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10月27日,在荣昌区2025年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活动周营商环境恳谈会上,区委书记万容铿锵有力的话语,瞬间点燃了全场的热情与期待。
64名民营企业家、网络达人和个体工商户代表,与28家职能部门负责人围坐一堂,开启了一场没有套话、不绕弯子的对话。区领导覃兴建、李皓、李德伟、夏定文、赵敏、邓万友全程参与,倾听诉求。
“企业用能成本,是我们心头的一笔重担。”重庆瑜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尚佺率先发声,他希望政府支持企业自建“综合能源站”,探索“光伏+储能+智能电网”的新模式,为企业用电开辟一条绿色、高效、降本的可行路径。
重庆华森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制药厂总经理黄介则将话题引向“人才”,“要让引进的高端人才真正把荣昌当家,需要在住房、子女教育等方面提供‘一站式’扎实服务。”
重庆玉带路工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石永丹反映,在荣昌高新区灵方大道两侧,大货车因缺乏规范停车场地而占道停放,不仅带来交通安全隐患,也因装卸效率低和临时停靠处罚,间接推高了企业物流成本。
不仅是大企业的呼声在此激荡,小微个体的心声同样被清晰听见。爱吃的桃二妹食品加工厂负责人邱涛道出小本经营者的普遍困惑:市场拓展缺助力、数字化转型缺方法。她希望政府能牵头搭建区域品牌推广平台,建立“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培育库,并设立共享直播间,为缺乏条件的个体户提供专业设备和场地支持。
重庆市鹅堂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龙和“卤鹅哥”林江将焦点投向荣昌卤鹅产业。“产品价格不一、品质不稳,正在消耗我们的品牌信誉。”他们的直言不讳,引发了在场者对区域公共品牌建设的深思。
四川西部民营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执行秘书长陈明建议,荣昌大胆对标先进地区,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深耕“荣昌猪”“荣昌陶”等特色产业,让传统优势焕发新的集群竞争力。
从一盏红绿灯的设置,到一条道路的拓宽;从生产要素的保障,到数字经济的规范……近三个小时的恳谈,每一分钟都在碰撞智慧,每一个问题都直指发展关键。
会议尾声,万容郑重承诺:将对所有意见建议进行全面梳理,建立详实台账,确保每条有价值的建议都能真正转化为改进工作、优化环境的具体举措。
“真诚希望大家当好营商环境的‘监督员’、荣昌的‘代言人’”,万容向全场企业家发出邀请,“让我们政企携手,把高质量发展的路子走得更稳、更宽广。”(屈婷)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部门街镇网站
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