养殖、防疫建立科学模型,打造生猪智慧养殖示范基地。

20222025

新建

20000

10

内江荣昌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平台

农业农村委

建设集农牧科技研发、农业高新技术服务、农业创新创业企业孵化、农业专业人才培养于一体的农牧科技新城。

20222025

新建

200000

二、现代物流





227275

11

渝西国际商贸物流港

区商务委

项目占地225亩,总建筑面积约29万平方米,其中冷库30万吨(已建成15万吨)。计划新建高低温冻库15万吨,其中,低温库容8.5万吨,高温库容6.5万吨。

20202023

在建

25000

12

川南渝西综合物流园

区商务委

项目总用地1000余亩,新建改造城乡共同配送中心150亩、铁路站场及大宗物资仓储中心390亩等项目,大宗货物物流加工区500亩。

20202025

续建

30000

13

渝西川东农畜产品配送中心

区农业农村委

项目占地面积2平方公里,将建设以蔬菜、柑橘、柠檬、畜禽等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仓储、冷链物流、交易集散地,打造高集聚、强辐射、现代化渝西菜篮子、果篮子、肉篮子保供基地,建成渝西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辐射带动大足、永川、潼南及四川内江、安岳、泸州等区市县优质农产品生产。

20212025

新建

20000

14

渝西国际冷链物流中心

区商务委

占地面积225亩,总建筑面积约29万平方米,包括冷链、物流、检验检疫、仓储、电子商务、加工、专业市场交易、综合服务等。

2020—2022

续建

105000

15

荣昌粮食仓储物流项目

区发展改革委

总建筑面积21628平方米,其中高大平房仓6栋建筑面积14688平方米,机械库及维修车间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仓储物流配送中心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日产100吨米厂建筑面积2240平方米,大米成品库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

20222023

新建

7275

16

荣昌区国家应急物资(猪肉)储备中心

区商务委

占地200亩,项目总投资2亿元,建设区域应急物资运输组织中心、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

20222025

新建

20000

17

荣昌区电商快递物流产业园

区商务委

占地110亩,打造智慧物流、信息平台及快消食品电子商务一体化发展的电商物流综合园区。

20202022

续建

20000

三、金融服务





300000

18

国际畜牧科技金融中心

发展改革

建设商业综合体、会展中心、国际科创中心。

20222025

新建

300000

四、科研服务





235000

19

科创中心

荣昌高新区管委会

利用万佛寺水库良好的水体生态体系,建设综合体,设立集企业孵化、科技研发、高端人才等于一体的创新中心、会议中心、人才中心、孵化中心、展示中心。

20222025

新建

220000

20

陶瓷科技(科研)成果转化中心

荣昌高新区管委会

在荣昌高新区建设陶瓷科技科研成果转化中心,引入陶瓷科技研发企业,开展陶瓷科技方面的技术交易、人才智库、科技服务、科技金融、设备共享、知识产权、科技孵化等相关服务。

20222025

新建

15000

五、专业服务





30000

21

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

区经济信息委

以创新中心为载体,汇聚华为在云计算、大数据、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领域的技术、能力和资源,通过赋能和联合创新,支撑工业产业的发展。

20222024

新建

10000

22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数据中心

区大数据发展局

与电信等企业合作,完成区块链和边缘储存设备的部署,建设荣昌区分布式数据中心以及非结构化数据中心、重庆市政务数据、渝西川东数据灾备中心。

20222025

新建

20000

六、商贸服务





1305000

23

黄金坡CBD高端商业综合体

区商务委

占地450亩,主要建设高端商务酒店、购物中心、休闲娱乐中心、体验式街区、生活娱乐、时尚餐饮、精品零售等项目。

20212025

新建

1000000

24

夜间经济集聚区环境改造

区商务委

东邦城市广场、人民路步行街、夏布小镇、昌州故里、火锅一条街等,加强停车、环境、配套提升。

20212025

新建

5000

25

中国荣昌陶交易市场

区商务委

位于荣昌陶瓷产业园,规划占地面积1平方公里。引进陶艺大师和艺人,打造荣昌陶产品特色风貌聚集区、工业陶制品市场、荣昌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

20212025

新建

200000

26

成渝双城国际会展中心

万灵山公司

建筑面积约80000平方米,集会展、住宿、餐饮、物流于一体的综合商业体。

20222024

新建

100000

七、文体旅游





1040000

27

西部陶瓷之都文旅提升工程

万灵山公司

新建一带一路陶瓷博览中心,具备交易、展示、住宿、餐饮等功能,建筑面积约3万平方米;新建陶博物馆8000平方米、陶博物馆内部升级改造3000平方米;安富十字街和上街子风貌改造;相关交通基础设施15公里;建设国际陶艺村;打造瓷窑裡国际陶艺村,按照AAAA级旅游景区标准,完善产、城、景等配套设施建设,新建酒店、民宿等工程,力争建设国家级产业示范区。

20212025

新建

150000

28

川渝合作(古佛山道林沟)旅游示范区建设

万灵山公司

主要包括新建民宿、酒店、景区商业综合体建设,景区道路、步道、水电气、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互联互通,景区至高速路口连接道建设。

20212025

新建

50000

29

成渝双城濑溪河体育健康城

万灵山公司

占地2630亩。包括国际马拉松标准赛道建设,国际马拉松专业集训中心,运动项目场馆等配套设施建设(含冰球、滑板、田径〈马拉松、长短跑、铅球、跳远、跳高等〉、水上运动皮划艇、游泳等),运动康复中心,少年运动培训中心,儿童体检中心,高端疗养中心,北体大附属实验中学、首师大附属小学、北体大教练员学院、冠军体育公

20212028

新建

500000




园(含场馆)、小镇城市客厅、运动康复中心、运动康复研究院(所)、体育主题民宿群落及其配套商业、运动健康社区等建设项目、旅游产业配套设施。




30

巴蜀文化体验城

万灵山公司

建设移民文化博物馆、移民文化公园提升工程、影视基地改扩建工程、非遗体验中心、非遗研学基地、流行音乐创作基地、景观提升工程、古镇两岸灯光亮化工程、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景区营销中心、景区连线工程等工程建设。

20212025

新建

200000

31

成渝双城非遗体验城

万灵山公司

改造夏布小镇停车库、电梯、监控、厕所等公共服务设施提升,新建折扇展陈馆,灯饰亮化,昌州特色美食街,特色观光休闲街区,濑溪河游览观光工程等。

20202021

在建

40000

32

荣昌万灵农旅融合示范园

万灵山公司

依托万灵古镇打造农旅融合示范园。

20182022

在建

10000

33

荣昌陶文化创意产业园配套基础设施

万灵山公司

新改建道路长27公里,包括游客接待中心至瓷窑里宋窑遗址、下兴古窑、老街等二级公路建设12公里,鸦屿山上山三级公路4公里,安富绕城路南线二级公路1公里,陶土资源开采矿区三级公路10公里。

20202025

在建

20000

34

荣昌区万灵古镇景区基础设施建设

万灵山公司

土地和资产的开发利用、打造非遗之城、影视基地的升级改造、新建文化观景长廊、景区道路建设、民宿打造等相关配套设施。

20202023

在建

10000

35

荣昌区安陶小镇景区基础设施建设

万灵山公司

陶土资源开采和利用及相应配套设施建设、景区道路建设、乡村复兴项目等相关配套设施。

20212025

新建

10000

36

荣昌区古佛山风景区基础设施建设

万灵山公司

将宋家院子改造为民宿、金龙湖沿线景观进行改造、慢行系统、康养中心、景区道路建设、索道等相关配套设施。

20212025

新建

10000

37

荣昌区古佛山茶山茶旅文化基地建设项目

万灵山公司

实施金龙湖沿线景观进行改造、慢行系统、康养中心、景区道路建设、索道等相关配套设施,建设标准化茶园、博览园,开展采茶制茶体验、茶艺展示等,打造农旅茶旅融合示范点。

20212025

新建

20000

38

荣昌区仁义瑶山国家级乡村旅游示范村项目

万灵山公司

实施15.9公里旅游公路提升改造工程,新建5500平方米的生态智慧停车场1个、二星级厕所2座、休闲草坪自驾车露营地1个、小型游客中心1座,对景区沿线约300户农户进行人居环境整治。

20212025

新建

10000

39

荣昌区文化贸易出口基地

万灵山公司

依托荣昌夏布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建设,打造集夏布研发、加工、生产、交易、展示、销售、旅游、观光为一体的夏布非遗文化综合产业园。

20182023

续建

10000

八、教育服务





1365000

40

职教中心B校区建设工程(产教融合公共实训基地)

区教委

规划建设职教中心B校区,占地面积400亩,总建筑面积约20万平方米,新增可容纳10000人。

20232025

新建

132000

41

荣昌区国际教育小镇建设项目

区教委

规划建设1所培训中心,1所中外人文交流大厦及中外合作高等院校,占地5000亩。

20222025

新建

500000

42

荣昌区高等教育产学研一体化产业园区建设工程

区教委

学校占地5000亩,新建校舍100万平方米。

20222025

新建

500000

43

荣昌区智慧教育一体化建设工程

区教委

城区、农村等90所学校智慧化建设项目。

20222025

新建

12000

44

国家畜牧科技城公共实训职教基地(荣昌职教中心工程二期)

区教委

新建学楼、公共实训基地、学术活动中心、学生宿舍及人才公寓、风雨球场等相关附属设施及设备,项目建筑面积共5.3

20222023

新建

31000

45

新农科人才培育实践基地建设项目

西南大学

建设实验动物供应中心、医学研究院免疫研究中心、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国家级生猪大数据中心联合实验室、现代养殖工程研究中心、新农科智慧实训实习基地等。

20222025

新建

20000

46

西南大学荣昌实践教学综合体(国际联合实验中心)建设项目

西南大学

总面积2万平方米,打造国际联合实验室和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包括长江上游渔业资源与环境修复研究中心、生态渔业理论与技术研发中心、国家生猪大数据实验工程中心、西商非遗文科实验室、南方山地畜禽种质创制与健康养殖科技创新中心、草食动物科学健康养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20222025

新建

20000

47

西南大学荣昌校区动物医院建设项目

西南大学

新建包括病区、隔离区、动物疾病快速诊断防治中心,兽医药物临床试验(GCP)中心,总面积1.5万平方米。

20222023

新建

20000

48

荣昌区西南大学校区扩建工程

西南大学

新建学生宿舍、教学用房等建设工程,总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

20222025

新建

120000

49

荣昌区教育培训中心二期建设工程

万灵山公司

建筑面积约8000平方米,主要包括餐饮、住宿及景观提升等工程。

20232026

新建

10000

九、健康服务





500000

50

东湖国际医养中心建设项目

区规划
自然资源局

新建高品质医养中心。

20222025

新建

500000





版权所有:重庆市荣昌区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重庆市荣昌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重庆市荣昌区电子政务中心

微信公众号

政务微博

ICP备案:渝ICP备2021006398号-1 网站标识码:5002260001 渝公网安备:500226020001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