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规划信息 >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 [ 索号 ]
  • 11500226739820015F/2024-00025
  • [ 发文字号 ]
  • [ 主题分类 ]
  • 国民经济管理、国有资产监管
  • [ 体裁分类 ]
  • 规划计划
  • [ 成文日期 ]
  • 2024-03-15
  • [ 发布日期 ]
  • 2024-03-15
  • [ 发布机构 ]
  • 荣昌区发展改革委
  • [ 有性 ]
关于荣昌区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4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日期:2024-03-15
字体:【 默认 超大
分享:

——2024126日在重庆市荣昌区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六次会议上

重庆市荣昌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各位代表: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现将荣昌区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4年计划草案的报告提请大会审查,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3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国内宏观经济环境和诸多困难挑战,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和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突出稳进增效、除险清患、改革求变、惠民有感工作导向,坚持“6666”工作思路,深化落实党建统领“885”工作机制,攻坚克难、承压前行,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紧紧抓住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和渝西地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机遇,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入实施市委“一号工程”,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6%,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1.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4.3%6.1%2023年,我们锚定目标不松劲,全力推动经济在多重困难挑战下回升向好,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持续扩大内需、优化结构、提振信心,推动全区经济在波浪式发展中稳住了大盘,经济运行呈现稳定恢复、稳中有进态势。成绩的取得十分来之不易,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全区上下齐心协力、拼搏奋进。

(一)全力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深入实施市委“一号工程”,加快渝西地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全力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功能平台进展有序。国家发改委批复同意《川南渝西地区融合发展总体方案》,联合周边11个市区编制完成发展规划,建立完善合作机制。持续推进内江荣昌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印发建设实施方案,高标准建成投用智慧猪场,发展稻渔综合种养25.5万亩,建成玉米制种基地核心区4000亩。重庆西部电子电路产业园、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双昌合作园区等5个市级川渝合作重大项目完成年度投资6.7亿元。交通设施互联互通。大内高速全线建成贯通,成渝高速扩能荣昌段、安荣合高速、永荣自高速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G348南迁广顺至安富段建成通车,G348安富至四川界段、S303城区至双河段等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川南渝西教育共同体成员增加至11个,入选首批成渝地区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试验区。推进与成都中医药大学、华西二院、重庆中医药学院等合作办医,深化川渝双边120应急联动,打造“2小时卫生应急救援圈”。开展大清流河联合巡河,举办第二届川渝毗邻地区群众体育荟、成渝“双昌”大地流金丰收节。联合开展2023福兔迎春文艺交流展演等文旅活动12场次。

(二)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工业经济提质增效。坚持工业强区不动摇,大力实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优化构建“2335”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全年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0.8%,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2%,工业投资增长23%。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6家、国家级“小巨人”企业2家、市级“专精特新”企业37家。建成市级特色产业示范园1个、市级特色产业基地4个。荣昌入选工信部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示范城市名单,陶瓷产业入选重庆市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荣昌高新区获批重庆市承接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转移示范园区。

数字经济加快发展。实施数字经济培育专项行动,数字经济企业达54家,实施智能化改造项目79个,新认定数字化车间10个。推动农业数字化发展,“农数谷”(重庆市数字经济产业园)纳入全市“五十百千万”数字产业发展体系,云尚·农牧大数据产业园建成开园,组建“成渝双圈数智农牧产业联盟”。建成智慧城管综合服务平台,实现城市管理运行“一网统管”。新建5G基站269个,5G通信网络覆盖质量持续提升。

服务业稳步提升。服务业增加值增长6.3%,批发、零售业销售额、住宿、餐饮业营业额分别增长18%11.1%15.3%13.1%。获批第二批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荣昌联动创新区。稳步推进公用型保税仓建设,提速建设传化荣昌“公路港”、川南渝西综合物流园。新增A级物流企业7家,总量跃居渝西地区第一。唯美陶瓷博览中心成功创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万灵古镇、安陶小镇、夏布小镇景区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大美春光在路上”。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增长13.4%

民营经济持续壮大。大力实施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专项行动,出台各类惠企政策措施25项,持续叫响做亮“123456”营商环境品牌。开展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专项活动,圆满承办首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合作峰会,高标准打造“企业之家”和民营经济展示厅,举办荣昌区首届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活动周。新增民营市场主体1.2万户,总量达7.3万户,民营经济税收占全区税收总额的78.9%

农业经济平稳运行。粮油、蔬菜生产形势稳定,粮食产量达到29.0万吨。新改建高标准农田6.2万亩。评定区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0家,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39家、家庭农场20家。生猪产能持续恢复,生猪出栏68万头,增长5.5%。“荣昌猪”全产业链入选农业农村部第一批农业高质量发展标准化示范项目创建名单,荣昌猪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达到130亿元。荣昌猪中小养殖场数字化解决方案入选农业农村部智慧农业典型案例。

(三)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

固定资产投资加快增长。大力实施抓项目促投资专项行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3%,比全市平均增速高8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增长22.3%。计划重点建设项目178个,安纳杰汽车、传化物流等102个产业项目开工建设,煌上煌食品等52个项目竣工投产。区人民医院迁建、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荣昌校区等重点项目加快推进。成功争取政府专项债券资金23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和特别国债3.3亿元。

招商引资稳步推进。大力实施招商引资突破专项行动,推行“1+9”专班工作机制,设立4个驻外招商组。获批建设汽车电子市区协同招商示范基地。新签约市外项目88个,合同额593.76亿元。引进华派生物、小刀电动车、遂川电子等2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8个,其中川渝合作新能源产业园项目总投资200亿元。

消费潜力不断释放。举办五一消费季、千年荣昌历史文化周等活动10余场,发布“荣昌消费地图”,发放消费券,昌州风情步行街、夏布小镇小猪集市、康宁夜肆提档升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1%,网络零售额38.6亿元,增长10.3%。“七夕河灯旅游文化节”获评“2023不夜重庆生活节十大优秀夜间特色活动”,全年接待游客1589.32万人次,增长19.6%,旅游综合收入85.4亿元,增长28.5%

(四)全力推进改革开放创新。

重点领域改革深入推进。深化放管服改革,60个高频“一件事一次办”事项实现全程网办,完善审批“容缺受理+告知承诺”制,311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川渝通办”。推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出台开发区改革实施方案和“亩均论英雄”改革方案。推动国企改革“提效增能”,实施“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等5个专项行动,推进弘禹水资源公司和弘禹供水公司整合,推进昌泰检测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激发国有企业活力。

开放合作水平不断提升。稳步推进中新(重庆)农业国际合作示范区建设,持续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常态化开展“外商投资企业行政服务管家”服务,荣昌无刺花椒实现首次出口,投用西南地区首个进境种猪隔离检疫场、落地首支中外合资基金。海关荣昌工作点服务效能持续提升。积极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渝新欧、长江水道等国际物流通道,经西部陆海新通道到发集装箱增长10%。进出口总额完成13.7亿元。

创新活力不断释放。编制完成《国家畜牧科技城可行性分析报告》,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级生猪大数据中心建设加快推进。成功举办第十届中国畜牧科技论坛,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地方品种)典型案例入选农业农村部十佳案例。91家企业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新增市级科技型企业284家。新培育市级创新平台12个,新增市级众创空间和科技孵化器2个。新授权发明专利119件,新发放知识价值信用贷款1.5亿元,知识产权质押融资3.1亿元,居全市第一。

(五)全力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城市功能品质持续提升。场镇品质提升三年行动全面完工,累计投资2.5亿元。实施城市更新提升项目27个,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44个。新增城市道路10.6公里,城市交通“微循环”更加畅通。统战文化公园加快推进,建成黄金坡城市休闲公园(一期)和3个口袋公园。完成道路绿化提质项目5个,新增城市绿地面积140万平方米。改造提升城市道路路面26万平方米,新改建公厕13座,建设小微停车场64个,新增停车泊位6766个。改造城镇雨污管网66.4公里,建成投用黄金坡水厂二期工程,积极推进镇街污水收集处理“厂网一体”项目。

乡村振兴全面推进。纵深推进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4个先行镇实施城乡融合项目23个,完成投资2.8亿元。吴家镇获批建设市级“强镇带村”示范镇。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垃圾分类示范村覆盖比例达80%,卫生厕所普及率95%以上,新改建“四好农村路”151.3公里,安装农村公共照明路灯8133盏。成功创建全国美丽休闲乡村试点村1个,市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13个,美丽巴蜀宜居乡村先导村6个。农村“三变”改革试点范围扩大到69个行政村。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累计投入资金1.3亿元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5万元以下集体经济“薄弱村”全部清零。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白虎岩水库扩建工程加快建设,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项目全面完工。

(六)全面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落实河长制,开展工业、农业、生活污染源整治,完成濑溪河重要支流6个生态修复工程,推进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濑溪河、大清流河、马鞍河考核断面水质年均值达到Ⅲ类标准,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全力打好“蓝天保卫战”,强化交通、工业、餐饮油烟、露天焚烧等污染防治措施,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07天,创造新的历史纪录。推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完成12个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评审,印发荣昌区“无废城市”建设方案并有序推进。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稳定运行。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印发实施碳达峰行动计划和实施方案,对奥福陶瓷等企业开展节能审查,推进公共机构和工业园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开展绿色生活方式创建。累计培育绿色制造体系示范企业5家,新增国家和市级绿色工厂各1家、市级绿色园区1个。入选全国首批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新增市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5个。

(七)全力创造高品质生活。

加快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稳定在80%以上,实施教育品质提升工程、“一老一小”保障工程等14件重点民生实事。提升就业保障服务能力。城镇新增就业1.2万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6000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保持97%以上、95%以上,发放各类社会救助资金1.8亿元。提升教育服务能力。新改扩建公办幼儿园、中小学8所,西大附中荣昌实验学校高中开始招生,尔雅小学等4所学校成功创建为国家级、市级特色学校。西南大学荣昌校区启动提质扩容,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荣昌校区主体完工。提升卫生健康服务能力。区中医院新院区、区疾控中心迁建项目建成投用,区人民医院新院区开工建设,区人民医院正式晋升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区中医院晋升三级中医医院。累计建成婴幼儿托位2324个,每千人口托位数达3.58个。成功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实施公共文化场馆免费、错延时开放,区文化馆、区图书馆分别接待14万人次、62.5万人次。开展送流动文化进村活动368场,建成15处村级健身点。举办“千年荣昌·历史文化周”等重大活动,推进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建设,举办成渝双城铁人三项赛等国家级体育赛事3次、市级赛事9次。提档升级荣昌陶博物馆,荣昌历史文化展览馆、邓在军电视艺术馆开馆。

2023年重点民生实事完成情况

1.教育品质提升工程:建成投用昌元幼儿园分园、观棠府幼儿园、双河中心幼儿园、桂花园小学新校区、远觉中心小学。提供365*24小时线上免费心理辅导服务。完成23个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服务重点站所标准化建设。免费为全区青少年儿童、家长提供线下心理咨询659小时,开展心理健康讲座、活动142场次。

2.城市公园建设工程:推进统战文化公园建设。完成荣滨北路、后西街等5个道路绿化提质项目。完成恒荣半岛、拓新红城、海棠桥头等游园改造项目3个。建成黄金坡城市休闲公园(一期)。

3.文体惠民工程:开展送流动文化进村活动368场,建设15处村级健身点。启动全民健身中心(二期)建设项目。

4.“一老一小”保障工程:区级示范“老年食堂”建成并投入运营,完成200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新增婴幼儿托位1146个,每千人口托位数达到3.58个。

5.特殊人群关爱行动:为在校无HPV疫苗接种史女学生首针接种5914人,免费开展“两癌”筛查20065人。城镇新增就业1.2万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6000万元。完成11个镇街“渝馨家园”建设,为14218名三、四级持证残疾人购买医疗保险。

6.反诈专项行动:2023年,全区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发案数下降11.9%;群众损失数下降8.8%,追赃挽损率17.5%,超过市局标准(8%9.5个百分点。

7.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44个,同步实施消防隐患整治。对城区老化燃气管道进行更新改造,涉及居民136786户。

8.农村人居环境提质改善:新改建高标准农田6.2万亩,建设2万亩稻渔综合种养示范片。回收废弃农膜520吨,回收肥料包装物74.7吨,全区农膜回收率达到93%

9.便民出行: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51.3公里。以峰高街道为农村客运改革试点片区,投入4辆车辆开展探索。完成沥青路面铺装约26万平方米,人行道提升改造3.5万平方米。新建“小微停车场”,增加停车位6766个。

10.数字惠民:开展专线和宽带提速降费,对中小微企业给予长期月租9折优惠。2023年新建5G基站269个,持续提升5G通信网络覆盖质量。

11.照亮家园工程:计划分三个年度安装农村公共照明路灯3万盏,2023年度安装路灯8133盏。

12.创业就业帮扶:开展创业培训544人,组织4633名重点就业群体开展技能培训。

13.系列活动惠民:开展“千年荣昌,品味巴蜀”2023中秋国庆系列活动,在文艺汇演、国风盛宴、美食体验、非遗活动四个方面丰富市民假日文娱活动;开展“我们的中国梦 文化进万家”公共文化演出活动63场。

14.打造消费新场景:聚焦夜市经济集聚区建设,持续推动夜市街区集约化、品质化、规范化发展;开展“千年荣昌·品味巴蜀·中秋盛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美食体验周等活动,以优质活动和消费券拉动消费。

(八)全面落实区人大常委会对半年计划执行情况审议意见相关要求。

全面落实区人大常委会对半年计划执行情况审议意见相关要求,加强经济运行和工业、重大项目、投资和消费等专项调度,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速重点项目建设,深入推进助企纾困,持续推动消费回暖,推动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较上半年持续回升,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较上半年分别提高2.57.39.32.9个百分点。

(九)年度计划指标执行情况。

区十八届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关于荣昌区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3年计划草案的报告》提出了12项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目标,其中,约束性指标1项,预期性指标11项。约束性指标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预期性指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城镇调查失业率、粮食总产量能完成预期目标。预期性指标中地区生产总值、规上工业增加值、进出口总额、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化率未达到预期目标。计划区级重大建设项目178个,开工162个,开工率93.6%,投资完成率97.4%。指标具体情况见表1

1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计划目标完成情况

2023年目标

2023年完成

1﹒地区生产总值

7.0%

6.6%

2﹒规上工业增加值

9.0%

8.2%

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11.0%

12.3%

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7.0%

8.1%

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21.5%

21.5%

6﹒进出口总额

5.0%

-37.7%

7﹒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6.5%

4.3%

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8.5%

6.1%

9﹒城镇化率

提高1.6个百分点

提高1.16个百分点(预计)

10﹒城镇调查失业率

5.5%以内

5.5%以内

11﹒粮食总产量

29万吨左右

29万吨

12﹒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

下降达到市级要求

下降达到“十四五”期间市级序时进度要求

注:加*为约束性目标,其他为预期性目标。

(十)年度计划执行中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是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实体经济仍面临较大困难。企业生产经营面临大宗原材料、用工、要素成本高位运行等困难。规上工业企业停产停报较多,影响工业产值增速,服饰、笔电配套等行业订单减少、利润下滑。二是有效需求不足,消费恢复较为乏力。企业效益下滑,员工薪资乃至就业受到影响,居民收入增长放缓,消费能力、消费信心减弱。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建材、家电家居等行业零售额下降。三是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大。部分重点行业税收下行趋势尚未根本扭转,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财政增收难度增大,刚性支出不断增加,可支配财力不足,财政从“紧平衡”变为“难平衡”的趋势越显突出。四是城市建设、乡村振兴、社会民生等领域仍存在不少短板弱项,基础设施有欠账,与高品质生活需求有差距,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保障工作仍需加强。

二、2024年的主要预期目标

(一)指导思想。

2024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是现代化新荣昌建设从全面部署到纵深推进的重要一年,也是改革攻坚突破的奋斗之年。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六届二次、三次、四次全会和区委十五届五次、六次全会以及市委、区委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紧盯市委“一号工程”,锚定渝西地区战略定位,突出稳进增效、除险固安、改革突破、惠民强企工作导向,按照“6666”工作思路,落实党建统领“885”工作机制,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加快打造形成更多具有荣昌辨识度和影响力的标志性成果,奋力建设渝西地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努力在推动现代化新重庆建设进程中展现更大担当、作出更大贡献。

(二)主要发展目标。

2024年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5%,进出口总额增长4%,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粮食总产量稳定在29万吨左右,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达到“十四五”期间市级序时进度要求。

三、2024年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重点工作

(一)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全力促进投资放量。深入开展抓项目促投资专项行动,争当抓项目促投资的“新引擎”,全年实施区级重点项目130个以上,年度计划投资达到160亿元以上。坚持“四级调度”机制,统筹推进交通、水利、新型城镇化、新基建等“两新一重”项目和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完善公共服务等领域项目建设。开工建设永自高速荣昌段及荣昌环线高速公路、娃哈哈盛泽产业园(二期)、新能源电动车生产基地等项目110个以上,建成投用黄金坡失能人员集中照护中心、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荣昌校区等项目60个以上。发挥政府投资带动放大效应,持续向民间资本推介重点项目,规范实施新机制下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创新运用新型投融资模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生态环保、科技创新等领域工程项目建设,推动民间投资增长12%以上。

专栏12024年重大基础设施和生态环保项目

1交通:开工永自高速荣昌段及荣昌环线高速公路、成渝高速扩能荣昌段等项目;加快建设G348安富至四川界、S303城区至双河一期等项目;完工“四好农村公路”、S546双河至清江、S546安富至荣隆等项目。

2水利:开工麻雀岩水库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高桥水闸除险加固、红梅水库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等项目;加快推进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西干线;完成2023年中小河流治理、2024年度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扶项目。

3能源:新开工狮子林变电站,加快推进页岩气勘探开发、许溪220千伏输变电工程等项目,启动热电联产和储能项目建设。

4城市基础设施:开工双城经济圈科技创新中心、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等项目;加快推进香国大道南延伸段(一期)1标段、荣昌高新区南拓片区城乡融合发展项目(南拓标准厂房)等项目;完工荣昌大道一支路、狮子山公园、香国大道南延段学院路连接道路工程等项目。

5城市开发项目:推进昕晖中航·璟昱、学府康城、海棠新城、嵘盛里小区B组团等房地产项目建设。

6生态环保:开工荣峰河排水分区(高新区百竹园片区)合流制管网分流改造及老旧破损管网改造、厨余垃圾综合利用中心等项目;加快推进镇街污水收集处理“厂网一体”、池水河排水分区合流制管网分流改造(雨污水管网)及老旧破损雨污水管网改造等项目;完工荣峰河排水分区合流制管网分流改造(雨污水管网)及老旧破损雨污水管网改造工程。

专栏22024年重大前期项目

1.交通:加快推进安荣合高速公路荣昌段、G348邮亭界至峰高至板桥工业园区段、畜牧科技产业大道二期(S303城区至双河段新建工程二期)等项目前期工作。

2水利、生态环保:加快推进响水滩水库工程、老桥水库扩建工程、濑溪河流域治理及产业绿色低碳化发展EOD等项目前期工作。

3城市基础设施:推进保障性住房、重庆电子电路产业园(建设基地)(荣昌)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前期工作。

全力抓好招商引资。突出专业招商,强化专班招商,完善“1+9”重点产业招商专班工作机制,深入实施招商引资突破专项行动,聚焦“2335”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着力招大引强、补链延链、聚链成群。新签约市外项目合同额350亿元以上,重点跟踪山东裕航、追觅科技等产业龙头项目,力争在招引50亿级以上项目、上市公司、链主企业等方面实现重大突破。围绕打造全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顶梁柱”,深化市区协同招商示范基地建设。常态化开展招商引资重点项目集中签约仪式,推动签约项目早开工。

加快释放消费潜力。多措并举促进消费增长,全力促进消费市场回暖。大力发展会展经济、夜间经济、假日经济,持续办好促进消费系列活动。举办迎春年货节、元宵节、五一消费季、国庆等节庆展会活动,鼓励开展汽车、家电、家居等惠民促销活动,壮大健康、养老、托育等服务消费,发展“银发经济”。培育美食消费新业态新场景新模式,持续打造夜市商圈。提升电子商务发展水平,鼓励传统企业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推动限上单位网络零售额增长12%以上。加快发展旅游业,促进商旅文体融合发展,打造“一都三城”文旅品牌,力争全年接待游客18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99亿元。进一步促进房地产销售,重点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二)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持续发展壮大实体经济。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争当“渝西跨越计划”的“排头兵”,全年实现工业投资增长15%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比达23%。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0家以上、“专精特新”企业10家以上。全力打造“2335”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主导产业产值占比达到95%。做强2个主导产业,力争年产值增长13%,建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建成小刀新能源电动车生产基地。做精荣昌猪、荣昌卤鹅、河包粉条、柑橘等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建好休闲食品产业园。做优3个支柱产业,力争年产值增长13%,开工背光源及5G多层高精密印制线路板生产项目,加快推进年产50000吨全生物降解新材料制品、华翱洁净材料生产(二期)项目。做亮3个特色产业,建好特色陶瓷产业园和轻纺消费品产业园,超前谋划5个未来产业。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推动“5G+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实施智能化改造项目50个以上,新增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3个以上。

推动服务业提档升级。提质发展现代商贸、文体旅服务、健康养老等生活性服务业,推动其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打造一批特色街区、品牌夜市。提升电子商务发展水平,深入推动农村电商发展,做大做强“在村头”等特色平台。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引进培育研发设计、检验检测、数字经济、电子商务等服务机构,开仓营运公用型保税仓,建成投用传化荣昌“公路港”。加大A级物流企业培育力度,完善城乡配送网络,持续构建现代商贸流通体系,推动物流降本增效。强化对接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长江黄金水道等国际物流通道。新增限上贸易业企业40家以上、规上服务业企业10家以上。突出打造安陶小镇、万灵古镇等重点景区,推动安陶小镇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积极融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

推动现代农业提质增效。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抓好“米袋子”“菜篮子”“肉盘子”稳产保供,实施“稳粮扩油”工程和“虫口夺粮”行动,确保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总体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建好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黄桷滩现代农业产业园、三奇湖优质粮油产业园。大力发展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做强生猪、粉条、柑橘等特色优势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集群,生猪出栏65万头以上。开工国家级(荣昌)生猪区域性种业创新基地项目。大力发展生猪、玉米等种业经济。强化荣昌猪品牌保护利用,进一步做强“河包粉条”等品牌,推进河包粉条产业园建设,扩大“香海棠”农特产品品牌影响力。做好非洲猪瘟防控,推动畜牧保险创新。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发展壮大民营经济。实施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专项行动,帮助企业出新品、抓订单、拓市场、上规模,支持龙头企业做强做优,推动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深化区领导联系重点企业工作机制,坚持“企业吹哨·部门报到”,动态梳理民营企业意见建议,制度化推动问题解决落实。抓好助企纾困政策兑现落实,用足用好减税降费、降本增效政策措施,提升服务企业水平,抓好电油气运等要素保障,助力企业开足马力生产。加大政银企对接力度,着力帮助企业缓解融资难、用工难等问题。加快培育壮大市场主体规模,全年新增市场主体8000户以上。

专栏32024年重大产业投资项目

1.工业重大投资项目:计划开工50个重大项目,开工中乔运动服装及配饰生产、背光源及5G多层高精密印制线路板生产、新能源电动车生产基地等项目;加快推进年产50000吨全生物降解新材料制品、筑邦数字化绿色建筑(荣昌)产业园(二期)等项目;完工童婴智能安居生产、重庆荣昌电子电路产业园(定制厂房)、华翱洁净材料生产(二期)等项目

2服务业重大投资项目:开工安富中学体育运动培训基地、荣昌区图书馆装修、荣昌殡仪馆等项目;加快推进荣昌高新区职业培训公共实训基地、龙湖重庆荣昌天街等项目;建成荣昌区中医院感染性疾病楼、荣昌区吴家镇中心卫生院迁建、重庆市荣昌区黄金坡失能人员集中照护中心、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荣昌校区等项目。

3农业重大投资项目:开工国家级(荣昌)生猪区域性种业创新基地、荣昌猪稳产保供基地、荣昌成渝双城经济圈双昌乡村振兴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园等项目;加快建设生猪全产业链数字化产品系统升级改造等项目;完工荣昌区蔬菜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2024年丘陵山区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示范等项目。

(三)强化科技创新引领,持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抓创新平台建设。加快国家畜牧科技城、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级生猪大数据中心等重大平台建设,启动西南家猪繁殖育种科研基地建设。建好“火炬云创”“重牧硅谷”等科技孵化载体。大力发展研究院经济,鼓励支持名院名所名企创办联合研发中心,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建设。新增创新平台15个以上。抓创新主体培育。实施科技型企业成长工程,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双倍增”,引导支持规上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增加研发投入。力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30家,市级科技型企业突破1750家。推动研发经费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4%。深化科技金融服务,新发放知识价值信用贷款1亿元以上。深化科技特派员制度,加强科技专家大院建设。建好农牧特色国家高新区。加速百强国家高新区建设,推动产业提档升级,按照“做强支柱产业、做大主导产业、做亮特色产业”的发展思路,坚持产城一体化发展,精心建设高新区拓展区。完成征地报件1500亩、平场1500亩。加快推进双城经济圈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等项目。加强签约项目服务,提高项目落地、开工、投产、达产率。全年新开工工业项目100个以上,建成投产工业项目50个以上。

(四)突出区域协调发展,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

以推进渝西地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为战略抓手,争当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桥头堡”,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一号工程”顺利推进。推动重大平台共建。高质量推进内荣农高区、川南渝西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积极探索“飞地园区”合作模式。主动对接川南渝西融合发展试验区发展规划编制,争取更多项目纳入。做实荣昌隆昌双昌产业合作示范园,创新走出全面融合、高效协同的区域协调发展新路子。深化产业协作共兴。实施双昌合作示范园农文旅融合发展项目,加速双昌产业大道等4个川渝重大合作项目建设。加快实施渝西地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倍增行动。推动玉米制种基地扩建至隆昌市石碾镇,争取建成国家级玉米种业基地。加快推动交通互联。开工建设成渝高速扩能荣昌段、永自高速荣昌段及荣昌环线高速公路,加快推进安荣合高速前期工作,S546安富至荣隆段建成通车。积极争取重庆都市圈环线铁路、市郊铁路C4线(永川—荣昌段)等项目的规划建设。加快推动成渝铁路改造(荣昌段)项目前期论证工作。加快推动公共服务共享。持续推进川南渝西教育共同体建设,深化与华西二院、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合作。加强濑溪河、大清流河等跨界河流污染联防联治,建立大气污染预警会商和应急联动机制。

(五)突出城市提升和乡村振兴,加快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持续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深入实施城市更新提升行动,争当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先行区”,加快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高水平规划建设黄金坡新区,打造高品质生活宜居区。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00万平方米,新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1000套。持续推进城区交通缓堵促畅五年行动,加快香国大道南延段等项目建设。虹桥客运枢纽站搬迁投用。实施城区道路平整行动,改造车行道4万平方米、人行道0.5万平方米。加大城市公园建设力度,建成狮子山公园,改造口袋公园3个,创建市级生态园林城市。改造城镇雨污管网30公里,推进镇街污水收集处理“厂网一体”项目。开工厨余垃圾综合利用项目,建成城西垃圾中转站。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强化城市综合管理,常态化推进“马路巡查”。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深化一网统管,提升城市智能化管理水平,新建5G基站140个。

深入推动乡村振兴。深入推进乡村建设五年行动,实施十百千万工程,建设巴蜀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强化农村基础设施“五网”建设,深化厕所、污水、垃圾“三个革命”,行政村垃圾分类示范实现全覆盖。推进照亮家园工程,安装农村公共照明路灯1.4万盏。新建“四好农村路”及通院路150公里。开工麻雀岩水库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稳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扎实开展“万企兴万村”活动,深化农村“三变”改革,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力争年经营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集体占比达到9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0%。大力推进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加快推进安富、直升、荣隆、吴家城乡融合发展先行镇建设,推进“强镇带村”试点建设。推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乡村延伸,深化教育联合体和医共体建设。

(六)突出抓改革添动力,加快推进改革开放。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迭代升级“123456”营商环境品牌,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全面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探索开发“特殊困难群体帮代办”应用,提升“渝快办”“跨省通办”质效。全面梳理修订涉企政策,强化公平竞争审查,持续破除影响各类经营主体发展的政策障碍和隐性壁垒,全力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向“宜商环境”转变。严格落实减税降费各项政策,进一步降低企业用能、物流、融资、管理等成本。持续开展“百名干部进企业”“企业服务专员”活动。推进制造业亩均论英雄改革,推动规上工业企业亩均税收增长5%以上。全面推进“三攻坚一盘活”,争当改革攻坚突破的“生力军”,打赢国企改革攻坚战,扎实推动国企“瘦身健体”,深化推进国企战略性重组,力争债务风险化解取得明显成效。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提效增能”行动,提升国资监管质效,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和结构,健全现代国有企业制度和市场化经营机制,推动国企国资高质量发展。

持续提升开放合作水平。加快建设开放高地,积极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常态化开行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培育开放主体,优化开放环境和服务。抓好开放平台建设,推进海关荣昌工作站常态化运行,稳步推进中新(重庆)农业国际合作示范区、公用型保税仓、自贸试验区荣昌联动创新区等平台建设。常态化开展“外商投资企业行政服务管家”服务,加大外资招引力度。大力培育服装、眼镜、电子电路等新兴产业,扩大产品出口规模,推动全区特色农产品出口,促进先锋医药、尚诚服饰等外贸企业稳总量、扩增量。推进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建设,积极组织企业参加进博会、广交会等国际型展会,支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推动全年进出口总额增长4%

(七)突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快打造山清水秀美丽荣昌。

持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建立健全绿水青山长效保护机制,获批市级“两山”实践创新基地。保护好濑溪河流域生态屏障,严格落实“河长制”,推进“一河一策”整治,统筹治水、治岸、禁渔,持续净化水体。确保濑溪河、清流河等考核断面水质稳定达标,推动饮用水源地水质持续改善。加强大气污染防控,严控工业、交通、扬尘污染,整治露天焚烧,推动餐饮单位和老旧小区油烟治理,力争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突破310天。开展“无废城市”建设,全面提升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水平。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维护,减少污染排放总量。加强危险、医疗废物处置设施监管。扎实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加强重点用能企业节能减排监管,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全区产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八)突出惠民富民安民,加快保障和改善社会民生。

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常态化抓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聚焦民生诉求办好便民出行、养老托育服务等一批民生实事,认真实施好区人大票决确定的重点民生实事。积极推进稳就业,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脱贫人员等重点群体稳就业工作,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万人以上,开展职业技能培训4500人次。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困难群体帮扶。促进教育更加优质公平,持续增加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创建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全力创建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提升城乡学校一体化发展水平,实施城区学前教育、农村义务教育提升工程,推动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荣昌校区建成投用。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力争区妇幼保健院晋升三级,区人民医院迁建项目主体完工,河包、吴家卫生院建成投用。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持续开展“书香荣昌”“周末文艺荟”等文化活动。推进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区、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建设,争创国家体育消费活力城市。积极承办大型活动赛事,办好铁人三项赛等重大体育赛事。深入推进平安荣昌建设,加强社会治理创新,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加大重点领域隐患排查力度。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统筹抓好食品药品安全和防灾减灾工作,加强预警监测和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全力营造安全稳定社会环境。

同时,我们还要稳步推进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深入开展退役军人事务和双拥共建,坚持不懈抓好工会、青少年、妇女、科协、残疾人、档案、气象、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等各项工作。

各位代表,做好2024年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和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勠力同心、埋头苦干、勇毅前行,为在新时代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荣昌而努力奋斗!


版权所有:重庆市荣昌区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重庆市荣昌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重庆市荣昌区电子政务中心

微信公众号

政务微博

ICP备案:渝ICP备2021006398号-1 网站标识码:5002260001 渝公网安备:500226020001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