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规划信息
  • [ 索号 ]
  • 11500226009341047W/2023-00031
  • [ 发文字号 ]
  • 荣昌府办发〔2023〕2号
  • [ 主题分类 ]
  • 商贸、海关、旅游
  • [ 体裁分类 ]
  • 规划
  • [ 成文日期 ]
  • 2023-01-30
  • [ 发布日期 ]
  • 2023-01-30
  • [ 发布机构 ]
  • 荣昌区人民政府
  • [ 有性 ]
重庆市荣昌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荣昌区现代物流产业发展“十四五”专项规划(2021―2025)的通知
日期:2023-01-30
字体:【 默认 超大
分享:



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区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

《荣昌区现代物流产业发展“十四五”专项规划(20212025)》已经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重庆市荣昌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130

(此件公开发布)


荣昌区现代物流产业发展十四五专项规划

20212025


重庆市荣昌区商务委员会

重庆市国际物流口岸服务协会

202212


第一章发展基础 6

第一节发展现状 6

第二节存在问题 10

第三节面临形势 13

第二章总体要求 16

第一节指导思想 16

第二节基本原则 16

第三节发展目标 18

第三章构建现代物流产业发展体系 22

第一节打造智慧物流装备产业集群 22

第二节做大现代工业物流产业集群 23

第三节做优特色农牧物流产业集群 25

第四节做实民生保障物流产业集群 26

第五节做强开放平台物流产业集群 28

第四章优化现代物流产业空间布局 30

第一节统筹建设荣昌高新物流产业园 30

第二节全面升级打造荣昌内陆无水港 32

第三节加速建设农牧特色荣昌综保区 34

第四节持续优化城乡三级物流体系 36

第五章完善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环境 38

第一节推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38

第二节统筹物流产业发展要素 38

第三节全面深化区域协同合作 40

第四节优化市场发展营商环境 42

第六章升级现代物流产业链价值链 44

第一节强化物流产业规划研究 44

第二节培育特色产业物流品牌 45

第三节推进物流产业整合创新 46

第四节构建物流产业金融体系 47

第五节支持传统物流转型升级 48

第七章推进重点专业物流高质量发展 50

第一节优化大宗商品供应链与物流 50

第二节巩固提升城乡仓储配送能力 52

第三节推动电商快递物流创新发展 53

第四节统筹推进冷链物流全面发展 54

第八章构建内陆特色多式联运体系 57

第一节构建多式联运通道体系 57

第二节完善多式联运枢纽体系 59

第三节建立多式联运保障体系 60

第九章环境影响评价及应对举措 62

第一节环境影响及其节能评价 62

第二节不良环境影响应对举措 64

第十章强化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66

第一节建立组织机制 66

第二节强化政策导向 66

第三节狠抓产业招商 68

第四节落实行业管理 69

附件1:荣昌区现代物流产业发展图谱 71

附件2:荣昌区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及产业集群

分布 72


荣昌区现代物流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与市级系列战略部署,抢抓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系列战略机遇,进一步明确荣昌区现代物流产业与口岸开放高质量发展的思路方向、发展目标、空间布局与重点工作,依据《重庆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重庆市口岸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重庆市商贸物流发展十四五规划》《重庆市荣昌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重要规划及相关文件,制定本规划,规划期为2021年至2025年,远期展望到2035年。

第一章发展基础

第一节发展现状

十三五期间,荣昌区通过经济转型与持续发展,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和速度跻身全市第一方阵,全面实现了五大蝶变。全区物流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推进,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货源集聚、市场主体培育、多式联运创新、物流降本增效、口岸功能平台等方面不断突破,为下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是交通物流基础设施完备。荣昌区现有成渝公路、成渝高速公路、潼荣高速公路、大内高速公路以及成渝铁路、成渝高铁等四向贯通,与周边主要物流口岸交通便利,其中成渝铁路荣昌站、广顺站正常开展货列到发业务。十三五期间,实施国省干线公路项目31个,建设总里程284.2公里,省道全部达到三级公路及以上标准;建设四好农村路1593公里,村民小组通达率达到100%,通畅率达到99.5%。拥有川南渝西综合物流园、远宏物流园、永立城乡配送中心、渝西国际冷链物流港等物流园区,拥有备案快递末端服务网点86个,冻库总容量超9万吨。全区基本形成了以公路零担专线、铁路多式联运、城乡配送(含商超、冷链及快递)为主的交通物流基础设施体系。

二是重点产业进出货源丰富。荣昌区1+3+1”现代工业集群与1+2”特色农业带,为荣昌物流产业发展提供了粮食、饲料、矿石、装备、陶瓷、食品、汽车电子、服装、化工、农产品(血橙)等多元化的基础货源,形成了以国际国内大宗商品(进项)、生产加工产品(出项)为主的重点产业货源结构。全区常年拥有货物进出量约1400万吨,其中铁路运输量约87万吨,外贸集装箱量超10000TEU,区内规上工业企业委托第三方物流企业运作比例达70%;全区邮政业完成快递业务量超2000万件。

三是物流市场主体蓄势待发。荣昌区现有工商注册物流企业420余家(含分支机构、营业网点),全区登记注册大中型物流运输企业18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50辆以上)企业10家,货运从业人员34000余人,有效推进3306辆货运车辆安装卫星定位装置;快递法人企业7家、备案分支机构52家。目前,全区已经形成了以能投物流、重庆邮政、远宏物流、永立家配送、渝西国际冷链为代表的龙头物流企业,区内物流企业占全区第三方物流市场份额为55%。同时,中邮荣昌分公司非遗电商产业园2021年开工建设,传化物流荣昌公路港2022年初签约入驻,全区物流行业龙头企业顺势而为,蓄势待发。

四是多式联运规模迅速扩大。近年来,荣昌区以重点产业进出货源及铁路货运场站为基础,对接果园港、泸州港、团结村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小南垭铁路物流中心等枢纽节点,以及长江航运、中欧班列、陆海新通道等国际物流通道,大力推进铁公水多式联运,业务规模迅速增长。2020年,西部陆海新通道荣昌首趟货运班列成功开行。2021年,川南渝西综合物流园成功入选全市首批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南部洽洽公司产品通过首趟中老铁路货运班列发往老挝万象。20224月,荣昌血橙首次通过陆海新通道公海联运出口新加坡,为荣昌区国际多式联运规模扩大注入了新动力。

五是物流扶持政策精准发力。近年来,荣昌区通过出台物流产业扶持政策、争取国家与市级物流政策等多种方式,精准助推物流产业发展。一是区级招商引资政策。仓储物流企业按全年对荣昌区地方经济贡献给予税收奖励,重点项目一事一议。对购地自建物流项目,参照所在区域工业用地价格标准实行招拍挂出让土地使用权。对新引进4A5A级物流企业在荣昌区成立独立法人企业的,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二是区级培育发展政策。给予仓储物流企业税收、购买物流车辆、园区运营、通道建设以及物流标准化信息化建设奖励。三是市级支持政策。每年市发改委、市口岸物流办、市商务委等市级部门会定期发布相关发展政策,主要涉及通道建设和运营、园区枢纽建设、作业补贴、冷链体系建设等。

六是物流降本增效不断突破。十三五期间,荣昌区在深入开展物流行业底数摸排的基础上,以促进重点领域物流降本增效为导向,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基本上解决了企业长期以来反映的老大难问题。一是实现区内建材、饲料等行业降低运输成本,推进进口集装箱享受四川自贸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相关政策补贴。二是川南渝西综合物流园通过降低场地作业费、专线运输费、末端配送费等,合作企业均可直接享受费率优惠。三是通过整合开行上海、广东、江苏、浙江等跨省直达零担专线,为区内电子电路和眼镜生产行业降低运输成本20%以上。四是支持快递物流与公路零担运输整合资源,实现全区发全国快递包裹起步运价同比下降40%左右,形成了一定市场竞争优势。

七是口岸功能平台稳步推进。荣昌区长期致力于对外开放口岸功能平台培育,稳步推进开展相关工作,不断取得新的进展。2019年,与泸州联动共建泸州港荣昌无水港。2020年,永川海关在荣昌正式设立海关工作站,主要办理进出口企业海关注册备案初审、检验检疫证书发放、原产地证书打印及业务咨询等业务。2021年,依托川南渝西综合物流园,向重庆海关提交了设立公用型保税仓库申请,并得到了重庆海关、市政府口岸物流办等相关部门支持。2022年,荣昌区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了到2026年基本建成荣昌综合保税区的发展目标。

八是职业教育培训起步发展。2020年,荣昌区商贸物流商会成立后,积极推动物流人才职业培训。2021年,荣昌区叶茂职业培训学校注册成立,成为区内首个专业从事物流人才培养的职业培训机构,提供物流服务师、快递员、快件处理员、汽车吊车司机与叉车司机等培训项目。同时,荣昌区成功引进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荣昌校区项目,并积极推动顺丰速运产教融合项目入驻荣昌校区。荣昌区物流职业教育培训与专业人才培养逐步跨入新发展阶段。

第二节存在问题

当前,荣昌区物流产业以处于价值链低端的功能性物流服务业态为主,处于价值链高端的产品研发、物流规划、物流品牌、物流标准、供应链管理、物流金融、现代仓储、特货物流、保税物流等服务业态尚处于空白状态,对全区产业经济转型高质量发展以及城乡居民消费提档升级支撑力不足。

一是产业物流主导权力缺失。现有1+3+1”重点产业企业普遍存在不重视物流主导权现象,原材料要求供应商送货到厂,产成品要求客户到厂提货,物流主导权两头在外,主动放弃物流主导权;部分重点工业企业作为集团下属区域性生产单位,进出项物流主导权被集团公司全面掌控。这种重点产业物流主导权主动或被动缺失的现象,是荣昌区进出项物流资源整合难度大、物流产业发展空心化”“功能化”“低端化的根本原因,物流规划相关内容碎片化”“边缘化”“轮廓化现象比较突出。

二是多式联运通道体系不足。荣昌区依托川南渝西综合物流园铁路集装箱运输场站,经由小南垭铁路物流中心,基本实现了与陆海新通道的多式联运衔接。依托公铁联运、公水联运,基本实现了与长江水运通道(果园港、泸州港)与中欧班列(团结村)的衔接,但由于公路运距较长、自有专业运力资源不足以及运力空返等问题,导致相应的最后一公里中转及短途运输成本较高。同时,多式联运通道衔接仍面临场站条件不完善、进出货源不足、物流成本偏高、辐射范围局限等问题,尚未充分形成经济高效的铁公水空多式联运通道体系。

三是特色商贸物流开发不足。荣昌区拥有荣昌猪”“荣昌卤鹅”“盘龙生姜”“河包粉条”“吴家脆莲白等系列地方特色商贸品牌,成功获得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生猪大数据中心等金字招牌,成功开发运行生猪产业区块链数字监管平台——荣易管电子签章平台,以荣昌猪为核心的农牧高新产业、畜牧商贸业十分发达。但是,围绕这些地方特色品牌和国家金字招牌的特色商贸物流没有得到充分整合与开发,整体处于比较原始发展状态。

四是市场主体专业实力较弱。荣昌区物流市场主体以传统运输业为主,绝大部分均为中小微企业,国际货运代理、冷链物流、仓储配送等专业性物流企业数量较少、规模较小。其中,远宏物流聚焦自有园区运营,渝西国际聚焦冷库租赁,永立家聚焦商超配送,服务功能单一,辐射半径有限,专业人才缺乏,综合实力待提升。2018年,市能源集团所属重庆永荣矿业有限公司转型现代物流业,并于20214月正式注册重庆能投物流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亿元,拥有资产5.67亿元,成为区内最大的物流企业,以提供铁路场站装卸、网络货运、商贸批发业务为主,在服务产业物流、国际物流、多式联运、冷链物流、城乡配送等方面,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

五是镇街交通物流基础薄弱。荣昌区现有成渝铁路、成渝高铁以及高速公路网络,密集交汇于昌州街道、昌元街道、峰高街道等主城区,邻近内江、泸州、大足、永川的吴家、盘龙、河包、清江、双河、清升、远觉、古昌、直升等镇(街道),道路交通基础设施条件差距较大,物流基础设施配套水平不高,城乡物流一体化运行效率较低,农村物流渠道下沉到村覆盖面较低,不利于全区产业经济统筹布局发展,不利于全区县域商业体系高效建设,不利于农村物流降本增效。

第三节面临形势

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风起云涌。单边主义与霸权主义盛行,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管控政策交叉影响,军事冲突与地缘政治错综复杂,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加速重构,国际联运物流通道肠梗阻高运价并存,我国对外开放面临更加复杂严峻、更加充满不确定性的国际环境。全国来看,随着后疫情时代降临,我国经济仍保持一定下行压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民生供应保障与国内物流畅通均面临新的挑战。环视周遭,川南川东渝西毗邻区县加速推进重点产业转型升级、物流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与对外开放平台叠加赋能,区域性物流产业发展竞争不容忽视,区域融合协同与差异化发展势在必行。审视自身,在建设成渝腹心现代化新兴城市与双百城市的战略目标下,现有处于价值链低端的物流产业与处于基本空白状态的口岸功能开放平台,无法有效支撑重点产业转型升级与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承接,无法从根本上实现荣昌区重点产业物流降本增效与现代物流产业高质量发展,无法高效衔接全市东西南北四个方向、铁公水空四种方式国际物流大通道。

尽管如此,荣昌区有厚重的人文历史,有坚实的发展基础,有多个国家级平台,有千亿级产业集群,有强劲的赶超势头,只要紧跟国家战略发展政策导向与现代物流发展趋势,持续推进产业经济转型升级与城乡一体化建设,充分利用川南渝西核心区、川渝合作桥头堡、成渝地区发展机遇的双城支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先行示范区等优越条件,荣昌区物流产业与对外开放仍然面临诸多历史性发展机遇。一是国家战略叠加政策机遇,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等重大战略叠加,为荣昌区物流产业快速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了宏观政策引领。二是区域协同融合发展机遇,全市一区两群协调发展、泸内荣永协同发展建设,以及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川南渝西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为荣昌区物流产业坚持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三是国内国际两大市场机遇,打造国内统一大市场、国际消费城市建设与县域商业体系建设,为荣昌区物流产业服务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新范例建设,提供了物流市场发展纵深。四是国际物流通道扩容机遇,全市四向四式国际物流大通道不断开拓新线路、新节点、新产品,为荣昌区物流产业创享 通道带物流、物流带经贸、经贸带产业联动成果,提供了更多更优解决方案。五是运输结构优化调整机遇,以节能减排、降本增效为导向的公转铁”“公转水”“散改集等全国性运输结构调整行动,为荣昌区物流产业依托川南渝西综合物流园打造内陆无水港,提供了强劲市场动能。六是新兴科技创新发展机遇,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基建加速改变世界,推动物流基础设施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推动物流服务网络化、平台化、精益化,为荣昌区物流产业后来居上推广应用先进物流技术、物流模式,提供了基础技术支撑。七是对外开放平台赋能机遇,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西部(重庆)科学城等对外开放平台建设赋能全市经济发展,为荣昌区依托农牧特色国家级高新区打造综合保税功能对外开放平台,提供了基本经验条件。八是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机遇,重庆以全球营商环境评估样本城市建设为动力,推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与口岸营商环境优化,为荣昌区物流产业转型升级与对外开放平台建设,提供了良好营商环境。

十四五期间乃至更长时期内,机遇与挑战并存。荣昌区作为川渝合作的桥头堡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主战场,荣昌物流产业将全面进入加速赶超发展的快车道与战略机遇期。保持战略定力,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抓好发展第一要务,坚持向前展望、超前思维、提前谋划、狠抓落实,立足产业融合,构建现代物流产业发展体系,打造对外开放功能平台,稳步推进荣昌区物流产业及对外开放高质量发展。


第二章总体要求

第一节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系列重要指示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以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服务居民高品质生活、提升对外开放能级为导向,以现代物流产业体系重构与口岸开放功能平台建设为核心,推动荣昌区传统物流产业向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高端拓展,促进物流提质降本增效,扩展口岸开放发展空间,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要现代物流产业集聚区、农牧高科特色枢纽经济区与成渝腹心区域对外开放新高地。

第二节基本原则

坚持有效市场,有为政府。始终遵循并利用物流产业发展内在规律,牢牢把握物流产业发展主导权,激发市场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营造良好的物流产业生态发展营商环境。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发挥政府政策引导、资源配置、规划布局与统筹协调作用,针对全区物流产业发展痛点难点问题,主动有为,精准施策。

坚持价值导向,整合创新。始终以物流产业价值链微笑曲线为指引,稳步构建荣昌特色物流产业集群发展体系。夯实提升价值链低端物流业态基础,引导培植价值链高端物流业态,着力培育多元化物流产业市场主体,依托高端物流业态驱动低端物流业态资源整合、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形成多价值层级的物流业态交错互动发展的生动局面。

坚持区域协同,对外开放。始终围绕物流服务时空时效”“线上线下的运行特点,搭建区域协同与口岸开放功能平台。统筹全局和一域的辩证关系,适度超前规划布局,适当打破行政区划限制,打造近悦远来的物流产业区域协同发展机制与区域融合创新发展机制,形成多方合作共赢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坚持服务民生,升级体验。始终立足物流服务便利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基本功能,着力深化城乡物流通道、物流节点与物流网络建设,提供贴近城乡居民生产生活需求的物流服务模式,努力为城乡居民创造经济便捷、安全可靠、保障有力的生活消费环境,提升城乡居民获得感、满意度。

第三节发展目标

为确保实现全区十四五期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5%,有效支撑全区工业、农业、服务业和商贸流通业规划发展目标,全区现代物流产业应乘势而上,借力发展,担当有为。到2025年,全区实现社会物流总费用达到150亿元,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30亿元。全区完成公路货运量2700万吨,铁路货运量250万吨,其中集装箱吞吐量20000TEU,大宗散货吞吐量158万吨。全区实现快递业务量达到2500万件。基本建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要现代物流产业集聚区、农牧高科特色枢纽经济区与内陆对外开放新高地。

——特色物流产业集群初步形成。到2025年,以现代工业、特色农业、民生保障与国际贸易为服务对象的特色物流产业集群初步形成,努力培育物流产业集群龙头企业5家,3A级以上物流企业3家,完成国际货运代理备案企业3家,集群效应初步显现。智慧物流装备产业起步发展,实现智慧物流装备生产基地或区域总部项目零的突破。

——物流产业空间布局优化运行。对外辐射与城乡互通交通路网与枢纽节点更加密集、畅通,物流产业园区与交通物流枢纽基本实现集约化、规模化连片发展。以川南渝西综合物流园、传化物流荣昌公路港为核心的荣昌内陆无水港(国际陆港)全面建成,常态化运行荣昌始发终达的国际物流通道班列与国内铁路、公路干线运输专线。以荣昌综合保税区为核心的口岸开放功能平台基本建成。2025年,常态化开行3条国际物流通道,6条直发国内公路专线,公用型保税仓库保税物流作业量达到1200TEU

——物流产业链价值链亮点凸显。高附加值物流服务业态取得突破性进展,物流产业集群头部企业物流规划、产品研发、供应链管理水平明显提升。基于荣易管生猪产业区块链数字监管平台的农牧特色物流大数据服务品牌与能投物流网络货运平台服务品牌逐步树立。成功发布5项高水平的农牧特色物流标准。以粮食饲料为核心的区域性大宗商品供应链物流交易市场初步形成。

——城乡三级物流体系高效畅通。以城乡物流节点网络为基础的城乡三级物流体系(含冷链、寄递)全面建成,工业品下乡农产品出村双向通道基本对流畅通,有效支撑乡村振兴建设。全区农村物流村级配送点达到92个,快递业务总量达到2500万件以上。全区产业配套与居民消费冷链物流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建成市级二级冷链物流节点1个以上,市级三级冷链物流节点2个,冷库库容达22

专栏1十四五时期荣昌区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目标


类别

序号

名称

单位

2020

2025

指标属性

总量规模

1

社会物流总费用

亿元

105

150

预期性

1.1

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

亿元

19.76

30

预期性

2

公路货运量

万吨

1341

2700

预期性

总量规模

2.1

其中:荣昌无水港货运吞吐量

万吨

100

200

预期性

3

铁路货运量

万吨

87

250

预期性

3.1

其中:集装箱吞吐量

TEU

3392

20000

预期性

3.2

大宗散货吞吐量

万吨

78.5

158

预期性

4

快递业务量

万件

2000

2500

预期性

对外开放

5

荣昌无水港开行国际物流通道数量

1

3

预期性

6

荣昌无水港直发国内公路专线线路

4

6

预期性

7

公用型保税仓库保税物流作业量

TEU

1200

预期性

结构质量

8

物流产业集群龙头企业数量

5

预期性

9

3A级及以上物流企业数量

3

预期性

10

农牧特色物流标准

5

预期性

11

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备案数量

3

预期性

12

备案冷库面积(容量)

万㎡(万吨)

39

722)】

预期性

13

市级冷链物流节点(二级)数量

1

预期性

14

市级冷链物流节点(三级)数量

2

预期性

末端网络

15

备案快递末端网点

86

100

预期性

16

镇街中转(周转)站

21

预期性

17

社区配送点

64

预期性

18

村级配送点

92

预期性

注:1带【】为累计数;2代表暂无数据。

2035年,预计全区现代物流产业实现社会物流总费用达到240亿元,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50亿元;五大现代物流产业集群稳步发展,物流产业空间布局运行趋于成熟,国际国内物流通道更加高效畅通,物流产业链价值链结构更加合理,物流产业降本增效支撑效果显著提升,口岸开放功能平台高水平运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要现代物流产业集聚区、农牧高科特色枢纽经济区与内陆对外开放新高地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第三章构建现代物流产业发展体系


坚持产业物流与物流产业融合发展,重点围绕荣昌区1+3+1”现代工业集群、1+2”特色农业带、3+2”现代服务业产业、城乡居民生活保障与口岸开放平台建设,创新突破打造智慧物流装备、现代工业物流、特色农牧物流、民生保障物流、开放平台物流等五大产业集群,构建高效畅通、布局合理、开放共享、融合创新、智慧互联、安全环保的现代物流产业发展体系。

第一节打造智慧物流装备产业集群

坚持工业立区、工业强区不动摇,抢抓我国传统物流装备产业技术变革、产业转移、模式创新等历史机遇,主动承接华东、华南地区物流装备产业转移。重点面向自动化立体仓关键设备(堆垛机、分拣机、穿梭车、穿梭板、托盘输送机等)、立体库货架系统、自动分拣系统、智能搬运机器人、汽车尾板、品牌叉车、液压升降平台、快速工业滑升门、智慧物流包装(托盘、围板箱)、关键制冷设备及材料、特种改装车辆等细分行业招商引资,建立以智慧物流装备制造加工、智慧物流装备区域销售总部与售后维保服务总部为主导的荣昌高新物流产业园,打造西南地区领先的智慧物流装备产业集群。

专栏2:智慧物流装备产业集群重点项目

1.智能仓储系统生态链产业园项目:重点瞄准音飞储存、今天国际、诺力股份、兰剑智能、东杰智能、德马科技、瑞晟智能、华昌达、天奇股份等国内智能仓储系统产品生产制造企业与智能仓储综合解决方案集成商进行龙头企业招商引资,带动智能仓储系统上下游关键设备供应商集群化发展,打造国内首个智能仓储系统生态链产业园。

2.智慧冷链中央厨房生产基地项目:发挥荣昌食品工业优势,重点面向银都股份、海容冷链、星星制冷、北京燕诚集团、浙江翔鹰央厨、新兴荣福、上海惠享等冷链央厨设备生产企业招商引资,打造国内首个智慧冷链中央厨房一体化集成生产基地。

3.畜牧物流特种车辆生产基地项目。借助荣昌畜牧品牌影响力,重点面向大创精密装备、上海鑫百勤、程力专汽、河南须河车辆、郑州锐牛重工、龙牧专汽等特种车辆改装生产企业招商引资,打造国内首个畜牧物流特种车辆生产基地。

第二节做大现代工业物流产业集群

积极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充分发挥现代物流产业对现代工业集群供应链稳定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作用,做大以大进大出”“整进整出为特点的现代工业物流产业集群。重点面向粮食、饲料、矿石、钢材、塑料颗粒、食品、服饰、陶瓷等主要消费品,以及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智能装备、畜牧全产业链等现代工业集群,大力支持工业企业掌控进项物流与出项物流主导权,鼓励支持工业企业将进出项物流业务外包给区内外第三方物流企业,大力发展专业化一体化全程物流与多式联运。鼓励支持区内物流研究机构开展1+3+1”现代工业集群物流产品、物流品牌、物流标准研究推广。鼓励支持区内第三方物流企业研发推广先进物流解决方案。推进专业化现代工业集群物流服务基础设施集约化规模化建设和发展。依托川南渝西综合物流园与能投物流网络货运平台,以粮食、饲料大进大出商贸物流为重点,大力发展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仓储设施项目,推进成渝腹心大宗商品(粮食)供应链物流交易中心建设,服务川南川东渝西饲料加工业与食品加工业降本增效,助推荣昌粮食供应链物流枢纽经济区建设。

专栏3:现代工业物流产业集群重点项目

4.荣昌铁公水多式联运示范工程项目:重点依托川南渝西综合物流园铁路专用线,新建铁路高站台怕湿货库5400㎡,粮食专用筒仓4500吨,集装箱拓展作业区(高站台)12000㎡,对接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成渝号)与长江航运江海联运等国际多式联运物流大通道,服务区内及周边地区工业企业供应链稳定与物流降本增效。

5.大宗商品(粮食)供应链物流交易中心:发挥粮食消费市场优势,采用政府引导、市场整合、数据赋能相结合的方式,为区内及周边企业生产所需的各种粮食大宗商品进行线上线下的平台化交易服务,争取设立粮食期货线下交割仓,优化区内企业大宗商品(饲料粮食、木薯淀粉等)采购成本,提升区内企业消费品工业市场竞争力。

第三节做优特色农牧物流产业集群

坚持走特色化差异化物流产业发展道路,充分发挥全国唯一农牧特色国家级高新区的综合优势,推进荣昌区农牧产业接二连三,做优以慢产快出”“粗进精出”“冷进冷出为特点的特色农牧物流产业集群。重点面向以荣昌猪、河包粉条、荣昌血橙、盘龙生姜、吴家脆莲白、荣隆玉米制种等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大力支持产地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流通加工物流中心建设与中央厨房建设,大力发展基地超市农超对接模式与集约化物流模式。积极推广快递电商农特产品农户模式,农产品原产地农产品电商冷链快递直销零售模式,以及生鲜电商冷链宅配”“中央厨房食材冷链配送等专业化服务新模式。鼓励支持区内研究机构研究推广特色农产品相关的物流产品、物流品牌与物流标准。充分利用农牧特色国家级高新区、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生猪大数据中心等金字招牌,推动以生猪产业链为核心的荣昌农畜产品流通枢纽经济区建设。

专栏4:特色农牧物流产业集群重点项目

6.渝西川东农畜产品配送中心:建设以蔬菜、柑橘、柠檬、畜禽等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仓储、冷链物流、交易集散地,打造高集聚、强辐射、现代化渝西菜篮子、果篮子、肉篮子保供基地,建成渝西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辐射带动大足、永川、潼南及四川内江、安岳、泸州等区市县优质农产品生产。

7.荣隆食品物流中心项目:位于荣昌高新区荣隆园,依托成渝高速荣昌西出口,建设大宗粮食仓储中心、电商快递集配中心,提供仓储、交易、运输、装卸等综合物流服务,服务食品加工产业。

8.吴家农副产品冷链分拨中心项目:位于大内高速吴家出口,加快建设荣昌城区至吴家快速通道,推动北部、中部片区与城区快速连接,重点发展仓储物流、冷链物流、农副产品物流。

9.河包粉条集散中心项目:位于荣昌北环出口,依托河包粉条产业园,整合粉条原材料、粉条成品等进出货运资源,配套零担货运中心、检验检疫中心、维修服务中心、电商快递中心等,服务河包粉条产业。

第四节做实民生保障物流产业集群

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为本可持续发展理念,以城乡居民获得感、满意度、安全放心体验为导向,充分整合并做实以随机化、碎片化、多样化为特点的民生保障物流产业集群,打造川南渝西地区商贸物流区域融合发展桥头堡示范区

重点面向城乡居民的日常吃穿住行等生活物资需求,聚焦发展城乡配送、电商物流、邮政快递、商超物流与应急保供物流等基础性民生保障物流业态。鼓励区内城乡配送、邮政快递、供销合作、商超连锁等市场主体开行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双向互通物流线路,并建立确保应急保供物流有效高效运行、急进急出的常态化应急保障机制。大力发展电商物流,深化电商物流与商超、市场、快递、外卖、生鲜冷链、农村物流、制造业的融合协同发展。积极推动邮快合作寄递服务下沉到村级配送点,实现农村快递一站处理、联收联投、集并上行,畅通特色农产品出村进城的末端微循环。同步发展民生保障相关的市场物流、冷链物流、医药物流、餐饮物流、应急物流、逆向回收物流等专业性商贸物流业态。

专栏5:民生保障物流产业集群重点项目

10.荣昌粮食仓储物流项目:总建筑面积21628㎡,其中高大平房仓6栋建筑面积14688㎡,机械库及维修车间建筑面积1200㎡,仓储物流配送中心建筑面积2500㎡。日产100吨米厂建筑面积2240㎡,大米成品库建筑面积1000㎡。

11.销地重点冷链集配中心项目:以渝西国际冷链物流中心为重点,建设川南渝西区域性冷链物流中心与冷冻食品加工集散中心,建设存储8万吨农产品冷藏库、冷链物流设施等,配套检验检疫、仓储、电子商务、专业市场交易、综合服务、金融等业务模块。

12.荣昌区电商快递物流产业园:规划占地110亩,打造智慧物流、信息平台及快消食品电子商务一体化发展的电商物流综合园区。

13.荣昌区国家应急物资(猪肉)储备中心:规划占地200亩,建设区域应急物资运输组织中心、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

第五节做强开放平台物流产业集群

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度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全面推进建设荣昌内陆无水港(国际陆港)、荣昌综合保税区、国际多式联运通道等对外开放基础设施,做强以海关监管、保税物流、国际多式联运等为特点的开放平台物流产业集群,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腹心对外开放新高地。积极推动以川南渝西综合物流园、传化物流荣昌公路港为核心的荣昌内陆无水港(国际陆港)建设,形成连带成片一体化发展格局。建立荣昌内陆无水港(国际陆港)内部互联互通合作机制,以及高效衔接长江江海联运、中欧班列、陆海新通道、中老铁路班列、东盟班车、国际航空运输等国际物流通道的常态化运行机制。鼓励区内国际物流企业开展荣昌始发终达的国际多式联运、跨境物流与外贸进出口代理等全球供应链一体化业务,为全区外贸进出口产品提供优进优出的国际物流解决方案。

专栏6:开放平台物流产业集群重点项目

14.能投物流公用型保税仓库项目:选址川南渝西综合物流园一期地块,建设2160㎡公共保税仓储仓库,遵循小食品、大产业经营发展思路,聚焦木薯淀粉、香米、蔬果干、坚果、食用油脂等进口食品原料或异域特色小食品,打造区域性进口木薯淀粉保税分拨中心和区域性进口小食品保税批发分销中心。

15.荣昌保税物流中心(B型)项目:初步选址川南渝西综合物流园内,在能投物流公用型保税仓库的基础上,建设20000㎡保税仓库,实现跨区域口岸联动,满足区内企业进口保税”“出口退税”“分送集报等业务需求。

16.荣昌综合保税区项目:初步选址荣昌高新区广富工业园内,占地面积12平方公里,建设具有农牧特色的荣昌综合保税区,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要的开放平台、全国畜牧高新产业进出口加工基地、服务贸易示范基地和国际消费品贸易集散地。


第四章优化现代物流产业空间布局


坚持产业衔接与成片集聚原则,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发展理念,以有效承载现代物流产业体系五大产业集群为导向,结合荣昌区国土资源规划条件,优化构建一园一港一区一体系现代物流产业空间布局,即总体布局一个荣昌高新物流产业园、一个荣昌内陆无水港(国际陆港)、一个农牧特色荣昌综合保税区,以及一个荣昌区城乡三级物流体系,形成荣昌区41”现代物流产业空间布局,建设沿成渝铁路现代物流特色发展带。

第一节统筹建设荣昌高新物流产业园

充分发挥国家级荣昌高新区政策优势,统筹规划建设荣昌高新物流产业园,结合高新区一区四园地理分布(含吴家精细化工园),打造一园四地荣昌高新物流产业园。其中,荣昌高新物流产业园广富园区重点承载智慧物流装备产业集群,与广富工业园一体化融合发展;荣昌高新物流产业园板桥园区重点承载现代工业物流产业集群与民生保障物流产业集群,荣昌高新物流产业园荣隆园区与吴家园区重点承载特色农牧物流产业集群。各物流园区均同时具备服务周边城乡居民的民生保障物流服务功能。

研究组建国家级荣昌高新区管理框架下的荣昌高新物流产业园投资管理与运营平台企业,承担荣昌区现代物流产业集群发展管理、园区投资建设与市场化运营功能。统筹规划荣昌高新物流产业园新增物流用地规模,确保重点物流产业集群用地需求。统筹整合国家级荣昌高新区内闲置土地、闲置厂房资源,采取土地置换、政府回购、项目拍卖、土地调规等多种方式,提升荣昌高新物流产业园的产业集群土地供给能力和集中度。

以荣昌高新物流产业园建设为统揽,加快建设川南渝西区域性物流集散中心,积极承接渝西与川东、川南的物流集散与中转服务。重点建设川南渝西综合物流园和渝西国际冷链物流中心、板桥物流园、电商快递分拨中心、荣隆食品物流中心、吴家农副产品冷链分拨中心、河包粉条集散中心等六大专业物流中心,有效支撑荣昌区和川南渝西地区经济发展。

专栏7:统筹建设荣昌高新物流产业园重点项目

17.国家级示范物流园区项目:借鉴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秀山(武陵)物流园区等市内国家级示范物流园区发展经验,对标有关国家标准,以荣昌高新物流产业园为依托,深入开展园区总体规划、产业招商布局、基础设施建设与物流生态建设,力争通过5年左右持续努力,将荣昌高新物流产业园打造成为渝西地区首个国家级示范物流园区。


第二节全面升级打造荣昌内陆无水港

坚持区域融合协同发展,全面构建对外辐射物流枢纽平台。荣昌高新物流产业园平台企业全面统筹川南渝西综合物流园、传化物流荣昌公路港、远宏物流园、荣昌西站(规划中)等物流基础设施,全面升级、连片打造一港多区的荣昌内陆无水港(国际陆港),主要承载开放平台物流产业集群,全面服务现代工业、特色农牧与民生保障等其他物流产业集群。

积极拓展荣昌内陆无水港(国际陆港)与成渝地区口岸枢纽、沿江沿海沿边口岸枢纽之间的物流通道联系。主动衔接全市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国际物流大通道,主动有效组织区内及周边进出口货源,常态化运行荣昌始发终达的国际物流通道班列与国内铁路、公路干线运输专线。主动面向联合国贸易便利化与电子业务中心(UN/CEFACT)申请内陆无水港(国际陆港)国际代码,推动荣昌内陆无水港(国际陆港)获取国际身份证,全面升级为联合国国际贸易与运输单证体系认可的始发港目的港。充分利用泸内荣永国家高新区产业联盟机制,以荣昌内陆无水港(国际陆港)为依托,积极推动泸内荣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联合申报与合作共建工作,创新跨省域合作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模式。争取设立区域性铁路编组站,承接团结村、小南垭等铁路物流枢纽编组解编和转运功能,疏解成渝主铁路枢纽南向通道的物流承载压力。

专栏8:全面升级打造荣昌内陆无水港重点项目

18.川南渝西综合物流园项目:规划建设大宗物资仓储中心、荣昌城乡共同配送中心项目、永荣冷链物流中心项目、公用型保税仓库等功能性子项目,打造辐射西南地区大宗物资运输、装卸、仓储、加工、分拨、交易的区域性多式联运枢纽与物流集散分拨中心。

19.重庆荣昌传化公路港物流项目:计划投资25亿元,建设用地面积约392亩。主要建设物流总部基地(数字指挥调度中心、数字运力结算中心、综合服务中心)、立体智能仓储、货运班车总站以及商业配套服务中心。

20.远宏物流园转型升级项目:依托泸州港务荣昌无水港,加大仓储物流、快递零担等资源整合,以信息化、智能化转型升级为重点,强化荣昌直发到上海、广东、江苏、浙江等跨省零担专线管理能力与周边区域货物集散分拨能力。

21.荣昌内陆无水港国际代码申报项目:学习借鉴西安、赣州、晋州等国际陆港经验,对接联合国贸易程序简化与电子业务委员会(UN/CEFACT)中国代表团秘书处(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国际贸易便利化标准化研究中心),推动开展荣昌内陆无水港国际代码申报工作。

第三节加速建设农牧特色荣昌综保区

高度重视口岸开放功能平台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以全国唯一农牧特色国家级荣昌高新区产业转型与高质量发展为契机,依托荣昌内陆无水港(国际陆港)与荣昌高新区广富工业园扩容,加速推进荣昌综合保税区规划选址建设,形成荣昌内陆无水港(国际陆港)、荣昌高新区(含物流产业园)与荣昌综保区集约化一体化发展格局,实现现代工业物流产业集群与开放平台物流产业集群融合发展。

积极推进能投物流公用型保税仓库建设,加大对现有全区及周边地区保税业务资源整合,根据市场需求及时升级为保税物流中心(B型),为荣昌综合保税区申报建设提供市场支撑。围绕加工制造、研发设计、物流分拨、检测维修、销售服务等保税功能定位,聚焦农牧特色产业、跨境电商与战略新兴产业,坚持区内转移一批、重点培育一批、产业承接一批、精准招引一批的发展思路,奠定荣昌综合保税区产业发展基础。积极推动尚上服饰、布尔药业、东矩金属等外向型企业实行保税生产或保税流通,主动培育宜家全球商品保税物流分拨中心、全球宠物用品保税物流中心、荣昌特色文创商品保税展示交易中心等品牌项目。加快推进荣昌综合保税区建设市场调研、可行性研究与招商引资等系列前期工作,积极争取重庆海关与市政府大力支持,采取边申报、边建设、边招商的总体策略,力争在2026年基本建成荣昌综合保税区。

专栏9:农牧特色荣昌综保区建设重点项目

22.宜家西部保税物流分拨中心:借鉴宜家在上海松江、天津、东莞、佛山等地建立保税物流分拨中心经验,初步规划项目用地240亩,配备全自动高货架系统,涵盖进出口、贸易结算、物流分拨、质量检测等功能,填补宜家西部地区保税物流分拨中心空白。

23.宠物用品保税生产集散基地:借鉴杭州、义乌、苏州等地跨境宠物消费品保税物流经验,招引宠物主粮、宠物零食、宠物玩具专业进口商、供应链企业,发展辅助治疗宠物保健食品,推进维生素、补钙、美毛、补充色素和替代母乳等保税生产,健全宠物用品进口仓储、检疫检测产业配套,打造西部地区进口宠物用品生产集散中心。

24.农牧医药创新保税研发基地:借鉴上海、天津、成都等地综保区医药保税研发经验,发挥荣昌农牧特色医药产业优势,充分利用保税研发政策,整合区内畜用医药研究机构及生产企业的研发功能,建设农牧特色医药创新保税研发平台。

25.荣昌特色文创商品保税展示交易中心:借鉴西永综保区的泓艺九洲项目经验,以荣昌陶、夏布、折扇等特色产品及文创产品为基础和切入点,融入国际文化交流元素,打造荣昌特色的国际文化贸易品牌。


第四节持续优化城乡三级物流体系

坚持效率优先、成本优化、体验优等思路,遵循物流服务半径合理化与配送路径最优化原则,适当打破行政区域局限,结合荣昌内陆无水港(国际陆港)、荣昌高新物流产业园功能布局,持续完善现有城区镇街村社三级物流体系(含冷链、寄递),并通过官方渠道予以公开公示,实现全区城乡三级物流体系资源信息共享、动态更新。织密双向高效流通、服务功能完善的城乡三级物流节点网络,主要承载特色农牧物流产业集群和民生保障物流产业集群。

专栏10:持续优化城乡三级物流体系重点项目

26.城乡三级物流资源信息共享平台项目:以巩固城乡三级物流体系建设成果,促进城乡末端资源信息透明化,促进城乡末端物流降本增效为目标,建立城乡三级物流体系信息共享平台,动态统计并受权公布全区三级物流网络节点的基本信息,包括所在镇街村社、网点名称、网点级别、网点类型及功能、网点面积、车辆类型及数量、联系人、联系电话等,接受平台用户查询与市场评价。

加快培育农村配送体系市场主体与龙头企业,推动涉农服务机构、市场主体的资源整合与共享。有序推动邮政快递、农村供销、商超连锁、商品批发、镇街班车等农村市场服务主体及其仓储配送体系集群化发展,并通过市场化手段开展农村物流市场资源整合,强化城乡仓储配送网络的集约化中转分拨功能。支持利用区县、镇街和村社闲置土地或场地资源,通过先租后让”“租让结合”“改造升级等多种方式,新设镇街中转(周转)站点和村社末端配送点。鼓励支持各级城乡物流节点叠加生产生活物资、邮政包裹快递、冷链食品药品、社区团购生鲜等各类物资的物流服务功能,推动形成一点多能、一网多用、深度融合的城乡三级物流体系发展格局。


第五章完善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环境

第一节推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以促进荣昌内陆无水港(国际陆港)高效对外辐射、荣昌高新物流产业园一园四地内部互联互通、城乡三级物流体系无缝衔接畅通为目标,积极推进全区对外对内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普通干线公路改造升级力度,特别是减少低效率的迂回运输,缩减农村公路断头路,提升农村公路养护水平。

按照补短板、抓重点、强服务、促衔接的总体思路,推进成渝高速公路扩能改造、荣昌东南环线高速公路、安荣合高速荣昌城区至吴家段、永荣自高速公路建设;推动主城至荣昌市域快轨、南大泸铁路与成渝铁路改线启动前期工作;推动荣昌通用机场货运功能规划研究,进一步优化、完善对外物流通道。实施G348S209S302S303S546S548等国省干线公路改造,提升干线公路通行能力,继续实施农村公路新改建项目,提升区内物流高效通达能力。

第二节统筹物流产业发展要素

以促进物流产业招商引资、产业集群发展、物流降本增效与产业承载效能为目标,结合物流产业集群发展特点,全面统筹配置土地、资金、水电气、劳动力等生产要素。

按照规划引领、盘活存量、用好增量、控制总量的要求,加强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总体规划制定部门的协调,推动物流产业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总体规划的三规合一,拓展物流产业用地空间。加大物流产业重点项目建设的用地保障力度,重大物流产业投资项目土地供给一事一议。采取有效措施推进闲置与低效能土地、厂房等存量资源高效利用。研究出台物流产业水电气使用保障与优惠政策,打造川渝腹心生产要素价值洼地。

利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政策机遇,鼓励支持加快发展物流职业教育,依托重庆城市职业管理学院荣昌校区、荣昌区叶茂职业培训学校等区内资源,整合川南川东渝西地区物流职业教育资源,联合国内物流专业职业教育龙头企业,建设特色化、区域化的物流职业教育公共实训基地与物流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大力支持重庆城市职业管理学院荣昌校区与顺丰速运共建产教融合基地。鼓励支持区内企业开展人社部认可的供应链管理师、物流师、网络配送员等职业技能培训与竞赛,以及物流产业相关的专业技术职称评价。研究制定现代物流专业人才引进、培养及相关配套政策,打造现代物流产业人才集聚高地。

专栏11:统筹物流产业发展要素重点项目

27.物流职业教育公共实训基地(师资培训基地)项目:依托重庆城市职业管理学院荣昌校区与顺丰速运共建产教融合基地,引进国内物流职业教育品牌企业及其成熟产品和技术,嫁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职业技能培训相关政策,整合市区两级物流行业商协会组织的企业资源,建设面向西南地区乃至全国性的物流职业教育公共实训基地与物流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打造培养现代物流职业人才与教育师资人才的摇篮。

第三节全面深化区域协同合作

充分发挥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川南渝西融合发展区等政策优势,叠加利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渝西川东经济社会发展协作会、泸内荣永国家高新区产业联盟等区域协同机制,面向周边口岸枢纽与沿江沿海沿边口岸枢纽,全面深化大范围、多维度、深层次的区域协调合作。同时,发挥荣昌区作为成渝主轴黄金联结点的区位优势,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口岸物流体系协同共建合作为重要契机,以联合申报与共建泸内荣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为战略抓手,以消费端大宗商品(粮食)供应链物流资源整合为突破口,以荣昌内陆无水港(国际陆港)、荣昌综合保税区及其他重点物流项目、相关创新服务平台为核心载体,以提升区内现代物流产业龙头企业承接成渝两地城市物流功能意识与能力为落脚点,推动全区物流产业有序融入并服务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努力建设成渝地区特别是川南川东渝西地区重要的综合性城市物流集散枢纽。

以荣昌内陆无水港(国际陆港)、荣昌综合保税区建设为核心,主动对接果园港、团结村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小南垭铁路物流中心(珞璜港)、泸州港、江北国际机场等周边口岸物流枢纽,主动联络上海、宁波、广州、湛江、钦州、防城、磨憨、瑞丽、阿拉山口、霍尔果斯、满洲里等沿海沿边口岸物流枢纽,不断扩大内陆无水港战略合作伙伴,争取市政府口岸物流管理部门、成都铁路局集团与市级国际物流通道运营平台支持,深入拓展通道、物流、经贸、产业、信息、人才等合作领域,构建常态化高效运行的跨区域对外开放口岸物流协同合作网络。以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联合申报共建为战略契机,持续深化以泸内荣永为核心的川南川东渝西区域融合与协同发展,深化川南渝西综合物流园与泸州、宜宾等地物流枢纽设施的业务合作,打造川渝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新标杆。

专栏12:全面深化区域协同合作重点项目

28.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联合申报共建项目: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机遇,创新开展跨省域国家物流枢纽合作共建模式,与泸州、内江联合申报并共建支撑三地国家级高新区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基础的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强化三地物流枢纽之间的高效协同、互联互通与降本增效,并根据相关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争取枢纽建设资金支持。

第四节优化市场发展营商环境

以提升市场主体获得感、满意度和便利性为导向,对标世界银行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管理营商环境评价体系,持续推进物流产业政务服务便利化、政策扶持精准化、转型升级辅导全程化与重点难点问题协调解决及时化,促进物流产业招商引资、市场主体培育和产业集群健康稳定发展。

建立物流产业政务服务清单承诺制度。对物流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及验收手续办理、市场主体注册、物流专业资质办理、转型升级咨询、政府奖补政策、意见投诉处理等进行清单化管理、时效性承诺与专人化服务。积极营造物流产业市场主体培育环境,聚焦物流园区、连锁商超、城乡仓储配送、国际货运代理、冷链物流、综合物流、供应链服务等领域,重点扶持一批服务效率高、综合实力强、有品牌影响力的龙头企业,着力发展一批竞争力强、创新活跃、业务专精的中小微物流企业。

建立货运车辆运力发展与通行管理制度。大力推进全区货运车辆运力补短板、强弱项大行动,鼓励支持区内市场主体及个体司机新购置符合国家标准规范的集装箱运输牵引车与挂车、冷藏运输车、厢式配送车、散装饲料车、食用油罐车、生猪运输车、粪污(污泥)运输车等特种货运车辆,满足区内产业进出项物资特种运输需要,降低产业物流特种运输成本。建立城区货运车辆通行管理制度,严格控制大型货运车辆进入中心城区。推动城市配送车辆通行精细化管理和差异化管理,建立分路段、分时段、分车型的货车通行证制度,同步探索实行分货类、分通道通行管控制度。加大公路超限超载整治力度推动开展多部门联合执法,确保区内货运安全。

专栏13:优化市场发展营商环境重点项目

29.货运车辆运力补短板、强弱项大行动:研究出台区内物流企业、个体司机购置国际标准集装箱运输车辆(含牵引车挂车)、冷藏运输车、散装饲料车、食用油罐车等特种货运车辆扶持政策,以及区内工业企业、商贸流通企业将进出项集装箱运输、饲料粮食散装运输、冷链货物运输等物流业务委托给区内物流企业实际承运的鼓励政策,补强全区货运车辆短板和弱项,培育区内工业企业自主主导的运输物流市场浓厚氛围。

支持物流产业市场主体规范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鼓励国际货代企业主动向重庆市国际物流口岸服务协会申请企业资质备案与年度业务备案。鼓励支持冷链仓储物流企业主动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进行冷库备案。鼓励支持快递服务企业主动向重庆市邮政管理局七分局申请快递网点备案。鼓励支持物流企业通过重庆市物流与供应链协会申请A级物流企业和星级冷链物流企业。鼓励支持物流企业申请国家级与市级的示范工程(如多式联运)、国家级示范物流园区、物流试点项目、物流专项资金以及物流行业荣誉等,提升企业品牌价值与市场知名度、美誉度。


第六章升级现代物流产业链价值链


坚持以价值为导向,巩固提升现有传统功能型传统物流产业业态,积极探索推进高附加值、高价值创造力物流产业业态发展,形成服务产业、赋能产业、引领产业的荣昌区现代物流产业链价值链体系。

第一节强化物流产业规划研究

探索建立物流产业规划研究的常态化工作机制,持续赋能全区物流产业高质量发展。依托市级物流行业组织与物流产业集群龙头企业,推动组建全市首个现代物流产业规划研究院,吸纳物流产业高端人才,搭建物流产业规划研究智库服务平台,聚焦产业规划实施、产业项目招引、物流产品研发、产业政策研究、产业资源整合、产业持续发展等重点领域,提供强有力的物流产业规划研究与重大项目决策智库支撑。遵照产品服务化、服务产品化先进理念,重点研发推广国际多式联运通道产品、大宗商品供应链物流产品、国内干线运输产品、综合保税物流产品、城乡高效配送产品等,统一产品标准与生产运作模式,推进物流产品迭代升级,促进荣昌区产业链供应链物流降本增效提质。

专栏14:强化物流产业规划研究重点项目

30.现代物流产业规划研究院项目:借鉴临沂商贸物流科技产业研究院设立模式,政府牵头设立重庆市现代物流产业规划研究院,作为区级不纳入机构编制管理的事业单位,实行政府协会企业相结合的企业化管理与市场化运营,搭建服务全区物流产业研究智库服务平台与产业技术研发与成果转移转化平台。

第二节培育特色产业物流品牌

充分利用农牧高科特色国家级高新区、国家级生猪大数据平台等金字招牌,以物流标准建设与物流大数据建设为引领,培育打造以生猪、粮食以及特色农产品为核心的物流服务品牌。主动建立以荣昌猪、河包粉条、荣昌血橙、盘龙生姜、吴家脆莲白等特色农产品为基础的物流标准和服务品牌,提升其物流运作水平、产品质量保障和品牌影响力。以荣易管生猪产业区块链数字监管平台为重要抓手,扩展平台服务地域范围与数据采集范围,对接生猪运输车辆GPS监控轨迹数据平台,打造全国性生猪物流大数据服务品牌。充分发挥荣昌区物流产业集群进出货源优势,积极打造以粮食供应链物流枢纽经济、农畜产品流通枢纽经济为特色的国际物流通道品牌与大宗商品供应链物流品牌。通过特色产业物流品牌推广和落地,带动提升荣昌现代物流产业的区域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专栏15:特色产业物流品牌建设重点项目

31.国家级生猪物流大数据服务项目:依托荣易管生猪产业区块链数字监管平台(电子签章平台),进一步采用区块链技术开发金猪物流软件PC端和APP,通过收集位置、车源、货源、运力、线路,采用大数据技术完成实时智能推送周边货源、车辆、返空等信息,并与其他国家级生猪大数据集成共享,建设国家生猪市场物流集散中心与国家级生猪物流大数据服务品牌。

第三节推进物流产业整合创新

坚持物流产业资源整合与业态创新,推进荣昌区物流产业价值链层级提升。以产业融合、军民融合、区域协同、同类需求聚合、物流资源整合为重点,通过政策引导、市场促进、资源共享、信息互通、模式创新等多种方式,实现物流资源整合与资源配置优化,推动全区产业链供应链一盘棋深度融合发展,提升物流产业集群的规模化市场议价能力、集约化物流组织能力与降本增效价值创造能力。

结合荣昌区物流产业现状与发展需要,积极探索推进供应链金融、物流金融、无抵押信用融资、物流大数据增信、第三方代理集采、物流保险团购、网络货运平台、专业物流咨询、物流人才培训认证等物流产业新业态,提升物流产业增值服务能力。全面统筹归集政策扶持资金、专项债资金与社会投资资金,研究设立区级物流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集中定向支持绿色物流、智慧物流设施、城乡三级物流节点、物流公共服务平台、物流新技术应用、物流标准与品牌建设、产业发展专项课题等重点领域发展,助推全区物流产业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

专栏16:推进物流产业整合创新重点项目

32.现代物流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统筹归集安排支持全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和物流产业发展升级财政预算,建立区级现代物流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明确鼓励扶持物流产业发展项目及其资金申请流程。同时,积极争取与统筹调度市级物流政策资金、中央财政专项扶持资金与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资金。

第四节构建物流产业金融体系

建立物流产业金融基础。发挥银行业金融机构与供应链核心企业的带动作用,营造良好的物流产业银企合作氛围,推动物流产业金融健康发展。主动参与市级物流金融数据库建设与一站式物流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建设,融入全市跨区域物流商贸金融生态圈。

开发物流产业金融产品。以大宗商品、高附加值产品供应链物流服务为应用场景,鼓励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围绕供应链库存、采购订单与应收账款(预付款)等供应链环节,开发并推广成本合理的仓单质押、保兑仓、融通仓、代客结算等物流金融产品,开展票据贴现、应收账款质押贷款、商业保理、信用担保等多种形式的金融产品业务。

创新物流产业金融模式。探索支持区内供应链核心企业发行基于供应链的资产支持票据,创新构建核心头部企业上下游企业链网式金融的供应链金融模式。整合运用现代物流产业上下游企业信息资源,创新一批以金融科技为内核的无抵押、弱担保的融资工具,满足供应链上下游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

管控物流产业金融风险。促进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和行业商协会信息共享,建立物流行业红名单黑名单制度,共筑物流产业金融风险防控机制,提升风险分析预警数字化管理能力。

第五节支持传统物流转型升级

遵循标准化、智能化、绿色化、精益化发展导向,大力支持传统物流软硬件基础设施升级、物流运作模式变革与物流企业发展转型,不断提升物流产业价值链高端物流服务的能力。鼓励支持传统物流企业开展软硬件基础设施标准化、智能化改造升级。推广使用1200mm×1000mm的标准托盘,符合600mm×400mm物流模数的周转箱,以及符合国家标准规范的汽车尾板。鼓励支持购置使用新能源物流车辆,统筹推进新能源物流车充电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机械化、智能化立体仓库,鼓励支持将平层仓储设施改造升级为立体化仓储结构,逐步配置应用仓储配送管理信息系统。鼓励开展带板运输、共同配送、循环取货、甩挂(箱)运输、驮背运输、尾板装卸、共享云仓、设施共享租赁等集约化物流运作方式。重点推广应用系统感知和数据采集的现代综合智能型物流系统,全面提升物流智能智慧化水平。鼓励支持建设物流托管与信息服务监管平台,加强交通运输、仓储、配送、快递、信息等物流资源整合。鼓励支持物流企业主动参与国家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及团体标准建设。鼓励支持传统物流企业向专业化供应链服务企业转型,提升全程物流解决方案能力与供应链物流一体化服务能力。


第七章推进重点专业物流高质量发展

第一节优化大宗商品供应链与物流

以荣昌粮食供应链物流枢纽经济区建设为引领,重点围绕饲料原材料、成品农畜饲料、进口木薯淀粉及其他粮油物资,着力优化供应链采购与物流、供应链金融与结算、产业链信息共享与资源协同,依托荣昌内陆无水港(国际陆港)、荣昌综合保税区等开放平台载体,全力打造荣昌大宗商品(粮食)供应链物流交易中心,满足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大宗商品消费端市场需求。

聚焦玉米、豆粕等规模化普遍化市场需求的饲料原材料,鼓励区内商贸物流龙头企业与粮食供应链上游供应商甚至原产地生产企业的战略合作,在政策引导和支持下,按照原材料分类分级标准,优化供应链采购模式,提供供应链金融与结算政策支持,统一提请铁路到达运输计划,建立市场化储备库存与实物交易交割机制。支持具备条件的企业向重庆海关申请进境粮食存放加工指定企业备案。主动对接郑州、大连商品交易所等粮食类期货交易所,争取设立西南地区玉米、豆粕等期货交易商品的线下指定交割仓库。

专栏17:优化大宗商品供应链与物流重点项目

33.粮食期货线下指定交割仓库项目:支持区内企业对接国内开展粮食期货交易的期货交易所,争取按照期货交割仓库建设标准和管理要求,在荣昌设立部分粮食品类(如玉米、豆粕等)的线下指定交割仓库,赋能荣昌粮食供应链物流枢纽经济区建设和发展。

34.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仓储设施项目:支持区内粮食储备、粮食商贸流通及相关物流企业开展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仓储设施项目建设和申报,争取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仓储物流设施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资金支持,特别是与地方政府粮食储备配套的粮食仓储物流设施项目,以及位于粮食物流重点线路、节点上的粮食仓储物流项目。

推动荣昌区内饲料产业集群与周边地区粮油加工产业集群战略合作,统筹优化上下游产业链供应链关系,探索建立饲料加工所需粮油加工残渣与食用油料的供应链与物流体系,推动区内饲料加工产业降本增效与做大做强。探索实施粮食、陶土等大宗工业原材料供应链项目,通过集中采购、多式联运等方式进一步降低各环节综合成本。针对重点企业与重点大宗货物品类,规范有序扩展荣昌直发国内城市的公路干线专线(含零担专线、整车专线、集装箱专线、特种运输专线),提升区内产品高效经济直达销售区域的能力。

第二节巩固提升城乡仓储配送能力

以城乡高效配送与城乡物流一体化发展为导向,充分利用城乡三级物流体系与仓储配送基础设施,聚集线下交易场景的商超物流、市场物流、餐饮物流、应急保供、村社末端配送、逆向回收物流等商贸物流领域,巩固提升城乡高效配送、提质降本、应急保供等综合能力,为城乡居民创造供给稳定、安全可靠、方便快捷的日常生活供应链物流环境,形成辐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城市物流集散服务能力。

专栏18:巩固提升城乡仓储配送能力重点项目

35.永立家智能物流中心城乡配送项目:持续开展物流标准化改造升级,广泛使用标准托盘、周转箱,推广带板(箱)运输、共同配送、即时配送、无接触配送等集约化模式;加大物流信息化、智能化建设投入,提升城乡仓储配送效率;加强城乡配送运力资源配置(含冷藏车),不断扩展城乡配送网络,提升应急保供物流服务能力。

36.能投物流永荣城乡共同配送中心项目:规划用地150亩,选址广富工业园区内,建筑面积约80000㎡,分三期进行建设,其中一期建设10000㎡,已完成场地平整,布局荣昌区及周边区域城乡居民生活消费品、农产品及工业消费品仓储配送等设施。

持续优化城区共同仓储配送能力。鼓励第三方物流企业利用自有标准库房或改造闲置厂房设立公共型仓储配送中心,整合城乡物流资源开展共同仓储配送服务。逐步引导城区商超连锁、批发商城、农贸市场、餐饮酒店、社区门店等市场主体租用公共仓库,为第三方物流企业开展共同配送创造条件。鼓励建设标准托盘(周转箱)循环共享运营服务网点。重点提升农村配送渠道下沉能力。大力支持第三方物流企业依托公开共享的全区城乡三级物流体系,采取市场化渠道下沉合作模式,开展面向镇街、村社的农村共同配送服务,以及农产品进城集并运输服务。推广干支结合、城乡一体的镇街共同配送、连锁统一配送、末端共同配送等新型集约化配送模式,提升配送效率。着力构建应急保供快速响应能力。建立区级应急保供企业名单,鼓励纳入应急保供企业建立常态化应急保供快速响应物流机制,随时具备应急保供物流服务能力。

第三节推动电商快递物流创新发展

以深度服务线上交易场景的特色消费品、农副产品电商平台销售,以及城乡居民电商平台消费与日常邮政包裹等为重点,推动电商快递物流业务资源与运作渠道整合,开展运作体系与服务模式创新,助力荣昌区电商产业高质量发展。

鼓励支持邮政快递企业开展邮快合作”“交快合作”“交邮融合以及农村公交、供销、金融、保险等方面的合作,推动农村电商快递物流降本增效,持续做好一小时达城区、当日达镇街寄递配送服务。加快推动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深入推进快递进村工程。鼓励支持品牌快递企业在荣昌设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范围内跨省际、区际提供高效寄递服务的渝西川东地区快递分拨中心。鼓励品牌快递企业投资电商快递物流产业园区,实现电商销售与电商物流一体化发展。支持邮政快递服务数字化转型,发展供应链服务、冷链快递、即时递送和仓递一体等新业态新模式。鼓励邮政快递物流企业、电商企业与连锁商业机构、便利店、物业公司开展合作提供集约化配送、网订店取、生鲜到家等多样化、个性化、专业化服务。

专栏19:推动电商快递物流创新发展重点项目

37.渝西川东地区快递分拨中心项目:推动顺丰速递等品牌快递企业在荣昌设立跨省市中转直派的渝西川东地区快递分拨中心,投资建设电商快递物流产业园区,把荣昌打造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腹地的快递物流集散中心。

第四节统筹推进冷链物流全面发展

以确保冷链商品生产销售品质、提升城乡居民冷链商品日常消费体验为导向,区分商贸型冷链、生产型冷链、医疗型冷链三个细分冷链市场,统筹商务、口岸物流、农业农村、交通、市场监管、卫生防疫、动物防疫等相关部门,推进全区冷链物流全面协同发展,打造川渝地区冷链物流协同发展示范基地、猪肉与蔬菜全链条冷链物流示范基地,力争到2025年冷库库容达22以上。

重点围绕肉类、水果、蔬菜、水产品、乳品、速冻食品等6大商贸流通重点冷链商品,鼓励完善产地、销地以及中转仓储配送冷链设施设备,构建完整的冷链物流运作体系,确保冷链流通不脱冷”“不断链。鼓励冷链物流设施集群化发展,支持渝西国际商贸物流港做大做强,并强化其销地冷链物流节点设施功能,构建中心城区荣昌成都冷链物流骨干通道,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冷链商贸流通体系。鼓励支持区内农副产品综合批发交易市场、自营物流的商超连锁、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及物流地产企业投资新建或改造符合国家标准的冷库设施,配置符合国家标准的冷藏车辆。鼓励支持冷链物流市场主体将自有、自营或租用的冷库、冷藏车与重庆市冷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进行对接,实现冷链物流信息共享。鼓励支持区内冷链相关市场主体根据自身冷链基础设施条件及能力,申请市级冷链物流示范项目与二级、三级冷链物流节点。鼓励商场、超市、社区零售网点、快递分拣中心改造、建设集配送、零售和便民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冷链末端网点与无人化冷链智能终端,着力发展冷链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

专栏20:统筹推进冷链物流全面发展重点项目

38.肉类全链条冷链物流示范基地建设项目:以琪金食品等屠宰企业为代表,建设标准化预冷和低温分割加工车间、配套冷库等设施,健全预冷排酸、低温分割、保鲜包装、冷链储运链条,建立温度监控和监管追溯系统,打造市级全链条冷链物流示范基地。

39.农产品批发市场冷链设施改造升级项目:以荣昌农副产品综合批发交易市场为重点,开展冷链物流设施改造,配套建设封闭式装卸站台等设施,提升冷链物流服务功能。

40.区域性果蔬冷链物流示范基地建设项目:以荣昌血橙、盘龙生姜、吴家脆莲白等特色果蔬生产基地为重点,建设产地预冷库、保鲜库、冷冻库等,完善镇、村两级农产品仓储冷链物流体系。

鼓励发展优势特色冷链农产品跨境贸易,着力做好区内猪肉、活禽集中屠宰处理全程冷链管控与质量追溯管理,构建集中屠宰、品牌经营、冷链流通、冰鲜上市肉类供应链体系。支持区内冷链食品、动物疫苗等生产企业与奶牛供乳企业建立产品冷链物流标准。进一步优化全区畜牧养殖业动物疫苗冷链流通,构建覆盖疫苗全程冷链物流体系,确保动物疫苗流通安全与实用免疫效果。


第八章构建内陆特色多式联运体系


抢抓全国运输结构调整公转铁”“散改集政策机遇,发挥荣昌铁路货运场站基础优势,以规划建设的荣昌内陆无水港(国际陆港)、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为核心载体,以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建设为引领,着力构建以铁路联运为主,水路联运为辅,公路与航空高效补充的立足荣昌,联动川渝,辐射全球铁水公空多式联运体系与发展格局,探索实践以通道枢纽网络为导向的荣昌内陆无水港(国际陆港)发展路径。

第一节构建多式联运通道体系

以川南渝西物流园为载体,研究制定公铁联运”“内陆无水港等通道扶持措施,主动衔接中欧班列(成渝号)、陆海新通道、长江江海联运、东盟班车、国际航空货运等铁水公空国际物流大通道,构建以铁路运输为核心的国际国内多式联运通道体系。

以进口及国产饲料、粮食为重点,煤炭、矿石、钢材等为补充,拓展以大宗商品为特色的铁水联运、铁公联运市场,积极主导开行国内粮食、煤炭、矿石主产区(新疆、东北、华北等)直发荣昌的铁路联运专列,开行长江下游港口(南京、南通、太仓)、北部湾港口(钦州、防城)、广东港口(南沙、湛江)直发荣昌的海铁联运专列,不断丰富与完善荣昌内陆无水港(国际陆港)多式联运通道体系, 持续提升荣昌区通道带物流、物流带经贸、经贸带产业发展效能。

专栏21:构建多式联运通道体系重点工程

41.东南西北四向多式联运物流通道建设工程:以荣昌内陆无水港(国际陆港)为核心枢纽,加强与市级国际物流通道平台公司与铁路部门合作,构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多式联运物流通道:

——东向通道:依托成渝铁路、铁路二环线、成渝高速等联系永川港、武汉方向,接入长江江海联运通道以及渝甬班列、渝沪班列铁海联运通道;

——西向通道:依托南大泸铁路,北接兰渝线,联系兰州、乌鲁木齐方向,接入中欧班列(成渝号)联运通道,同时构建西北地区大宗商品进入荣昌的公铁联运通道;

——南向通道:依托南大泸铁路、南接隆百线,联系泸州港、北部湾港、湛江港、南沙港方向,接入西部陆海新通道、东盟班车公路物流通道与中老铁路联运通道;

——北向通道:依托南大泸铁路,北接兰渝线,联系西安、满洲里、哈尔滨方向,接入渝满俄铁路联运通道,同时构建东北地区大宗商品进入荣昌的公铁联运通道。


第二节完善多式联运枢纽体系

强化荣昌内陆无水港(国际陆港)枢纽管理,建立政府物流投资与运营平台全面统筹一港多区枢纽协调机制,调动港区运营市场主体积极性,构建港区一体化服务与高效互联互通体系。鼓励商贸流通企业在港区内设立商品流通加工中心、商品展示批发交易中心、中转集散拼箱中心以及生鲜食材中央厨房(预制菜加工)等基础设施,强化市场批发交易功能、中转集散分拨功能与仓储流通加工功能。积极推动与市内国际物流平台共建中欧班列、陆海新通道川南渝西集散分拨中心,不断提升荣昌综合物流园铁公水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发展能级。鼓励荣昌高新区内外向型企业(含集团总部)通过荣昌内陆无水港(国际陆港)到发进出口货物,对周边地区进出项集装箱货物经由荣昌内陆无水港(国际陆港)到发给予物流通道政策支持与铁路场站作业费优惠或奖补支持。

专栏22:完善多式联运枢纽体系重点项目

42.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项目:在荣昌川南渝西综合物流园铁公水多式联运示范工程项目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项目与全市四向国际物流大通道的无缝衔接发展,进一步强化项目与全区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腹心地区重点产业(如消费品工业)的供应链融合创新发展,在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口岸物流体系中发挥更深入更充分的作用,力争十四五期间获批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项目。

第三节建立多式联运保障体系

发挥荣昌内陆无水港(国际陆港)拥有国际身份证优势与产业集群出口货源集聚优势,积极引进中国远洋海运(COSCO)、招商局集团、MAERSK(马士基)、MSC(地中海航运)、CMA CGM(达飞)等国际海运品牌,建设成渝腹心最大的内陆集装箱空箱共享调拨中心(还箱点)与国际标准集装箱共享流通交换基地,出台国际集装箱经由荣昌内陆无水港(国际陆港)空箱堆存、共享调拨的扶持政策,强化国际国内多式联运集装箱箱源保障与全球网络化服务能力。

专栏23:建立多式联运保障体系重点项目

43.内陆集装箱空箱共享调拨中心项目:以川南渝西综合物流园为核心载体,通过有效的政策引导和扶持,统筹有效服务半径区域内的进项出项各类集装箱需求,深入开展与品牌国际海运企业、中铁集装箱以及相关租箱公司、自备箱箱主之间的战略合作,加强与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成渝号)等国际物流通道平台公司的通道支线合作,建设区域性进项集装箱还箱点与出项集装箱共享调拨中心,打造多元化的国际标准集装箱资源池,保障有效服务范围内不同多式联运模式下的集装箱使用需求,提升荣昌区作为区域性多式联运枢纽的地位。

鼓励支持在荣昌注册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多式联运物流企业、报关服务企业、专业集装箱运输企业,并对相关企业新增专业集装箱拖车及挂车给予奖补支持,形成多式联运公路运力保障。鼓励区内高等院校、职业院校与培训机构开展国际货运代理、报关报检、多式联运等相关专业人才培养,建设多式联运人才队伍。


第九章环境影响评价及应对举措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理念,坚持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原则,科学研判物流产业发展的环境承载能力,严格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与生态环境准入清单,深入开展规划环评和建设项目环评三线一单符合性分析,从规划立项、招商引资、建筑设计等决策源头杜绝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与能源浪费,促进全区产业经济和生态环境和谐发展、高质量发展。

第一节环境影响及其节能评价

本规划实施主要涉及智慧物流装备产业厂房建设与物流基础设施布局建设国土资源占用与环境影响等情形。规划实施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相关设施建设和生产运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空气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能源不合理消耗等问题,可采取有效的准入管理、环境评价、技术应用、动态监控、奖惩制度等举措,综合施策,实现生态环境影响总体可控可防。

上位政策和发展规划须严格遵循。加强与重庆市、荣昌区国土空间布局等上位规划充分衔接,并前瞻性预留中长期布局发展、产业整合空间,相互之间不存在矛盾和冲突。规划实施的物流产业基础设施项目应按照相关法规制度及上位规划,严格实施节能减排、噪声控制、节地评价、环境影响与三线一单符合性评价等前置性工作。规划将根据荣昌区生态环境功能、自然资源禀赋、现代物流产业发展要求和实际,全面对标对表三线一单要求,为建立健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做贡献。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因素总体可控。结合重庆市及荣昌区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等管控要求和资源承载能力,物流产业项目招商引资可严格对照重庆市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以及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有关规定,形成项目生态风险淘汰机制。物流产业项目布局建设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可通过采取项目业主及建设单位生态安全承诺等有力措施和先进技术加以管控,使其降低至可承受范围之内。充分吸纳具体建设项目相关环评工作成果,论证项目建设科学性和环境影响,不突破相应环评结论。

项目建设运行期间能源消耗可控。智慧物流装备产业厂房和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主要能源消耗包括电能、燃油和生产生活用水。能源消耗作为物流产业项目建设与生产运营期间的重要直接成本,是项目建设运营市场主体推行成本管理的重点对象。基于企业自身主动优化成本内生动力,叠加国家节能减排鼓励扶持政策引导,物流产业项目能源消耗具有很好的可控性。

第二节不良环境影响应对举措

坚定不移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要求,充分考虑物流产业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全生命周期特点,根据不同环境影响因素和能源消耗场景,采取有效应对举措,切实处理好规划实施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之间的内在关系。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减少污染。坚持源头控制,引导优化物流产业厂房与物流基础设施布局建设,避绕自然保护区、水源地、风景名胜等环境敏感区域,保护生态环境,控制用地规模和资源消耗,实现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加强物流产业项目建设运营监督管理,严格控制废水、废气、噪声和固体污染物等排放。安装必要的防护装置、改进运输装备技术水平可以有效控制噪声污染和振动。生产废水、生活性污水经适当的生化工艺处理后可达到各级排放标准的要求。优化交通物流结构,优先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货物运输方式。推广先进适用的节能减排技术,采用新型、节能的运输工具和推行较高排放标准,鼓励使用清洁能源物流车辆。采用符合标准的制冷设备、制冷剂等,最大限度降低冷链项目设备设施运营等对环境造成污染。

及时落实环境恢复和污染治理。立足荣昌区发展生态环境情况,积极采取措施,做好地形、地貌、生态环境恢复和土地复垦工作。采取必要的工程和植物防护措施可有效控制水土流失。注重物流产业项目景观恢复,积极推动生态恢复工程和绿色通道建设,逐步恢复和改善项目建设中遭破坏的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

积极推进污染治理,组织实施项目范围内物流活动污染防治工作,鼓励物流企业清洁生产工艺。加强环境风险管控,及时配合有关部门处理物流领域安全事故引发的环境污染事件,提升环境风险事故应急能力。

加强环境管理和环境监控。严格执行《水法》《环境保护法》《环境影响评价法》《土地管理法》《水土保持法》《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等法律法规,遵守环境保护法规政策。完善环境监控流程,严格项目审批和土地、环保准入;规划管理制度和监测方法,强化建设项目全过程环境管理,建立完善、统一、高效的环境监测体系。

加强全方位综合节能管理。强化物流产业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节能管理,全面推行建筑节能选址与设计,选用节能型建筑结构、建筑材料,特别是太阳能可再生能源以及可再利用、再循环材料,优化建筑通风系统、空调系统、照明系统和水循环系统等,选择生态友好型生产运作设备,根据实际情况推广错峰用电生产运行方式。鼓励建设符合行业标准《绿色仓库要求与评价》(SBT 11164-2016)的绿色仓库。推广甩挂运输、共同配送、多式联运等资源节约型物流组织运作模式。鼓励对景观绿化、厕所清洁、道路消扫、车辆冲洗等用水,优先采用再生水、雨水等非传统水资源。鼓励产业园区工作人员选用新能源汽车、电瓶助力车、公交汽车、集体通勤车等绿色出行。着力培育节能减排示范项目和绿色示范企业。


第十章强化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第一节建立组织机制

统筹全区物流产业规划实施与推进工作,强化多部门协同的组织保障,成立由区主要领导人任组长,区发改、商务、农业农村、交通、财政、经信、规自、住建、公安、城管、卫健、应急、招商、市场监管、税务、金融监管、生态环境、人社、教育、科技、统计、大数据、国资、高新区、供销、邮政等有关部门和单位组成的现代物流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形成领导小组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对全区物流产业高质量发展战略规划、重大政策、重点项目与关键性制约问题进行研究决策与督促协调落实,形成协同发展合力,强化政策资源联动。建立健全物流产业重点项目库及其动态管理机制,物流产业推进工作督查考核机制,以及应对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重大事故等突发事件的应急保供物流管理机制,为促进物流产业发展规划落地实施,推动全区产业经济降本增效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机制保障。

第二节强化政策导向

切实把现代物流上升为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产业,聚力发展智慧物流装备产业,配套出台产业扶持专项政策。落实国家和市级现代物流的政策措施,统筹发改、商务、交通、经信、农业农村等多个部门的物流产业政策,形成政策合力。发挥土地、财政、金融、税务等关键要素对产业发展的关键支撑作用,建立健全促进现代物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精准政策体系。

落实物流产业用地政策。依法将符合条件的物流产业用地纳入土地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重点物流产业项目与重大物流基础设施项目优先保障用地。鼓励市场主体盘活存量闲置土地资源用于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在不改变用地主体、规划条件的前提下,利用存量房产和土地资源建设物流产业项目,可在5年内保持土地原用途和权利类型不变,5年期满后需办理相关用地手续的,可采取协议方式办理。拓宽项目用地审批绿色通道,优化土地转让、规划许可、开工许可等政务服务流程,推进串联审查并联办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有效压缩投资项目拿地、办证周期。对物流产业项目与物流基础设施项目,可享受工业用地政策,经批准后减免相关的行政性收费。对区级重点物流产业项目参照市级政策给予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设费等先征后返政策。创新物流产业用地模式,探索实行先租后让”“租让结合等弹性用地供地模式。

强化财政税务金融支持。充分发挥财政性资金对现代物流产业的引导和促进作用,支持物流建设与运营项目争取国家和市级专项资金。鼓励支持金融、保险机构联合创新应收账款票据无抵押信用融资商业保险政府贴息的商业保理产品,破解第三方物流企业应收账款周期长、垫付流动资金压力大难题。鼓励支持优质物流企业上云、上规、上市,通过股权融资、债券融资等方式直接融资。推广应用社会资本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鼓励社会资本以特许经营、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参与区内重大物流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运营和维护。高效利用区级物流产业发展专项基金,以专项奖补、贷款贴息、股权合作、债券融资等多种方式,支持物流产业重点项目、优质中小微物流市场主体发展。鼓励支持区政府物流产业投资平台按规定流程直接参股或控股优质物流产业项目。继续落实西部大开发、物流企业大宗商品仓储设施用地城镇土地使用税等税收优惠政策,以及市内跨区县总分支机构企业汇总纳税政策。

第三节狠抓产业招商

招商引资是确保全区物流产业规划有效实施的重中之重。坚持以规划实施物流产业集群及潜在重点项目为导向,组建物流产业招商专班,绘制招商资源分布图、招商行动线路图、项目落地流程图等三张作战图,形成全员招商氛围,采取多种方式开展精准招商,由产业招商团队深入一线、靠前指挥、挂图作战。深入研究每个招商引资项目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招商引资策略进行精准招商。着力挖掘现有区内入驻企业、本土企业的潜在物流产业发展需求和市场资源,全面推进工业企业二次招商行动计划,争取产业物流及供应链物流主导权本土化。

专栏24:狠抓产业招商重点工程

44.工业企业物流二次招商行动计划:研究出台区内工业企业物流主导权本地化扶持政策,面向重点工业企业进行物流主导权二次招商,鼓励区内工业企业采购区内物流企业的服务,鼓励区内企业进出项物资经由区内物流枢纽节点和物流园区运作。

以有效压缩招商引资项目从签约到投产的周期为引领,成立物流产业项目专项推进小组,按照保当年、保重点、保开工的原则,编制并及时上报招商引资项目要素需求计划表,明确并持续监督每个招商引资项目落地目标计划表中的开工(开业)时间节点、竣工时间节点以及前期工作关键时间节点等三节点。根据每个项目实际情况,制定了详尽的作战图,每个环节落实到责任主体、责任人和项目责任单位,严格按照既定的项目建设时序进度挂图作战、挂牌督战。坚持一事一议、急事先办、特事特办,项目要素优先保障已落地的招商引资项目,强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第四节落实行业管理

充分发挥有关行业商协会在信用管理、统计监测、标准开发、政策贯彻、对外合作、资质认证、人才培训、课题研究、咨询服务等行业管理方面重要地位,完善政府购买行业商协会服务制度,推动行业商协会进一步发挥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与专家智库作用,进一步完善行业诚信管理体系,加强行业规范与自律管理,营造良好的物流产业诚信经营发展行业氛围。探索依托重点行业商协会和重点联系企业,完善物流业统计调查制度和统计指标体系,构建区级镇街”“政府协会物流产业统计监测机制和工作机制,动态掌握物流行业发展准确底数,定期发布全区物流产业发展报告。

附件1

 荣昌区现代物流产业发展图谱




附件2

荣昌区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空间布局

及产业集群分布



版权所有:重庆市荣昌区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重庆市荣昌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重庆市荣昌区电子政务中心

微信公众号

政务微博

ICP备案:渝ICP备2021006398号-1 网站标识码:5002260001 渝公网安备:500226020001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