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五一”假期,荣昌迎来史上最“火”小长假。天南海北的游客纷至沓来,品卤鹅、体验非遗、打卡政府食堂……新场景、新业态、新玩法轮番登场,勾勒出一幅热气腾腾的全域文旅新画卷。5月6日,记者从区委宣传部获悉,截至5月5日24:00,全区接待游客234.5万人次,同比增长168.2%,其中,夏布小镇接待游客89.11万人次,同比增长743.05%
场景一:“尝鹅”之旅
最受宠的美食非卤鹅莫属。
我区举办“卤鹅非物质文化遗产美食消费季”,以卤鹅为依托,推出包括美食、文旅、非遗等元素的“N+1”多元“宠客套餐”,让全区消费市场迎来历史性突破,假期实现零售额20亿元,同比增长258%。
荣昌多家卤鹅店门口排起长龙;“哪里有卖卤鹅的?”走在路上,常有游客询问;高铁站检票口,离开荣昌的游客几乎人手一只卤鹅。为了让每一个游客吃上卤鹅,快递公司直接等在卤鹅店门口送货,承诺全国最快可次日达。
统计数据显示,“五一”期间,荣昌卤鹅销售量290150只,同比增长752.53%,抖音团购订单量同比飙升53倍。
场景二:非遗体验
“尝鹅”的同时,荣昌陶、夏布、折扇等国家级非遗文化遗产以及黄凉粉、铺盖面等地方美食品牌,也通过游客的口口相传和社交媒体的广泛扩散,迅速提升了知名度与美誉度。
万扇堂内,游客李女士小心翼翼地将扇骨与扇面粘合,感受着荣昌折扇非遗技艺的,精妙,“原来折扇制作要经过这么多道工序!”
荣昌陶拉坯机前,指尖与泥土“对话”,捏出独一无二的陶器,游客们直呼:“这体验比打卡网红景点有趣多了。”
“五一”期间,夏布小镇、安陶小镇、天运夏布会馆、区美术馆等地,纷纷推出荣昌陶、夏布等技艺制作体验活动,各大体验区座无虚席,沉浸式感受非遗文化魅力。
场景三:食堂“打卡”
荣昌政府食堂同样热度爆表。
5月1日当天,政府食堂门前大排长龙,游客数量接近7000人。为接待好八方来客,食堂提前做好充足准备,特别推出荣昌卤鹅、黄凉粉等20余道“荣昌味道”小碗菜,每份菜品价格3—18元,让游客“一站式”品尝荣昌本土特色美食。
食堂内座无虚席,热气腾腾的烟火气中,食客们大快朵颐。当天1200斤大米蒸出的280盆米饭被一扫而空,卤鹅、黄凉粉等特色菜品更是供不应求。
“荣昌美食味道好、分量足,荣昌人热情好客,这趟旅途真是太值了!”不少游客一边大快朵颐,一边为荣昌点赞。
荣昌的“出圈”不仅依靠文化和餐饮符号的亮相,更得益于城市服务体系的高效响应。
“五一”期间,临时开通多条免费旅游专线,高铁日均增开10趟班次,方便游客快速通达;实行城区免费停车,开展城市风貌整治,提升市容市貌与游客舒适度;热心市民为游客提供免费住宿……一系列暖心举措成为游客愿意再来的“引力源”。
从传统美食到非遗体验,从文化场景到民生服务,未来,荣昌将以多元融合的姿态,将“网红效应”转化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长红动力”。(何文杰)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部门街镇网站
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