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10月29日,我区召开“问计借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题座谈会,探寻路径与答案。
当天,区委书记万容,区委副书记、区长廖传锦,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唐成军,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覃兴建,与来自规划、产业、金融、科技等领域的9位智库专家学者及相关部门、产业专班负责人围坐一起,展开了一场深度对话与思想碰撞。
“要塑造‘创新荣昌’品牌,探索差异化发展。”二十一世纪创新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王仕涛开门见山,建议荣昌以科技创新激活智力资产、以产业创新赋能物力资产、以体制机制创新汇聚人力资产。
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中心总工程师杨洋则将目光投向荣昌的三块“金字招牌”。“要用工业化的思维重新审视‘荣昌猪’‘荣昌卤鹅’和‘荣昌陶’。”他一边说,一边用手比画产业链延伸的路径,“比如荣昌猪,不能止步于卖原料,要向生物育种、高端蛋白深加工延伸,打造大健康食品与生物科技产业集群。”
重庆荣昌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游绍文指出,营商环境是区域发展的“金名片”,更是民企信心的源泉,建议优化执法检查的精准度,完善政府采购规则的适配性,以“法治+服务”筑牢发展基石。
随后,西南科技大学教授李晶为荣昌描绘了一条“换道超车”的新赛道。“钠离子电池正迎来产业化的爆发临界点。”李晶的声音铿锵有力,从国家能源安全讲到区域协同,提出了构建“一核两翼三支撑”产业体系的具体构想。
专家们的见解激起层层思想涟漪,万容认真聆听、仔细记录。“这场座谈会,是与智慧碰撞,与未来对话。”听完大家发言后,万容表示,专家的建言不仅是“思想上的深刻洗礼”,更让人“倍感温暖、更添动力”。
“产业发展要登高望远,不能只看眼前。”万容结合专家观点,阐释了荣昌的产业布局思路:既要推动畜牧、食品等传统产业迭代升级,也要培育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新兴动能。谈及科技创新,万容生动比喻:“科技创新是民营企业破解‘成长瓶颈’的关键钥匙,而科技人才,就是掌握钥匙的‘关键变量’。”
万容表示,区委、区政府将认真研究每一条建议,把良策转化为实际行动,以“钉钉子”精神狠抓落实,让企业在荣昌“放心投资、安心发展”。
持续近四小时的座谈在深秋暮色中结束,但思想的火花还在延续。散会后,不少部门和产业专班负责人仍围着专家继续交流。窗外,灯火渐次点亮,照亮这片民营经济的热土,也映照着正在酝酿的新篇章。(屈婷)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部门街镇网站
其他网站